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如何预防老年人营养不良

如何预防老年人营养不良

发布时间:2021-01-14 01:47:04

㈠ 老人营养不良如何调理

你好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的肠道适应能力会比较差,在食物上的选择一定要选容易消化的,可以选择钙含量高的食物,因为老年人钙的流失量还是比较大的,可以去医院相关科室检查一下老人家是缺乏哪一类营养物质,查明后有针对性地进补,这样见效更加快,

㈡ 老年人营养不良如何调理

因此来老年人要多吃富含动物自蛋白、补血以及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鱼虾、瘦肉等,这些食物富含动物优质蛋白,能够提升老年人的血浆蛋白含量,保持肌肉的容积及力量,能够避免皮下水肿、摔倒等情况。还应当多吃水果和蔬菜,如菠菜、胡萝卜、猕猴桃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㈢ 如何预防老年人营养不良和体重不足

除了正常饮食外,可以每天增加1杯牛奶和1个鸡蛋。

㈣ 老年人长期营养不良怎么办

老年人的体质和机能会逐渐下降,要特别注意是否出现了营养不良的现象,而及时进行补充营养和调理。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判断:
1、从饮食方面看是否存在营养摄入不足。每天能否吃到肉类、鱼类或禽类,每周能否至少两次吃到豆类或蛋类;每天能否吃到半斤果蔬;每日是否喝4杯以上液体(水、茶、果汁或牛奶)。
2、从体重变化及摄入量看是否存在营养不良。轻度营养不良,近3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50%~75%;中度营养不良,近2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前一周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25%~50%;重度营养不良,近1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体重指数(BMI)<18.5。
3、超重也是种营养不良。肥胖人往往偏好高脂、高热量食品,使体内某些营养过多,而某些身体必需营养又吸收太少。但很多人对肥胖的第一反应就是营养过剩,选用“饥饿法”减少营养吸收,控制肉食、鱼类、蛋白质摄入,让身体变瘦。这极易造成蛋白质缺乏,引起一系列蛋白质缺乏疾病,如动脉硬化、免疫力低、易疲劳等症状。时间久了,老年人身体既吸收不到每日必需的营养,又减不去体内过剩营养,不但减不了肥,还危害健康。
老年人的饮食原则:
1、吃食物的品种和数量。每个人的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健康状况不同,所需要的食物品种和数量也不同,要知道精确的饮食方案,最好去大医院营养科看营养咨询门诊,营养科的营养专业人员——营养师会根据您的情况,制定一个个体化的营养方案,计算出精确的食物品种和数量。
2、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一般建议少量多餐,三餐基础上加餐1-2次,即“3+1”或“3+2”模式。烹调宜采用蒸、煮、炖、烩、拌等方法。
3、并非全部粗茶淡饭。老年朋友要重视适量吃肉,每天或隔天吃一个蛋(不丢蛋黄),每天饮奶(首选酸奶)和吃大豆及豆制品,并增加蔬菜水果和薯类的摄入。
4、足量饮水。每天饮水不少于6杯(每杯200毫升),首选白开水、淡茶水,要主动饮水,不要等口渴才喝水,出汗后增加饮水量,少喝含糖饮料。
5、合理选择保健食品。根据自己需要的保健功能选择正规保健品,不要盲目相信推销人员的游说,保健食品不能代替合理饮食。
6、食品安全最重要。老年朋友要特别注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不要怕浪费而食用腐败、变质、过期的食物,剩饭剩菜最好不吃,要吃也应冷藏并在24小时内热透后食用。烧熟的蔬菜最好不要过夜,以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少吃盐腌、熏制、烧焦、发霉的食物,如腊肉、腊鱼、腌菜、烧烤等。
老年人吃什么好:
1、常喝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啤酒对身体弊多利少。因为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中含大量糖类,不利于糖代谢。同时,碳酸饮料会使体内钙大量流失,不利于对抗骨质疏松症;多饮酒容易伤害人体胃肠道等脏器功能,而且高尿酸和痛风患者不宜喝啤酒。若经常喝冰镇啤酒,更容易造成生理功能失调,影响消化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痉挛性腹痛、腹泻、急性胰腺炎等病症。按照健康理念,以下饮品是比较适合老年朋友的。
2、绿茶:绿茶含茶多酚,具有抗癌作用;其所含的氟不仅能坚固牙齿,还能消灭蛀牙和菌斑;另外,绿茶中含茶甘宁,能提高血管韧性,有益于防止血管破裂。老年人睡眠状况往往不尽人意,因此建议老年朋友在晚上避免喝茶,以免影响睡眠。
3、红葡萄酒:红葡萄酒含有一种叫“逆转醇”的抗氧化物质,能抗衰老,每天不超过50毫升的红葡萄酒对降压降脂、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均有一定的益处;但过多饮用红葡萄酒也会损害胃肠、肝脏及肾脏等器官。
4、豆浆:豆浆与牛奶相比,豆浆中含有5种抗癌物质,特别是其中的异黄酮对预防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另外豆浆里含有的寡糖,能100%被吸收。
5、酸奶:酸奶可以促进有益的细菌生长,消灭有害细菌,维持细菌平衡。
老年人的饮食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做合理的安排。

㈤ 老人营养不良怎么办

老年人科学饮食特点是营养既应全面,又要合理
(1)食物要全面:保持多样化,不要偏食,五谷杂粮、畜禽蛋乳、水陆菜蔬、干鲜果品、鱼贝虾蟹、山珍海味等都要吃。不要因为有高血压、冠心病,就“谈荤色变”,患这两种病的老人,瘦肉、牛奶可以吃,豆类更宜多吃。否则会因营养不良而身体消瘦,抵抗力减退,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
(2)饮食宜清淡:由于老年人味觉减退,因此特别喜欢吃味浓油腻和油炸的食物,但这类食物不易消化,应该节制。以谷为养,果菜为充,肉类益之,既可满足各种营养素的供应,又可保持大便通畅。但清淡不等于吃素。
(3)饮食有节:老年人胃肠道适应能力较差,应避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会使运化功能失常,气血郁滞,食物腐败,从而引起腹胀、泄泻、嗳气等症状,甚至因发生急性胃扩张或诱发心肌梗塞而死亡。
(4)饭菜宜软烂:老年人因牙齿磨损、松动或脱落,咀嚼能力降低,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能力差,因此应该把食物切碎煮烂,肉可以做成肉糜,蔬菜宜用嫩叶。烹调多采用焖、炖、蒸、氽等方法,少用煎炸油腻食品及刺激性调味品。同时还要注意荤素搭配,干稀相得,色香味俱好,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5)要少食多餐:老年人肝脏合成糖元的能力降低,糖元储备较少,对低血糖耐受力较差,容易感到饥饿和头晕。因此,在睡前、起床后或二餐间老年人可适当吃少许食物作为点心。一般每日可安排五餐,每餐的量不宜太多,餐间不吃零食,特别是甜食,以免影响食欲,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6)温度要适宜:由于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抵抗力下降,所以,不宜进过热的食物,据认为进食过热饮食,是引起食道癌的原因之一。相反,进过冷饮食,容易损伤胃气,所谓“生冷伤脾,硬物难化”是有道理的。
(7)食物要新鲜
(8)要多吃果菜:老年人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其中果胶和纤维素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它可防止粪便在肠内滞留,对预防便秘和肠道肿瘤的发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老年人吃海带、紫菜等海生植物食品,对防止动脉硬化,减少脑血管疾病发生意外有一定的作用。
(9)水分要充足:给老年人常做些汤、羹、菜泥之类的菜吃,既补充了水分,又有利于消化。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种器官的生理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尤其是消化和代谢功能,直接影响人体的营养状况,如牙齿脱落、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道蠕动缓慢,使机体营养成分吸收利用下降。

㈥ 如何促进老年人饮食

不会是大姨吧!!!!!!!!!我汗~~~~~~~~~我在网上找到一些资回料希望可以有些帮助!!答!!!!!糖尿病患者骨折的愈合非常缓慢,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骨折整复固定后7~10天左右就会在断端处生成新骨(骨痂),40天~60天则可以达到临床愈合。高龄糖尿病老人骨折后,只要不是高糖食物,尽量多吃。多食用牛肉、豆制品、新鲜蔬菜、海带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并注意补充鱼虾类、蛋类、黑木耳、芝麻等含维生素d的食品,以利于骨组织的形成。此外,每天进食一些粗纤维蔬菜,还能保持消化功能正常及大便通畅。患者最好能每日排便一次,一旦出现便秘,家属应帮助老人做腹部按摩,即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每日3次,每次10分钟,或者督促老人每天进行1000次腹式呼吸,可以帮助消除便秘、增加食欲,促进早日康复。

㈦ 举例说明老年人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随之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老年人营养是其中之一。

1.老年人在营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营养素摄入老年人的营养与全国城乡居民一样近年有很大改善,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能量摄入达到供给量标准90%以上。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膳食构成变化,我国部分老年人群中已出现营养不平衡问题。一项对大学和科研单位60岁以上老年知识分子进行的营养调查,结果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的数值进行比较,发现能量摄入高,是RDA的121%,其主要原因是脂肪摄入量高,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34%(世界卫生组织建议<30%),动物脂肪占总脂肪的40.2%,胆固醇高达612毫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300毫克);摄入的蛋白质是RDA的110%,其中动物蛋白占总蛋白的41.3%;钙与维生素C摄入量也不足。

(2)老年人群中体质指数分布体质指数(BMl)计算方法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1988年国际膳食能量顾问专家组提出以BMI作为评价成年人(18岁以上)营养状况的指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BMf<18.5为慢性能量缺乏(营养不良),18.5~25为正常,>25为超重或肥胖。

1992年我国营养调查19436人的体质指数测定结果,老年前期组(45~59岁)BMI>25的男性为16.6%,女性为26.2%,老年组(60岁以上)男性为16.9%,女性为22.4%,均高于全年成人平均数16.8%和18.4%;BMI<18.5者,老年前期组男、女分别为8.7%和9.2%,老年组为16.8%和18.4%,而全国成年人平均为9.1%和9.9%。因此老年人群BMI>25和<18.5者明显高于全国成年人平均数,说明老年人群的体质指数分布向两端分散,也就是说营养不良和体重超重比例高于全国成年人平均值。

我国贫困农村尤其是山区存在营养摄入不足和膳食质量低下的问题,城市中的中老年人群的主要营养问题是超重及肥胖。

(3)微量营养素缺乏及高龄老人营养不良 即使在营养状况良好、甚至“营养过剩”的老年人群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微量营养素缺乏,最常见的是视黄醇当量、核黄素及钙的摄入量不足。另外高龄老人营养状况堪忧,70岁80岁以上老人的营养不良比例上升,超重及肥胖比例下降,贫血患病率上升。

老年人贫血患病率在各人群中最高,平均为30%左右。贫血对健康会带来明显影响,尤其是免疫功能,老年人死于肺部感染的比例是比较高的;贫血与膳食的关系密切,老年人群膳食调查结果表明,血红蛋白与能量、蛋白质、动物蛋白质与总蛋白质之比呈显著正相关。

2、老年人的营养及相关疾病从营养与健康关系看,老年人群比较一般人群更加脆弱,更易受到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和不平衡的;中击,一部分生活在较贫穷地区的老年人,营养缺乏情况比一般人群更明显;另一部分生活在大城市的老年人,其承受慢性退行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威胁较大。

(1)膳食结构与冠心病 膳食结构不合理,脂肪、饱和脂肪、胆固醇摄入过量,常导致血脂升高、体重指数增加,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营养学家曾对二组人群进行了对比,一组职业是商业、饮食业经理,另一组是下岗工人。前者的脂肪和动物性食物摄入过量,每日人均能量、蛋白质摄入量分别达到RDA的111%和145%,动物性食物平均每天达到350克以上,而蔬菜、水果不足250克。结果该组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工人组。

研究表明,中老年膳食结构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较大。作者还对比了渔岛上居民与渔民两组中老年人群的膳食:二组人群谷类、蔬菜水果摄入量基本一致,渔民组每日的鱼类进食量155克,明显高于居民组的88克,而每日肉类进食量31克,明显低于居民组的100克;渔民组除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明显低于居民组外,红细胞比容、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栓形成系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率,均明显低于居民组。

(2)膳食因素与高血压 近年来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在影响高血压发生的众多外环境因素中,膳食营养因素是主要因素之一。以往在膳食结构及成分对高血压发病影响方面已取得共识的是高能量、高脂肪、高盐摄入、超重及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平均食盐摄入量每人每日13.9克,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2-3倍。

(3)膳食因素与糖尿病 II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肥胖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流行病学调查一致证明,肥胖在II型糖尿病的患病中是一个重要因素。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的基础措施,对糖尿病人膳食管理可减少严重合并症,如心、脑血管病,肾衰竭等。

(4)膳食中抗氧化营养素与身体抗氧化功能 抗氧化营养素可以减轻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对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有重要作用。抗氧化营养素在冠心病、白内障等慢性疾病中的作用也很显著。

我们在社区随机抽样分为两个年龄组即45~59岁为老年前期组,60-79岁为老年组。结果说明两组抗氧化营养素:维生素A、巨及老年组的硒摄入均不足。老年前期组、老年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均低于青年对照组;老年组的SOD值显著<肝老年前期组。与年龄配对的对照组比较,白内障患者体内抗氧化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一项对60~79岁老人核黄素营养状况及与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关系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他们核黄素缺乏,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而核黄素摄入不足在我国比较普遍,包括城市居民。因此,为延缓衰老和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老年人应重视摄入足够的核黄素。

3、我国老年人的营养对策根据我国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健康需要,老年人除遵循一般成年人的平衡膳食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营养素摄入方面:

①能量、脂肪的摄入应适宜,蛋白质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可大于成年人的12%,以12%—15%较适宜;

②微量营养素应充足,包括钙、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尤其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微量营养素,维生素A、E、C及锌、硒等;

③优质蛋白质应占总蛋白的三分之一以上。

(2)食物消费方面:

①粗细粮搭配;

②蔬菜充足,水果适量;

③鱼、瘦肉、禽肉、鸡蛋搭配;

④乳及乳制品要充足;

⑤适宜运动,维持体重。

我国老年人的营养状况虽与成年人相似,能量及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物)基本满足需要,但是某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仍有不足。目前,老年人中营养不良比例咸倍增长,贫血患病率高达30%,加之慢性疾病的困扰,老年人已成为社会中特定的弱势人群。因此,我们要在老年人中提倡合理营养,大力宣传膳食指南,使老年人掌握营养知识,加强自身营养保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这对于减轻国家、家庭负担,稳定社会,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㈧ 老年人营养不良怎么办 饮食调理是关键

(原标题:老年人营养不良怎么办?饮食调理是关键) 老年人的体质和机能会逐渐下降,要特别注意是否出现了营养不良的现象

㈨ 如何预防老年人营养不良

可以通过给老年人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来预防老年人营养不良,另外在生活中应版该多陪老年人到权外面去溜达溜达,通过简单的运动之后,能够加强老年人肠道的蠕动,是能够促进老年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的,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预防老年人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㈩ 如何预防老年人营养不良

老年人科学饮食特点是营养既应全面,又要合理,还要注意食物质量和饮食卫生习惯。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1)食物要全面:保持多样化,不要偏食,五谷杂粮、畜禽蛋乳、水陆菜蔬、干鲜果品、鱼贝虾蟹、山珍海味等都要吃。不要因为有高血压、冠心病,就“谈荤色变”,患这两种病的老人,瘦肉、牛奶可以吃,豆类更宜多吃。否则会因营养不良而身体消瘦,抵抗力减退,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 (2)饮食宜清淡:由于老年人味觉减退,因此特别喜欢吃味浓油腻和油炸的食物,但这类食物不易消化,应该节制。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容易助湿生痰,甚至化热为毒,所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以谷为养,果菜为充,肉类益之,既可满足各种营养素的供应,又可保持大便通畅。但清淡不等于吃素。 (3)饮食有节:老年人胃肠道适应能力较差,应避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会使运化功能失常,气血郁滞,食物腐败,从而引起腹胀、泄泻、嗳气等症状,甚至因发生急性胃扩张或诱发心肌梗塞而死亡。曾有一高龄老人,当他152岁时,因饮食过度而死,他的尸体曾被著名的解剖生理学家哈维氏所解剖,发现他的各器官的衰老现象还不明显,如不暴食还不致死亡。 (4)饭菜宜软烂:老年人因牙齿磨损、松动或脱落,咀嚼能力降低,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能力差,因此应该把食物切碎煮烂,肉可以做成肉糜,蔬菜宜用嫩叶。烹调多采用焖、炖、蒸、氽等方法,少用煎炸油腻食品及刺激性调味品。同时还要注意荤素搭配,干稀相得,色香味俱好,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5)要少食多餐:老年人肝脏合成糖元的能力降低,糖元储备较少,对低血糖耐受力较差,容易感到饥饿和头晕。因此,在睡前、起床后或二餐间老年人可适当吃少许食物作为点心。一般每日可安排五餐,每餐的量不宜太多,餐间不吃零食,特别是甜食,以免影响食欲,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6)温度要适宜:由于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抵抗力下降,所以,不宜进过热的食物,据认为进食过热饮食,是引起食道癌的原因之一。相反,进过冷饮食,容易损伤胃气,所谓“生冷伤脾,硬物难化”是有道理的。 (7)食物要新鲜:对于已腐败、变质的鱼肉食品,已腐烂的水果,酸败的油脂,霉变的花生、谷豆,隔夜的剩饭菜等,都不宜食用,以免引起食物中毒或诱发癌症。 (8)要多吃果菜:老年人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其中果胶和纤维素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它可防止粪便在肠内滞留,对预防便秘和肠道肿瘤的发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老年人吃海带、紫菜等海生植物食品,对防止动脉硬化,减少脑血管疾病发生意外有一定的作用。 (9)水分要充足:给老年人常做些汤、羹、菜泥之类的菜吃,既补充了水分,又有利于消化。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种器官的生理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尤其是消化和代谢功能,直接影响人体的营养状况,如牙齿脱落、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道蠕动缓慢,使机体营养成分吸收利用下降。

阅读全文

与如何预防老年人营养不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88岁老人吃什么养生 浏览:938
孝敬父母的作文600字记叙文 浏览:740
老年大学庆元旦文艺演出主持词 浏览:726
沈阳个人养老保险怎么交费 浏览:275
残疾人九九重阳节活动报道 浏览:36
农村养老金可以在外地领取吗 浏览:438
日照智慧医保如何给父母交 浏览:979
补充养老金上海 浏览:162
50岁眼脸下垂怎么办 浏览:619
甘肃省城乡养老保险今年交多少 浏览:620
老年人开机时间不对什么原因 浏览:615
重阳节发展的信息运用 浏览:667
孝敬父母的政治中考题 浏览:269
西宁退休养老金 浏览:491
磁悬浮老人家可以坐吗 浏览:754
哪里孩子多老人少 浏览:493
50岁古文称 浏览:181
两处交社保退休有啥影响 浏览:932
养老金交得越多拿得越多吗 浏览:592
老年人不爱讲卫生怎么办 浏览: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