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人走路腿疼怎么办 五大方法快速缓解
走路腿疼如何快速缓解
1,捏跟腱:跟腱就是俗称的懒筋,位于足跟的后上方.在床内上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的中容节稍用力分别捏两侧跟腱,以能耐受为度,捏20至30下即可.
2,推小腿:如果是小腿后面麻木疼痛,就推小腿肚儿;如果是小腿外侧麻木疼痛,就推小腿靠小脚趾的那一侧.方法是坐在凳子上,用掌根或大鱼际由上向下保持压力向下推,可以涂些“按摩乳”或隔着一层软布,推20至30次。
3,点穴:第1个穴位在坐骨结节(臀沟中央能摸到的骨头尖)和股骨大转子(胯骨外侧突出的骨头)联线的中点.第2个穴位是大腿后方中央.第3个穴位是在小腿肚中央.第4个在内踝的后方.跪在床上,用中指或拇指按在穴位上,以有酸麻胀感为佳,每个穴位点1分钟.
4,抖腿:站立时,用健侧腿持重,患侧放松,手掌按在大腿后方左右抖动肌肉1至2分钟,然后坐下,微屈膝关节,手掌按在小腿后方,左右抖动肌肉1至2分钟.抖动要连续,流畅,自如.
5,牵拉:趴在床上,双手抓住床头,由家属一人或两人握紧患者的脚脖子向下方牵拉,待患者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时,维持这种牵拉力,直至没劲了为止,连续牵拉5至10次.
⑵ 老年人脚疼是什么原因
人一过了60岁,各种器官就开始退化,机能衰退。若本来就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更易引起心脏肥大,而产生有关的症状。一般而言,到了70岁左右,心脏机能只有年轻时的60%。稍微走一下,就会呼吸不顺;长时间走路,双脚会浮肿,显示心脏机能衰退,心脏机能不全;会产生心悸、呼吸不顺。晚上上床时,就开始咳嗽,喉咙干涩,此谓之心脏气喘。肺部容易积血,形成细菌的巢,容易引发肺炎。感冒是心脏病的大敌,老年人最好不要和感冒的人接触。
饮食也必须注意。照顾受损的心脏,需要补充营养,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并控制盐分的摄取。在高血压的威胁下,须谨慎保护身体健康。心脏机能不全时,过度劳心而不运动是不行的,最好还是做些较不剧烈的运动。
如何治疗呢?
吃心脏补心脏:中医上有所谓“以类治类”的养生食,心脏不好的人可多吃猪或鸡的心脏,心悸或呼吸不顺的人则可吃莲子炒心脏。
有益的天然食品:盐烤香芋:香芋是因有独特香味而称之。香鱼很容易吞食,有滋养、强壮的作用,很适合高血压或心脏病者食用。稍加盐烤来吃,效果不错。
强心的莲子汁:莲的花、果实及根部都有药效,特别是果实部份:莲子,更有强心的作用。心悸时,莲子的中胚芽部份(莲子心)4.5公克加水煎汁饮用。莲子及莲子心都可在中药房买到。
其他推荐食品:每天早晨空腹时吃1~2个蕃茄,连续15天,可预防高血压及眼底出血。每天3次,1次喝2~3匙的蜂蜜,或者一天吃300~600蜂王浆,对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有效。
通过上述介绍您应该了解了老年人为何双脚浮肿,您由于年龄的增长导致自己身体机能在逐渐衰退,所以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
⑶ 老年人脚关节疼痛怎么治疗
腰痛伴有腿痛的患者可采用自我手法治疗,自我手法治疗简便易行,适合患者和家属自行操作。那么,有哪些腰痛伴有腿痛的病症适合自我手法治疗呢?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牵涉性腿痛,多见于老年人,他们的腰部并没有特别严重的疼痛和不舒适,只是觉得活动不灵便。腿痛的特点是隐痛不适,白天轻晚上重,X光片上只显示长了程度不同的骨刺;二是下肢动脉功能不全,这种腰腿痛的特点是,行走时加重,休息片刻后迅速消失;三是下肢供血障碍,它的疼痛规律是活动时不加重,休息后也不减轻,只有经常变换姿势和体位才能缓解;四是老年脊柱强硬,检查可发现胸椎、腰椎各方向的活动都达不到正常范围,腰背部肌肉发僵。腰和腿持续隐痛不适,休息后反而加重,活动时才感到轻松;五是退行性脊椎滑脱,这是老年人得的一种病,腰腿的疼痛不适只有在温暖的环境或热敷后才能缓解,休息不活动时反而加重。X光片上显示下关节突增生,腰椎向前滑脱不超过五分之四,一般多发生在第4腰椎。 自我治疗的手法分以下5个步骤: 1、捏跟腱:跟腱就是俗称的懒筋,位于足跟的后上方。在床上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的中节稍用力分别捏两侧跟腱,以能耐受为度,捏20至30下即可。 2、推小腿:如果是小腿后面麻木疼痛,就推小腿肚儿;如果是小腿外侧麻木疼痛,就推小腿靠小脚趾的那一侧。方法是坐在凳子上,用掌根或大鱼际由上向下保持压力向下推,可以涂些“按摩乳”或隔着一层软布,推20至30次。 3、点穴:第1个穴位在坐骨结节(臀沟中央能摸到的骨头尖)和股骨大转子(胯骨外侧突出的骨头)联线的中点。第2个穴位是大腿后方中央。第3个穴位是在小腿肚中央。第4个在内踝的后方。跪在床上,用中指或拇指按在穴位上,以有酸麻胀感为佳,每个穴位点1分钟。 4、抖腿:站立时,用健侧腿持重,患侧放松,手掌按在大腿后方左右抖动肌肉1至2分钟,然后坐下,微屈膝关节,手掌按在小腿后方,左右抖动肌肉1至2分钟。抖动要连续、流畅、自如。 5、牵拉:趴在床上,双手抓住床头,由家属一人或两人握紧患者的脚脖子向下方牵拉,待患者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时,维持这种牵拉力,直至没劲了为止,连续牵拉5至10次。 除了上述自我手法治疗外,还应该注意保暖防潮,经常进行腰腿部的热敷以及弯腰、伸腰、转腰、蹲起活动,以利于腰腿痛的防治。 摘自《常见腰腿痛防治指南》 腰腿痛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腰腿痛是医生最早、最常用的方法。它不仅可解除病人的疼痛,并可控制由腰腿痛而引起的失眠或其他生理机能的紊乱。 镇痛药物种类很多,国际疼痛研究会将镇痛药分为麻醉性镇痛药和非麻醉性镇痛药,并将非麻醉性镇痛药又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类。 一.麻醉性镇痛药 一般指能成瘾的镇痛药,此类药连续反复使用可产生依赖性和成瘾。这类药物的使用国家有严格管理条例,对一般腰腿痛的病人,医生是不会应用此类药物的。 二.非麻醉性镇痛药 此类药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炎镇痛药等,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布洛芬、痛力克、荼普生、吲哚美辛等。 三.家庭如何正确使用止痛药 止痛药是家庭常用药,是解除病人疼痛的一类药物。腰腿痛患者,用止痛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知道自己患腰腿痛的病因,这当然要到医院就诊,或已有医生的明确诊断,要对症下药。 2、有过去用药史记录,如在以前应用止痛药的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或白细胞减少者,不宜再次使用同类止痛药。 3、过去有胃痛或溃疡病出血忌服去痛片类含非那西汀、氨基比林、苯巴比妥和咖啡因止痛药。因这些成分在正常情况下,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有较强刺激性。如需用时,可采用肠溶片或抗酸止痛药等复方制剂。 4、止痛药应选曾用过的药物,以小剂量为宜,大剂量只能延长止痛作用时间,并不能增加效果,而不良反应可随剂量加大而相应增多。 5、用止痛药后,疼痛消失,应及早减量,以免产生成瘾性成药物依赖佳。对麻醉性止痛药更不能长期用。 6、现在就医是大病去医院,小病上药店。到药店选购止痛药,对药物广告不可不信,更不可全信。厂商做广告无非是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其科学性、真实性往往要打折扣。 7、一些特殊腰腿痛患者,服止痛药要特点注意,特别是孕妇一般不要用止痛药,以免危害胎儿,若服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老年病人肝肾功能减退,常伴有其他疾病,药物代谢速度慢,吃药更应慎重,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止痛药。
⑷ 老年人腿疼怎么办
人腿疼怎么办呢?吃点儿补钙的适当按摩按摩小小型的运动。适当的补补骨骨头疏松的药。这样会缓解,但是彻底治愈不好。对于老年人来讲这是常有的事,只是缓解的。
⑸ 老年人腿脚疼痛怎么办,哪些妙招可以缓解
老年人好像上了年纪腿痛脚痛这些毛病就是无法避免了,每次这些病犯了都非常地折腾人,老年人更是没有办法去忍受这份痛苦。而年轻人看见自己家里的老人被病痛折磨心里肯定也是不好受的,肯定都是想要有办法来疏解老人的痛苦。但是老年人的这些毛病真的很难治愈,所以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找一些方法来舒缓老人的痛苦。
然后就是要在饮食上注意了,老年人腿脚不好大部分都是因为骨质疏松。所以在给老人准备食物的时候要多准备一些补钙的食物,比如大骨头熬汤之类的。但是也不能一直吃,适当地安排饮食。
⑹ 老年人腿疼怎么办
腿疼一般是复由于腰椎病变压迫神制经引起的,
建议去医院做腰椎CT检查一下,
属于无菌性炎症,打针吃消炎药是没有办法消除无菌性炎症的.
治疗可以选择纯中药制剂的膏 药外治
外治安全无副作用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治疗办法.
既避免了口服止痛药引起的胃肠不适,肝肾损害,又避免了手术痛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而且康复后不易复发.其主要症状有关节疼痛、麻木、无力等。长期患者会造成积液,局部循环机制受到影响,无法靠人体自身能力吸收代谢,中医称之为痹症,长此以往形成堆积钙化.进一步加重神经压迫和刺激.则会造成严重后果.(钙化至一定程度,也就是所谓骨质化了,则无法再进行药物治疗.)
⑺ 老年人脚酸痛怎么办
老年人腰腿酸痛,一般都是缺钙引起的,食补方面,建议多补充鱼类、豆制品、鸡蛋等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还有虾皮牛奶等高钙食物。保健方面,需要适当的运动。
⑻ 老年人脚痛是怎么回事
人的脚和全身其他器官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脚痛,便是退行性变化的一种表现。尤其是年老体弱的人,平时走路较少,脚底板的皮肤肌肉变软,再加上皮下脂肪变薄,走路时地面挨着脚部的骨头,更是硌得疼痛。下面几种脚病更容易引起脚痛,应及时到检查治疗。
一、跖底痛:多见于身体虚弱久病卧床的老年人。有扁平足的老年人也常发生。引起这种病的原因是身体过度虚弱或长期卧床,维持脚弓的韧带逐渐松弛,致使无力维持脚弓的形状,使脚部的跖骨下陷,脚底板的肌肉出现疲劳。防治的方法是经常将五指并拢屈曲,以五指尖和脚后跟着地走路坚持锻炼下去,使脚弓早日形成便可减轻。也可在鞋底的中间钉上一块1厘米高、2厘米长、3厘米宽的硬橡皮垫。走路时脚心卡在硬橡皮垫上,使身体的重量不完全落在跖骨上,即可减轻跖底痛。
二、趾外翻: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主要表现为行走或站立时,脚趾疼痛,拇指端明显向小指倾斜,趾跖关节肿胀,局部皮肤增厚,这种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防治的方法是穿松紧合适的鞋,夜间睡觉时可用特制的小夹板固定拇指,尽量使外翻的拇指回到中立位,病情严重时需用手术治疗。
三、腱膜炎:老年人的跖腱膜弹性较差,功能降低,如果剧烈跑跳、长时间走路以及受到寒冷潮湿的刺激,容易发生炎症。防治的方法是老年人不要剧烈跑跳,多用热水洗脚,平时尽量踮着脚尖走路,病情严重的请医生用强地松龙配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四、跟腱周围炎:跟腱及其周围的组织,因外伤、过度摩擦或长期劳损易发生无菌性炎症,尤其是穿着又小又硬的皮鞋,鞋后跟反复摩擦跟腱时,更容易发病。防治的方法是换上宽大的软帮布鞋,少走路,多用热水烫脚后跟,休息几天便能治好。
五、跟骨骨刺:跟骨骨刺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多数人因为脚后跟长骨刺,引起滑囊无菌性炎症造成的疼痛。长了骨刺并不一定开刀才能治好脚痛,只要防止骨刺周围的滑囊发炎便能防治脚痛。常用的方法是经常用热水烫脚,少做剧烈的跑跳活动,也可用理疗、针灸、按摩的方法治疗。
⑼ 老人脚疼怎么办啊
足跟痛是因跟来骨足底面源所附着的肌肉、韧带随力量不均衡,使骨膜受到牵拉而引起的骨科疾病,现代医学称“跟骨骨膜炎”,又称“跟骨骨刺”。
治宜宜肝健脾,疏通经络,祛寒以除湿,和血以止痛。
1:处方: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
用法:药研细末,置患足鞋垫后跟处铺平,上盖两层软布,穿着行走,日换药1次
疗效:用药5天见效,有效率达100%
2:内服处方:熟地25克,牛膝、木瓜、杜仲、枸杞、归尾各9克,汉防己、炙甘草各6克,肉桂3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2次
外洗处方:皂角60克,人发16克
用法:药用水煎,去渣取液,浸泡患处,日两次,浸后用三棱针在患足后跟正中线,红白肉际处扎2.6-3.3厘米深,捻转留针30分钟,日1次
疗效:内外兼治3-5天,有效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