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光大汇晨老年公寓是传销么
不是码樱正行。北京光大汇晨老年公寓,由北京市民政局投资建设,于2007年11月投入使用。不是传销,在当地工商局登记,所有证书齐全。汇迟清丛晨老年公寓于2012年10月开业,共设有200张养老床位。
㈡ 光大汇晨养老可靠吗
光大汇晨养老机构背景稳健,隶属于光大集团,作为央企,其稳定性相对可靠。
成立已有15年,全国布局32家养老机构,丰富运营经验,相较于新设机构,更为稳妥。
官网介绍详细展示全国布局,覆盖中高端养老机构、养老院、养老社区及康养旅居等。
实地探访光大汇晨北京老年公寓(北七家),获评为北京市五星级养老服务机构,个人体验良好。
北京多处设有分部,风格各异,养老院适合个性化选择,建议现场考察。
光大汇晨以中端市场为主,提供亲民价格,符合大众需求。
以上信息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满意请给予赞,感谢支持。
㈢ 豪华养老公寓的概述
酒店式精装修住宅,集疗养休闲居家于一体,专业护理人员24小时服务……记者近日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采访发现,以居家式享受型为主打的高级老年公寓和老年社区正在兴起,并得到了一些高端老年群体的认可。然而,由于这些高档老年公寓收费高、占地面积大、入住率低,也引发了对其占用土地、浪费资源、造成福利不公的争议。现象:豪华老年公寓很安逸
记者近日驱车从北京市中心出发,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疾驰,来到位于京郊昌平的汇晨老年公寓。展现在眼前的一期园区占地170亩,四排楼房错落有致,居家式公寓、营养餐厅、社区医院、老年活动中心、度假酒店一应俱全,草坪、绿树、假山、池塘环绕周围,空气清新、环境宜人。
走进其中一栋公寓,记者看到,所有通道均是无障碍设计,四层高的楼房配有电梯,方便老人进出。这些高档养老公寓较之传统的养老院,除了硬件设施堪称一流,专业化照护高标准服务也令入住老人称心如意。
争议:普通老百姓无法承受
但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高档老年公寓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少则一两百亩,多则四五百亩甚至上千亩。入住门槛较高,往往需要缴纳10万元至60万元不等的会员费。在此
基础上,每月还要额外缴纳几百元或数千元服务费用。由于收费高,普通百姓无法承受,目前这些老年公寓普遍入住率不高。另外,这些项目还或多或少地获得了国家财政、土地的支持。这引发了人们对这些老年公寓占用土地、浪费资源、造成福利不公的争议。
一位退休中学老师在看了一处高档老年公寓后感叹:这里的服务设施确实好,但收费这么高,我们是不敢奢望住进来的。采访中,不少人认为,这些高档老年公寓动辄投资上千万元甚至数亿元,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却只解决少数有钱人的养老,是资源的极大浪费,还造成社会福利的不公。
民政部相关处室负责人认为,要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交由市场和社会来检验。
㈣ 高端养老院哪家好
高端养老院有泰康之家、海航·和悦家颐养社区、和煦养老、恭和苑老年持续照料生活社区、远洋·椿萱茂老年公寓等,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选择。
1、泰康之家
泰康之家是泰康人寿打造的高端养老社区品牌,泰康之家养老社区集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健康管理、精神现实、社会交流等功能于一体,这里有生活区(居住社区、绿地、中央公园、快乐农庄)、休闲区(商业街、电影院、活力广场)、功能区(学校、康复医院),让老人拥有丰富便利的活力生活。
此外,还配备了专业康复医院和养老照护专业设备。
4、 恭和苑老年持续照料生活社区
北京恭和苑老年持续照料生活社区是直营连锁养老服务品牌「恭和苑」的旗舰项目。恭和家园周边拥有民航总院、朝阳区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双桥医院、管庄中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还有充分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商场、超市、银行、影城等配套设施。
5、远洋·椿萱茂老年公寓
远洋椿萱茂(北京北苑)老年公寓筹建于2012年,是远洋集团养老品牌椿萱茂打造的高品质老年公寓,是以为独立、协助、失智、护理长者提供服务为主的生活照料公寓,配备有丰富的休闲娱乐空间和交流活动空间,并配有乐享大使、营养厨师、生活助理、家庭医生和康复师等专业服务人员。
㈤ 北京高档养老院哪家好
最近总有人问北京哪家的高端养老院最好,如果没有具体的衡量指标(入住率、老人满意度、盈利水平、续约率等)而是综合来看的话,我觉得都很一般,基本也就60分,刚刚及格,但如果说谁最接近于成功,我认为是汇晨老年公寓。
听一些住过汇晨的老人反映他们的服务和管理仅仅是差强人意,自己了解的一些情况也类似,如果从入住率来看,他们运营的很成功,但从其它方面来衡量,他们就排在后面了,但为什么说他们最接近成功呢?
如果没有具体的衡量指标(入住率、老人满意度、盈利水平、续约率等)而是综合来看的话,北京最接近于成功的养老机构,我认为是汇晨老年公寓,它已先一步完成了从营销到服务的转变,他们已经开始探索后期的服务模式。
他们最接近成功是因为他们入住的老人最多,应该在400位以上。北京高端的养老机构入住超过100人的机构屈指可数,能达到汇晨这种入住规模的,只有它一家,因为他们入住的老人多,所以他们遇到的问题也最多。
以我的经验,服务20个老人和服务40个老人基本没什么区别,因为一个机构最少的工作人员也要40多个,服务人员和老人的比例能达到1:1,服务几十个老人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服务50个老人和服务100个老人的差别就大了,服务100个老人和200个老人的区别更大,因为服务人员不会按照老人增长的比例配置,较少比例的工作人员服务这么多的老人,这才是真正考验一个公司运营能力。
服务几十个老人,服务的重点主要是满足老人的需求,尤其是的初期,为了服务好老人,员工会做很多工作职责以外的工作,或者说对于有些本应该收费的项目,就好心的顺手帮老人做了,例如外出给老人带点吃的或者日用品回来、给老人去外面买一些常用药物回来、一些衣服就帮老人给洗了等等。但当住的老人多了,院方就会发现他们要处理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从原来单纯处理老人的服务和建议,变成不单要处理院方和老人的关系,还要处理老人和老人之间的关系、老人和家属之间的关系、老人家属和家属之间的关系,各种问题都会出现,工作量一下变得非常的大。工作量加大,就导致要增加工作人员、运营成本的上升,于是对于原来好心帮老人做的事情,院方都希望把它们摘出来或变成收费的服务项目,以此来调节运营中的压力,同时增加一些收入。
个人感觉他们对于后期的服务模式还是没有清晰的想法,但它毕竟已经开始了后期服务的探索,如果他们更开放、愿意听取建议,那他们会成熟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