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到了

老年人到了

发布时间:2021-02-19 08:49:27

❶ 老人到了60岁应该补充哪些营养

说是营养品实际上根本没有营养的作用,只是高价卖些大枣、红塘罢了。还是从饮食上调整最好。

首先要清楚一个问题:老人营养不良有三大原因

世界各国的老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营养问题,究其原因,一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人到老年,身体组成发生了改变,肌肉和矿物质减少,而脂肪含量会逐渐增多。同时,牙齿脱落,味蕾数量减少,胃肠功能降低。这些生理变化让老年人在食物的摄取、吸收等方面受到影响。再加上相当一部分老人在饮食营养方面存在误区,让他们“丧失”了很多获得营养的机会。比如有些老人,由于牙齿脱落无法咀嚼,长期每餐只吃一碗蛋羹,认为鸡蛋有营养,吃它就够了。结果后来身体不适被送到医院,经检查,不仅存在营养不良,还出现了酮症酸中毒。
由于味蕾功能减弱,老人容易在做菜时加更多的油、盐等调料。调查发现,老人每天的食盐量近9克,大大超出世卫推荐的6克标准。

另外,错误的饮食观念也让很多中国老人营养状况不佳。“以前生活条件差,总担心吃不饱,营养不良。现在年纪大了,抵抗力也大不如前,多吃一点肉、蛋等有营养的东西,对身体有好处。”58岁的上海老人李老伯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营养过剩这回事,“能有个好胃口总比什么都吃不下要好吧。”另外,李老伯还特别“节约”。他告诉记者,由于怕发胖,他的女儿在吃肉或鸡时,总会把肥肉和鸡皮扔掉。“我和老伴看到了,就会把这些皮和肥肉吃掉。”对此,林旭博士表示,皮、肥肉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极高,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不仅不赞成吃,最好在做菜以前就把这些东西去掉。

行动不便让老人忽视营养。有不少老人为了图方便,除了早餐,一日两餐经常用白菜饺子来打发。还有些独居老人由于缺少家人的关怀,饮食往往很简单,有时早上起来就把一天的饭都烧好,中午、晚上吃同样的菜。总是吃单调的饮食,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营养失衡。

那么,老人该怎么改善营养

针对老人的饮食,有一个营养方案:每日饮食中应包括250克左右的主食(经常吃一些薯类)、400克以上的蔬菜、1—2个水果、适量的鱼虾和瘦肉、50克豆制品或100克豆腐、一袋牛奶、30毫升以下的烹调油。林旭博士则指出,老人应少吃牛羊肉等红肉,多吃豆类、鱼肉、去皮鸡肉等食物。有条件的话,最好三餐都有深色蔬菜和水果,种类要经常换。对牙齿不好的老人来说,把水果榨成果汁喝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最好不要加糖。

除了从吃的方面入手,几位专家都建议,老年人千万不要因为体质减弱而忽视运动。散步、游泳等运动,对于改善体质、加强营养吸收功能很有益处。同时,维生素d对钙的吸收有很大帮助,老人经常到室外走走,晒晒太阳,能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作用。

此外,还有专家建议说,老人在饮食上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德国研究发现,独居老人营养不良主要就是因为寂寞。因此,调整好心情,尽情制作、享受健康的食物,对改善老人的营养状况来说也至关重要。

❷ 人到老年应该怎么办

活到老学到老!还讲究随遇而安,不管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老有所用版、老有所长、有很多权年轻人做不了的而老年人却可以。
拉着孙子的手钓钓鱼,那是多么美的一幅画。
没事听听音乐画会画,写一会书法,那又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用自已的心去发现、去倾听、去实现那夕阳的灿烂和美丽。

❸ 老年人到了冬天要注意什么

老年期的营养保健 当人步入老年期后,生理机能开始衰退,如代谢减慢,腺体分泌减少,咀嚼、消化、吸收等能力降低,肌肉活动能力减弱,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等,从而易导致心血管疾病、新陈代谢与内分泌失调症、骨骼与关节疾病、便秘和肌肉萎缩等一些老年性疾病的发生。老年人生理功能的种种改变,促使老年人的营养和饮食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必须摄取足够的营养素,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 老年期的营养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各种功能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点,对于营养素的需求与成年期大不相同,因此必须供给符合老年人生理状况的各种营养素。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在饮食方面应遵循的原则是:减少热量供应、少吃糖和盐、多吃高蛋白质食品、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补钙等。 热能 通常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要比青壮年低10%~15%,再加上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所以能量消耗也少,因而热量供应也要适当降低。65岁以上者总热能供给应控制在1900~2400千卡。所以,老年人要保持身体健康结实,就不要摄入过多的热能,以免其转化成脂肪存于体内,过于肥胖者易患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等疾病,这会影响人的寿命。 蛋白质 老年人要保持生命活力,延缓衰老,蛋白质的供给必须充足,尤其应注意食物的用量和消化吸收率。蛋白质营养状况良好,还可以增强老年人抵御疾病的能力。老年人应多吃一点动物性食品,如肉、蛋、乳及豆制品,其蛋白质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并且数量充足、比例合适、易于消化、适于老年人食用。按照我国饮食情况,老年人蛋白质的需求量一般为每千克体重 1 克,占饮食总热量的 12%~14%,如果食用量过多,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热量的主要来源,大米、面粉、杂粮中的淀粉和食糖是常见的碳水化合物。老年人的饮食中不宜含过多的蔗糖,因为它会促使血脂含量增高,对老年人健康不利,而且蔗糖除供给热量外,几乎不含其他营养素,若吃得过多,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平衡。果糖对老年人最为适宜,因此,老年人应适当摄入含果糖较多的各种水果和蜂蜜。 脂肪 对老年人来说,摄入脂肪过多或过少都无益处,多则不易消化,对心血管、肝脏不利;少则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饮食分配。老年人每日脂肪摄入量应限制在总能量的20%~25%。应尽量给予含胆固醇较少而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多给予植物油和饱和脂肪酸少的瘦肉、鱼、禽等。尽量减少食用含胆固醇高的蛋黄、动物脑、肝脏和鱼等食物。 水分 老年人应给予适量水分,一般每日饮水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为佳。为了给老年人补充水分,可适当的增加汤羹等食品,这些食品既助消化,又可补充水分。对于有大量饮水习惯的老年人,应适当减少饮水量,以免饮入过多水分,增加心、肾的负担。 微量元素 多补充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奶类、虾皮、海带中含钙丰富;鱼、肉、蛋、奶、豆类中磷含量较高;动物肝脏、蛋黄、鱼及水产品中铁含量较多,可根据情况选用;海带、紫菜中钾、磺、铁的含量较多,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有益。经常选用淡菜、海带、蘑菇、花生、核桃、芝麻等则可增加必需的微量元素锌、硒、铜等的摄入量,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维生素 老年人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这对维持老年人健康、增强抵抗力、促进食欲与延缓衰老有重要作用。多吃新鲜的有色叶菜或水果,每天可食物部分粗粮;此外,鱼、豆类和瘦肉能供给优质蛋白及维生素B2 等。但是,根据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和特点,有些维生素的摄入量较难达到标准,如维生素A 、维生素B2 等,可以考虑除饮食外,补充一定数量的维生素制剂。但要注意,补充维生素时,对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用量不能过大,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老年期的饮食结构 一般应包括五谷杂粮、豆类、鱼类、蛋类、奶类、海产品类、蔬菜和水果等,要注意每日食物品种的搭配和花样的更新,防止老年人因食品单调而偏食。在品种搭配时,既要保持各种营养素平衡和各营养素之间比例适宜,又要注意适合老年人的消化功能,使其易于消化吸收,形成适合老年人的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 在我国的饮食传统中有喜爱吃带馅食品的习惯,据营养专家研究,老年人常吃带馅的食品,如包子、饺子、馄饨等,既能增加营养,又有益于身体健康。带馅食品是由多样化食品(包括肉类、鱼类、虾类、豆类、蛋类、蔬菜及调味品等)组成的,既能防止食物品种单调,又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带馅食品都是经过精细加工的,既有利于消化吸收、增进食欲,又适合咀嚼功能弱的老人。带馅食品中的蔬菜大多含有大量纤维素,有增加胃肠蠕动的作用,这对通便、降低血脂和血糖,防治动脉硬化及预防癌症都有益处。 老年期的饮食原则 良好的饮食营养是老年人延年益寿的法宝,不仅可以延缓老化的速度,而且可以降低各种慢性疾病发生的几率。 要做好老年人的饮食,就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通过改善饮食营养,增强老年人的体质。老年人在日常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 少食多餐 老年人进餐应定时、定量,防止“饥一顿、饱一顿”或暴饮暴食。高龄老人应少吃多餐,以防止肥胖症的发生。 ◎ 软食为主 有些老年人牙齿松动或脱落,消化功能减退,故应以易咀嚼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牛奶、豆浆、稠稀饭、馄饨等。要少吃油炸食品和干硬食品,如油饼、火烧等。 ◎ 多素菜、少油腻 新鲜蔬菜中含有老年人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油腻食物不仅不易于消化,而且所含脂肪高。为防止老年人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最好不食油腻食物。 ◎ 多淡食、少过咸 老年人吃菜不要过咸,以免加重肾脏负担,还能防止高血压等症。 ◎ 饮食尽量多样化 老年人不应偏食,否则将会因某种营养缺乏而导致患病。 ◎ 饮食要热 老年人胃口多喜暖怕凉,故应食热食,不可过多食用冷、凉的食物。 ◎ 适量饮茶、切勿吸烟 适当饮茶能增强血管弹性和渗透性,还能防止高血压。但茶不宜过浓,以防失眠。老年人往往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因此还须忌烟。 老年人慎吃的五类食品 ① 油炸类:老年人味觉明显减退,因此都喜欢吃油炸类味道香浓的食品。但是,这类食品含脂肪量过高,一次食入较多的高脂肪食物,胃肠道难以承受,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还易诱发胆、胰疾患的复发或加重。另外,油炸食物产热量高,老年人常吃可导致体内热能过剩,导致肥胖,对健康不利。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常食油炸的食品,可增加患癌症的危险性,因为多次使用的油里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 ② 熏烤类:食物在熏烤过程中,可产生某些致癌物质。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如果经常食用熏烤类食品,则会增加患癌的可能性,特别是患胃癌的危险性。 ③ 腌渍类:腌渍食品一般含盐量高、维生素含量低(维生素C在腌渍过程中大多被破坏),不适合老年人食用。特别是一些卫生设施较差、操作不正规的加工厂所生产的腌渍食品,更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使老年人食用后引起胃肠道疾病。 ④ 酱制品:包括酱油和各种酱菜,它们普遍含盐量极高。老年人常食这类食品,实际上就不自觉地多摄取了盐类,从而加重了心血管和肾脏的负担,对健康十分不利。 ⑤ 冰镇类:在炎热的夏天,老年人有时也吃一些冷饮和冷食,其实这是很不好的。因为冰镇食品入胃后,会导致胃液分泌下降,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甚至会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对患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尤为不利。因此,老年人应尽可能不吃冷食和冷饮。

❹ 老年人到了生命的尽头,是什么表现

当一个老人在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会想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埋怨陪伴家人时间太少、能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朋友保持联系、希望自己活得开心点。人的生命只要一次,一定要珍惜。

1、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这是所有后悔的事中最常听到的。心理学上有个理论,较之那些做过的事,后悔的往往是那些没做的事。所以当在生命尽头往回看时,往往会发现有好多梦想应该实现,却没有实现。生活方式、工作、感情、伴侣,其实多少人过着的是别人希望自己过的生活,而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2、埋怨陪伴家人时间太少

因为工作,错过了关注孩子成长的乐趣,错过了爱人温暖的陪伴,这是最深的后悔与愧疚。其实对于现在的职业女性来说,这也将成为一个问题。如果把生活变简单些,也许会发现自己在做很多以为需要做其实不需要做的事。腾出那些事占的空间,可能会过得开心一点。

3、能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

太多的人压抑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只是为了天下太平,不与别人产生矛盾。渐渐就成了中庸之辈,无法成为可以成为的自己。其实,有很多疾病与长期压抑愤怒与消极情绪有关。也许当直言不讳, 会得罪某些人。但可能以后因为中肯,不打不相识;又或者翻脸,正好摆脱这种需要累人的关系。

4、和朋友保持联系

老朋友的好,总要到自己有事了的时候才会想到。多少人因为自己忙碌的生活忽略了朋友忽略了曾经闪亮的友情。很多人临终前终于放下钱、放下权,却放不下心中的情感与牵挂。朋友也好,爱人也罢,其实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这些人才是最深的惦念。

5、希望自己活得开心点

很多人直到生命的最后才发现,快乐是选择。在自己既定习惯和生活方式中太久了,习惯了掩饰,习惯了伪装,习惯了在人前堆起笑脸,以为是生活让自己不快乐,其实是自己让自己不快乐了,生活的一切都失去了原来的味道。

❺ 为什么有的老年人到老了特别犟呢谁的话都不听呢

人老了特别犟,完全是老观念导致的,这个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没有重大事专情的发生根本就属改变不了,有时候老人犟起来使人起喷的很,但是转眼一想都老了,何必给他计较呢,不都说老小孩吗,老人话对就听,不对也听着,但是不照做就完事了。

❻ 老年人到了更年期,应该补点什么!

阿胶,豆类,豆浆,牛奶

❼ 中老年人到了更年期应该注意什么

男性或女性更年期都是生命长河中不可逾越的一个生理时期,虽然出现一些不适,主要是身体不适应内部发生的衰老性变化的结果,并不是疾病。保持乐观的态度,正确认识更年期是一个必然的过渡是最好得解决方法。更年期的生活管理:
不适的多少、轻重又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科学的合理的安排生活,有助于顺利地渡过更年期。
为防止更年期综合征的干扰,或消除已经出现的种种症状,在重视更年期心理卫生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制度,饮食、睡眠、学习、工作等都要有规律有节奏,不能有时工作或娱乐至深夜,第二天又不起床,随意安排一天的生活。
二、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培养乐观的情绪,既可活跃生活,又可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用多方面的情趣爱好,来分散更年期出现的各种症状的注意力,减轻不适感。
三、多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多交朋友,防止孤独与寂寞,克服抑郁、焦虑的情绪。
四、协调好家庭生活,减少矛盾和不良刺激,防止情绪波动。
五、学会控制情绪,解除忧愁,放弃成见,依赖和顺从别人安排,遇事不忘超脱,退一步想。
六、了解一些有关疾病的常识,如肿瘤等,并定期参加体检,做到早期发现疾病,早期诊治。

❽ 老年人60岁80元到现在多少年了

老年人60岁到80岁的话,这个现在的话都已经2020年了,应该是60岁的时候的话应该就是2000年

❾ 老年人到了70多岁快80了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一、有事要跟老人商量:老人容易失去自己的价值感,而最难过的是被当做废物。家里的事(尤其是老人所关心的),要事先向老人请示,藉此对他表示尊敬,让他感到受重视。

二、满足老人钱的需要:有足够的钱使老人有安全感,生活亦较能自主。

三、让老人饱口福:老人胃口不佳、行动不便,若能设法让他吃到喜爱的东西,可以使他快活好半天。

四、让老人饱眼福:视力好、听力好的老人,生活质量高。若能常看电视、关心国家大事,还能唱歌,跳舞,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可年青十岁。

五、不要忽视老人小毛病:老人体力及抵抗力都弱,小毛病不小心易成大问题,所以老人稍有感冒、发烧、食欲不振等现象,宁可过敏一点视作大问题来关心才好。

六、不要在老人面前“太亲热”:年轻夫妻往往忽略老人的存在,在老人面前亲热、恩爱。许多老年人常因为没了老伴,看了会感到孤单、寂寞。有些老人个性保守,对此可能不悦,或感到尴尬。

七、对老人不可“说服”:人上了年纪,脑细胞就减少了,思考也较不灵活,甚至有的变得很固执,所以有所规劝时,要特别和颜悦色,苦口婆心。

八、要听老人讲“故事”:老人喜欢重复说得意的往事,对他来说这是项有益身心的乐事。纵使三番两次的“车轱辘转”,也要耐心去听。

试一试用不同的眼光去看看你身边的老人吧!给他们所需要的,你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的可爱、丰富!

❿ 老人寿命到了的表现

1、吃不下任何东西
当老人如果吃不下任何东西(包括喝水等流质食物)时,那么代表着老人的身体已经“停摆”了,各个部位的qi官已经停止工作了,便代表着老人即将要离开世界了,这个时候可以让亲朋好友来看看老人最后一眼。
2、哈出的气是凉的
正常人呼吸出来的气都是有温度的,但如果老人哈出来的气已经便得凉凉的没有任何温度了,那么这也代表着他可能寿命不长了,将快要离开人世了。

3、大小便失禁
如果老人已经开始无法控制自己的大小便了,那么这也可能代表着老人寿命快要到了。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其他一些病症所引发的,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情况的话,那么就需要准备老人的后世了!
4、身体发烧39度以上
老人快要去世时,身体的体温会上升,一般都会在39度以上,手上的血管也会有青色变为黑色。这也是老人快要去世的特征和表现之一。

5、额头皱纹会舒张开
老人在即将去世之前,额头上的皱纹会慢慢舒张开,到完全舒张之后老人便会离开了,这也可能是人们所说的“回光返照”吧。
6、手伸不进腰下面
普通人平躺着时,腰下面是有空隙的,手可以轻松伸到里面去。如果老人平躺着时,你的手伸不进去他的腰下面了,那么能便可能代表着老人已经快不行了,整个人都垮了下来。

7、胡乱摸
在老人快要去世时,趟在床上手总是会想摸摸身边的墙,摸墙就是代表着他要走了。
8、别人眼球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如果老人寿命快要到了,那么在别人眼球中是看不到老人自己的影子的,盯着老人看如果你的眼球中没有出现老人的影子,那么代表着老人可能即将要离开人世了!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到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父母错了总是不承认 浏览:686
老人什么情况需要助听器 浏览:741
女职工退休年龄推到55岁吗 浏览:975
和50岁女人发生了关系 浏览:943
黄石老年公寓有哪些 浏览:75
泰州市老年活动中心春季招生 浏览:868
二零一六孝顺二月二 浏览:904
常德市的农村养老金是多少 浏览:260
老人供什么佛最好 浏览:583
老人用的放大镜哪里有买 浏览:667
怎么只缴养老保险 浏览:440
60来岁的女人如何出家到寺庙 浏览:907
金华市孝顺镇人民医院 浏览:21
关爱老人孝敬老人手抄报 浏览:671
70岁老奶奶抑郁症活多少年 浏览:242
90岁老人肠梗阻症状 浏览:138
老年人嗓子沙哑 浏览:207
平定补交养老保险 浏览:242
金华市孝顺镇塘坞村 浏览:720
初三升学体检哪些项目 浏览: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