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扬州有什么风俗
扬州的风俗有丧俗、暖房酒、爬门头、清明节、要糖等风俗。
1、丧俗
病者将咽气,儿子依次跪倒磕头送终,同时点亮头灯和脚灯,煮一小碗半生不熟的米饭供于脚边(称为”倒头碗”),然后买布破孝,死者晚辈一律戴孝。
2、暖房酒
在结婚正日的前一天晚上是要办暖房酒,请上关系很近的亲戚如兄弟姐妹和前后左右的好庄邻,在家里摆上几桌,先热闹起来。
3、要糖
大年初一早上,扬州民间有大人小孩出门到周围邻居家里给长辈拜年的风俗,这时候 最忙的是小孩,他们成群结队挨家挨户去要糖,也就是挨家挨户去给长辈拜年。
他们捧出事先准备好的果盒给前来拜年的小孩散发各色糖果、云片糕、橘子、苹果等,也顺 祝孩子们“上大学”“发财兴旺”“早点娶马马”等。要糖这一风俗传承的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4、爬门头
大年三十晚上,吃过晚饭后,老扬州要点上香炉蜡烛守岁,大人小孩穿上新衣服,长辈们开始给晚辈发压岁钱。这时候大人会关上大门,让家中个子小的孩子抓着门后的门闩往上爬,因为老式的大门是木制的,门后面从上到下有几根横木,中间还有门闩开关,这一风俗就是爬门头。
5、清明节
清明,老扬州有个习俗—一天不洗晒,然而一些讲究的人家,在清明前一天就不洗晒了,清明的前一天叫做清萌,基本上就不洗晒了。清明这一天是要专门留给亡人的魂魄晒衣服的,活人不要和他们抢太阳。
B. 阴寿的做阴寿禁忌
又称“阴寿”,即为死人做生日,祝寿。凡逢已故长辈诞辰,做冥寿一是在家中,二是在寺庙。在家做冥寿仪式同阳寿,但须加纸、箔元宝十副,糖茶两杯,而不送鞋袜。送红轴者,上书“仙乡不老,佛国长春,”亦有单写一个“庆”字的,家中不拜忏,做水陆道场,或一至三日,或七日不等,以圆满之日为正日。最隆重者请回四十九位和尚,拜忏四十九天。事毕,追荐的牌位可以放在寺院中的根本堂,以承受香火。
做冥寿一是在家中,二是在寺庙。在家做冥寿仪式同阳寿,但须加纸、箔元宝十副,糖茶两杯,而不送鞋袜。送红轴者,上书“仙乡不老,佛国长春,”亦有单写一个“庆”字的,家中不拜忏,做水陆道场,或一至三日,或七日不等,以圆满之日为正日。最隆重者请回四十九位和尚,拜忏四十九天。事毕,追荐的牌位可以放在寺院中的根本堂,以承受香火。
为已经故去的人做寿,可以选择在家或是寺院,表达对亲人的哀思。因此,冥寿其实就是家里的一种祭堂,来参加的,也多数为亲朋好友,一般不会大张旗鼓地送请柬。
第一, 在做冥寿的时候,用色有规矩,一般三年内的新丧,在宾客所达之处张贴的红色寿字一定要加白色边或是蓝色边,而祭堂上和门口装饰的悬彩,要选择素彩,蓝、白色,帘子要用青色或蓝色。祭堂里挂的寿幛,则要用蓝色,金色寿色加红边。请客人坐席的桌帘和椅套也要用蓝色。当然,超过三年的,可以酌情将蓝色换为红色。
第二,进寿堂的拜礼有规矩,一般的人都可以两揖三叩,如果是曾经有爵位的,则要行六素礼,也就是三揖六叩。
第三,所有器物数目有规矩,无论是送纸扎的器物,还是请的鼓乐说,以及超度的那些道人,和尚,尼姑,都要双数。
过冥寿有什么忌讳吗?
过冥寿,表达的是无限的哀思,因此,就算是有白事白办(请佛道家弟子)也有白事红办(请戏班子),但是,毕竟是要祭奠亡人,所以,最忌讳的就是大张旗鼓,饮酒吃肉。这样做,不但故去的亲人得不到诵经的功德,反而因为招待客人大开杀戮,而减少福报。
其实,过冥寿这种事情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很少有了,据说现在也只有江苏淮安还有这样的风俗,其它的地方,不会过冥寿,只是有祭日的时候供上鲜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