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血液粘度大

老年人血液粘度大

发布时间:2021-01-02 01:39:45

① 中老年人做血液流变检查有什么好处

近年来不少医院已将血液流变学检查作为中老年人体检的常规项目,这是不无道理的。那么什么是血液流变学呢?它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血液成分在血管内的流动及其变形。人们知道,血液是由血细胞(绝大部分是红细胞)及血浆两部分组成的。前者为固体成分,占45%,后者为液体成分,占55%,两者必须保持这样一个比例,才能保证血液呈一种黏度适宜的液体状态,从而在血管内通畅流动,把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组织器官,供应机体代谢的需要。倘若由于某种原因,血液中的细胞成分与血浆成分的比例改变,亦即血细胞比值相对增高,那就必然导致血液黏度增大,而血液的流畅程度是与其黏度呈负数关系的。譬如油比水黏度大,故油比水的流动性差。同样,血液黏度增大,血流速度就变慢,组织器官也就得不到充分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严重者,局部血流极度缓慢甚至停滞,血细胞黏在一起成团状,堵塞直径较小的血管,倘若堵塞的是冠脉或脑血管分支,就会引起心肌梗死或脑血栓。

中老年人由于常有动脉硬化、血脂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差等改变,故血黏度也常有增高趋向。血黏度的改变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呈平行关系。血黏度过高、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子。中老年人如果能每年检查一次血液流变学,一旦发现血黏度增高,就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稀释血液,减少心脏血管栓塞的危险性。

② 老年人要如何才能正确预防脑血栓呢怎么样才能预防

预防脑血栓的最简单的方法
脑血栓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发生不仅同高血压、动肪硬化的进展有关,也与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关。事实上,老年人的血粘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脑血栓。
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流动,就像是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粘度增高势必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纤维蛋白等物质便在血管壁上沉淀下来,久而久之,沉淀物越积越多,若再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会导致脑血栓形成。
研究证实,人的血液粘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变化着,并有自己一定的规律:在早晨4点至8点血粘度最高,以后逐渐降低,至凌晨达至最低点,以后再逐渐回升,至早晨光再次达到峰值。这种规律性的波动在老年人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脑血栓的发病时间多在早晨至上午期间,说明血粘度增高同脑血栓的发生必然有一定关系。
另在研究证实,在深夜让老年人喝200 毫升市售矿泉水,则早晨血粘度不仅不上升,反而有所下降。因此医学界普遍认出,晚上饮水的确可以降低血粘度,维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当然,脑血栓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血粘度增高只是众多因素之一,但至少可以肯定,养成睡前饮水的习惯对预防脑血栓的发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③ 人体血液浓度为何会高

问题: 和饮食习惯有关吗?像辣椒之类!
最合适答案:你好,血液浓度高医学上叫高粘稠血症,中老年人易患,可经血液流变学检查确诊。影响血液粘稠度的主要因素有:血细胞性因素,如血细胞数量多少、大小、形态,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功能等。血浆性因素,如血浆蛋白(尤其是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血糖、血脂、纤溶活性等。血管性因素、如血管长度、直径和内膜光滑度等。其他因素,如情绪、生活模式、吸烟、饮酒等。以上因素如发生障碍活出现异常,就可发生血液粘稠。
血粘度是血液粘稠度的简称,是反映血液粘滞性的指标之一。影响血液粘稠的因素主要有:红细胞聚集性及变形性,红细胞压积、大小和形态,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等等。
高粘血症(或称高粘滞血症)是由于或几种血液粘之因子升高,使血液过渡粘稠、血流缓慢造成,以血液流变学参数异常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症。通俗地讲,就是血液过度粘稠了,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聚集成串,丧失应有的间隙和距离,或者血液中红细胞在通过微小毛细血管时的弯曲变形能力下降,使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循环阻力增大,微循环血流不畅所致。
2、引起高粘血症的原因
①细胞浓度过高:血液中的细胞数量相对增多。例如老年人体内水分相对减少,血液中的水含量也减少,那么血细胞的比例就会相对增大,由于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减少,固体成分增多,血液中的粘度就自然升高了。
②血液粘度增高:血液中除了红细胞以外,还有许多血浆蛋白,如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这些大分子蛋白质增多时 常与红细胞粘合成网格,增加了血液流动的阻力,导致血液粘度增高。
③血细胞的聚集性增高:血液中的细胞应该是单个执行功能,而不是积聚在一起的。当红细胞或血小板的结构出现某种异常时 ,红细胞和血小板就会积聚到一起,就会阻塞血管,形成血栓。
④血细胞的变形性减弱:人体内的毛细血管是非常细的,最小的血管只能允许一个血细胞通过,且血细胞在通过小血管时还要改变形状,以利通过,当血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弱时,通过小血管时非常困难,影响血流速度,因而使血粘度增高。
⑤血脂异常:由于血液是全身循环的,所以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时,可以不可以使血液的自身粘度改变。另外,增高的血脂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液粘度稠度更加增高。血粘度的增高,有利于冠心病的发生,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3、高粘血症的早期信号
血液粘稠,流速减慢,这样,血液中脂质便沉积在血管的内壁上,导致管腔狭窄、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脑血栓、肢体血管血栓等疾病的发生。有些中老年人总是感觉头晕、困倦、记忆力减退等,总认为是人生走向衰变的必然情况,其实这就是高粘血症造成的恶果。
早期主要表现:①晨起头晕,晚上清醒;②午餐后犯困;③蹲着干活气短;④阵发性视力模糊;⑤体检验血时,往往针尖阻塞和血液非常快凝集在针管中;血流变测定时,血液粘度“+++”以上,其他各项指数也显著增高。
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如发现我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作血流变学检查。
4、老年人为何会出现高粘血症
因为老年人的血管壁弹性逐渐减弱,管腔慢慢变狭窄,所以细胞容易相互紧贴靠拢,引起血粘度的增高,从而使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老年人血液粘稠度增高与血浆中所含的蛋白质(球蛋白、纤维蛋白)和脂质(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增高有关。已经证实,血脂异常者容易引起血液粘稠度增高;另外,当血液中含有有些多的异物(如血管内壁脱落的上皮细胞、附着于血管壁内又脱落的类脂质等)时,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就聚集在异物周围,并把它们包裹起来,这样便容易形成血栓,而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速度,加重血液的粘稠度。这些血栓当栓子增大或突然流入一根有些细的动脉时,就会把血管堵塞,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导致脑梗死,心肌梗死、梗塞性脉管炎等。
①多饮水:饮水要注意时机,如早晨起来起床前,每餐吃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每天最好不少于2000毫升。
②选用能稀释血液的食物:这些食物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山楂、黑木耳、大蒜、洋葱、青葱、柿子椒、香菇、草莓、菠萝、柠檬等;具类似阿司匹林作用的抗凝食物有山楂、西红柿、红葡萄、橘子、生姜;具调脂作用的有山楂、螺旋藻、芹菜、胡萝卜、魔芋、紫菜、海带、马齿苋、核桃、玉米、芝麻、苹果、猕猴桃等。
③合理的饮食搭配:少食动物内脏及动物脂肪,少吃油炸食物,晚餐不宜多食荤腥厚味食物,少食甜食。平日宜吃清淡的食物,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
④多食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多食大豆及豆制品、禽蛋、鱼类。有利于有所改进血液粘稠度,是血栓不易形成。
⑤多食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维生素C有调整血脂的作用;蔬菜中的纤维在肠道能阻止胆固醇的吸收可降低血液粘稠度。
⑥坚持锻炼身体: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打羽毛球、爬山、游泳等,可促进血液循环。
⑦药物治疗:在大夫指导下,选用一些抗凝、降低血液粘度的药物,常用的有益心酮、藻酸双酯钠、肠溶阿司匹林、茶色素、链激酶、蝮蛇抗栓酶等;也可选用一些活血化淤药物如复方丹参片、当归片、绞股蓝、川芎、双嘧达莫(潘生丁)等。
⑧禁烟:影响血液循环,减少血流量,降低血流速度,可导致不良结局。
⑨定期体检:50岁以上的人应该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和血小板聚集试验。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可动态观察血粘度指标,做到心中有数。
多吃点 黑木耳 ,有降低血液黏稠的益处。

④ 老年人血液粘稠怎么办

若想改变血液黏稠状态,在生活方式上,首先要重视及时补充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饮水以白开水、淡茶、矿泉水为最佳。另外,精神上要平和乐观,生活上避免熬夜和劳累过度,最好戒烟、少饮酒;饮食上要清淡,适当吃些玉米、小米、豆类等粗粮杂粮,多吃一些有滋阴润燥和生津作用的蔬菜水果,如黄瓜、番茄、胡萝卜、鲜藕、冬瓜、梨、香蕉、葡萄、猕猴桃等,多吃些有降压、降血脂和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的食品,如芹菜、洋葱、大蒜、黑木耳、香菇、山楂、荞麦、燕麦等,少吃肥肉、动物内脏和甜食,饮食不可过咸,每日食盐宜控制在5克以下。

治疗老年血粘稠三个方子

其实治疗老年病的中药、西药有很多,偏方也不少,但是我这里有三个偏方曾介绍给周围的朋友们,经多人服用,疗效显著,有的人治愈后为答谢我曾经把家里的祖传秘方交给我,被我拒绝,我不是大夫,更不需报答。既然这三个方子有疗效,这篇是我转来的供老年朋友们共享。

一、治疗血液黏稠度高:

偏方:一斤生姜,洗净凉干,切成薄片(如信封纸厚),装在一个大口瓶内;再放入半斤冰糖;然后到入一斤白醋(注意:白醋一定要真正的米醋,千万不要醋精兑的和各种添加剂勾兑的醋,一定要切记!切记!),白醋没过姜面即可。最后将瓶口封死。8天后,开始食用。

食用方法:每天早上空腹吃5—8片姜(视姜片大小而定)喝一小勺醋。(注意:千万不可以晚上吃姜,医学上有“早上吃姜如人参,晚上吃姜赛砒霜”之说。同是一样东西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加工炮制办法,不同的人吃了都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正是我们中华中医药辩证施治的博大精深之处。咳!要跑题了。)每天吃一次即可,一定要坚持吃完。吃完后到医院查一下血,一般都会降下来,如果降到正常范围内,可停服;如果还没降到正常范围内,只要是下降了,就继续如法炮制再吃一斤姜。其实姜是一种保健蔬菜,有的人一年四季早上空腹吃生姜,不仅降血黏,而且预防感冒,杀病毒,促使血液循环,对身体非常有好处。另外,长期吃姜会有口干、爱出汗的现象,这不要紧,每天喝一点蜂蜜就行了。

二、治疗血脂高:

偏方:一斤花生米放入大口瓶中,再放如半斤醋,没过花生来即可,将瓶口封死,7天后食用。

食用方法:每天晚上临睡觉前或早上空腹吃10—15粒(视花生米大小)即可。(按说花生米应该去皮以后再吃,因为花生米上的皮有凝血作用,不利于血液循环,平时吃花生米可将皮去掉。而此方中由于醋的浸泡,可抵消花生米皮的副作用,故去不去皮都可以)。此方既降血脂又减肥,可长期食用。

三、治疗血糖高:

偏方:一个洋葱(有的地方称葱头)切碎放入大口瓶中,然后到入纯正红葡萄酒(假酒不行),按瓶子大小洋葱一半,酒一半的比例既可,其实多点少点也没关系,没有硬性要求。将口封好,三日后食用。

食用方法:每天中午和晚上各喝约一两酒,吃洋葱。酒喝完时,洋葱亦要吃完。此方要连续服用半年以上。

洋葱是保健蔬菜,葡萄酒是保健用酒,长期食用有百利而无一害。另外,此方还治疗关节疼痛,长期食用有特效。

最后再罗嗦几句,有道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既然的了病,就要有与疾病作长期斗争的准备。首先,以上三个偏方都不是三天两天能将疾病治好的,需要长期食用才可见效,同时,我们的保健也是一个长期任务,两者不矛盾。

第二,用此偏方,开始时不要减原来吃的药,待以后病情有好转时,再逐渐减药量,只食用此偏方既可,巩固一段时间后,再脱离此方。

第三、要改变生活方式,少吃油腻食物;多参加体育活动锻炼;保持生活有规律;心情舒畅,千万不要这边治疗疾病,那边又在制造疾病,旧病没去,新病又添。

⑤ 老年人血粘稠度高,吃土豆会不会增高血粘稠

只知道盐和动物脂肪。 水果蔬菜只要吧过量应当没事

⑥ 家里老人血粘稠度高,求好的中药方子吗

血稠医学上又叫高粘稠血症,中老年人是很容易患病的,如果情绪压力太大、生活模式不稳定、过度吸烟、饮酒等,都很有可能会造成高黏稠血症,如果是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是个容易得血液粘稠病的。主要症状是晨起头晕不清醒,容易犯困,呼吸困难脑缺氧。建议老年人平时要注意饮食,多喝水,多吃清淡的食物,不要老是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还要多参加运动。

1、饮食疗法:饭菜宜清淡,多吃些粗粮、绿叶蔬菜和瓜果,如黄豆、黑豆、玉米、燕麦、荞麦、牛奶、生姜、大蒜、洋葱、黑木耳、香菇、山楂、柠檬、西红柿、红葡萄、橘子、香芹、螺旋藻、胡萝卜、苹果和猕猴桃等。这些食品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还可多吃些鱼肉。动物脂肪(特别是动物内脏)和甜食,能增高血脂,加重血稠,应少吃或不吃。

2、戒烟限酒多饮水。大量吸烟饮酒,可使血黏稠度增高,故早晨起床后和晚上就寝前,要各喝一大杯(400毫升以上)白开水,可冲淡血液。炎热的夏季出汗多。更要多喝水,每日至少1500毫升。平时可多喝茶(特别是绿茶)水,喝茶不仅能补充水分稀释血液,还可降低血脂和抗癌。

3、合理的饮食搭配:少食动物内脏及动物脂肪,少吃油炸食物,晚餐不宜多食荤腥厚味食物,少食甜食。平时宜吃清淡的食物,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

4、多食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多食大豆及豆制品、禽蛋、鱼类。有利于改善血液粘稠度,血栓不易形成。

5、多食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维生素C有调节血脂的作用,蔬菜中的纤维在肠道能阻止胆固醇的吸收可降低血液粘稠度。

6、坚持体育锻炼:散步、快走、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可加速体内脂质代谢,降低血脂和血黏稠度。缓解或消除精神压力,保持规律生活和愉悦心情。

7、康兴半导体激光治疗仪采用650纳米波长的激光能量刺激鼻腔内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使鼻粘膜血管收缩、扩张,反射性引起颅内血循环和全身血循环的改善(净化血液),从而辅助降低血压、血粘、血脂。

⑦ 柚子中含有柚皮,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吃一点柚子皮
确实是不错的
不过也不能吃太多了
偶尔吃一点

⑧ 血粘度高的中老年人适合用什么中药泡水喝

1、小米:暖胃,安神 2、南瓜:南瓜性温,味甘。 解毒:南瓜内含有维生素和内果胶,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容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中的铅、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 保护胃粘膜,帮助消化:南瓜所含果胶还可以保护胃肠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进溃疡面愈合,适宜于胃病患者。南瓜所含成分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消除致癌物质:南瓜能消除致癌物质亚硝胺的突变作用,有防癌功效,并能帮助肝、肾功能的恢复,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

⑨ 血液粘稠度高该怎么办啊,帮帮忙啊!!

控制饮食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

血液粘稠度增高是高脂血症的一个主要特征,但不少正常人也存在这种现象。血液粘稠度增高,可导致血液流动不畅,长期发展就有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实践证明,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及食物疗法,对预防和治疗这种病症是完全有效的。
饮食控制总的原则是:控制荤食,少食肥腻厚味食物,多采用含纤维多的清淡素食。可通过食用豆制品、适量的鱼肉、瘦牛羊肉、鸡肉等来补充蛋白质,食用油可采用豆油、菜油、麻油等植物油。同时还应提倡“淡食”,进食不要太咸。这些对“净化血液”均有益。
一般来说,血液粘稠度高的人,每日主食控制在250~300克,并且细粮搭配,瘦肉、豆制品均为50~100克,鸡蛋或鸭蛋1个,乳制品250克,蔬菜500克,水果100~150克。这样既可保证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也可防止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
为什么这样控制饮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呢?因为粗粮中含食物纤维较多,使人对糖的吸收变慢,可避免血糖一时性升高而转化成脂肪储藏起来。燕麦具有降血脂和血糖的作用,牛奶中含有降胆固醇因子,将燕麦片放在牛奶或豆浆中服食,长期坚持,对降低血液粘稠度效果很好。鱼类尤其是深海鱼中富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血脂的含量及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液流通状态得以改善。大豆中的大豆皂甙可降低血胆固醇;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各类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果酸,这些都具有降血脂、增强血管弹性以及抗血栓等作用。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血液粘度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体检出问题怎么买保险 浏览:657
单位体检年检有什么项目 浏览:756
鹏鹏什么时候给晨晨父母盖的房子 浏览:234
幸福在哪里68岁老人 浏览:564
连续做梦两次老人过世代表什么 浏览:218
保险公司外勤退休后养老金 浏览:501
2020退休年龄查询表 浏览:296
女孩子父母住院了怎么安慰 浏览:882
重庆巴南李家沱养老院 浏览:592
达方电子厂体检什么不过关 浏览:689
老人家迷路了 浏览:60
长寿怎么到涪陵李渡考场 浏览:251
七旬老人在客厅小便怎么处理 浏览:792
福建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档次 浏览:642
商业养老保险20万 浏览:658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死亡 浏览:303
逾期交养老金为何要收利息 浏览:42
老年大学提供二胡吗 浏览:181
东明县老年大学网站 浏览:307
中学生表格填写父母经商怎么填写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