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吃药

老年人吃药

发布时间:2020-11-27 23:15:10

老年人正确服药的方法是什么

通常老年人用药要比其他年龄段的人多,并经常服用多种药物,这时不良反应的回发生率就会相对增加。因此答,在用药时要特别慎重,一样的剂量,对老年人的作用往往比对青年人要强,比如安定类药物对老年人产生的不良反应要比青年人大3倍。所以,老年人在多药联用时,应尽量先服主要药物,以防止相互药理作用的发生,若必要时可请医生调整剂量(一般可用成人量3/4),或延长服药的间隔时间,以此保证用药安全。

㈡ 老人服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注意药物剂量:

老年人的药品是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在肾脏排泄的。老年人各个器官的机能开始慢慢衰退,所以老年人服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药物的剂量。

2、按时、按量吃药:

老年人记忆比较差,经常会出现漏服、忘服的现象,所以一定要叮嘱好按时、按量吃药,或者做好防范的措施。

3、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合并疾病比较多,经常会有高血压,高血糖等等合并多种的疾病,而服用多种的药物。合并服用多种药物的时候,药物的不良反应会大大的增多,所以要严密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㈢ 老人老忘记吃药怎么办求管用的方法

1. 使用分药盒: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可以使用分药盒,分药盒里面版有7个格,分权别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每格可有三小格子,分别为早、中、晚,每个小格可盛放一次服药的剂量,记不清是否漏服药,看看这次小格里的药是还在,就清楚了,无需烦恼。平时可以把它放在显眼的地方,外出时也可以放在兜里随身携带,以便督促自己按时服药。

2. 制作一个简易的用药台历:制作一个简易的用药台历,把药名、服药时间和次数都备注在上面,每吃完一次,就在相应的位置上打一个勾,这个台历最好是放在每天都能经过的地方,如床头柜、客厅茶几等,能时时提醒自己服药。
3. 用手机备忘录或闹钟提醒:提前把服药时间、剂量等输入手机备忘录中,提醒自己吃药,如果是老人,提醒的铃声最好是洪亮的音乐加震动,这样即使手机放在兜里或不在身边,也能听到,也可以设定闹钟来提醒吃药时间。

㈣ 老年人用药原则

1、五种药物原则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2、受益原则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3、择时原则择时原则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由于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变异型心绞痛、脑血栓、哮喘常在夜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高峰在上午);药代动力学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白天肠道功能相对亢进,因此白天用药比夜间吸收快、血液浓度高);药效学也有昼夜节律变化(如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于下午)。举例来说,抗心绞痛药物的有效时间应能覆盖心绞痛发作的高峰时段。变异型心绞痛多在零点到六点发作,因此主张睡前用长效钙拮抗剂。而劳力型心绞痛多在上午6时到1 2时发作,应在晚上用长效硝酸盐、p阻滞剂及钙拮抗剂。4、暂停用药原则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一段时间。在老人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识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对于服药的老年人出现新症状,停药受益明显多于加药受益。所以暂停用药原则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5、小剂量原则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由于现在尚缺乏针对老年人剂量的调整指南。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体重、肝肾功能、临床情况、治疗指数、蛋白结合率等情况具体分析,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大剂量。应注意的是,也并非保持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小剂量,也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对于需要使用首次负荷量的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为了确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量上。而对于其他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就从小剂量(成年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慢增量。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剂量。

㈤ 老人乱吃药怎么办

老人把医生看成是复救命稻草。认为制医生就是能救她的命。

以后她再去拿药,你家里人跟着,到时候你们把药把住了,该收就收,改留就留。经过你们处理后,再拿到她的 面前。

是药三分毒,一旦人吃多了,毒素吸收不了,就像你说的,副作用很大的。对人是相当不利的。

人上岁数了,都怕有个好歹。所以他们很珍重自己的生命,咱们晚辈也理解她们吧。

㈥ 老人每次都忘记吃药,怎么办

1.选长效药
如果老人经常容易出现忘记吃药的问题尽量给老人购买一些长效药内,每天服用一次即可,这样容可以大大降低老人出现忘记吃药的几率。不过药物大家千万不要盲目购买,一定要遵从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2.设定闹钟
设定闹钟也可以提醒老人吃药的时间,利用电子设备提醒吃药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选择。现如今的手机已经智能化,不仅能够提醒老人吃药,还可以将药物的注意事项写在备忘录,避免老人错服、误服药物。
3.购买分类药盒
可以提供买一个分类药盒,放在明显的地方。在分类药盒上注明服用药物的药名和日期,可以每天服用药物以后在相应的位置上打勾。这样保持一周左右就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大大降低老人出现忘记吃药问题的几率。
4.及时正确补服
如果老人出现了忘记吃药的问题,如果时间很短可以马上补上,下次仍然按原来的时间服用。如果已经过了用药时间两个小时以上就不要再补服了,下顿按时服用即可。

㈦ 老年人吃药有什么禁忌和注意

要注意服药时间,不同的药品选择合适的时间,可以使药物发挥最好的作用。
1滋补药内为了更有利于吸收,容此类药适宜在早晨空腹时或晚上临睡前服用。但有消化不良症者除外。
2 铁剂 贫血患者补充血剂,晚上7时服用疗郊最好,此时比早上7时服用在血液中的浓度增加4倍。
3 钙剂 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所以在临睡前服用补钙药可使钙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4 维生素类 适宜在两餐之间服用,更有利于吸收,如果是用维生索K来止血,则应及时用服。
5 胃药 胃动力药宜饭前服用,碱性药物宜饭后服,保护胃黏膜的药宜饭前服用,抗酸药宜睡前加服一次。(因夜里胃酸分泌有一个高峰期)。
6 抗菌素及消炎类药物:抗菌素药物排泄较快,为了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浓度,每隔6小时应服药1次。消炎药物,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每天清晨和上午关节疼痛较重。如服消炎止痛等药物,可在早晨加大剂量服1次,效果最好,且可免去中午的1次服药。

㈧ 长期服药的老人注意什么

服药观察反应。老人服药时间长,就不要掉以轻心,即使如此,每次吃过药后,都要仔细观察一下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立刻要去看医生。
老年人长期服药后,如果这种药出现了无效后,也就是老人的身体出现了抗体,则也需要去看一下医生,看是否要停药,或者是加大药量,或者是换一种药。
人在长期吃药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下,如果是多种药同时吃的话要注意,几种药是否有抵消的作用,或者是有没有冲突,如果有,并引起不良的话,则要以疾病轻重来判断。
老年人吃的药,最好是年轻人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以免老年人出现意外,自己忘记吃药的情况的话,则年轻人要给老年人药来吃,以免不知道的情况下,出现吃药错误,引起事故。
老年人吃药,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都要掌握一些饮食的禁忌的,一般情况下,辛辣或者是油腻的食物,是不要让老年人吃了。如果与药有冲突的一些食物,也要禁止再食。
老年人吃药的时候,不建议用茶来喂药,这是因为茶里本身就有一种垢,进入胃后,会产生凝固性的物质,而药进入后,被凝固,从而失去了药效,身体不会吸收到药性的。
老年人吃药的时候,也要多喝水,少排尿,以帮助身体对药物的吸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药效的。

㈨ 如何让老人吃药

可以骗她说补血,补这个补那个,一般人都有些小症状,看她有什么,就骗她是要补相关维生素。没有也编一个,比如说骗她说听到她说梦话(反正她自己也不知道),是缺了什么(随便一编),然后让她吃药。
她说脖子痛,你就讲是心理作用,或是枕头硬了,给她换一个。如果还说疼,我也没辙了
看她有什么不太过分的愿望。然后说把药吃了的话就帮她达成。
ps:加在固体里,弄个小小丸子,你编个借口和她一起吃,你的不加,她的加。
像包汤圆一样,中间夹点药。主要是小得能吞

㈩ 老年人怎样正确看病吃药

据统计:老年慢性病患病率10年来上升了4%,尤以高血压、冠心病、骨关节病和脑血管病发病率最高,且城市高于农村。还有些疾病发病率增长非常快,如糖尿病患者已较10年前增加了3倍。但调查显示,老年人患病后两周内的就诊率只有45.7%。推荐:中医养生 患慢性病也要定期就诊 不少老人了解一定的自我保健知识,或“久病成医”,在家里备了小药箱,认为慢性病在家治疗既省事又省钱。还有的慢性病患者,凭着自己多年看病吃药得来的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的“他人经验”给自己开处方,这样做隐患很多,弊大于利,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 ■专家点评:有些疾病发病初期的症状可能与老年人原有的某些慢病相似,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往往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即使是慢性病,也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定期复查,不能过于依赖小药箱或自己的“经验”。老年人对待疾病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被医生怀疑为肿瘤、冠心病时,更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看病要有全科意识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关系,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可能性增大,而老年人通常是哪儿不舒服就看哪科,专科医生往往也只看本科病种,缺少全科意识,这样对老年人十分不利。 ■专家点评:看病前最好先由全科医生诊断一下患有哪些疾病。再请医生建议主要应先治哪种疾病,辅助治疗哪种疾病。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有利于身体恢复健康。 别把心理问题不当病 抽样调查显示,离退休前后生活的急剧变化和大脑功能的退化,使70%的老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7%的人有明显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0.34%的人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状,0.75%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而这些老人却很少去看心理医生。心理问题现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 ■专家点评:绝大多数老年人认为心理问题不是病,也不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受到影响。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调整,多与人沟通,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吃药不能跟着广告走 过分相信广告,是老年人用药的一大误区。 ■专家点评:老年人既担心自己有病,又怕到医院检查出病,就自己看广告买药。结果常常是药不对症,花了不少冤枉钱,也没有治好病。因此,吃药最好听从医生的意见,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少花冤枉钱。 用药剂量、疗程要遵医嘱 程阿婆得了胃病,看病时医生给她开了一种药,并嘱咐她吃完后复查。她一吃就感觉好多了,药吃完了她没再去看医生,而是自己到药店买来这种药服用,且一吃就是半年,直到出现持续腹痛、腹胀的症状才上医院。医生说是药物服用时间过长所产生的副作用。为了减 少上医院的麻烦,自己随意改变药物的剂量和疗程的现象,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 ■专家点评:自主用药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最危险的。因为有些药物对于一些病症有缓解作用,但是大量临床试验发现,许多药物长期服用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很多老年病患者都需要终身用药,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最好按医嘱服用。应选择安全、可靠的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对长期服用的药物定期进行适当的更换。 怎样才能少花钱看好病 ■专家建议:发现自己从未出现过的症状和体征,最好直接去大医院挂专家门诊号,挂号费虽然贵一点,但可以避免误诊和漏诊。得了危重病也要去大医院,以免错过最佳诊治时机。对于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则可选择小医院,因为这些病目前已有标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在哪一级医院诊治没有太大医疗质量的差异。看病时要带齐以前的病历,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便于医生诊断。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吃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厂里的老人养老金怎么领 浏览:661
泰安自助缴纳养老保险多少钱每月 浏览:541
福清养老保险哪个银行好 浏览:537
特岗教师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 浏览:384
表扬老年大学学员 浏览:473
父母如何读懂幼儿园孩子的语言 浏览:988
孝敬父母心怀感恩的作文 浏览:987
徐州市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时间 浏览:187
社保机构发退休金 浏览:694
我妈50岁以后我突然特别依赖人 浏览:678
父母要强是什么原因 浏览:556
富士康每月体检多少钱 浏览:266
老人睡着的时候为什么腿在抖 浏览:359
惠州个人缴费的退休金多少 浏览:385
延迟退休年龄不是要工作到死 浏览:491
北京市企业退休职工2016年涨工资标准 浏览:230
驾照换证自助体检机怎么测视力 浏览:908
体检怎么检查肝炎 浏览:779
男子名下有车怎么交养老保险 浏览:847
保定市高档养老院 浏览: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