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sba支持老年人创业

sba支持老年人创业

发布时间:2021-02-07 03:36:54

A. 创业者起步成本有哪些

创业者的起步成本主要来自办公和人员这2部分,创始人要想企业熬过平均11.5个月的“死亡线”,必须做好企业的低成本运营工作,初创公司该如何做好节流呢?应用云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从办公和人员这2项花费大头帮创业公司省钱。

办公包括办公场地、办公设备、办公工具等一切办公所用到的支出。现代办公室租金基本上每天每平米10多元,就按10元计算,每月花费依然不菲;装修、置办桌椅板凳等基本办公设备最少也得几万块吧;稍微数字化一点,配个电子白板、投影仪或大屏,眼睛都没眨几万块又没了。初创公司出现资金问题也不能全怪创始人,毕竟环境如此。这些看似基本的花销,使用云视频会议系统均可以最大化降低甚至做到“0”花费。

云视频会议是基于音视频行业领先的SVC柔性编解码算法配合全球分布式云平台实现远程面对面视频会议的一套系统。在互联网环境下就能建立起手机、电脑、会议终端、投影仪或大屏间的高清视频互动连接,创始团队成员在全球任意角落都能随时进行工作沟通,云会议室让初创团队在家或共享办公室办公成为可能。用户可以按需随用随买,10方云会议室每个月只需120元,光办公场地这一项一年就能省下几十万。

不仅如此,云视频会议系统还拥有丰富的互动、协作功能。团队成员能在会议中将电脑桌面、手机屏幕展示给其他人,云会议室内各成员设备同步显示文档、图片与应用界面;电子白板、多方同步批注功能也给团队间互动沟通提供了便利,所有好想法、好点子第一时间即可触达每个人。沟通、协作完全线上化,在保证工作不受影响甚至更高效的前提下,节省了办公设备和工具的一大笔成本投入。

说完办公的降费再来聊聊人员问题。很多创业者初期就开始重金招兵买马,按大企业建制搭组织架构,不仅造成组织层级复杂、管理困难的局面,运营成本也极高。创始团队核心业务成员一定是能以一敌十的人,基础工作外包给兼职,做好质量把关即可。非核心业务如财务报账、人力招聘等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大量工作外包必然会有沟通不及时、不到位的隐患,云视频会议系统能完美克服困境。

负责人在系统内发起会议,通过微信、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发给兼职或外包公司,与会者一键就能加入会议,随时随地建立高清面对面视频连接,5G+4K保证各方享受现场般沉浸式沟通体验。系统还支持全程录屏功能,会议结束后保存成视频文件,可在线观看又能生成网址分享,方便兼职人员复盘和准确把握业务需求;语音识别功能可以根据录播视频自动生成文字版纪要,简单在线编辑后就能倒出成正式文件,方便随时查阅。

初创公司做好以上2方面变革对渡过艰难的开始阶段有显著帮助,但切记低成本运营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创造价值才是,就像小鱼易连,创业仅3年就已成为了全球视频会议行业的领军企业,靠的是将强大的技术赋能企业各个运营环节,用“云+端+AI“完整解决方案助企业高效运营。根据真实应用场景深度开发的远程招聘、视频会议、智能培训、沟通会商、视频客服、指挥中心等已广泛应用于企业、政府机构。

B. 美国政府如何支持创新创业

主要方式

与支持创新创业的理念相适应,美国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方式方法,体现了务实的精神,发挥出了“四两拨千斤”的巧劲。

宏观管理。白宫与国会制定国家总体的科技法案,在不同时期通过并实施了《专利法》《拜杜法案》《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技术转移商业化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推行加速折旧、研发经费增长额税收抵免等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在联邦政府中,国防部、能源部、卫生部、宇航局、商务部、农业部、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是重要的科技管理机构,管理着大量的研发资金。其中,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项主要管理职能是调查和掌握全国科技资源状况,包括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登记备案,对国内科技资源有关数据进行统计、解释和分析,调查统计全国大学和科研机构获得的联邦科技经费总额等。此外,还有国家科学院等私人非营利机构,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建议。

项目支持。联邦政府中,10余个部门均资助科研项目,2013年政府R&D投入达1440亿美元。在政府所有资助项目计划中,影响最大、效果最好的是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有11个研发经费超过1亿美元的联邦政府部门参与,约每年投入资金25亿美元,支持初创公司的高风险创新项目,约有25%的公司在SBIR资金支持下成立。再比如,实施的小企业技术转让计划(STTR),规定研发经费超过1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部门,每年要划出一定比例的研发经费,专门支持小企业与非营利研究机构的技术转让项目。在政府投入资金的带动下,全美每年私人R&D投入达2700亿美元。

政府采购。政府面向企业采购先进技术和产品,是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重要方式之一,采购重点向小企业倾斜。比如:《联邦采购条例》明确了小企业预留制度、小企业分包制度、报价小企业优惠制度等;《美国小型企业法》规定,联邦政府应尽可能向小型企业提供采购合同,一般小型企业每年获取合同金额应不少于总合同金额的23%。

创业服务。成立了联邦小企业管理局(SBA)、小企业发展中心(SBDC)、妇女企业中心及其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提供包括创业培训和咨询、指导起草商业计划书、企业管理技术支持、与银行合作提供担保贷款、帮助企业申请政府采购合同,等等。州、郡、市等各级政府也重视做好创新创业服务工作。

培育生态。联邦政府遵循创新创业规律的本质要求,积极培育创业生态系统。尤其注重发挥大学的优势,建立小企业发展中心(SBDC)时借助了高校资源,成立的能源部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等国家重点研究机构有大学参与其中,大学60%以上的研发经费来自政府资助,《拜杜法案》加快了大学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注重引导大企业与小企业创新合作,通过立法的方式支持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研究开发,规定大企业要把承担政府采购合同份额的20%转包给小企业。高度重视争夺全球高端人才,持续推进实施移民政策,硅谷地区约37%的人口出生在外国。

C. 创业型经济的产生背景

综述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创新、创业、创造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正如创业大师拉里?法雷尔所说:“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打赢21世纪这场全球经济战争的关键。”创业型经济具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扩大社会就业的显著作用,因而引发了政界、学界和实业界的全球性关注。
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全面放缓,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新一轮的全球性经济震荡。受此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动荡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正孕育着新的变革,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型的巨大的外来冲击。
党的十七大已经明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政策,要求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今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北京中关村等一批创业典型,已经对创业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伴随2008年我国政府启动全国百个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通过创业型经济来促进新一轮经济发展必将成为新的态势。
美国创业型经济勃兴
亨利克·费斯科(Henrik Fisker)不在乎车门把手是个什么形状,不会专注于中产阶级女性客户,也不打算雇一堆顶着副总裁头衔的人替他做日常管理。这个曾在宝马公司、阿斯顿马丁公司(Aston Martin)和福特公司担任首席设计师的家伙抛弃了汽车巨头们,也抛弃了他们的经营方式,自己在美国加州欧文市创办了一家最新型的尖端汽车制造公司。
相较于其他汽车制造商手下动辄数万员工,Fisker Automotive公司的员工花名册上只有50个人,大部分制造工作都被外包出去,其80家供应商遍布全球,最后将部件集中在芬兰一家生产保时捷的工厂进行装配。不到3年时间的紧张开发后,该公司的第一台车将在2010年夏天下线,这是一款名为“Karma”的炫目充电式混合动力跑车。
今年46岁的费斯科并不是抗拒将公司做大,他只是不希望公司陷入那种层峦叠嶂的复杂企业结构和僵化的体制中,然后像其他汽车制造巨头一样被自己的体量拖垮。他认为:“一定能找到另一种方法来打造出成功的汽车制造企业。我们计划在充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市场竞争加剧前,尽快抢先树立起我们的品牌。我们今后对抗宝马、奔驰和雷克萨斯等公司的秘密武器就是:速度比别人更快。”
危中显机
在2008年经济崩溃后,CEO们也养成了和普通打工族一样的投资习惯,宁愿把钱藏在床垫下面,貌似并非做大计划的好时机,很多行业的经营方式都有彻底调整。大家渐渐得出了和费斯科同样的结论:我们不必用同一种方式来做事。我们可以将经济、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商界早已悄然兴起的一场变革最终找到了落脚点:创业型经济(entrepreneurial economy)的曙光已然初现,这是一个建立在快速反应和低成本经营基础上的经济体系,主要驱动力往往是员工具有很强流动性的中小企业。
令人惊讶的是,这次经济危机似乎成了一股动力:有些人是出于自己的选择,有些则是无奈之举,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自行创业。根据美国中小企业署(SBA)的最新数据,在2008年大部分经济指标都下降的情况下,新创立的中小企业数量依然维持在经济危机前的水平。考夫曼创业活动指数每年也会跟踪新企业的数量变化,数据显示在这一段时期甚至略微上升,而且预计上升势头可持续到2009年底。近十年来,自雇率一直以每年4.5%的速度稳定增长,相当于每年增加近100万自己给自己打工的人。虽然2008和2009年的数据还没有公布,估计即使不会继续增长也能持平。此外在全美各大高校,选修创业相关课程的学生数量也猛增。
《未来昨日抵达:百变公司的崛起以及它对你的意义》一书作者迈克尔·马龙(Michael S. Malone)认为,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也是创业型社会的重要因素,各种因素共同推动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创业型社会的出现。“一夜之间,即使没有大厂房也可以开公司做生意,入门成本几乎为零,普通人也可以办起低成本的企业。现在的最佳策略是小规模,迅速反应,一切从简。”
乔治华盛顿大学创业英才研究中心副主任乔治·所罗门(George Solomon)和其他商科院校人士有一个共同观点:“今后,新工作岗位将主要来自新创业的企业,老企业即使能够重现生机也难以担此重任。”
毫无疑问,创业大潮正风靡全美,与很多美国人的价值观产生共鸣,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曾多次公开呼吁中小企业家来共同努力,帮助美国尽快走出经济危机。奥巴马的经济复苏计划成为关键,他甚至与中东地区达成了协议,承诺将利用企业峰会等形式打破两国商业和文化方面的隔阂。2009年9月,美国商务部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创业与创新办公室,为新企业提供帮助。
船小好掉头
创业型经济的兴起不仅是学院式的理论教程或政治秀,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从小规模灵活管理技术中取得突破,其中包括戴尔、思科和Facebook。美国高清电视老大Vizio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闪亮崛起不仅将富士通、先锋电子和Apex等老牌保守型企业挤出电视制造业,也让飞利浦等公司利用平板电视部件专利授权大赚了一笔。
2002年,网络泡沫大崩溃严重冲击了加州电脑屏幕制造商Princeton Digital公司,但老板威廉·王(William Wang)和搭档们没有将企业变现退出,而是决定趁机转型。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很多电脑屏幕的部件完全可以用来生产价格低廉的平板电视,这在当时还是价格非常高昂的奢侈品。
于是他卖掉Princeton Digital,创立了Vizio。他们决定不使用垂直统一管理,也不打算将资金都拿去投资高科技厂房和研发部门。Vizio和Fisker Automotive公司一样,不浪费时间去重新研发新轮胎,直接从供货商和海外制造商那里找现有的优质电子元件,然后选出性价比最高的。短短五年时间,凭借自己生产的2,000美元以下的平板电视,Vizio一举夺得美国平板电视生产商老大的宝座,年销售额19亿美元。虽为电子巨头,它的正式员工数量少得惊人,Vizio位于加州的办公室和南达科塔州客服中心的员工加起来只有162人,大部分是市场、销售和产品开发人员。
由于对生产设备和研发没有太多投入,Vizio可以随时调整经营。2009年,他们放弃了等离子电视,专做传统液晶电视和采用LED技术的液晶电视,据说后者可以用更低廉的价格达到等离子电视的效果。但假如新的等离子技术兴起,很少自主研发的Vizio也可以立刻调整方向,少则几周,多则几个月内就可以推出新产品,全靠这个优点,Vizio在经济危机袭来后能迅速转型,生产更适合市场需求的小型19~26英寸电视。
不过,规模更小的企业——没有能力将数百万美元的电子元件外包到海外的企业——还是很难在经济危机中找到一线生机,也很难体会出“小”的优势。其实,在经济形势不好时创业或趁机调整企业这个主意不坏,还能找出很多好处。考夫曼基金会高级分析师戴恩·斯坦格勒(Dane Stangler)的研究显示,美国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企业有一半以上是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创立的,说明至少经济危机未必对创业不利。
杜克大学创业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弗·乔京(Christopher Gergen)表示:“基本上,现在美国各个城市的服务行业都有缺口,传统竞争对手现在都很保守,元气大伤。只要在竞争中更加灵活,能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服务的企业一定有机会成功。”
30年前,“创业者”这个词是和开着小货车兜售海鲜的小贩形象连在一起的,要么就是靠欺诈老年人来“快速致富”的骗子。现在技术界的创业神话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和马克·扎克伯格风头堪比摇滚巨星,随着公众认识到这些冲劲十足的创意型创业者的成功潜力,整个社会文化彻底改变。
最为明显的是Y时代,他们将创业人士视为英雄偶像。十年前,美国高校开设的正规创业课程屈指可数,现在已经有了超过200个创业研究中心,更有500多家高端机构提供创业培训证书和主辅修学位。根据最近一份调查,51%的青少年希望有一天能自己创业,并将此视为能更好把握人生的方式。
3F融资
当然从经济方面,2010年融资仍是大问题。2008年的次贷危机只有微微改善,中小企业所受的创伤很难在短时间内痊愈。华盛顿天主教大学经济学教授、《纽约时报》网站专栏作家斯科特·谢恩(Scott Shane)介绍,2009和2010年美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中的7.3亿中小企业贷款根本是杯水车薪,不可能打破危机局面。但从历史来说,50%以上的人创业靠的不是贷款,而是通过“3F路线”(friends, family and fools)自筹创业资金。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罗伯特·费尔雷(Robert Fairlie)跟踪调查了美国的创业情况,他得出的统计数字与这一结论相吻合。2008年,更多低成本低收入的企业成立,他预测2009年也会保持这种发展水平。
迈克·麦考德(Mike Michaud)觉得如果他是在经济形势比较好的时候创业,企业很难那么容易站稳脚跟。2007年,麦考德被伊利诺斯州达里恩的Circuit City公司解雇,原因是作为一个职员他“工资太高了”。他于是决定和两位20多岁的友人尝试一下,将自己的创业梦想变为现实。一位朋友的父亲赞助了5,000美元的资金,剩下的都是靠兼职攒起来的,最后他们三人创立了一个专门制作原创内容的网络电视网站Channel Awesome。
然后,他们首批制作的一个视频节目“眼镜男”,由一位合伙人在镜前发表言辞犀利的电影评论和问答对话,很快在YouTube上蹿红。于是他们迅速调转枪口,全力开发这个“网络红人”的商机。眼镜男网站推出一年多后,每月平均点击率达到了1,650万,为他们带来15万美元的收入。麦考德认为微薄的预算和初期的朴素风格令“眼镜男”节目在网络视频这一发展速度最快的领域别具竞争优势。他说:“我们一直保持低成本策略,有信心能熬到经济复苏那天。”
同时他们也在慢慢丰富网站主题,想重新转型为最初的网络电视频道。目前,他们已经推出了点评游戏和点评酒吧的节目,还在准备体育评论和短喜剧秀。加在一起,他们计划的原创系列节目将达到300个。
不管明后年或大后年经济有什么变化,无疑大形势已经变了。企业和员工都没有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未来越来越暗淡,他们一起努力在改革企业文化和技术,共同打造草根经济——很多能够跟上时代风潮发展的小企业集合体。
“创业精神在闪光。”作家马龙认为这种精神在经济复苏后会更加耀眼。“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你无法改变的,在过去100年间发展起来的创业精神就是其中之一。美国到处都是这种有野心有能力的敢吃螃蟹的人,当下那些负面新闻是无法动摇这一切的。”

D. 谁能介绍几家国内的风险投资公司

风险投资是指在私人企业里进行的权益性投资。狭义上讲(美国的定义),风险投资资金是由投资者向创业者或年轻企业提供的种子期、早期以及发展期所需的资金,以获取目标企业的股权,并最终获得高额回报。广义上讲(欧洲的定义),风险投资资金是由投资者向私人企业(非上市企业)提供的所有权益性资金以获取目标企业的股份,并使资本最大限度地增值。由于风险资金大多投资在新兴行业的年轻企业,企业处于创业的早期或者发展期,甚至种子期(或称概念期),这些企业从早期到成熟期还需经过一个较长远的创业发展的过程(通常这个过程需要3年-5年甚至5年-10年),所以风险投资具有长远性。同时由于所投资的企业是一个私人企业,在企业上市之前风险投资从这些企业所获得的股份几乎没有流通市场,无法体现这些股份的价值,所以这些股份很难转让或出售,流动性极差。同时转让这些股份受到很多非市场方面的约束。因此,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是投资周期长和流动性差。但是,数年以后一旦这些企业成功上市或被并购,风险投资将获得惊人的收益(通常5—10倍,甚至数十倍的回报)。由此可见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方式,其目的是使资本最大限度地增值。风险投资始于美国,其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的20—30年代,美国少数富裕的家族拥有可观的资金,他们希望通过正常的投资活动使资产最大限度地增值。由于对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的担心,通过获得利息使他们的资产增值明显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同时他们希望通过权益性投资建立和控制一些新兴企业。另外一方面,一些创业者(主要来自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他们有着好的商业点子或创意,但苦于没有资金,因此,他们就找到这些富裕的家族,向他们显示其宏伟的蓝图以获得资金的支持。开始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富裕的家族不愿透露他们的名字,所以人们称他们为“天使”(Angel)。同时通常需要通过私人关系才能找到这些天使以获得天使资金。由于风险投资是长远投资,投资决策是一个复杂过程,投资者需要对行业和技术方面有相当的了解,然而这些富裕的家族通常对行业和技术方面又不大了解,因此,一些大的富裕的家族就雇佣一些专业人员为他们作投资决策。这样就形成一些以家族为基础的风险投资机构。
从20年代到40年代,美国的风险投资处于一种萌芽阶段(民间的和非专业化)。二战以后,美国的风险投资进入一个雏形阶段。风险投资的模式慢慢形成。这种模式一直引用至今。约翰·H·惠特尼(John H.Whitney)、乔治斯·杜利奥特(Georges Doriot)和阿瑟·罗克(Arthur Rock)是美国早期杰出的风险资本家,他们为美国的风险投资的创立、专业化运作和产业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惠特尼在二战期间是美国陆军情报部门的上尉,在法国南部执行任务时被纳粹抓获,1945年,他逃跑成功。1945年—1956年任美国国务院特别文化关系和国际信息服务顾问。1956年任美国驻英国大使。二战之前他曾进行过风险投资。1946年惠特尼出资500万美元创立美国第一家私人风险投资公司——惠特尼公司(Whitney & Company),从事风险投资活动。现在惠特尼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惠特尼充分认识到风险投资将对战后美国经济繁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他认为风险投资的运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风险投资必须要进行系统化和专业化运作。风险投资公司必须要雇佣专业投资专家来管理风险资金,风险资金应该扶持新兴产业。同时惠特尼认为必须投资于人,一个好的点子或创意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是不能成功的。他说:“好的点子一美分一打,好的人太少了。”由此可见风险资本家对优秀创业人才的看重,其程度远远超过一个好的创意和一个好的产品。惠特尼的一生曾为350多家企业(如康柏公司)提供过风险资金。
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乔治斯·杜利奥特和波士顿美联储的拉福·富兰德斯(Ralph E. Flanders)创建了美国首家上市的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发公司(ARD),主要目的是帮助那些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为他们提供风险资金,使他们
的科研成果很快商业化,走向市场。杜利奥特认为风险投资公司只是为创业者提供风险资金是不够的,同时必须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他们提供一系列帮助。在他看来资产增值只是一个回报,不是最终的目标。他认为风险资本家的最终目的或任务就是缔造创新的企业家和创新的企业。美国研发公司曾为数码仪器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提供过风险资金。
阿瑟·罗克是另外一位风险投资家的先驱,他经常被称为“风险资本家的教务长”。他创造性地确定了有限合伙人和一般合伙人的责任范围和投资回报的分享。同时他也认为风险投资所扶持的不光是产品,更重要的是有好的点子的杰出人才(尤其是年轻的工程师)。阿瑟·罗克曾为苹果计算机公司(Apple Computer)等企业提供过风险资金。他们的所有这些观点都成为当今美国风险投资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的主要组织结构,风险投资的方向,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以及风险投资的目的。
到了50年代,美国政府为了扶持小企业,在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建议下于1953年国会通过了小企业法案,创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BA)。SBA的职能是:尽可能地扶持、帮助和保护小企业的利益,以及对小企业提供顾问咨询服务。SBA直接对小企业提供贷款,以及为小企业向银行作担保,使小企业能从银行获得贷款,同时为小企业在获得政府采购订单和在管理和技术方面提供帮助和培训等。自1953年创业以来到目前为止,SBA已为1 280万家小企业提供直接和间接的帮助,目前SBA向小企业发放的贷款总额达250亿美元Q)。1958年,通过了投资法案创建了小企业投资公司(SBIC)计划。在SBA的许可证下,SBIC可以是一个私人的风险投资公司,通过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为小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和在高风险的小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现在SBIC成为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70年代晚期到90年代初期,美国的风险投资进入一个发展期。70年代的晚期,大多数美国人认识到风险投资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源。美国政府也迅速行动起来,制定向风险投资倾斜的一系列优惠的税收政策和鼓励性法律,其中最主要的法案有:减低资本收益税法案(TCGRA),员工退休收入保障法案(ERISA),小企业投资激励法案(SBⅡA)和员工退休收入保障资产计划法案(ERISA PLAN ASSETS)。员工退休收入保障法案第一次允许养老金进入风险资金和进行其他高风险投资,从而从法律上确定了养老金可参与风险投资。小企业投资激励法案和员工退休收入保障资产计划法案大大地简化了风险投资的运作,并且在法律上规定了养老金机构可成为风险投资公司的有限合伙人。其结果是风险投资公司可以更容易、快捷和有效创建风险投资有限合伙资金(Limited Partnership),以及更容易、快捷和有效地在新兴企业里进行风险投资。
90年代晚期,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给美国的风险投资业带来勃勃生机。从此美国的风险投资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在美国投入的风险资金从1983年的4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96年的300亿美元(是1983年的7.5倍),1999年投入的风险资金达356亿美元(是1983年的9倍),2000年投入的风险资金达到688亿美元①。1996年的一个调研显示:1996年只有10亿美元(占总的风险投资额的3%)的风险资金投资到早期的企业里。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应用,这种投资格局迅速被改变。1998年,根据美国著名咨询公司(Price Water house Coopers)的报告:1998年,41%的风险资金进入了创业期(也称概念期或种子期)和早期的企业里,这些企业在数量上占当年的总风险企业(风险资金扶持过的企业)的50%。风险投资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是美国经济活力的“助燃剂”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风险投资创造了无数个新的工作位置。例如50年代的中期美国硅谷地区还是只有约10万农民的偏僻的农村,随着一些风险资金扶持的企业(如:英特尔公司等)来这里安家落户,到60年代中期,硅谷的就业人数增加到27万多。到了1984年,就业人数达75万,每年增加4万个工作位置。根据Coopers &Ly brand的调研显示,1992年-1996年,风险资金扶持的企业每年增加40%的员工,而大公司则每年裁员2.5%。同时风险投资加速了产品的创新,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进了出口贸易,减少了贸易逆差。风险投资已给美国造就了数以千计的巨无霸企业(如:微软、英特尔、思科、雅虎等等),创造了美国极具活力的经济。图表1简单勾勒了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阶段。
目前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估计已达5000家左右,2000年的风险投资投入达688亿美元,居全球首位,占全球风险投资市场的72%左右。西欧的风险投资也起步较早,主要集中在英国、法国和德国,但发展速度远不及美国,现在居第二位,占20%左右。目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美国很多的风险投资公司开始进行跨国风险投资。继以色列以后,亚太地区越来越成为他们的投资重点。世界各地的各国政府也越来越认识到风险投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其中反应较快、行动较迅速的要数以色列、印度、新加坡、韩国等。例如,根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的报告,到1999年底新加坡已累计建立了100多亿美元的风险资金。我国的风险投资始于80年代中期,几乎与新加坡同时起步,但是由于缺乏风险资金来源,尚没形成高效的退出渠道,缺乏专业的风险投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运作,以及没有相应的鼓励风险创业的政策和法规等多种原因,80年代一直发展较缓慢。到了90年代有了明显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约100家,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风险投资公司约40家。但是中国的风险投资业仍有待政策的倾斜和法规的尽早建立,使之迅速健康发展

E. 有一个好的商业创意,如何使之盈利

其实有好多话想和你说的,我也从那个年龄,那个思想萌动的时候过来过,提几版点建议给你权,根据下面几点,在反思一下你现在的情况:
1、如果你是专利或者新的商业模式,并且预估可以盈利,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做成项目书,可以去找投资人。
2、如果你的创意需要人脉来支撑,哪么你的想法好多人都想到了,情况和你一样没有人脉关系和资金支持。
3、回报率,这个不管是你自己投资,还是找人投资都要关心的问题,钱花出去了,多长时间能收回投资,多长时间能盈利,这个是很重要的问题。
题外话
4、企业运作:一个公司运作的花费是要很大的,很多细节可能都是你想象不到的,所以也是开始容易忽略的。

有想法固然是好的,祝你成功~!

阅读全文

与sba支持老年人创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里吃什么 浏览:285
老年人烤火炉有什么危害 浏览:822
老人便秘喝什么汁 浏览:831
男性瘫痪老人腹股沟溃烂如何护理 浏览:920
企业养老保险可以退不 浏览:424
河北省老年大学地址 浏览:246
变成动物园里的动物孝顺有什么 浏览:332
女孩十八岁骂父母属于什么行为 浏览:759
郧西农民退休养老金 浏览:226
父母参贷公积金的话上限多少 浏览:567
养生五行中属于什么行业 浏览:225
怎么和男朋友父母聊天不尴尬 浏览:648
60岁的老年人开什么车 浏览:461
吉安养生按摩有哪些 浏览:61
余姚老年公寓电话 浏览:174
金华孝顺有没有私立小学 浏览:402
居家养老院哪个最好 浏览:278
80岁老人神经性头疼怎么办 浏览:98
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工作 浏览:870
老年人骨折治疗 浏览: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