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老年痴呆症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老年痴呆症

发布时间:2025-07-15 19:56:40

❶ 971上市一年的效果如何

效果不尽如人意,饱受质疑。
2020年,不仅美国百健公司传出了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的“喜讯”。在我国,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员研究团队、中国海洋大学、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等合作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GV-971也有了进展。
根据绿谷制药官网信息,2020年5月,FDA已经批准了其在美国开展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的申请。2020年11月,971完成了国际Ⅲ期临床试验的首例患者筛选,预计将在2025年结束临床试验,在欧美地区上市。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以记忆力衰退、学习能力减弱为主的症状,并伴有情绪调节障碍以及运动能力丧失,而这种疾病正困扰着全球无数家庭。

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批准阿尔兹海默病新药“九期一”上市

1. 2019年11月2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批准了名为“九期一”的甘露特钠胶囊新药上市,该药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病。
2. “九期一”是由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和上海绿谷制药共同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全球首个采用糖类多靶点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创新药物。
3. 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称为老年痴呆症。全球患者数量已超过5000万,并持续增长,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1.5亿。
4. 在中国,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000万,每年新增病例超过30万。这一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挑战。
5.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公告,“九期一”以海洋褐藻提取物为原料,适用于轻度至中度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能改善其认知功能。
6.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还要求研发方继续进行“九期一”的药理机制研究,以及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跟踪研究。
7. 近年来,中国医疗行业发展迅速,各类医疗展会越来越多地展示创新药物和技术,如医博会,这些展会不仅展示了最新的医疗用品和医疗器械,还促进了国内外医疗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8.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中,经典名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9. “伟哥”这一名称广为人知,但很多人不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实际上,“伟哥”是美国辉瑞公司的产品,在中国,也有许多类似的药物在市场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❸ 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是怎么引起的

老年痴呆症状:记忆力减退,理解、计算智能减退,工作能力降低,情感反应幼稚,语言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失去语言能力。

老年痴呆发病机理是大脑皮质萎缩、白质稀疏和脑组织的病理改变,造成大量细胞病态衰老、变性坏死,使记忆和认识功能减退,理解障碍,导致记忆障碍,并最终发展为老年痴呆。

目前医学上没有什么治疗老年痴呆的有效药物,因为人脑除了头皮、头盖骨、脑脊膜三层保护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防止脑免受外界化学性伤害的自我保护系统,叫做血-脑屏障。就是在血与脑之间形成的一个屏障。 其在保护脑免受外界化学性伤害的同时,也将好多对脑有利的物质(包括药物及健脑食品)阻隔在脑之外。 脑组织伤害的脑病患者,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药物因为无法穿越血脑屏障,也就达不到治疗脑病的目的。

但神经酸可以有效穿透血脑屏障,诱导脑内内源性生长因子的合成,具有促进救活濒死的神经细胞,恢复神经细胞的功能。神经酸还可以促进白质的生长发育,给受损的神经纤维(白质)提供充分的营养,激活病变及休眠的神经细胞。及时补充神经酸可以延缓、改善老年痴呆进程,阻止脑萎缩,预防老年痴呆。

全球约有250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它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之后的第四位死亡病;

❹ 中国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获批上市

本篇文章由:捧着马脸没有灵感写作的深空小编为您呈现。小编整理了半天,给大家带来了这篇文章。准备好瓜子板凳,我们一起去瞧一瞧。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一旦患病,人的记忆力、思维判断能力等会像被脑海中的“橡皮擦”慢慢擦去。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统计,目前全球约有4800万患者,每3秒钟还将增加一个新病例。中国患者约占20%,其治疗仍然是世界性难题。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的危害越发显现。
图片来源:浙江卫视《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
全球用于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目前只有寥寥数款。各大制药公司在过去20多年里相继投入巨资研发新的药物,大多宣告失败。该领域已有17年无新药上市。
11月2日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了甘露特钠胶囊上市注册申请,用于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甘露特钠胶囊是由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和上海绿谷制药历时22年共同研制、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创新药,也是全球首个糖类多靶抗阿尔茨海默症创新药物。借了上海试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推动创新研发成果的东风,得以快速上市,造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庭。
这款中国原创、国际首个靶向脑-肠轴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将为广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九期一”获批上市,不仅填补世界空白,更满足了众多病患临床急需用药的期待。
“九期一”的1、2、3期临床试验研究共有1199例受试者参加。其中3期临床试验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和北京协和医院牵头组织的全国34家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共完成了818例受试者的服药观察。整个临床试验由全球最大的新药研发外包服务机构艾昆纬负责管理。
为期36周的3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九期一可明显改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安慰剂组相比,主要疗效指标认知功能改善显著,认知功能量表评分改善2.54分。九期一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起效快、呈持续稳健改善的特点,且安全性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
,_备,药品年内投放市场。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坚持22年没有放弃,糖药领域被唤醒
今年9月,耿美玉团队已在《细胞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揭示了GV-971抑制阿尔茨海默症的作用机理。
据介绍,GV-971是从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类分子。不同于传统靶向抗体药物,它能够多位点、多片段、多状态地捕获β淀粉样蛋白,抑制Aβ纤丝形成,使已形成的纤丝解聚为无毒单体。最新研究发现,GV-971还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重塑机体免疫稳态,进而降低脑内神经炎症,阻止阿尔茨海默症病程进展。
据中国科学网此前报道,耿美玉表示,“根据GV-971研发中发现的AD发病机制,老年人经常食用海带和酸奶,有助于预防AD的发生。”,他们还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拓展GV-971的适应症,比如帕金森病、抑郁、睡眠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传统主流的药物设计针对单一靶点,很难找到阻止AD发生发展的药物。”耿美玉还表示,糖链是生命三大物质之一,由于糖类的化学结构最难研究,因此糖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靶点,糖药物领域也如同一位沉睡的巨人亟待被唤醒。
从1997年发现第一个与老年痴呆症有关的化合物算起,耿美玉团队已经坚持了整整22年。“确实感到过孤独,因为别人都在做小分子药物,而用糖类药物来治疗老年痴呆,不管是结构确定、质量控制、制备工艺、还是模型建立、评价体系、体内代谢过程研究等,都没有先例,挑战巨大。”一路走来,最让耿美玉感到骄傲的是,她坚持了下来,从未放弃过。“这种坚持,最初是作为科学家的一种使命感,后来目睹了患者的强烈需求,这种使命感变得更加迫切,已经超越了科学兴趣,成为了非常强大的支撑动力。”为了尽快做出老年痴呆的治疗性药物,这么多年耿美玉没有发过一篇相关论文,每天都是从家里到实验室,再从实验室到家里。
11月3日,中科院、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披露了这一药物的研发过程、上市进展等关键信息,围绕何时能买到、治脑为何要清肠等问题,现场一一解答。
新闻发布会
批准上市“有条件”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九期一批准上市附有“有条件”三个字,按照说明,国家药监局要求申请人上市后继续进行药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和长期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完善寡糖的分析方法,按时提交有关试验数据。
对此,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耿美玉给出解释:“‘有条件批准’是因为在新药申报资料中,关于大鼠长期致癌性试验正式报告没有提交,但是试验已经完成,统计结果也已经全部完成,表明这个药物与致癌性没有任何相关性。”
据耿美玉介绍,常规来讲,一个药物所有资料全部正式报告完成之后才可以提交并发新药证书,但是国家药监局考虑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求量非常大,并且特别是基于现在已经完成的大鼠致癌试验结果,所以允许九期一先上市,同时要求研发团队在3个月之内把资料补交上去。
“新药研究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更多患者当中得到验证,现在基础研究也还是冰山一角。接下来会按照国家药监局的要求做新药上市之后再评价以及真实世界的研究。“耿美玉说。
现在绿谷制药正在积极推进国际III期多中心的研究。
从肠道入手,治疗脑内疾病?
九期一是国际首个靶向脑-肠轴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代表一种全新的技术路线。
据研发团队介绍,临床前作用机制表明,九期一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菌群特定代谢产物的异常增多,减少外周及中枢炎症,降低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靶向脑-肠轴的这一独特作用机制,为深度理解九期一临床疗效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近年来,人们对胃肠道菌群的认知逐渐加深,大量的研究表明胃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肿瘤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衡与自闭症、抑郁症、帕金森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有密切联系。
耿美玉研发团队的研究表明:在阿尔茨海默病进程中,伴随Aβ的沉积以及Tau蛋白的磷酸化的发生,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变化,继而导致代谢产物异常,异常的代谢产物刺激外周免疫炎症,促使炎性免疫细胞Th1向大脑侵润,引起脑内M1型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炎症的发生,最终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口服九期一能够重塑肠道菌群,降低异常代谢产物,阻止外周炎性免疫细胞向大脑的侵润,抑制神经炎症,同时减少Aβ的沉积和Tau蛋白的磷酸化,从而改善认知障碍,达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目的。
III期临床研究者对效果“非常满意”
谈到普遍最关心的效果问题,九期一III期临床主要牵头研究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教授肖世富介绍说:临床III期有几个比较主要的特点。
首先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全世界第一个纯安慰剂对照时间最长达到9个月安慰剂对照研究。
第二个特点,根据II期研究经验,在诊断标准方面更加严谨,入组更加严格,招募病人更加困难,入组筛选失败率基本达到50%,所以研究是一个很漫长的,III期研究花了4年时间。
现在疗效评估工具可能对轻的疗效评估不是很敏感,像一张考卷一样。轻度可能考试永远会比较好一点,病人是进展性的,到了相对重一点,病人就发展相对比较快一点。疗效的特点在III期验证确实是偏重一点的,看到的效果更加明显。
现在主要疗效指标像考试一样ADAS-Cog评分整体改善是2.54分,如果偏重一点将近改善5分,更加明显。“比较做了6个月安慰剂研究有代表性的药物多奈哌齐,全世界做了34项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在观察半年的时候评分改善2.01分,相对来说在9个月的时间能够改善2.54分,我个人认为达到非常满意的疗效。”肖世富说。
研发团队合照
12月底之前可以买到
患者何时可以买到?对此,绿谷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松涛表示“12月底之前”。
“为了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上海市已经在张江科学城给了绿谷制药40亩生产建设用地,我们争取今年年内动工,计划三年建成。到时候,这个工厂可以满足每年200万患者的用药需求。”吕松涛说。
据他介绍,这个工厂是完全按照美国GMP标准设计的,建成之时,也许九期一在美国的新药上市申请就能够成功获批。这个药未来将从张江出口到全球。
药价待定九期一计划于12月底前上市,有需要的患者可以凭医生处方去各大药房购买。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表示:至于医保方面,上海在通过医保、人才等各个方面的政策,能够对新药研制和将来新药生产销售提供支持的,这些政策上都会全力推进,提供支持。
结语
除了让人兴奋的“九期一”以外,还有很多我国在研的阿尔兹海默症新药即将面世。例如:
康弘药业: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新药KH110已处于研发阶段。
京新药业:公司治疗阿尔兹海默症药物卡巴拉汀胶囊已经获批,盐酸美金刚已处于临床中。
济民制药:与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在阿兹海默症科研在中国的独家合作伙伴,公司对其科研成果在中国技术转化具有优先权。
华海药业:旗下子公司收到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该药物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
欲要知晓更多《中国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获批上市 》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资讯。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阅读全文

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老年痴呆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60岁能不能漂流 浏览:986
40男如何养生 浏览:748
重庆云阳县社保基础养老金是多少 浏览:790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屏蔽父母 浏览:298
102岁老人怎么养生 浏览:721
网络上的孝顺作文题目 浏览:881
德阳安心养老产业包括哪些 浏览:54
长春敬老院一年多少钱 浏览:174
长寿花一天吸收多少二氧化碳 浏览:487
老人家风格的蛋糕图片 浏览:310
想孝顺亲人却不在了 浏览:110
济南市风俗儿女过生日父母做什么 浏览:971
70岁巨型龙虾 浏览:693
父母的亲戚怎么接待 浏览:750
70岁以上老人低压标准 浏览:238
65的老人家怎么找出了疙瘩怎么治 浏览:373
百度员工父母住院给报多少钱 浏览:838
老年人长时间低热怎么治疗 浏览:23
无锡新梅体检一般多少钱 浏览:743
50岁男一天干两次 浏览: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