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老年痴呆的辨证论治

老年痴呆的辨证论治

发布时间:2025-08-11 23:09:50

Ⅰ 阳气越少,痴呆越早!分享四味草药,补阳气,治痴呆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和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藏象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疾病,尽管不会让人立刻有生命危险,但是,它带来的绝望感,却一点也不比绝症差。

我想,这种病,一定是阿尔茨海默症了。也就是咱们老百姓常讲的,老年痴呆

不是吗?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就有这个感受:随着病情的加重,老人一天不如一天。从前那个熟悉的人,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远,再也回不来了。

作为家人,除了目送老人远离之外,再无他法。

好在,我们有中医。利用中医的办法,可以让其中的一部分人,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

现在,我给你说一张医案故事。我们看看,中医在这方面,是怎么给人带来希望的。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79岁,姓林。


大概在3年前,他的老伴儿因病离世。这个打击,对他来说是很大的。老伴去世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他沉默寡言,不爱说话,食欲也越来越差。

到后来,家里人发现,老爷子有些不对劲了。主要问题,就是头脑反应速度变得很慢,平时不爱动,问话不答,而且顺着嘴角往外流口水,小便也失禁了,下肢浮肿。

怎么办?是不是老年痴呆了?

家里人带他看医生。经过检查,医生说,确实是老年痴呆。而且,就当时来说,还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怎么办?转投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迟、舌苔白腻、身体淡胖,而且四肢畏寒怕冷。细问得知,患者耳朵听力下降明显,必须在他耳边大声喊叫,他才略有反应。身体疲惫,面无表情。除了小便失禁外,他的大便也不成形。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给出了一张方子。但见——枸杞子、矷山人参、黄精以及肉苁蓉,

所有这些,按照比例1:1用水煎服。

结果,患者用药9剂以后,别的没见好,下肢的浮肿确实退了,而且饭量见长,大便成形。

这时候,医家遵原方不便,继续投用,并且嘱咐另服金匮肾气丸。服药一个月以后,患者口角流涎的现象大大好转,而且小便不再失禁,四肢温暖。

这以后,医家改用金匮肾气丸和四君子汤的合方进行加减调养。一年多以后,患者生活可以自理,并且能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头脑反应,比以前强了很多,几乎和正常人无异了。

这张小医案,出自1992年的《中医拿亏团杂志》。这是我近些年看到的,以补益脾肾之阳来治疗痴呆的案例。我觉得它很有现实意义,所以分享给你。

其实,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说,这个患者显然属于脾肾阳虚。

肾司二便。肾阳不足,膀胱失约,所以他小便失禁。肾阳不能温煦身体,所以患者畏寒肢冷。肾开窍于耳。肾阳虚,耳窍失养,所以患者耳聋。

脾主运化。脾阳不足,运化失常,所以患者便溏,食欲不振。唇为脾之所系。脾空橡阳不足,口唇收摄之力不强,所以他就流口水。

阳气不足,体内津液失布,聚而成水湿。水湿下注,所以患者下肢浮肿。阳气亏少,痰湿上泛,所以患者脉象沉迟,舌苔白腻,舌体淡胖。

阳气这个东西,柔则养筋,精则养神。阳气亏少,元神之府不得温煦濡养,所以患者神衰,表现为神疲、痴呆。

可以说,这个患者,是典型的脾肾阳虚。而脾肾阳虚,又直接导致元神失养,形成了痴呆症候。

这个时候怎么办?务必补益脾肾之阳。这是他身体内的主要问题。至于说痴呆,不过是建立在脾肾阳虚这个基础上,所出现的一个症候。主要矛盾,就是脾肾阳虚。

那好,我们看看当时医家是怎么用方化解的:

这里头,矷山人参大补脾肾之阳,隶属于五加科消橘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锰以及皂苷等元素,不仅能起益肾助阳之效,还能有助于前列腺的初期肿胀。

总之,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补益脾肾之阳的方子。虽然到后来,用药方案有所改变,但是基本的思路,始终是温补脾肾,健脾益气。

就这样,等患者阳气得以升腾,元神之府可以得到温煦,他的状态自然就有所改善了。

第一个,家有老年痴呆患者,证属脾肾阳虚的人,应该去看中医。我个人认为,中医对这种类型的老年痴呆,辨证相对容易,用药思路相对清晰,调治起来,是有一定门径的。因此,也就容易获得较好的效果。

第二个,我们务必要认清,阳气不足和老年痴呆之间的关系。我甚至可以说,阳气越少,痴呆越早。因为我们的元神之府,是消耗阳气最多的地方。一旦阳虚,它就表现出来,体现为大脑的失用。临床上,老年痴呆证属脾肾阳虚者,比比皆是。大多数人的状态,就是浑身穿厚衣服,耳朵聋,畏寒怕冷,四肢无力,成天坐轮椅或倚在床上,吃饭食欲不好,尿频便溏,甚至二便失禁、腿脚浮肿。有的能说几句话,认几个人,有的干脆啥也不知道。这样的人,若脉沉迟,苔白腻,舌体淡胖,用点温补脾肾之阳的药材,应该会得到一定改善。

第三个,我想说,就是老年人在经历丧偶、丧子打击之后,可能出现的阳虚问题。临床所见,有很多老年人,在晚年经历精神打击以后,很快就出现身体状态的下滑,有的则明显表现出阳虚的状态。比如上文医案里的老患者,就是在丧偶之后,历经三年,身体日益不支的。可见,精神打击,可以伤及脏腑精气,导致人加速衰老,出现阳虚状态。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中的验方,不见得适合所有人。非专业人士,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老年痴呆,证属脾肾阳虚、阳虚水泛、痰湿内聚者,可以适当化裁借鉴。不属于这个症候,就不能用。

全文完。

Ⅱ 老年痴呆可以用中药调理吗

治疗
纪录片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存期有多长?如何日常护理?
+
关注5万次播放|02:27
1.对症治疗目的是控制伴发的精神病理症状
(1)抗焦虑药 如有焦虑、激越、失眠症状,可考虑用短效苯二氮卓类药,如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去甲羟安定)、劳拉西泮(罗拉)和三唑仑(海乐神)。剂量应小且不宜长期应用。警惕过度镇静、嗜睡、言语不清、共济失调和步态不稳等副作用。增加白天活动有时比服安眠药更有效。同时应及时处理其他可诱发或加剧病人焦虑和失眠的躯体病,如感染、外伤、尿潴留、便秘等。
(2)抗抑郁药 AD病人中约20%~50%有抑郁症状。抑郁症状较轻且历时短暂者,应先予劝导、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环境改善即可缓解。必要时可加用抗抑郁药。去甲替林和地昔帕明副作用较轻,也可选用多塞平(多虑平)和马普替林。近年来我国引进了一些新型抗抑郁药,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帕罗西汀(赛乐特)、氟西汀(优克,百优解),口服;舍曲林(左洛复),口服。这类药的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一般都比三环类轻。但氟西汀半衰期长,老年人宜慎用。
(3)抗精神病药 有助控制病人的行为紊乱、激越、攻击性和幻觉与妄想。但应使用小剂量,并及时停药,以防发生毒副反应。可考虑小剂量奋乃静口服。硫利达嗪的体位低血压和锥体外系副作用较氯丙嗪轻,对老年病人常见的焦虑、激越有帮助,是老年人常用的抗精神病药之一,但易引起心电图改变,宜监测ECG。氟哌啶醇对镇静和直立性低血压作用较轻,缺点是容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近年临床常用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等,疗效较好。心血管及锥体外系副作用较少,适合老年病人。
2.益智药或改善认知功能的药
目的在于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这类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方兴未艾,新药层出不穷,对认知功能和行为都有一定改善,认知功能评分也有所提高。按益智药的药理作用可分为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脑血管扩张剂、促脑代谢药等类,各类之间的作用又互有交叉。
(1)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 胆碱能系统阻滞能引起记忆、学习的减退,与正常老年的健忘症相似。如果加强中枢胆碱能活动,则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学习记忆能力。因此,胆碱能系统改变与AD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即所谓的胆碱能假说。拟胆碱治疗目的是促进和维持残存的胆碱能神经元的功能。这类药主要用于AD的治疗。

Ⅲ 老年痴呆症防治知识

防治老年痴呆的疗法有哪些呢?老年痴呆症,又名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下面就让我告诉你,欢迎参阅

防治老年痴呆的疗法

老年痴呆是指发生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一种慢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老年痴呆一般分为三类:老年原发性退行性痴呆***ad***,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脑血管性痴呆***vd***;混合性痴呆。据报道,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占老年人口的4.6%。其中半数为ad。我国人口老化速度居世界之首,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ad的发病率达2.9%,该病已成为继心脏病、肿瘤、中风后的人类第四大杀手。由于其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本病是应该重点防治的疾病。

减少并发症,延长存活期。现代医学对老年痴呆的治疗主要围绕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其他神经递质替代治疗、抗氧化剂、非甾体抗炎药、雌激素、神经生长因子、抗β淀粉样蛋白产生物质、抑制nft药物等进行。

有研究表明,适当地调节性激素水平可能会延缓ad发病的年龄或降低发病的危险因素,改善ad的预防与治疗,尤其是对绝经后女性适当补充雌激素可能有利于预防ad的发病。

老年痴呆症属于中医学的“呆病”、“健忘”、“虚劳”、“善忘”等范畴,且多以中医的“虚证”表现出来。

中医学认为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髓减脑消,神机失用,脑髓空虚,气血不足致心神失养。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以心肝脾肾虚为颤搭本,痰瘀内生,气血逆乱为标。

中医药治疗则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或从虚论治,或祛邪为主,或补泻兼施。从虚论治以补肾填精为主,因肾藏精,生髓通脑,补肾已成为目前治疗虚证痴呆的重要一环。祛邪以活血化瘀、理气化痰为主,补泻兼施则以补肾活血化痰为主。已有多种文献报道应用辨证组方、单方及中药提取物对老年痴呆进行治疗,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另外采用体针、穴位注射、食疗及太极拳等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进行皮判整体和综合治疗,使老年痴呆的疗效更佳。

鉴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上升及其危害性,如何早期预防已更显必要。平时要保持乐观情绪,知足常乐。克服孤独、压抑、焦虑的负性心态,是预防老年痴呆的关键措施。中药对防治老年痴呆有较强的优势,且副作用少,可使用补肾、调理心脾,活血化瘀,安神健脑开窍的中药。其最为重要的是以防为主,只要进入老年就要进行防治,这是不可疏忽的。

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

β淀粉样蛋白级联学说

该学说认为AD患者可能是由于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和早老素基因等的突变,导致Aβ异常分泌和产生过多,在脑组织内沉积,对周围的突触和神经元具有毒性作用,可破坏突触膜,最终引起神经细胞死亡。Aβ沉积导致AD的其他病理变化,是AD发病的核心环节。减少Aβ的形成,抑制Aβ的沉积,是预防和治疗AD的根本途径。

中枢胆碱能损伤

胆碱能神经递质是脑组织中的重要化学物质,发生阿尔茨海默病时脑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减少,导致乙酰胆碱***ACh***合成、储存和释放减少,进而引起以记忆和识别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中,此学说是目前较为公认的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这也是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获得有限疗效的重要基础。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学说

兴奋性氨基酸,尤其是谷氨酸***Glu***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谷氨酸及谷氨酸受体参与了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调节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记忆过程等。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如大量释放可以造成组织损伤。现有研究提示,AD脑内谷氨酸功能亢进,造成神经元损伤,从而产生认知功能缺陷。

Tau蛋白学说

微管系统是神经细胞的骨架成分,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微管是由微管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组成,Tau蛋白是一种含量最高的微管相关蛋白。在AD患者脑内,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并聚整合双螺旋丝形式,与微管蛋白的结合力降低茄握拿,失去了促进微管形成和维持微管稳定的作用。

异常磷酸化Tau蛋白的病理性沉积,导致了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的形成,而NFT可作为大脑早老化的标志。AD患者较正常老年人脑内NFT数目更多、分布更广。NFTs随AD的发展而增多,并与临床痴呆的程度相关。

其他

也有报道认为其他因素如炎症和免疫功能异常、自由基和氧化应激作用、胰岛素相关糖代谢异常、钙稳态失调、脂质代谢异常等与AD的发生有关,但这些病理生理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

老年痴呆的临床表现

AD一般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起病,起病隐袭,早期不易被发现,病情逐渐进展。核心症状为ABC三部分,即:日常生活能力降低***Activitiesofdailyliving***,精神行为异常***Behavior***,认知能力下降***Cognition***。

认知功能下降

第1组为认知功能下降。典型的首发征象为记忆障碍,早期以近记忆力受损为主,远记忆力受损相对较轻,表现为对刚发生的事、刚说过的话不能记忆,忘记熟悉的人名,而对年代久远的事情记忆相对清楚。早期常被忽略,被认为是老年人爱忘事,但逐渐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同时语言功能逐渐受损,出现找词、找名字困难的现象,可出现计算困难、时间地点定向障碍、执行功能下降等。

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

第2组是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BPSD***,包括抑郁、焦虑不安、幻觉、妄想和失眠等心理症状;踱步、攻击行为、无目的徘徊、坐立不安、行为举止不得体、尖叫等行为症状。多数痴呆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发生率约70~90%,影响患者与照料者生活质量,容易成为痴呆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

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

第3组是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表现为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困难,吃饭穿衣上厕所也需要帮助,简单的财务问题也不能处理,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照顾,最后完全不能自理。通常患者从轻度至重度进展需要8~10年。

Ⅳ 老年痴呆中医叫什么病 老年痴呆中医治疗方法

老年痴呆中医叫阿尔茨海默症,中医认为这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在治疗上,首先要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主要采用抗胆碱酯酶药物。若选择中药治疗,人参是常用的药物之一,因其有良好的抗衰老、抗疲劳、提高免疫力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效。

根据症状的不同,中医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髓海不足型表现为智能减退、记忆差、头晕耳鸣、腰膝酸痛等症状,治疗时需填精补肾,充髓养脑。推荐使用补天大造丸或补肾益髓汤加减,方中包括熟地黄、山茱萸、怀山药等,每日一剂,一个月为一疗程。

肝肾亏虚型的症状包括智能减退、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治疗上需滋补肝肾,安神定志。常用方药为左归丸或杞菊地黄丸加减,方中包括熟地黄、怀牛膝、枸杞子等,同样每日一剂,一个月为一疗程。

治疗老年痴呆症常用的中药还包括人参、枸杞子、肉苁蓉、石菖蒲、麦门冬、茯苓、远志、黄芪、黄精、冬虫夏草和川芎等。人参有抗衰老、抗疲劳、提高免疫力和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枸杞子则能降血糖、降血脂、降胆固醇;肉苁蓉适宜治疗肝肾亏虚偏于阳虚的症状;石菖蒲能改善记忆能力;麦门冬可清肺养阴、益胃生津;茯苓具有抗氧化、防衰老、增加免疫力的作用;远志治疗痰浊阻窍症;黄芪有免疫增强和免疫调节作用;黄精补脾益气、滋肾填精;冬虫夏草补肾益肺、益气养脑;川芎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管灌注。

此外,还有其他单味中药可用于治疗老年痴呆,如西洋参、党参、鹿茸、刺五加、绞股蓝、灵芝、红景天、紫河车、酸枣仁、柏子仁、白芍、知母、何首乌等。活血化瘀药如丹参、赤芍、葛根等;化痰开窍药如天麻、钩藤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这些药物。

Ⅳ 防治老年痴呆中医疗法有优势有哪些

老年性痴呆,中医疗法肿瘤、中风后的人类第四大杀手。由于其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本病是应该重点防治的疾病。

西医学已经从神经病理学、生物化学、基因学,病毒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可喜的进展,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老年痴呆的流行病学表明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有:肯定的危险因素(如年龄、阿尔茨海默病家族史,遗传因素等);可能危险因素(如头部外伤史、既往甲状腺病史、糖尿病、精神抑郁、过量的吸烟、过量的饮酒、饮用水中铝含量过多等)。

由于该病病因不完全清楚,因此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目前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延缓或阻止痴呆程度的加重。

(2)减轻痴呆症状和改善记忆功能。

(3)抑制和逆转AD 早期的关键性病理改变的发生。

(4)提高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5)减少并发症,延长存活期。

西医学对老年痴呆的治疗主要围绕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其他神经递质替代治疗、抗氧化剂、非甾体抗炎药、雌激素,神经生长因子、抗淀粉样蛋白产生物质,抑制NFT 药物等进行。有研究表明,适当地调节性激素水平可能会延缓AD 发病的年龄或降低发病的危险因素,改善AD 的预防与治疗,尤其是对绝经后女性适当补充雌激素可能有利于预防AD 的发病。

老年痴呆症属于中医学的“呆病”“健忘”“虚劳”“善忘”

等范畴,且多以中医学的“虚证”表现出来。

中医学认为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髓减脑消,神机失用,脑髓空虚,气血不足致心神失养。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以心肝脾肾虚为本,痰瘀内生,气血逆乱为标。

中医药治疗则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或从虚论治,或祛邪为主,或补泻兼施。从虚论治以补肾填精为主,因肾藏精,生髓通脑,补肾已成为目前治疗虚证痴呆的重要一环。祛邪以活血化瘀、理气化痰为主,补泻兼施则以补肾活血化痰为主。已有多种文献报道应用辨证组方、单方及中药提取物对老年痴呆进行治疗,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另外采用体针、穴位注射、食疗及太极拳等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进行整体和综合治疗,使老年痴呆的疗效更佳。

鉴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上升及其危害性,如何早期预防已更显必要。平时要保持乐观情绪,知足常乐。克服孤独、压抑、焦虑的负性心态,是预防老年痴呆的关键措施。中药对防治老年痴呆有较强的优势,且副作用少,可使用补肾、调理心脾,活血化瘀,安神健脑开窍的中药。其最为重要的是以防为主,只要进入老年就要进行防治,这是不可疏忽的。

阅读全文

与老年痴呆的辨证论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下辈子我会选择什么样的父母 浏览:851
老人家身体不行呼出来气好臭 浏览:75
良井敬老院 浏览:42
湖北省2017养老金上调 浏览:438
活70岁就知足了 浏览:217
脚上按老年痴呆线的方法 浏览:424
2016年养老金入市论坛 浏览:333
中国中老年人同性tv 浏览:462
房地产重阳节香包 浏览:203
不赡养老人怎么感化观众 浏览:807
做门窗体检辛苦在哪里 浏览:533
企业缴费20年退休金 浏览:1
什么时候见女朋友父母合适 浏览:506
北京非农业户口退休年龄 浏览:12
人死养老保险怎么办 浏览:297
个养老金在哪里领取 浏览:463
入团志愿书退休年龄认定北京 浏览:330
交养老保险多少岁拿退休金 浏览:972
青岛市2016年退休工资怎么涨 浏览:345
父母是a型孩子是什么型血 浏览: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