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救助站老年痴呆

救助站老年痴呆

发布时间:2024-05-11 08:51:15

⑴ 我叔让派出所送到救助站不到十个小时就被救助站的人弄丢了,请问救助站有责任吗

你说是你叔,我的理解是你叔岁数大了不是正常人,是不是老年痴呆,要不然怎回么能说弄丢了,答如果是的话,你说让救助站把人弄丢了还说他们有没有责任,说实话这个不能把责任推给人家,这属于你家就没看住你叔,救助站收留了出于好心帮助,一个不正常的人即使有人看着,谁还没有方便的时候,总不能绑在身上吧,是你叔丢了你家着急,可是你们也点通情达理吧,咱不能把责任都赖人家。你说是不是呢?

⑵ 老人走失一般社会什么地方会收留

一般在救助站等政府救助部门。

⑶ 老人频频走失,养老制度究竟该如何反思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谈的比较多,可能思维比较跳跃,欢迎各位道友补充。

个人认为,老人走失和养老制度没有必然联系。我们国家是想让所有的人老有所依,可是这要慢慢来,先全国统筹社保,把自由职业者和广大农民也纳入社保体系。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我们还要满足精神所需,这才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

回到原题,老人走失多数还是因为老年痴呆,这个病无解,不仅形成原因至今未明,治疗方法也就只有吃药。很多专家建议老年人多活动脑子,比如做益智游戏,锻炼记忆力,不过这种观念还没有普及。而且受制于老年人思想的局限性,很多人老了就打打麻将,生活简单不需要思考,正是这种安逸的日子使神经功能退化。

过去我们的社会没有出现这种问题,因为那时一个家庭很多人,日子过得清贫,很多老人七老八十还要自己烧饭、劳作。现在我们说很多人得了富贵病,不光指饮食,还有思想。年轻人不能担负起老人的晚年生活,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管理不好,罪魁祸首就是房价。



这个建筑拿了很多奖项,不过最终还是没有抵过暴风雨。但这只是开始,至少有目标和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更美好。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住的地方,连对门的邻居都不认识,住在一个小区的同学面都没碰见过。上班有压力,回家也压抑,有时候想社交聚会一下,人家还都没空。

中国人把家看得这么重要,我们国家就要好好反思一下怎样提高家庭幸福指数。工资不涨,房价飞涨,物价不降,利息连降,这样的大环境注定老年人只能靠自己,年轻人靠自己还够呛。

我们国家现在倡导的养老制度还是很合理的,思路没错,国家只能保证基本生活水平,想要晚年生活过得好还得补充商业保险。其实国外的养老制度也不外乎如此,有的国家是部分人养老,生活水平不错,有的国家是全民养老,不过连基本生活都不能保证。

所以我们对国家要求不要太高,毕竟中国人口多,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路比别人难走很多。我想到一句话:“董明珠走过的路草都不长”,放在这儿也挺合适。方向没错,就是实践起来,问题比较多。

除此之外,我们国家的科研人员是不是该研发一种实时监测老人行动的工具。国外有个小男孩自己倒腾了一个,纽扣般大小,第一代是贴在脚上的,只要老人一走就有反应。一开始只是检测老人半夜起来,后来更新成第二代,全身上下哪儿都可以贴,解决了一代容易掉的问题。年轻人只要手机下载一个APP,就能实时监测了,不过目前还在完善中。

这个构思很好啊,如果我们国家也研制出来,老人就不会走丢啦,GPS一定位,在哪很明确。这个还可以改装一下用在孩子身上,最好是犯罪分子拆不下来那种,这样找寻失踪儿童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了。岂不是两全其美?

⑷ 发现流落街头神经不正常老人怎么办

如果我们发现流落街头神经不正常,老人呢,第一可以报警,第二可以向有关部门这个反应。

⑸ 闄曡タ涓鐢峰瓙鎮璧忕櫨涓囧绘瘝锛屼綘鏄鍚﹁兘鐞嗚В浠栫殑涓惧姩锛

闄曡タ鏈変竴浣嶇敺瀛愭偓璧忕櫨涓囧绘壘姣嶄翰锛屽皬缂栬兘澶熺悊瑙d粬鐨勪妇鍔锛屾瘯绔熸瘝浜叉槸杩欎釜涓栫晫涓婂瑰瓙濂虫渶濂界殑浜猴紝姣忎竴涓瀛╁瓙閮芥槸浠庢瘝浜茶韩涓婃帀涓嬫潵鐨勪竴鍧楄倝锛岃繖浣嶇敺瀛愮殑姣嶄翰鍥犱负鎮f湁闃垮皵鍏规捣榛樼棁璧板け涓骞村氾紝鍦ㄨ繖娈垫椂闂撮噷浠栦篃闈炲父鐥涜嫤锛屽苟涓斾竴鐩撮氳繃濯掍綋鍙戣繃瀵讳汉鍚浜嬶紝鏈寮濮嬬殑閰閲戞槸鍑犱竾鍏冿紝浣嗘槸鏁堟灉骞朵笉鏄鐗瑰埆绐佸嚭锛屼负浜嗗惛寮曞ぇ瀹剁殑鍏虫敞锛屼簬鏄灏卞皢閰閲戞彁鍒颁簡100涓囥

涓夈佺粨鏉熻

杩欎綅鐢峰瓙鐨勫瓭蹇冩墦鍔ㄤ簡寰堝氫汉锛屼篃甯屾湜浠栬兘澶熸棭涓鐐规壘鍒拌嚜宸辩殑姣嶄翰锛屽悓鏃朵篃甯屾湜姣忎竴涓浜洪兘鑳藉熺湅涓鐪艰繖浣嶈佹瘝浜茬殑鐓х墖锛屽傛灉鍦ㄨ矾杈归亣鍒扮被浼兼儏鍐电殑璇濓紝涔熻佸強鏃剁殑鍛婅瘔杩欎綅鍏堢敓銆

⑹ 救助站怎么救助

根据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条,“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前款规定情形的不属于救助对象。(楷体)

新《办法》要求对求助者的身份进行甄别,这成为市救助站每天都要面对的最为首要也是最复杂的难题。

据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按照规定,要询问求助者的姓名、年龄、户口所在地、住所地、身份证、近亲属等一系列详细资料,而后根据每个人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

难题二:求助者口述难辨真假

据了解,自实施新《办法》以后,来市救助站寻求帮助的求助者共有1191人,在市救助站的努力下,其中的1089人获得了救助,但工作人员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大量信息均是来自于求助者本人的口述,很多情况难以得到核实。例如,有些求助人员刻意编造虚假姓名,有意隐匿真实情况;还有不少求助人员家庭住址多处于外省偏远山区,导致救助人员无从查考,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甄别救助对象的难度。

市救助站的一位工作人员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前不久,一位自称江西某地的打工者到站里求助,想要一张返乡车票,救助站对其提供的情况进行核实。然而,电话打到当地派出所,派出所的回复是查无此人。此外当地派出所还声称,前一段时间,北京救助站也曾经查询过该人情况。救助站立刻重新询问打工者,打工者又报了安徽省的一个地名。救助站再次对此进行核实,当地派出所亦称查无此人。

救助站工作人员认为事有蹊跷,便对该打工者进行了说服教育,最后打工者说了实话。原来他是安徽省某地人,去北京打工后迟迟没有找到工作,他便去北京市救助站求助,从那里拿到了一张火车票。但他不慎将票丢失,于是就通过扒火车到了天津。到了天津,他想以同样的方式再拿一张火车票。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类情况他们经常会遇到,有时为了核实一个情况,工作人员要打十多个电话,但即便这样也未必能够彻底核实。

难题三:如何杜绝重复救助和骗助

由于核实求助对象的口述情况存在一定困难,因而容易出现一些重复救助或骗助的现象。据介绍,在前不久的一次街头引导工作中(注:引导工作指救助站工作人员来到街头,主动向流浪人员或乞讨人员讲解救助站的性质和情况,如有人愿意接受救助,工作人员便将其送回救助站),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意外发现,在11名被引导的求助者中,竟有4张熟悉的面孔。

面对这一现象,杨建勋颇感无奈,但他也有自己深入的思考。

“救助站不是养懒汉的地方,我们要杜绝重复救助或骗助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要求救助站工作人员具备高度责任心和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需要在全国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平台,只要工作人员上网一查,就可以获知全国各地的相关信息,既及时快捷,又不易出错,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重复救助和骗助的问题。”杨建勋如是说。

难题四:痴呆老人难以安置

3月18日,记者在市救助站采访时,恰好看到一名似乎有些老年痴呆的老者被送到救助站求助。面对这一情况,杨建勋有些无可奈何:“如何妥善安置老年人、未成年人以及残疾人这些特殊人群是救助站目前最为头痛的难题。”

据介绍,不久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刘大娘与家人失散,后被民警送到救助站。为了帮助老人找到家,工作人员想尽了办法,但老人一直无法说清自己的基本情况。正在救助站一筹莫展中,幸好老人的家人及时找到救助站,将刘大娘接走。

杨建勋表示,找到刘大娘的家人可以说十分侥幸。实际上,被送到市救助站的走失老人大多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他们无法提供明确的个人资料,查找亲属十分困难。此外,还有一些居住在贫困地区的孤寡老人,他们一般没有直系亲属,即使查到家庭地址也无人将其接走。市救助站能做的只能是给当地政府发函,请当地政府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如果发函也解决不了问题,市救助站就只能派人护送老人回家了。但市救助站毕竟人力、财力有限,这对市救助站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

难题五:救助特殊人群左右两难

记者翻看了天津市救助站求助受理情况的登记册,发现青壮年受助者大多只需救助站提供一天的食宿或一张车票,便可安全离去,救助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而对孤寡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救助相对要难得多。这些特殊人群往往查找容易送出难,“出口”十分不畅,如此长期下去,市救助站的压力十分巨大。据粗略统计,天津市救助站西青分站目前滞留的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在50至60名左右。

此外,按照规定,救助站的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然而据报道,某市救助管理站里的一些属于特殊人群的受助者,有的受助时间已达两个月以上。尽管按照有关规定,“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但所谓“特殊情况”对那些特殊人群来说就是一种“普遍情况”。长此以往,将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受助者长期滞留在救助站内。这种情况不仅将使救助站难以承受,同时也有悖于救助的“临时性”规定。

难题六:如何救助“职业乞丐”

记者前去采访的当天下午,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还要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到流浪乞讨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引导。

“可能不会有什么收获,”杨建勋表示,“目前街上有一些‘职业乞丐’,对于他们我们虽有心救助,但却鲜有人领情。”

据介绍,不久前,塘沽救助管理站流动救助车发现一名身穿学生服装的女孩低头跪在路边,在她身前摆放着一张写有悲惨身世的“求助信”和“休学证明”,信上说这位女孩16岁。

救助站工作人员随后将其接回救助站,但面对众人的问话,女孩始终缄默不语。经过耐心的说服工作,女孩终于开口道出实情。原来她今年已经22岁了,已婚并育有一个4岁的孩子,因与丈夫发生口角,遂离家在外闲逛。后来她花了30元钱,购买了一套“求助信”和“休学证明”,然后就到天津“赚钱”来了。女孩拒绝了救助站送她回家的帮助。

他们为何拒绝救助?

据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街头乞丐应当是救助的重点人群,但那些“职业乞丐”往往都不愿到救助站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职业乞丐”每天都有一定的“收入”,有人甚至“收入不菲”,他们当然不愿放弃这个财源而被救助回家。

其次,很多“职业乞丐”早已经习惯流浪乞讨的自由生活,因此他们宁可街头乞讨,也不愿进救助站。

第三,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为应急性的临时救助,但这些临时救助不能解决那些流浪乞讨人员的根本问题。因为一些“职业乞丐”的家乡比较贫困,这些乞讨人员即使被助返乡,也可能会为了谋生再次出来乞讨。所以这些乞讨人员认为,与其这样折腾,还不如干脆拒绝救助,一直在街头乞讨。

事实上,像天津救助管理站遇到的尴尬,其他城市的救助站也或多或少地遇到了。有关专家指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仅有救助站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共

-- 紫霞游戏平台为您解答

⑺ 福利院、救助站、收容所三者的区别在于哪里

福利院、救助站、收容所三者的区别:

一、福利院、救助站、收容所三者的定义不同:

1、福利院:福利院是国家、社会及团体为救助社会困难人士、疾病患者而创建的用于为他们提供衣食住宿或医疗条件的爱心福利院场所。他们为了社会的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2、救助站:救助站是指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站。全国共有救助机构2031个,其中独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有261个,全国救助机构床位近10万张。

3、收容所:收容意为收纳容留,收容所即收留生活无着或处境困难者的机构。

二、福利院、救助站、收容所三者的收费不同:

福利院:

自费寄养人员的收费标准如下:

一、护理费

1、三级护理100元/月;

2、二级护理135元/月;

3、一级护理175元/月;

4、特级护理面议。

二、床位费

1、院民楼(三人间)80元/月;

2、老年公寓(朝南二人间)210元/月;

3、老年公寓(朝西二人间)180元/月;

4、老年公寓(朝西或朝北二人间)150元/月。

救助站,收容所: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免费提供下列救助:

1、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2、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3、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4、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5、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7)救助站老年痴呆扩展阅读:

1、救助站对于难以界定是否符合条件的求助人员,应先予以救助,待确认符合条件后,继续予以救助。对不符合条件的,终止救助程序。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对于自愿终止救助的,要及时终止救助。

2、对于受助期满且无正当理由拒绝离站的,要终止救助。受助人员在站内发生疾病时,救助站应及时予以医治。对于危重病人,要护送到由同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医治。救助对象在指定医院医治,采取先记帐、后结算的办法,定期由当地财政部门负责结算。

3、受助人员返回常住户口所在地、住所地或所在单位时没有交通费的,由救助站发给乘车(船)凭证,铁路、公路、水运等运输单位验证后要安排乘坐相应的公共交通工具,运送受助人员到达目的地,所需费用由发送地救助站定期结算,报当地财政部门核销。

4、无行为能力不能自己返乡的受助人员,由救助站负责通知流出地民政部门接回。对于找不到家、无行为能力的痴呆傻等受助对象,由救助站送当地社会福利院供养,由财政部门按福利院救济标准核拨经费。

阅读全文

与救助站老年痴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82老人肺结核如何治疗 浏览:600
歌曲孝敬农村爹和妈 浏览:134
网上怎么交养老保险保费 浏览: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浏览:533
老年痴呆漫画图 浏览:395
脂肪酸预防老年痴呆 浏览:717
晚上十一点宜听什么歌养生 浏览:29
南京公立养老院 浏览:275
汉代重阳节的小故事小剧本 浏览:869
老年人健身用品 浏览:351
古文老年人 浏览:192
有人60岁 浏览:532
老人有阴道炎吃什么药 浏览:730
独生子女父母费一年领多少钱 浏览:303
滋补养生药材朋友圈怎么卖 浏览:942
衢州个人健康体检多少钱一次 浏览:600
漯河市80岁以上养老补贴多少钱 浏览:992
养老金的替代率还有多少啊 浏览:996
中老年人什么好 浏览:492
社区夕阳红老年艺术节活动总结 浏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