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年性肝炎的特点
60 岁以上的人患肝炎者称为老年性肝炎。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1)老年肝炎的发病率占总肝炎发病率的2% ~ 3%。
(2)病原学检查也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占48.1% ~ 65.5%;丙、丁、甲、戊型肝炎病毒的确切比例尚不清楚。
(3)黄疸发生率高,占70% ~ 80%,程度较深,持续时间长。
青壮年患急性黄疸型肝炎的黄疸多在2 ~ 4 周内消退,老年人则需1 ~ 2 月。
(4) 肝炎症状较重, 重型肝炎发病率高, 国外报道达20% ~ 40%;合并其他脏器感染也多,如肺、泌尿系、腹腔霉菌、细菌等并发症者达50% 左右;部分病例初期像普通黄疸型肝炎,由于并发症的影响,可使病情加重。
(5)淤胆型肝炎较多,转成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比例为45% 以上,肝硬化者占25% 左右。
(6)病死率高,总预后较差。
(7)常见低血钠,当老年人出现肝炎同时有谵妄、幻觉、行动异常的情况时要检查血钠,并与肝昏迷做早期鉴别。
上述特点可能与老人生理机能相应减退、肝重量下降、肝血流减少、免疫力低下、肝细胞再生能力锐减、肝脏解毒功能及合成糖原、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的能力低下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有慢性疾病及并发症等因素相关。对老年人出现肝炎症状时要及时就诊,首先要鉴别黄疸的性质,特别要警惕排除肝、胆、胰、肝周淋巴结肿大和原发性及转移性癌的可能。不管入院时病情如何,都应按重型肝炎对待。
『贰』 老年人患急性传染性肝炎会出现哪些症状
老年人如患急性传染性肝炎,一般起病急骤,症状严重,表现为明显乏力、食欲不振、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往往还有发热与畏寒。老年人急性肝炎发生黄疸的机会也多。
如果检查肝功能,谷一丙转氨酶明显升高,提示肝细胞损害十分严重。另外,老年人急性传肝治愈病程也较长,至少两三个月以上。老年人如患慢性传肝,可以是急性状况迁延而来,上述这些肝炎的症状不能断根,时好时坏反复出现,称为迁延性传肝。
由于老年人抵抗力差,所以由迁延性传肝演变成慢性肝炎的机会远比青壮年人为多,这样病程迁延一年以上,肝炎症状持续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功能会逐渐恶化。总之,老年人患肝炎,程度上要比青壮年人厉害。
『叁』 中老年常见病症传染病特征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疾病综述】人到老年,身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所衰退,抵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也就大为减弱,某些传染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却有所增高,这也是令人担忧的事实!如非典、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加之,很多老年人素有痼疾,多种疾患缠身,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肺气肿等,一旦再感染传染病,病情则趋于沉重、死亡率也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患传染病后其临床表现的症状,体征多不典型,以体温为例,发热几乎是患传染病者主要的症状之一,在老年人体温往往不高,故不易早期诊断而贻误治疗。
【病症特点及确诊】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的特点,是当前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传染病。老年肝炎的发病率近年有所上升,急性、慢性肝炎的病死率也以老年人为高。老年肝炎的临床表现是:起病隐晦,很多老年人不知何时起患病,出现黄疸时多深而重,且持续时间长。重型肝炎较多,易合并糖尿病、胆道感染等夹杂症,病情重笃,故病死率高。老年人黄疸型肝炎与恶性肿瘤之间相互误诊,也属常见。
流行性感冒流行时,对老年人是很大威胁,老年人一旦得病,易并发病毒性肺炎。
此病初起仍为“流感”的症状,发热、头痛、全身酸楚,但两三以后病情可急剧恶化,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口唇及指甲紫绀,甚至咳出血样痰,放射科透视可见两肺部典型阴影,可因而危及生命。
老年人患流行性乙型脑炎后,经治医生往往固执于此病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易感患,对于出现神志不清、昏迷、抽搐等症征常易误诊为脑血管病。
老年肺结核病50以上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是早年肺结核的复发,肺结核的固有症状常因老年人素有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病而被掩盖,对诊断肺结核有价值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常呈阴性反应,这些都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
【治疗原则】老年病患者用药也有其特殊性。药物在老年人身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都因年龄老化和器官功能衰退而有啊变,药物疗效则受到削弱。老年人用药的安全度降低,如治疗传染病常用的抗菌药,即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等,一般成人治疗剂量对老年人却可出现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应少而精,争取用最小的剂量能取得最好的疗效。在治疗传染病时不能滥用抗菌药物。
对于老年传染病的防治,鉴于某些传染病发病率在老年人中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今后在实施免疫计划接种工作中,也应考虑老年人,如乙脑疫苗、伤寒菌苗的接种。老年人要讲究卫生,经常运动,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防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