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健身的意义

老年人健身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1-01-12 10:44:45

老年人健身房在中国普及吗

不多。健身房是指用来健身康复和锻炼活动的场所 。一般而言,都有齐全的器械设备,有较全的健身及娱乐项目

⑵ 老年人运动健身有什么禁忌吗

老年人的机能水平和生理状况有其特殊性,在参与健身运动中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可能影响健康的问题。老年人运动健身时需要避免以下几点:

(1)大强度长时间的运动老年人的肌肉体积随年龄增长而日渐萎缩,力量素质相应的下降,加之神经系统功能逐渐下降,心肺能力下降,这样的生理变化决定了老年人不宜参加大强度的力量性运动和长时间的耐力性运动。大力量运动时老年人肌肉、韧带、关节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大大增加。长时间的耐力性运动会损害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强度过大甚至有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因此,老年人应注意不要进行大强度长时间的运动。

(2)过分激动老年人应在轻松、愉快中进行健身运动,特别注意不要在情绪过分激动的情况下运动。无论从体力、耐力、反应能力或各器官功能方面来说,老年人都不宜参加激烈的运动或比赛。因为激烈的运动或比赛会引起情绪的激动,容易使老年人在运动健身中发生意外。所以老年人健身要量力而行,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运动。

(3)急于求成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下降,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不会如年轻时那么快,所以在运动健身的过程中,不应该急于求成,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增长不宜太快。老年人应该遵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否则很可能因运动量或运动强度过大造成意外损伤。

(4)屏气发力“屏气发力”是许多人的一种发力习惯,在需要发出较大力量时,常常屏住呼吸后在发力。但是老年人进行屏气发力,会造成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相应减少,容易引发脑缺血性头晕甚至休克。所以老年人在进行运动健身时应该避免屏气发力的习惯,对有心血管健康问题的老年人,更应该特别注意。

(5)争强好胜一些常见的运动项目往往带有较强的竞争性,参加这些项目会使神经过度兴奋,容易引起心率、血压的骤然增加。老年人的心率、血压骤增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特别是一些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所以,应该禁止老年人参加具有激烈竞争的运动项目,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该注意不要有太多的竞争性。

⑶ 老年人如何健身

A、运动系统:骨骼易发生骨质疏松,肌肉工作能力降低。
B、神经系统:感觉器官退化,中枢处理信息能力降低,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
C、身体成分:体脂含量增加,肌肉萎缩。
D、循环系统:心泵效率下降,每分钟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升高。
E、呼吸系统:肺的通气和扩散能力下降,肺弹性下降和呼吸无力。
F、血液:出现浓、黏、聚和凝的状态,临床上称之为高黏滞血症。

2.老年人训练注意事项
A、运动前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尤其是运动风险筛查中发现的具有中度风险的老 年人,应当在开始大强度运动前做全面的医学检查及运动测试。
B、对于那些因身体素质很差、功能受限或慢性疾病影响其参与体力活动的老年人,刚开始参加体力活动时,强度要低,运动持续时间不要太长。
c、渐进性体力活动必须是个体化的、特制的、可以承受的、有兴趣的;保守的方法对于大多数身体素质差和活动功能受限的老年人比较适用。
D、使用力量器械进行抗阻力训练时,前几次训练课应该有能够认识到老年人的特 殊需要和运动能力的专业人士的密切监督和指导。
E、对于体弱的老年人,抗阻力活动之前应先进行有氧运动。
F、应逐渐地超过所推荐的最小体力活动量,当他们愿意提高体适能时,可以试着继续增加运动量。
G、如果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无法达到推荐的最小运动量,也应当尽可能地做些可以耐受的体力活动而避免静坐少动状态。
H、老年人应尽量超过体力活动最小推荐值,以加强慢性疾病的控制。
l、加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健康选择的能力、安全感这些行为策略,可能促进参与规律的运动项目。
J、教练应定期提供反馈信息、巩固支持和其他的行为策略,增强运动者的依从性。

3.老年人运动指南
形式:立式或卧式自行车水中运动或带扶手的跑步机
频率:2~5天/周
强度:40~59%HRR心率储备(中等强度)到60~84%HRR心率储备(较大强度)
时间:0~60分钟/天或以8~10分钟一段累计完成
柔韧性:自我筋膜放松、静态伸展
力量训练:1~3组/动作,8~20次/组,采用最大力量的40~80%的阻力,2~3次/周
训练主要以肌耐力训练为主。健美、最大肌力及爆发力训练需要在能够保证动态姿势控制及具有资质的医生建议下进行。

备注:渐进应缓慢及在良好的监控下进行,同时还要以具备良好的姿势控制能力为基础。
如有可能,训练动作应逐渐过渡到无支撑的坐姿练习或站姿练习,以增强

⑷ 为什么老年人在运动健身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也就是俗称的“热身”,可以使机体有准备地从安静状态过渡到紧张的肌肉活动状态。准备活动是通过一些幅度不大的动作、强度不大的运动,逐步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克服机体的生理惰性,使各器官系统在人体正式活动时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

热身运动可以使肌肉的血液供应增加,降低肌肉黏滞性,有利于关节液的渗出,增加关节灵活性,提高肌肉和关节韧带的弹性,增强抗拉能力。正确的热身运动很大程度可以避免运动中出现的损伤,包括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等。热身运动还有另外一个作用,由于人体内脏器官的惰性比运动器官大,内脏器官过渡到运动状态的时间比运动器官慢2~3分钟,当内脏器官与运动器官之间供需出现矛盾时,会使人产生胸闷、呼吸困难、两腿软弱无力、动作失调、面色苍白、恶心想吐等不良反应。如果进行正确的运动前热身,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对于不同的运动项目而言,热身还有一些特殊的作用,例如,游泳前的热身可以防止运动中肌肉痉挛的发生,热身是不可忽视的。

健身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可因人而异,简单来说,伸展运动、关节活动和适度牵拉都有很好作用。以小强度运动开始,逐步过渡到目标强度是一种很好的热身方式。此外,针对不同运动项目应该选择有明确针对性的热身运动。侧重于上肢的运动应该对肩、肘、腕等关节做好充分牵拉,做一些主动活动;侧重于下肢的运动则应当把重点放在髋、膝和踝关节。

总之,做好准备活动对防止损伤,尤其是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都有明显效果。老年人尤其应该注意运动健身前的准备活动,绝不能忽略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⑸ 运动健身对老年人有什么好处

强身健体,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都是这些效果的。

⑹ 老年人坚持健身有什么好处

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另外也可以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⑺ 健身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中老年人更能坚持健身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能力的提高,外加上人们的健康意识愈发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加入到健身运动。而健身运动的主力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知道的大爷大妈们,每天清晨在上班的路上或上学的路上,经常能看见大爷大妈们在公园里面跳广场舞或者跑步等等。但是为何大爷大妈们能够坚持的如此之久,而且更有毅力,这其中原因有。

三、健身是预防疾病的最好方法。

人在老年以后多少会因为每天无所事事而导致各种诱发的疾病出现,比如说老年痴呆症,肌肉萎缩等等。而健身就可以避免这样的疾病发生,也让老年人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很多老年人在步入晚年以后,而缺少生活动力,健身运动就可以是转移注意力的最好方法。

⑻ 坚持健身的人和不健身的人在老年会有哪些区别

一、身材不一样

现在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健康所以进行健身,但是有一些不健身的人虽然身材也很不错,但是还是没有健身的朋友们身材看起来更结实一点,因为我们不健身的朋友,瘦下来的腹肌只有一条线,能看到有些健身的朋友腹肌线条是特别有型的,看起来是特别美观,而且有些老年人的皮肤经过健身以后会锻炼的更加结实,有时候会像年轻人一样。

在现在的这个社会里,懂得健身的人是特别的多,所以有好多的老年朋友也加入了健身的活动,这样不光锻炼了他们的身体,而且他们在晚年的时候过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⑼ 老年人应该如何健身呢

现在长寿的老人越来越多了,这的确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不容乐观的是中国的老年人虽然长寿并不健康,由于疾病的缠身,日常生活难以自理,生活质量下降,给社会和家人带来了很多的影响。这种情况也引起了老年人自身的关注,他们渴望健康,健身便成了他们最大的需求。

对于健身的方式老年人的理解很简单,就是一个“动”字,认为动的越多身体也就越健康,而结果并不那么理想,有的甚至出现了意外,究其原因是偏离了科学的轨道,热情使他们走进了误区。医学专家提示,老年人健身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条件和爱好等个人特点,有计划地进行经常性锻炼,以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

剧烈运动是致命的杀手

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防病祛病、延缓衰老。但是,如果运动方法不当,不仅不能达到上述目的,反而会损伤身体,影响健康。老年人健身的起点强度应以轻度活动即低能量运动为主,根据美国医学专家研究表明,长期坚持低能量运动的中老年人与不参加锻炼或偶尔参加剧烈运动的人相比,其死亡率降低2.5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减少35%,充分说明低能量运动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运动时间每天可一次或几次相加,在30分钟以上。循序渐进是绝对不能改变的法则,至于剧烈运动应列为禁忌。老年人可根据自身的文化差异来采取不同的健身方式,但是步行是最好的基础,老年人坚持每天步行30分钟,对骨盐含量、肺功能和肌力都有明显的益处。老年人应该有阶段性地做身体检查,然后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果身体很健康,也可以自我检查一下,如连续下蹲10-20次,或原地跑步15秒,看是否有心悸、气促、胸闷不适等症状,如果正常即可开始锻炼。

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一定要客观地和自然界的四季变化相适应,而绝不应违背自然变化的规律。因此,老年人在锻炼的时候更应该注意春避风,夏避暑,秋避湿,冬避寒。老年人要改变陈旧的健身观念,有一句古话“饭后百步走,寿活九十九”被当做老年人的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从近代医学观点看,不宜提倡饭后百步走,因为吃饱饭后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是一种负荷,对老年人更是如此,科学研究证明在餐后的60分钟血压下降,而心率上升15次/分钟,中度运动后有些人出现了体位性低血压,说明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两个小时内进行锻炼。

必须关注的饮食与柔韧

老年人千万不可忽视柔韧性的锻炼,实际上中老年人柔韧性老化的过程是因人而异的,自然老化只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与锻炼有关。调查发现,我国中老年人健身中大多忽视了柔韧性锻炼,运动医学研究表明,柔韧性是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经常进行柔韧锻炼的老年人,不仅能保持较好的柔韧性,而且在活动中动作灵活,肩、膝、腰等关节的扭伤也很少发生。这说明经常进行柔韧性锻炼,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很有好处。美国医学专家布兰达曾做过一项测试,以250名年愈60的老人为实验对象,他把参与实验的人分为三组,其中一组人每周步行三次,每次步行40分钟;另一组人在健身房进行同样时间的腿部力量训练;第三组人不做任何锻炼。经过18个月后,没有参加锻炼的人有一半左右失去了部分或全部的日常活动能力;而参加锻炼的人出现这样情况的却很少,他呼吁所有的老年人不可小视对柔韧性的锻炼,因为这是一种温柔的健身方法。同时,在锻炼的前后更应该注意饮食的合理有度。

饮食宜清淡,由于老年人味觉减退,因此特别喜欢吃味浓油腻和油炸的食物,但这类食物不易消化,应该节制。以谷为主,果菜为辅,肉类益之,既可满足各种营养素的供应,又可保持大便通畅,但是清淡不等于吃素。

饮食有节,老年人一定要避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会使运化功能失常,从而引起腹胀、泄泻等症状,甚至因发生急性胃扩张或诱发心肌梗塞而死亡。曾有一高龄老人,当他152岁时,因饮食过度而死,他的尸体曾被著名的解剖生理学家哈维氏所解剖,发现他的各器官的衰老现象还不明显,是暴食导致了老人的死亡。

要少食多餐,老年人肝脏合成糖元的能力降低,糖元储备较少,对低血糖耐受力较差,容易感到饥饿和头晕。因此,在睡前、起床后或二餐间老年人可适当吃少许食物作为点心。一般每日可安排五餐,每餐的量不宜太多,餐间不吃零食,特别是甜食,以免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空腹锻炼是老年人的大忌,清晨血糖偏低、人体血液粘滞,加上气温低、血管收缩等因素,容易导致心脑疾患而猝死。

对老年人的建议

一些常规的运动习惯不一定科学,老年人习惯于清晨健身,但是他们忽视了可能带来的预想不到的恶果。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奋度也较高,无痛性心肌缺血、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发作以及猝死等病症也多在早晨6时至中午12时发生。如果在清晨健身,运动量应小一些。武汉医学专家朱国英说,现在中老年保健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中老年人锻炼应该量力而行,运动后最好自己数数心率,用运动后的心率加上年龄如果不超过170就可以了。

运动医学专家对老年人的健身方式提出了三点建议:一、平常不运动的老年人应从低强度、低冲击的运动开始。二、老年人必须特别强调热身运动与缓和运动,肌力锻炼可依个人喜爱安排在有氧运动之前或之后,并间隔开来,例如每周一、三、五力量锻炼,二、四、六有氧运动。 三、每次运动前应先做静态式的伸展操,以改善柔软度及关节活动范围,降低运动伤害的几率。

几种老年人的健身方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断地在改变,从而引起人体对内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这是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所谓老化是指人在成年后随年龄的增长所出现的退行性变化。一般情况下,55-40岁后,身体的新陈代谢逐渐减退,各器官的功能也相应的降低,不过减退进程较缓慢,当50-60岁后,人体机能减退就明显加快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适宜的开展老年人体育锻炼,积极防治老年性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重要环节。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肌肉力量减小、心血管功能衰退、反映慢、免疫功能下降、关节灵活性减小等),建议老年人进行一些动作幅度小,运动量小的锻炼,如快走、慢跑、太极拳等,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易行的健身方法。
一、 健身走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坚持走步可以通过脚掌不断与地面的机械接触来刺激脚底反射区,而良好的运动刺激可使对应器官加快运营和分泌,从而达到健体的作用。
健身走的基本要求是:两脚应走执行部,一脚后蹬时膝关节伸直,另一脚前摆时膝关节弯曲,在全脚掌着地瞬间再伸直;同时上体自然正直,挺胸抬头,两眼平视,两臂自然前后摆动,以协同腿部动作。此外,走步时要注意呼吸与走步节奏的配合。
1. 散步
散步是一种最为流行的健身方法,对老年人来说既安全又有效。散布的特点是轻快自然,随心所欲,运动量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步速进行调节。若想加大运动量,只要加快步伐就能达到目的。一般说来,散布的步幅较小(50-60㎝/步),步速较慢(25-30m/min)。
2. 上下楼梯
上下楼梯是近些年在城市中兴起的一种有效的锻炼方法。每周坚持上下楼梯800-1049级台阶锻炼效果最佳,据有关研究显示,在这区间,是保持人的运动的最适合锻炼量,能有效的发展人的腿部力量,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上楼是要求上体微前倾,有意识的屈膝抬腿,年老或体力较差的人,开始锻炼时,可扶着楼梯的扶手进行;下楼时,上体微后仰,肌肉放松,要注意安全。
3. 快步走
快步走是一种步频和步速较快(130-250m/min),运动量稍大的走法,它适合有一定锻炼基础的健康老年人。
快步走的身体姿势:身体适度前倾3-5度。抬头,垂背,挺胸,收腹提臀。
4. 倒步走
倒步走即倒退着走步。据有关研究表明,倒步走比正步走的氧气消耗高31%,心率快15%,血液中的乳酸含量也较高。因此,倒步走是减肥运动中最经济,收效最大的监视方法之一,且适合于各种年龄。倒步走由于可以增强大腿后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因此还可以预防腰痛。据报道,倒步走还具有保健小脑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人体灵活性和协调性等良好的健身功能,是对老年人非常有效、有益的方法。
锻炼应选择没有障碍物的开阔而平坦的地方。步速应控制在45-60步/min,距离一般为600-1000m。根据个人情况而变。
二、 健身跑
健身跑是大众最为喜爱的运动项目,不受各种条件限制,只要有路就可以跑。经常进行健身跑锻炼,可以有效的增强和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以抑制或延缓衰老,使人延年益寿。
健身跑的基本要求是:身体正直或稍稍前倾,大腿带动小腿,全脚掌着地,摆臂自然,双目平视,跑动时注意伴随有节奏的呼吸。
老年人健身跑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锻炼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安排好运动量和强度。跑的次数、距离、速度等要量力而行,不可进行自己力所不及的活动。
2、注意锻炼的循序渐进。健身跑对人的机体具有一定的生理负荷刺激,当身体对某衣服和适应后,应适当加大运动量,但要有小到大逐渐进行,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会适得其反。
3、要常年坚持,不可以断断续续。健身跑锻炼的目的,是使人体多系统的机能都得到增强,但不是短时间内可达到的。因此健身跑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最后,希望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健身的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敬老院聘请管理人员协议 浏览:853
父母怎么跟儿子要钱 浏览:311
辽宁退休金2017年咋算 浏览:423
老人胃出血吃什么好 浏览:156
塘沽老年大学报名 浏览:652
老年人膳食安排上应注意哪些方面 浏览:542
养生壶冬天放什么材料好 浏览:200
学习美容养生先从什么开始 浏览:490
专技八级的女职工身份的退休年龄 浏览:192
腹部体检多久一次 浏览:766
50岁颈椎头晕怎么办 浏览:369
红参和什么泡水喝可以长寿 浏览:225
老年人的优点作文 浏览:211
北京办理病退与正式退休的退休金的区别 浏览:477
孝敬父母的心得体会800字大学 浏览:42
去敬老院包饺子日记 浏览:721
兵团养老金上调 浏览:873
常州退休补缴社保 浏览:943
甘肃经济报2018退休金细则 浏览:187
50岁女人不显肚子上衣 浏览: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