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很多人来了以后才发现抱团养老根本不现实,你怎么看
我个人觉得抱团养老这个方式不错,但是具体实施就有很多困难,最主要的就是金钱和三观这两方面的问题,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大部分老年人的价值观不同,一旦在抱团养老的小团体里有了利益上的冲突,基本上就无法继续下去了。虽然大家目的都一样,但是各有各的家庭,有各种牵绊,每个人家里各种情况都有,所以真正做到抱团养老还是很难的。
当然,并不是说抱团养老无法实现,其实国外已经有类似的经验了,我觉得借鉴一下还是可以的,比如选择抱团养老对象时,一定要三观挈合的,经济实力相当的,费用一定要透明,AA制最好,最重要是的是互签免责书 ,一旦发生意外状况要自己负责。这是在退休之后年纪不太大的时候比较适用的一个养老方式,我认为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能好好在一起的前提是,不成为彼此沉重的负担。 老年并不可爱,但是我们可以做个可爱的老年人,彼此靠在一起抱团养老也是难得的缘分!
⑵ 喜欢狗狗,不喜欢小孩和老人的人都是怎样的心理
这并不是一种特殊的心理,一个再博爱的人也不可能喜欢全世界的人。
在很多人的眼中人是有好坏的,有些人确实不那么可爱,但是狗狗这两个字给人的感觉是人类的好朋友人,让人联想到的往往是那种温顺毛茸茸的温暖的感觉,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世态炎凉的社会里,有这样一句话:见的人越多就越喜欢狗。
曾经我的童年记忆里也有一只非常可爱的狗狗,那是一只土黄色的土狗,陪伴我的童年生活度过了八九年的时光,那个时光它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快乐,也帮助我驱走了无聊和寂寞,一个孤独的孩子身边有了这样一个伴他玩耍的宠物,他的童年多少也会有些快乐。
⑶ 遇上倔强的老人该如何包容他
对老人而言,要保持抄一种开放的心袭态,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时代和环境,遇事多听子女的建议。对于节俭、家长权威等要有新认识,以前正确的一些观念未必永远正确,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的适度消费要提倡,要学会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益处。对于养生保健要科学对待,不迷信,不盲从。对年轻人而言,建议对老人多些理解和包容,平时多和老人交流,多让老人接触外面世界的新鲜信息,开阔老年人视野。
而子女多让老人讲讲他们过去的故事,听听老人们为什么喜欢这样做,比如身体疼了希望怎么样被对待,是不是担心回家后没人照顾,是不是怕给子女添麻烦;遇事多和老人商量,老人感觉自己被理解了,才能够听得进去他人的意见。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把老人“物化”,做什么决定事先征求老人意见,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老人观点不符合当下情况,请和老人讲明利害关系,通常老人三思后会做出适合的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