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谵妄症与老年痴呆症的区别

谵妄症与老年痴呆症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4-07-22 06:08:37

老年痴呆的前兆是什么

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1、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出现于早期,尤其是近记忆障碍,几十小时甚至数分钟前发生的事情都无法回忆。患者日常生活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反复提问想通的问题或反复述说相同的事情。

2、语言障碍

找词困难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早出现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由于缺乏实质词汇而表现为空话连篇;或由于找词困难而用过多的解释来表达,终成唠唠叨叨。

3、视觉空间技能障碍

7、判断力差,注意力分散

老年痴呆症患者均可在早期出现判断力差,概况能力丧失,注意力分散等。

8、精神障碍

精神症状在早期可表现为患者以自我为中心,狂躁,幻觉妄想,抑郁,性格改变,谵妄等,情绪不易控制。

❷ 什么症状会被认为是老年痴呆症所谓的专家诊断肯定有什么依据!

老年痴呆是一种以获得性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包括老年性痴呆、血版管性痴呆、额权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痴呆、多系统萎缩、正常压力脑积水等疾病。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化,痴呆患病人数大量增加,但以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最为常见.
今天全球有2430万人患痴呆,每年新增痴呆病例460万(每7秒新增1个病例)。临床病理学研究证实,在5~10%65岁及以上痴呆患者中,老年性痴呆超过50%,且女性多于男性。患病人数每20年将会翻一倍,到2040年,将达到8110万。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基数最大的国家,到2006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4亿。65岁以上老年人中痴呆患病率为7.8%,老年性痴呆患病率为4.8%,血管性痴呆(VaD)为1.1%,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发病年龄西部高于东部。据此估计,我国的痴呆人数已近800万,其中老年性痴呆近600万。

❸ 请问有关阿默茨海氏综合症的资料

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老年痴呆症又叫阿尔茨海默病(Alzhemei’s disease, AD),1906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阿尔茨海默首次报告了一例具有进行性痴呆表现的51岁女性患者。当医生给她看一个物体时,她最初能够说出这个物体的正确名称,重复几次都是一样,但是以后突然间,她把一切都忘掉了。当阅读一本书时,她可能无缘无故地跳过一些句子,她也许会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读每一个字,也许会读起来完全没有抑扬顿挫。在书写测验时,她会反复书写同一个音节,而完全忽略其他的音节,因而变得完全错乱,六神无主。当她讲话时,常常是使用杂乱无章的词句,采用似是而非的表达方式。有时,在说话时会突然停下来,一言不发。不能理解向她提出的任何问题。找不到回自己住处的路。随后病情逐渐恶化,四年半后死亡。患者死后病理检查显示:大脑皮层萎缩,神经原纤维缠结。其后,又有类似的病例报道。因此1910年把这种病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美国前总统里根在83岁时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当年他给人的印象是思维敏捷,风度翩翩。可是近10年来,他却完全变了----失去了所有的记忆,连身边的亲人也认不出来。看来上帝并没有偏爱这位显赫一时的人物。在美国,像里根这样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已接近500万。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国内的痴呆患者迅速增加,老年痴呆也将成为我国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老年痴呆九大疾病信号 1、记忆障碍 老年性痴呆的记忆障碍以记住新知识能力受损和回忆远期知识困难为特点。记忆障碍出现于早期,尤其是近记忆障碍—遗忘。记忆缺陷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些病人在输入听信息上有困难,信息从短时记忆中很快消失,信息的储存和远记忆也受到损害。记忆障碍是老年性痴呆的初发症状,既有遗忘—记住新知识的缺陷(与大脑皮质功能有关);又有健忘—远记忆缺陷(即回忆过去已记住的信息的能力,与皮质下功能障碍有关)。患者还会出现虚构现象,这与他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有关,患者不能监视自己的回答或不能纠正自己的错误。同样,记忆力衰退也是脑血管性痴呆早期的核心症状,最早出现的是近记忆力的缺损,远记忆力障碍多在后期出现。 2、视空间技能障碍 在老年性痴呆的早期即有视空间技能损害。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伸手取物时或未达该物而抓空,或伸手过远将物品碰倒。放物品时不能正确判断应放的位置,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甚至在自己家中也发生定向障碍,找不到自己的房间,不知哪个床是自己的。在简单的图画测试上,不能精确地临摹立体图,中期以后连简单的平面图也难以画出。在日常生活中有明显穿衣困难,拿起衣服不能判断其上下和左右。 3、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是大脑高级功能障碍的一个敏感指标,在自发言语中,明显的找词困难是首先表现的语言障碍。随痴呆发展,语言的实用内容逐渐减少,且不适当地加入无关的词汇和变换主题。家属常称之为“说话东拉西扯”,以致虽喋喋不休,听话者却不能从其谈话中理解其连贯思维,甚至不能表达任何信息,是老年性痴呆患者自发言语的特点。与此同时,听理解严重障碍,常答非所问,交谈能力下降,以致不能交谈,进而出现模仿语言和重语症,最后患者仅能发出不可理解的声音,终至缄默。 4、书写困难 书写困难常在老年性痴呆的早期出现。因书写困难致写出的内容词不达意,这可能是引起家属注意的首发症状(如写信)。研究认为,书写错误或失写与远记忆障碍有关。随病情发展出现大量错写(笔画似汉字,但所写的字笔画错误,甚至是不存在的新字)。至病程中后期,患者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自己的名字。 5、失用和失认 约1/3的患者有视失认,不认识亲人和熟悉朋友的面貌。自我认知受损可产生镜子症,患者坐在镜子前与镜中自己的影像说话,甚至问自己的影像"你是谁"。 老年性痴呆患者可表现为两型失用:观念性失用是不能以手势正确地做出连续的复杂动作,如装烟斗、划火柴、点烟。意想运动性失用是不能按指令做出可自发做出的动作,如每天早起患者会用牙刷刷牙,但不能按指令要求做刷牙动作。失用常见于中期,即在记忆和语言障碍已明显出现之后和运动不能明显之前。患者表现为已熟练掌握的技能丧失,如原来会骑车、游泳,病后不会了,严重者不会使用任何工具,甚至不会执筷或用勺吃饭。 6、计算障碍 计算障碍常在老年性痴呆的中期出现,但在早期即可能表现出来,如购物不会算帐或算错了帐。计算障碍可能是由于视空间障碍(不能正确列算式);或因失语,不理解算术作业要求;也可能是原发性计算不能。严重者连简单的加、减法也不会计算,甚至不认识数字和算术符号,也不能回答检查者伸出的是几个手指。 7、判断力差,注意力分散 老年性痴呆患者均可在早期出现判断力差、概括能力丧失、注意力分散、失认。在痴呆早期,尽管有明显的记忆障碍、语言空洞、概括和计算能力有损害,但患者仍继续工作者并非少见。这种情况或是由于很熟练的工作,每日只是简单地重复,但如发生新的情况,或向其提出新的要求时,其工作无能才被发现;或是其记忆减退,工作虽有差错由于被周围同事谅解而继续工作。 8、精神功能性精神障碍 在老年性痴呆早期,尽管有隐袭的智能衰退,但人格和社会行为仍可能明显地是完整的。由于这些行为保留,患者仍能有效地进行社交活动,常使他人低估或原谅患者的无能。情感淡漠常早期出现,患者常有一种面部的愚蠢像。实际上,精神功能性精神症状也可见于早期,患者表现出躁狂、幻觉妄想、抑郁、性格改变、谵妄等。以往较多注意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而忽视精神病性症状,这些情况提示老年人以精神功能性精神障碍为主且病程短者,应考虑为老年性痴呆的可能,避免将以抑郁、躁狂,行为障碍(攻击、乱跑)为表现的老年性痴呆患者误送入精神病院治疗。 9、运动障碍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运动早期常表现正常,至中期则表现为过度活动的不安。如无目的地在室内来回走动,或半夜起床,到处乱摸,开门、关门、搬东西等。随之本能活动丧失,大小便失禁(小便不易控制可能出现早些),生活不能自理。最后呈现强直性或屈曲性四肢瘫痪。智能全面衰退,对外界刺激无任何意识反应,表现为不动性缄默。 二、引起老年性痴呆的病因 对老年性痴呆的确切病因至今仍不清楚,根据有关资料报道,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据统计,老年性痴呆者近亲的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4倍多。在一个家系中有数代人均发生老年性痴呆的报道,故有家属性阿尔茨海默病之称。其中一些病人可发现染色体缺陷,估计与遗传有关;目前认为第21号、19号、14号染色体存在基因异常,近几年又发现第19号染色体Apo-E基因异常,临床上对Apo-E已有测定方法,对可疑病人及家族均可进行测定。老年性痴呆者在脑内出现的老年斑及脑血管沉积中均有大量的难溶性蛋白,即Aβ淀粉样蛋白多肽存在,它与染色体上基因突变有关,且对成熟的神经细胞能产生毒性作用,引起神经细胞退化、变性、坏死而发生老年性痴呆。此外,在老年性痴呆异常的神经纤维中可见到超磷酸化的T(tau)蛋白,它与老年性痴呆关系尚未明确。 2、神经递质的改变 乙酰胆碱是与记忆有关的物质,中枢神经的胆碱能系统在合成乙酰胆碱时需要酶参与,乙酰胆碱转化酶是合成乙酰胆碱必需的酶。在老年性痴呆病人中,其乙酰胆碱转化酶水平降低,乙酰胆碱的合成、释放减少,从而影响正常的记忆和认知功能,但有人发现老年性痴呆患者分解乙酰胆碱的酶也降低。此外,还有多种神经递质如生长抑素、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谷氨酸、神经肽(加压素等)在海马及皮质中含量也有不同程度降低。上述递质变化对老年性痴呆发生的意义尚待进一步阐明。 3、 微量元素 据有关报道,环境中铝的含量过高与痴呆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关。在老年性痴呆者脑内含铝量(3.6士 2.9微克/克干重)较正常(1.80士 0.8微克/克干重)明显增高,铝过多可引起神经纤维变性,可能参与老年斑及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铝能抑制与记忆、认知功能有关的胆碱能系统功能和降低乙酰胆碱转化酶的活性等,从而使病人发生老年性痴呆。但对铝是否引起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因素,目前尚有分歧。 铁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体内的氧化代谢,铁和铁蛋白对脂质过氧化和神经细胞损害有一定影响。此外,铁蛋白和运铁蛋白可清除铁和其他金属元素如铝等。在正常情况下铝与血浆中运铁蛋白完全结合,避免游离铝产生。如铝不能与运铁蛋白全部结合而呈游离状态,则游离铝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使脑组织中铝大量增高。在老年性痴呆的脑组织中,运铁蛋白普遍降低,脑皮质中铁的浓度增高,意味着两者参与了老年性痴呆的病理过程。且铝可促进运铁蛋白释放三价铁,后者可促进自由基产生,自由基毒性反应使蛋白质变性,细胞膜破坏,从而导致病人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锌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脑组织中不少酶类和神经递质的合成均有锌参与。在老年性痴呆者血、脑脊液及脑组织中锌的含量均降低,从而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以及含锌酶的合成和活化(尤其清除自由基的酶),导致自由基清除受阻、神经细胞损害和脑功能障碍。但有人报道在老年性痴呆者脑组织中未见含锌量降低,且不少疾病在体内均存在锌含量的变化,故老年性痴呆中锌含量的改变究竟是起始的作用,还是一种继发改变尚不能确定。 硒具有抗氧化活性,在人脑分布较丰富,老年性痴呆的脑组织中硒含量普遍降低,从而导致自由基清除障碍,引起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但在硒降低时常伴有其他微量元素的变化,硒的作用占多少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可能仅是一种协同作用。此外,尚发现老年性痴呆者脑组织内锰等含量也增高,其意义尚待进一步观察。 4、 脑外伤 有人认为脑外伤可破坏血脑屏障,使白细胞能与脑抗原接触,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神经细胞损害,或脑外伤可直接损伤神经细胞引起痴呆,如拳击性痴呆。 5、 慢性病毒感染 有些由病毒引起的慢性神经变性疾病(如海绵状脑病等)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和老年性痴呆有不少相似之处,从而想到老年性痴呆是否与感染有关。但经多次研究尝试将老年性痴呆者的脑提取液直接感染给动物,均未能成功。且到目前为止,也未能在病人脑组织中真正找到病毒,故感染因素尚需进一步验证。但近来有些实验结果间接证明老年性痴呆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6、 其他 如中毒(药物、乙醇、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脑缺氧、代谢、内分泌疾病、维生素缺乏等均可影响痴呆的发生。此外,造成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也可进一步加重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和发展。总之,引起老年性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情况复杂,病因众多,至今难以用一种原因解释,可能为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老年痴呆症的预防 1、药物预防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养生保健,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方法。根据中医学理论,认为老年人衰老的本质是阳虚血瘀。近10余年来,国内开展了大量抗衰老中药方剂的实验研究,这些方剂中的89.5%以补脾肾为主,所以老年阳虚者可常服健脾补肾之品,如五子衍宗丸之类,可防衰老。 2、灸法预防 灸法亦可扶阳化瘀,延年益寿,古代灸任脉的神阙、气海、关元,督脉的命门、大椎、膏肓、肾俞、志室,胃经的足三里穴(双)、每次灸五壮,均有补肾填精助阳、防止衰老和预防痴呆的效果。 3、避免脑动脉硬化及脑血栓等疾病的发生 以防止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老年痴呆。动脉硬化是痴呆症的主要“敌人”,调节膳食,少吃食盐,并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 4、注意智力训练 勤于动脑,以延缓大脑老化。有研究显示,常做用脑且有趣的事,可保持头脑灵敏,锻练脑细胞反应敏捷,整日无所事事的人患痴呆症的比例高。 老年人应保持活力,多用脑,如多看书、学习新事物,培养多种业余爱好,可活跃脑细胞,防止大脑老化。广泛接触各方面人群,对维护脑力有益。和朋友谈天,打麻将、下棋等,都可激荡脑力,刺激神经细胞活力。 5、精神调养 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这说明精神之调养重在调节七情之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应节思虑,去忧愁、防惊恐。应该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而不争,与时变化而无我,意志和,精神定,悔论不起,魂魄不散,五脏俱宁,这是精神调理的第一要义。就是说,要宁静无惧,恬淡虚无,与世不争,知足常乐,清心寡欲。做到外不受物欲的诱惑,内不存情虑的激扰,这样气血调和,健康不衰。要注意维持人际关系,避免长期陷入忧郁的情绪及患上忧郁症,因为忧郁症也是老人痴呆症的危险因素。避免精神刺激,以防止大脑组织功能的损害。另外,维持家庭和睦可以保持心情愉快,能增强抗病能力。 6、体育锻炼 许多人都知道,运动可降低中风机率,其实,运动还可促进神经生长素的产生,预防大脑退化。实践证明,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益于健康,如坚持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或练气功等,有利于大脑抑制功能的解除,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但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方可达到理想的效果。除整体性全身活动外,尽量多活动手指。 7、起居饮食 起居饮食要有规律,不可变换无常。一般应早睡早起,定时进食,定时排便。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也有积极的意义。在膳食上,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强调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即定时、定量、定质,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和戒烟、戒酒。避免使用铝制饮具,盐一进人体内,首先沉积在大脑内,诱发老年痴呆症。注意补充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缺乏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等),可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血管病变,导致痴呆症的发生。此外,还可适当补充维生素E。维生素E可以增加记忆力,但维生素E为抗氧化剂,可以阻止神经细胞被自由基破坏,有研究指出,老年痴呆症患者连续服了两年维生素E,延缓8个月的退化。专家建议,每日可补充400单位的维生素E,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最近有研究显示,女性在停经后补充女性荷尔蒙,可减少30至40%罹患老年性痴呆症的机率。此外,还应多吃鱼。荷兰以5000名55岁以上的人士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研究显示,多吃鱼得老年痴呆症的机率只有一般人的0.4倍。

❹ 老年痴呆的前兆是什么

老年人发生老年痴呆是由很多种原因导致,包括大脑退行性病变、脑血管性病变、感染、外伤、肿瘤、营养代谢障碍等,其中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性痴呆最为多见。

以上就是老年性痴呆的一些前兆症状,如果家里有老人的可以参考一下,毕竟老年性痴呆在前期阶段一般容易被忽视,常常被认为是老年人年老的特征而不被人发现。当家人意识到自己的老人有可能是患有老年性痴呆,一定要给予重视,一般前期阶段会持续一到三年,之后病情会加重,家人应该提前做好各种必要的准备,如为老人提供较为固定的生活环境,佩戴标志、正确对待老人的一些不良情绪等,防止意外发生。

❺ 什么是老年痴呆症

据统计;老年性痴呆发病率升高,一般是在70岁以后。60~69岁发病率为2%,70~74岁为26%,75~79岁为61%;80~84岁为137%,85岁以后约为278%,即大约每4个人中就有1人以上患这种病。
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老年性痴呆是由于老年人脑都血循环障碍所引起,是人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1906年,德国神经科专家阿尔茨海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病例:病人为女性,年龄虽只有50岁,却有严重的痴呆症状——记忆力丧失、不辨方向、常有幻觉。病人死后,阿尔茨海默解剖了她的尸体,发现大脑中有不少缠结成块状的神经纤维,也就是他所称的“神经纤维缠结”。阿尔茨海默所发现的这类病例就被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阿尔茨海默病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主要发生于40~50岁的中年人之中,因此它又被称之为“早老性痴呆”。20世纪60年代末,借助于电子显微镜,研究人员在老年痴呆病人的脑组织中发现了同样的神经纤维缠结,医学界才弄清楚阿尔茨海默病既不是“早老性”的,也不罕见。因此,有些人也把老年性痴呆通称为阿尔茨海默病。但近期文献报告,特里发现临床上诊断为老年性痴呆的死者中有30~40%经尸检并未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病变。日本的村上元孝等人将老年性痴呆分为脑血管障碍性痴呆和脑萎缩变性痴呆,而将阿尔茨海默病归为与老年期痴呆相类似的脑变性疾病。
记忆力衰退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患者记不住人名,常常是刚介绍之后,又重新问起对方的名字。很简单的事也记不住,有时出了门,又不知为什么外出。发展下去以至保持功能也发生障碍,即过去的记忆难以再现,忘记自己的出生地,甚至连朝夕相处的亲人都无法辨认。语言也失去了流畅性,常好哪哝一些词义不明、前言不搭后语的话。不能正确地进行运算,就像1+3这样简单的算题,有时会答成100。记忆力的衰退影响到工作,影响到社交活动与日常生活时,往往这是一种危险的不祥之兆。
此外,还有些病人因看不下去书而抱怨自己眼睛出了毛病,想到厨房拿杯牛奶,却不知怎么身不由己地走进了卧室,有些病人在做机械性动作时,如梳头,也感到力不从心,动作不协调,这就是所谓的“失用症”。波士顿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的约翰·克劳顿博士指出:早期症状表现形式的不同主要在于大脑受损害部位的不同。
早期症状出现之后,病人就会日渐痴呆。首先是判断力失常。在隆冬时节病人却要穿起盛夏的服装,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表现。病人在淋浴时,可能会把冷水开关与热水开关弄混,自己烫伤自己。有时会把农药误认为啤酒喝下去。病情进一步恶化,病人就会随地大小便,不知该到哪里上厕所,不知自己的家在哪里,弄不清现在是什么季节,甚至想不起自己的老伴到底是谁。部分病人可能变得易激动,怕见生人。有些还进行偷窃、乱打人,在公共场所裸露阴部,玩弄自己的大小便。病情发展到这种地步,病人就需要全天护理。
到晚期,有的病人几乎完全丧失说话和行动能力,终日卧床不起,面部、臂部、腿部肌肉、皮肤抽缩。在临死前的阵痛中,有的病人全身卷曲如胎儿状。病情发展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最初发病的速度,发病快,病情恶化得也快,发病慢,恶化则也慢。导致病人最后的直接死因常常是肺炎(食物被吸进肺而引起的肺炎)。
老年性痴呆除了智能衰退,还伴有意志减退和主动性降低,以及各种精神症状,呈现夜间谵妄症状为多(在夜间发作的一时性意识障碍,呈现错觉、幻觉、错乱等)。还经常可见忧郁、徘徊、多疑、焦躁不安等状态。据调查,痴呆伴有精神症状的比例如下:
夜间谵妄242%忧郁状态121%幻觉妄想148%徘徊111%多疑101%弄火39%不安焦躁99%不洁行为22%攻击行为44%自杀企图11%痴呆老人多见于脑卒中(即脑出血,俗称中风)后遗症,继之是高血压。日本东京都调查认为,痴呆老人中有脑卒中后遗症的占45%,高血压的占34%,半身不遂的占30%,还有嗜睡、或者忽睡忽起的占60%多,大小便失禁的占40%左右。

❻ 老人痴呆晚上和白天都不睡觉

不睡觉是老年痴呆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一整夜不睡,白天睡,内晚上的时候走来走去。治疗容方面,可以使用一些安理申改善智能。还可以使用一些镇静的药物,比如小剂量的奥氮平。这些都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症状。
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晚上失眠的状态甚至是出现了睡眠倒错,也就是说患者晚上不睡觉而白天睡觉,至于如何处理要看患者究竟是哪一种类型。

如果患者仅仅是失眠或者是睡眠障碍,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到当地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神经内科睡眠障碍门诊进一步就诊,如果患者是急性的睡眠倒错那么很可能是脑血管意外引起的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老年痴呆的患者,一般来说,到了中晚期容易合并睡眠的障碍,患者可以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那么,主要适合患者出现了部分的非运动症状有关系。

那么如果患者晚上不睡觉,可以应用一些改善睡眠的药物或者镇静类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应用镇静类药物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的乏力等不适,一定要避免患者出现摔倒,头晕等症状,可以应用一些改善睡眠的药物,比如可以应用文飞或者思诺思或者百乐眠胶囊等,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❼ 老年痴呆九大疾病信号有哪些

(1)记忆障碍。老年性痴呆的记忆障碍以记住新知识能力受损和回忆远期知识困难为特点。记忆障碍出现于早期,并且几乎是患者家属或同事发现的第一个智能障碍,尤其是近记忆障碍——遗忘,甚至认为如果近记忆障碍不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时,则诊断为老年性痴呆就很可疑。记忆缺陷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些患者在输入听信息上有困难,信息从短时记忆中很快消失,信息的储存和远记忆也受到损害,提示对患者无帮助。

记忆障碍是老年性痴呆的初发症状,既有遗忘——记住新知识的缺陷,与大脑皮质功能有关;又有健忘——远记忆缺陷(回忆过去已记住的信息的能力),与皮质下功能障碍有关。即首先是近记忆力受损,随之远记忆力也受损,最终远近记忆力均有障碍,使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患者还可有虚构现象,这与他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有关,并与患者不能监视自己的回答或不能纠正自己的错误有关。

患者的日常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同一问题反复提问。

例如在临床检查中,患者总记不住医生姓什么,甚至否认曾告诉过他。

但患者的近记忆障碍也常被认为是健康老年人常有的健忘而被疏忽,尤其早期遗忘已明显时,远记忆相对保留,以致亲属常认为患者记忆并不差,甚至很好。理由是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前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尽管不否认“当前的事回头就忘”如上所述的情况值得引起亲属的注意。

同样,记忆力衰退也是脑血管性痴呆早期的核心症状,最早出现的是近记忆力的缺损,远记忆力障碍多在后期出现。

(2)视空间技能障碍。在老年性痴呆早期即有视空间技能损害。

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伸手取物时或未达该物而抓空,或伸手过远将物品碰倒。放物品时不能正确判断应放的位置,如不能将锅或水壶准确地放在炉灶的火眼上,因放偏而致锅或水壶歪倒掉到地上。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也可见于早期。至中期,甚至在自己家中也发生定向障碍,找不到自己的房间,不知哪个床是自己的。在简单的图画测试上,患者不能精确地临摹立体图,中期以后连简单的平面图也难以画出。在日常生活中有明显穿衣困难,拿起衣服不能判断其上下和左右,如鸡心领穿反了,裤子穿反,甚或将裤腿当上衣的袖子。

(3)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大脑高级功能障碍的一个敏感指标,在自发言语中,明显的找词困难是首先表现的语言障碍。由于口语中缺乏实质词而成为不能表达意思的空话;或在找词困难时,用过多的解释来表达说不出的词而成赘语。早期虽有找词困难,但物品命名可能正常,列名受损则是老年性痴呆早期的敏感指标。随病情发展,自发言语愈益空洞,命名不能也愈益明显。首先是少用名词的命名能力受损,随后对常用物品名称和亲属的名字也出现命名不能,与命名不能的同时出现错语。

老年性痴呆患者言语的发音、语调及语法结构相对保留至晚期,而语义方面则进行性受损。随痴呆发展,语言的实用内容逐渐减少,且不适当地加入无关的词汇和变换主题。家属常称之为“说话东拉西扯”以致虽喋喋不休,听话者却不能从其谈话中理解其连贯思维,甚至不能表达任何信息,是老年性痴呆患者自发言语的特点。与此同时,听理解严重障碍,常答非所问,交谈能力下降,以致不能交谈,进而出现模仿语言和重语症,最后患者仅能发出不可理解的声音,终至缄默。在病的大部分过程中,产生言语的机械部分仍正常,发音与其他初级运动一样不受损。随病情发展至后期才发生口吃和(或)

含糊的咕噜声。

(4)书写困难。书写困难常在老年性痴呆的早期出现。因书写困难致写出的内容词不达意,这可能是引起家属注意的首发症状(如写信)。研究认为书写错误或失写与远记忆障碍有关。随病情发展出现大量错写(笔画似汉字,但笔画错误,甚至是不存在的新字)。

至病程中后期,患者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自己的名字。

(5)失用和失认。检查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失用和失认是很困难的,难以将其失用和失认与由于失语、视空间技能障碍和遗忘所造成的无能区别开。约1/3 的患者有视失认。面容认知不能者,不认识亲人和熟悉朋友的面貌。自我认知受损可产生镜子征,患者坐在镜子前与镜中自己的影像说话,甚至问自己的影像“你是谁”。老年性痴呆患者可表现为两型失用:观念性失用是不能以手势正确地做出连续的复杂动作,如装烟斗、划火柴、点烟。意想运动性失用是不能按指令做出可自发做出的动作,如每天早起患者会用牙刷刷牙,但不能按指令要求做刷牙动作。失用常见于中期,即在记忆和语言障碍已明显出现之后和运动不能明显之前。患者表现为已熟练掌握的技能丧失,如原来会骑车、游泳,病后不会了,严重者不会使用任何工具,甚至不会执筷或用勺吃饭。

(6)计算障碍。计算障碍常在老年性痴呆的中期出现,但在早期即可能表现出来,如购物不会算账或算错了账。计算障碍可能是由于视空间障碍(不能正确列算式),或因失语,不理解算术作业要求;也可能是原发性计算不能。严重者连简单的加、减法也不会计算,甚至不认识数字和算术符号,也不能回答检查者伸出的是几个手指。

(7)判断力差,注意力分散。老年性痴呆患者均可在早期出现判断力差、概括能力丧失、注意力分散、失认和意志不集中。在痴呆早期,尽管有明显的记忆障碍、语言空洞、概括和计算能力有损害,但患者仍继续工作者并非少见。这种情况或是由于很熟练的工作,每日只是简单地重复,但如发生新的情况,或向其提出新的要求时,其工作无能才被发现,或是其记忆减退,工作虽有差错由于被周围同事谅解而继续工作。

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随着记忆力减退,逐渐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计算力、定向力、理解力的不同程度的减退。与老年性痴呆相比较不同的是,老年性痴呆患者可出现智能的全面减退直至完全丧失,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减退是呈“斑片”性的,有人观察到最常见的是时间定向力、计算力、近记忆力、自发书写及抄写能力降低,其智能衰退并非是全面性的。而由于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根据部位不同可出现各种相关的神经精神症状:一般来说,位于左大脑半球皮层的病变,可能有失语、失用、失读、失书、失算等症状,位于右大脑半球的皮层病变,可能有视空间觉障碍;位于皮层下神经核团及其传导束的病变,可能出现相应的运动、感觉及锥体外系障碍,也可出现强笑、强哭的症状,有时还可出现幻觉、自言自语,木僵、缄默、淡漠等精神症状。

(8)精神功能性精神障碍。在老年性痴呆早期,尽管有隐袭的智能衰退,但人格和社会行为仍可能明显地完整。由于这些行为保留,患者仍能有效地进行社交活动,常使他人低估或原谅患者的无能。

情感淡漠常早期出现,患者常有一种面部的愚蠢像。实际上,精神功能性精神症状也可见于早期,患者表现出躁狂、幻觉妄想、抑郁、性格改变、谵妄等。以往较多注意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而忽视精神病性症状,实际上,精神障碍可能更突出。有无精神病性症状以及有哪些精神症状,可能反映了老年性痴呆的不同亚型,也可能间接反映老年性痴呆在遗传方面的差异。这些情况提示老年人以精神功能性精神障碍为主且病程短者,应考虑为老年性痴呆的可能,避免将以抑郁、躁狂,行为障碍(攻击、乱跑)为表现的老年性痴呆患者误送入精神病院治疗。

(9)运动障碍。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运动早期常表现正常,至中期则表现为过度活动的不安。如无目的地在室内来回走动,或半夜起床,到处乱摸,开门、关门、搬东西等。随之本能活动丧失,大小便失禁(小便不易控制可能出现早些),生活不能自理。虽然老年性痴呆患者直到晚期才出现运动障碍,但肌张力增高并非少见,即使是轻度和中度的痴呆患者,大多可表现锥体外系体征:如出现累及上、下肢及颈部的肌强直,运动减少,震颤,异常的屈曲姿势。

当患者智能减退不突出或被忽略且已出现锥体外系体征时,易与帕金森症在诊断上发生混淆。至疾病晚期,逐渐出现锥体系统症状与体征和锥体外系症状与体征,或原已有锥体外系体征加重,最后呈现强直性或屈曲性四肢瘫痪。智能全面衰退,对外界刺激无任何意识反应,表现为不动性缄默。

根据上述疾病信号,临床诊断还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尤其是高级神经功能检查,常结合痴呆量表测定。常用的量表有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HDS)以测定患者智力障碍的程度,再应用Hachinski 缺血量表鉴别痴呆的类型。此外,辅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脑电图、头颅CT 和MRI、脑血流测定及血液生化检测等进一步加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期尽早、正确、积极地治疗痴呆,尤其是那些可治性痴呆。

阅读全文

与谵妄症与老年痴呆症的区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5年芜湖市老年大学 浏览:471
养老保险断档一个月 浏览:291
瘦高长寿 浏览:591
怎么查父母的档案 浏览:33
长沙自费社保什么时候退休 浏览:108
拉萨15年社保退休工资表 浏览:312
张家口养老院大全 浏览:667
兴文县2019年养老基数多少 浏览:467
重阳节爱文化 浏览:499
我儿子脑瘫攻击父母怎么办 浏览:467
张杰的父母2021过的怎么样 浏览:412
重阳节中秋节清明节国庆节 浏览:24
长寿会客椅怎么选 浏览:168
老年痴呆是看精神科吗 浏览:45
世界各国退休金 浏览:380
来凤至重庆长寿湖多少公里 浏览:465
入深户养老金会更高吗 浏览:20
60后养老缴费补助需要哪些条件 浏览:443
入职体检看哪些指标 浏览:860
济南长寿金 浏览: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