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人 血红蛋白少 什么原因
贫血的原因众抄多,不同的贫血袭治疗方法是不相同的。如果查不出是哪方面的原因,那基本上也只剩下输血治疗是严重贫血所通用的了。但这治标不治本,而且能维持的时间也不长。
指导意见:
建议说明一下血常规的各项数值,根据血常规结果可以有一个初步的推测,往往还需要检查其他的项目才可确诊。比如骨髓涂片,骨髓活检,腹部B超,溶血试验等。
2. 老年人低血问题
医学界目前对于产生低血压的原因尚知不多,特别是对于原发性(体质性)低血压的发生机理认识并不一致。多数研究者认为与神经、体液、血管舒缩功能、遗传等因素有关。实践表明,低血压多见于体型修长的中青年女性。
对于低血压的防治(主要针对有较重不适症状者),首先要从饮食方面进行调理,必要时需配合中药治疗。主要治疗措施如下:1.适当加强营养,防止过于消瘦,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保持在23~25左右为宜。2.平时多补充水分,同时饮食不要过于清淡,以保持足够的血容量,利于维持正常血压。3.采用糯米酿成的酒酿煮鸡蛋,加入少许红糖后吃,既有营养价值,又可升高血压。4.中医根据辩证论治将低血压分为心阳不足、中气下陷、脾肾两虚、气阴两虚等类型,可用桂枝甘草汤加味、补中益气汤加减、四君子汤合参黄甘杞汤加减或生脉散加味等药方进行治疗。5.取百会、神阙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也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老年人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引起低血压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药物性低血压老年人因病服用降压药如甲基多巴、胍乙啶、优降宁等,安定类药如氯丙嗪、奋乃静等,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噻、速尿等,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引起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即直立性低血压。老年人神经调节功能差,动脉硬化使其动脉弹性下降,体质虚弱、长期卧床的病人及在闷热的环境中站立过久,均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特别在直立位置或卧位时突然起立更易发生问题,此时可有眩晕、眼前发黑、出汗、心悸甚至猝倒等表现。
排尿性低血压排尿中或排尿后突然晕倒、神志不清,发作前无先兆,发作后2~3分钟恢复正常。多因夜间膀胱胀满后突然排空使腹腔压力骤减,静脉随之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所致。
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年妇女,并且可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平时有头晕、心跳、乏力的感觉,往往在医院查不出什么病。这是因老年人心肌张力减弱,血管壁弹性丧失所致。
继发性低血压常继发于急性失血、心脏病发作、慢性贫血、糖尿病、脑动脉硬化、中风之后等慢性疾病,病人嗜睡、虚弱、头晕、视力障碍。
3. 老人造血功能失效,血越来越少
铁元素是制造血红素所必要的矿物质。缺铁是由于长期的血液流失、饮食中缺乏铁、肠道内吸收铁的能力减容弱。补充铁质是治疗缺铁性贫血最基本的方法,症状明显的要口服铁剂。最好通过饮食采用食物疗法。含铁质丰富的有动物肝脏、肾脏;其次是瘦肉、蛋黄、鸡、鱼、虾和豆类。绿叶蔬菜中含铁多的有苜蓿、菠菜、芹菜、油菜、、黄花菜、番茄等。水果中以杏、桃、李、葡萄干、红枣、樱桃等含铁较多
4. 老年人是不是年龄大了,血就供应不上了吗
老年人并不年龄大就供应不上,这是由身体素质来决定性的,身体好不好的决定因素有很多,民、包括饮食,起居,心情,精神状况,活动锻炼,性情修养等多方面来决定的。只要身体健康,也不会出现血供不上的现象。
5. 老年人心血不足怎么办
心血管和脑血管供血不足的具体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结合病人全身情况用药内。
1、肠溶阿容司匹林50mg,每晚一次,口服;西比灵1粒,每晚1次,口服;养血清脑颗粒1袋.每日三次,口服;藻酸双脂钠50mg,每日三次,口服;
2、必要时可静脉点滴:培他汀350ml、654-2针10mg、丹参20ml、2.5%葡萄糖350ml、黄芪注射液60ml、刺五加60ml、静点.,每日一次,连续7天,654-2 针有口干等副作用,停药后就会好转。
3、要定期进行检查,三分治七分养。要做到:血压保持稳定,高压140以下,低压90以下;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积极预防、治疗心脏病;戒烟,、戒酒,合理安排工作,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适当锻炼,慢跑、打太极拳等;.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纤维性食物,多饮水,饮食上要远三白(糖,盐,猪油),近三黑(黑芝麻,蘑菇,黑米)。从营养价值看,四条腿(猪,牛,羊)不如两条腿(鸡,鸭),两条腿不如一条腿(蘑菇),一条腿不如没有腿(鱼),.经常吃海带、河鱼、鱼油可减低脑细胞死亡速度。
6. 老年人为什么觉少
人上年纪后
基本有三大特点:怕死、爱财、没瞌睡!
至于老年人为什么没瞌睡呢
进入老年期以后,时常困绕着老年人的“睡眠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不易入睡,睡眠过浅,容易惊醒,醒后不易再睡,清晨醒来过早,而白天却昏昏沉沉,总打瞌睡,这些情况几乎是老年人共同的苦衷。
许多老人总希望通过使用催眠药来解决睡眠问题,但由于各种镇静催眠药本身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不可能单纯依靠药物来改善睡眠状况。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佛里德曼教授经过研究以后,对老年人的睡眠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老年人不要把觉少、失眠当成负担。而应该把睡眠少而浅看成是生理现象。晚睡、早起,减少在床上的时间,完全打消安睡时间长才算养老那种陈腐观念”。
佛里德曼教授为了这项研究征召了一大批有睡眠问题的男女老人,平均年龄69岁。他把这些老人分成两组:甲组老人被要求改变睡眠习惯,晚睡早起,减少在床上的时间;乙组保持原习惯,也不限制他们在床上的时间。除此以外,两组的活动都相同,同时集中在一起,学习放松技术,即做肌肉一松一紧的运动,以及心理治疗。六周以后,两组老人的睡眠都有了改善,但甲组效果更明显。他又随访了3个月,乙组老人的效果保持欠佳,而甲组老人的睡眠依然很好。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人的睡眠不是越多越好,老年人夜间有5小时睡眠,中午再睡1小时左右,就可以支持到晚上睡得更迟些。同时说明多数老人的失眠是心理因素造成的,绝大多数老人的睡眠障碍无需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改善睡眠习惯和进行心理调适来达到目的。
睡眠专家们建议采取下列方法来改善老人的睡眠。
(1)每天有固定的时间运动,睡前做2~4小时的轻微体力劳动,对睡眠有利。
(2)调节好自己的睡眠时针,按时睡觉、起床。
(3)每天下午能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欣赏一下大自然的景色。
(4)晚饭不饮酒,睡前数小时内不喝咖啡、浓茶,可以少吃点零食或喝杯温牛奶。
(5)应戒烟,尤其不要在睡前或失眠时吸烟,尼古丁是刺激剂,会扰乱正常睡眠。
(6)最好每晚睡前做同样的事情。
(7)睡前要回忆愉快的往事或编撰一个幻想的故事,在愉悦的心情中入睡。
7. 人身体血少越来越少是怎么回事
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多种:缺铁,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等.一般要给与富于营养和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含丰富无机盐和饮食,以助于恢复造血功能.
8. 老年人心机少洫怎么办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脏的供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存在着波动,但这种波动经过机体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如果任何一种原因引起心肌缺血,经机体调节不能满足心脏工作需要,这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
心脏为什么会缺血呢?血压降低、主动脉供血减少、冠状动脉阻塞,可直接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心瓣膜病、血粘度变化、心肌本身病变也会使心脏供血减少。还有一种情况,心脏供血没有减少,但心脏氧需求量增加了,这是一种相对心肌缺血。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叫冠状动脉,开口在升主动脉内。
临床显示: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狭窄。而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就是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
家庭常用治疗心肌缺血的中成药有以下几种 :
丹参片 :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黏度和血凝等作用。适用于血瘀症的胸痹病人。
复方丹参片 :由丹参、三七、冰片等组成。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缺血心肌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有片剂和滴丸两种。适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 ,也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
麝香保心丸 :由麝香、苏合香酯、牛黄、肉桂、蟾酥、冰片、人参提取物等组成。具有抑制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上升 ,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害 ,抑制动脉内膜增生 ,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 ,起效迅速 ,适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 ,或用于预防或减轻心绞痛发作。
地奥心血康 :由特有的药用植物中提取的甾体总皂甙精制而成。具有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血脂、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等作用。尤适用于胸闷为主的病人或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心动过缓者慎用。
心可舒 :由丹参、葛根、三七、木香、山楂等组成。有改善心肌缺血和微循环、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心室舒张功能等作用。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胸痹病人。
冠脉宁 :由丹参、当归、红花、血竭、鸡血藤、延胡索、桃仁、何首乌、黄精等组成。有增加冠脉流量 ,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黏度等作用。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孕妇忌用。
通心络 :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组成。有增加冠脉流量 ,改善心肌缺血 ,调节血脂 ,降低血黏度 ,抑制血小板聚集 ,并有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作用。
适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诺迪康 :为藏药 (圣地红景天 )。有改善心肌缺血 ,调节血脂、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
银杏叶制剂 :(百路达、斯泰隆、脑恩、天保宁、杏灵颗粒 )为银杏叶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 ,能改善心肌缺血 ,降低血黏度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胸痹病人。以上药物具体服用方法见说明书。
9. 老年人血素少怎么回事
并没有“血素少”的说法,应该是血色素低。
血色素低即血专红蛋白低,表示患有贫血属,一般对于男性来说,血色素低于12g即称之为贫血,绝大多数的贫血为缺铁性贫血。并不是所有的贫血都需要治疗,应该根据血色素的水平、是否有症状等决定。如果却为血色素低,首先应该注意饮食,应该进食富含铁的食物如精肉、猪肝等。
一、血色素低,是贫血的表现.血色素就是血红蛋白.血色素高,可能是血粘引起的。
二、提高血色素:
(1)食补:蛋黄,瘦肉,鱼,肝,海带,黑木耳,小米,深绿色叶菜等,并应多食促进铁吸收的物质如维生素B2,C(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
(2)药补:
黑木耳桂圆大枣汤:黑木耳50g、桂圆20g、大枣10枚(去核),洗净后加水适量共煮,常服。
猪蹄花生大枣汤:猪蹄1个、花生100g、大枣10枚(去核),将三者加水适量共煮,至猪蹄熟烂后,加少量食盐调味,常服。
10. 老年人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您好: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有:感染、药物原因、接触化学毒物、放射性物回质、某些血液病(原发性血答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继发于某些疾病(乙肝、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首先需要明确患者的病因,确诊病情,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