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日本老年公寓案例分析

日本老年公寓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4-01-09 07:44:22

㈠ 30岁了还不结婚、不生娃,这代年轻人将来如何养老

可以有三种方式选择:养老院、住养老社区、组养老互助群。


其实,养老问题不只是无子女的人要面临的问题,即使已有子女的父母,随着子女对养老观念的改变,父母老了以后也要面临同样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我说说这三种养老方式给我的感触。

住养老院的舅姥爷

我的舅姥爷因为患有帕金森,家人把他送进养老院生活。养老院每月6000元,因为舅姥爷是一个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特殊护理,所以收费相对高一些。

我和我妈去探望他的时候,总感觉他情绪很低落,工作人员只能保证舅姥爷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不会特别关心他的心情。所以他每次看到我们的时候就显得很高兴,我也愿意陪他说话,哄他开心,我们要离开的时候他还会掉眼泪,眼里充满了不舍和委屈,也期待着我们能再来看他。

我感觉,人一旦住进养老院,有子女的老人比无子女的老人除了多一份对子女的期盼,其他的区别并不大,总有一种被亲人抛弃的心情,更谈不上享受晚年生活,所以我将来老了除非迫不得已,不会选择养老院度过余生。

同我妈参观养老社区

现在很多保险公司都开设了养老社区的服务,我爸妈买保险的这家保险公司也有这样的服务,他们有一个免费参观养老社区的机会,我就和我妈一起去了解了一下。

工作人员大致给我们介绍了养老社区的内容,让我对这种新的养老模式产生了兴趣。

可以花钱购买使用权也可以通过购买保单的形式拥有使用权,使用权是可以继承可以转让的;因为是养老社区,所以里面的配套设施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而设计,比如老年人关心的看病,吃饭问题都被周全的考虑到,同时为了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还提供了很多娱乐的设施;就像住在普通的楼房一样,拥有更多的私人空间;因为享受了更好的服务,所以就价格来说也会比住养老院更加贵一些。

听了介绍后,我觉得这样的养老方式更加符合我们这代人追求享受美好生活的养老观念,相比于住进封闭的养老院,我更加倾向这样的晚年生活。

阿姨组建的互助养老群

阿姨生大病住院手术需要儿子签字的时候,他的儿子正在和老婆在泰国享受热带风情,这一点让阿姨彻底醒悟,养儿防老已成过去,养老还是要靠同龄挚友们的相互帮助。

阿姨在郊区的高档小区买了一套花园式洋房,和她买到同一个小区的还有另外三户挚友。他们打算老了以后不再依靠子女养老,而是采取互助养老的方式。平日身体健康的时候就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各家轮流做饭打牌聊天,身体不好的时候又可以依靠朋友送医喂药。因为处在近似的境遇中,又有友谊的加持,所以照顾起彼此也会更加上心。在最脆弱的时候,有好朋友们在陪身边,心里也不会感到孤独。

阿姨的这种养老方式也是我很向往的另一种养老方式,脱离了养老机构的限制,晚年生活会更加自由、更加洒脱。但是要享受这样的养老方式,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比如有一定资本做基础,还有一群和自己一个圈子的挚友。

对于养老的问题,我们年轻人也不用过于焦虑,相信随着养老产生的不断升级,将来我们可以享受到更优质的养老服务,也会有更多的养老方式供我们选择。

㈡ 选择在椿萱茂老年公寓养老怎么样呢

应该还不错啊,要不然好几位同事也不会把自己的家属送到椿萱茂。听他们说,椿萱茂作为一家高端养老院,不仅能够提供传统的养老服务,还有专业的照护医疗团队,甚至能够提供科学的失智照护服务,让很多失智老人老有所养。另外在椿萱茂老年公寓里面还能与很多同龄人交流,有更多的话题,公寓内还有各种活动项目满足长辈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孤零零的在家好多了。我正打算跟父亲商量一下,也把他送去椿萱茂享受老年生活呢!

㈢ 养老地产有哪些开发模式

中国步入老龄化的一个地段,现代的养老地产的建设也越来越多了。养老建设的设计模式有很多种!我们远景设计研究院在针对现代养老地产的建设开发过程中问题,提出了15种开发模式。分为5大类!
第一类:与社区共同建设

模式1:专门建设综合型养老社区
综合型养老社区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的,包含养老住宅、养老公寓、养老设施等多种居住类型的居住社区。社区中除了有为老人提供的居住建筑之外,还会有老年活动中心、康体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配套设施。其开发主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民营企业,也可以是由政府投资进行建设。
模式2:新建大型社区的同时开发养老组团
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大型居住区楼盘时,会考虑划分出一部分区域专门建设养老组团。这种开发模式有利于带动企业转向新的客户群,走产品差异化路线。养老组团与社区其他组团能够共享配套服务资源,降低配套设施的建设量。
模式3:普通社区中配建各类养老产品
据调研,许多六七十岁、身体较为健康的老人都会辅助子女照顾下一代,老人需要与子女住的近一些。而为了避免由于生活习惯差异而产生矛盾,老人和子女更愿意选择分开但邻近居住。因此普通社区中配建一些养老居住产品,可满足老人与子女在同一社区就近居住的需求。这种“全龄社区”的居住理念能够较好的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将会是较受欢迎的一种养老居住模式。
模式4:成熟社区周边插建多功能老年服务设施
在几个社区之间插建养老设施将会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开发模式。
第二类:与相关设施并设

模式5:与医疗机构结合,就近设置养老设施
目前国内一些养老机构希望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使养老设施或养老社区与医院就近设置、共同建设。这种“医养结合”模式的特点在于,能够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引入养老项目,从而提升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使老人感到居住在其中较有安全保障。

模式6:养老设施与幼儿园并设
养老设施与幼儿园共同设置是一种较好的模式。这种模式既能迎合老人愿意与儿童共同在一起的心理,又能够将养老设施与幼儿园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节约建造和人力成本。
第三类:与旅游或商业地产相结合

模式7:与教育设施结合,建设养老公寓
与大学等教育设施相结合的养老社区也是很受欢迎的。目前有很多“高知老人”在退休后希望能够继续学习、发挥余热。养老社区、老年公寓若能靠近大学设置,并让老人享受一部分教育资源,则会与他们的需求更加吻合。

模式8:在旅游风景区中开发养老居住产品
养老地产与旅游、休闲、养生产业相结合是较为合适的一种模式。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开发商尝试在开发旅游地产的同时,加入养老养生、康复保健、长寿文化等理念。这类养老项目一般会选在具有较好的风景资源或特色文化资源的地区,例如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模式9:与商业地产结合,开发老年公寓
在城市中心区等繁华地段进行商业地产开发时,搭配建设老年公寓,也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模式。对于一些居住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城市的老年人而言,他们希望能享受城区中便利的商业、休闲配套资源,而当他们需要护理时,往往更不愿放弃城区的优质医疗资源。
第四类:与国际品牌接轨

模式10——引入外资,建世界型连锁老年设施
目前一些国际养老机构或投资企业试图开拓中国市场,建设连锁型老年设施,以缓解其国内的养老压力。例如欧洲一些国家的养老服务成本非常高,他们希望能在劳动力相对低廉的国家拓展市场,选择地域和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建立养老设施,让老人在比较健康的年龄段到这里养老。

模式11——与国际知名养老品牌共同开发,引进管理模式
最近的养老地产开发热潮促使很多开发商、投资者或政府人员都到国外参观考察,从中看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模式,并希望能够将其在国内推行和实现,例如引进国外老年运营管理团队,或与国外知名养老品牌共同开发等。这种模式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要注意将其“本土化”。
第五类:其他方式转型

模式12——与保险业结合,利用险资投资养老地产
目前保险资金介入养老地产的情况已经开始出现。从险资的特征来看,由于其资金规模较大,回报要求低而周期又长,相比来说更为适合投资养老地产,也有利于养老地产的灵活经营。未来保险业可能会成为养老产业重要的投资主体之一。

模式13——与护理服务业结合,将原有优势注入养老地产
在对日本养老产业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企业从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洗浴、上门护理等服务开始,逐步向养老地产方向转型,并最终获得成功。这些企业最初在护理服务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客户群是其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模式14——利用自身独特资源转型开发养老地产
在我们所接触到的项目中,曾碰到过酒店管理公司希望转向投资养老地产的情况。这类公司具有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一方面酒店的服务管理形式与养老设施有相通之处,很多经验都能够应用于养老设施的管理服务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利用旧酒店改造为养老公寓,或在酒店中提供养老服务等。
模式15——将旧的国有资产盘活,改造为老年设施
可将一些闲置的国有资产盘活,改造为老年设施,例如城里的旧医院、办公楼、小学、幼儿园、私人物业用房等。这些国有资产所在区位较好,在城市中的分布相对均匀,比较适合进行改建。
以上我们远景设计研究院(四零零-零二三-二二零六)总结出来的养老地产的模式。但在这些模式中不是很适应中国国情,所以参考时请注意。楼上所说的三种是最为常规的三种。

㈣ 益阳养老院暴雷,6000名老人被骗,怎么回事

曹荣林,做杂工为生,一生积蓄被益阳纳诺养老院以预订床位收取,化为乌有。他脱光衣服,纵身一跃,从益阳资江大桥,跳入30米下的深冬的江水,留下了他 人生最后的印记。

非法集资罪立案标准

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所谓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行为实质所在。

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一是未经有关监管部门依法批准,违规向社会(尤其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如未经批准吸收社会资金;未经批准公开、非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等。(从一些报道来看,市面上存在未经法定程序即以「投资入股」名义向老年人吸收资金的老年公寓项目,这是比较明显的。)

二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出资人货币、实物、股权等形式的投资回报。有的犯罪分子以提供种苗等形式吸收资金,承诺以收购或包销产品等方式支付回报;有的则以商品销售的方式吸收资金,以承诺返租、回购、转让等方式给予回报。(需注意,一些媒体报道中也提到,有的老年公寓项目,可获得现金形式返还的「床位补贴」,这就简直把利诱性写脸上了)

三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受害者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非法集资活动往往以“响应国家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等为名,行违法犯罪之实,既影响了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又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老年人身陷养老公寓非法集资、诈骗中,的确有这样的情况,资本打着「国家」的名义招摇撞骗)。

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2、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集资诈骗判多少年?对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罪规定了三个档次的处刑。即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对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对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由于这类犯罪案件情况较为复杂,从实际发生的案例来看,诈骗的数额一般都很大,有的数额在百万元、千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数亿元、数十亿元。至于何谓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何谓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做出司法解释予以明确。

㈤ 养老院里有那些令人胆寒的残酷真相

近年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养老问题成了当前社会不得不面对的困难。
尽管对于中国人来说,主流仍是“养儿防老”,毕竟这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的孝道思想,也是许多国人一直遵守的准则。
但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养老院的兴起,让老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多抉择。然而在养老行业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法则”。随着人们的深入了解,这些问题也逐渐浮出了水面……
中国老龄化现状——不为人知的养老院残酷写照
自2020年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2亿,占世界老龄人口总量的1/5。并且据有关部门预计,到2045年时,中国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数的30%,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而相对而言,我国养老服务还比较滞后,不仅社会普及率差,大部分城乡社区还存在着基础设施不足、医疗文化设施覆盖少等问题,这与当前老龄人增长需求存在明显差距。
可随着家庭养老负担的加重,再加上如今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等问题,单纯依靠子女来养老已经难以实现,养老社会化将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对于当前养老行业来说,无论是护理人员还是规模水平都无法进行匹配。
尤其我国养老还面临着三个短缺:第一是相关法律不够完善;第二是养老床位设施缺少;第三是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
而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养老行业的门槛日渐降低。那么在这样的状况下,那些养老院的老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其实中国养老院无论是高档还是中低档,只要踏进去,那就只有四个字:吃喝等死。
据悉,一些养老院的屋子会像病房一样排列着6~7个单人床,而这孝圆就是老人们每天生活的空间。并且无论是生病瘫痪还是四肢完好,都有可能会被安排在一起。
尽管每个房间会配备两个倒班的护理员值班来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可面对如此多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护理人员又怎会有精心照料的精力呢?
在这里,为了打理方便,无论是男女都会剪成短发,胸前戴着统一的防漏围兜,几乎没有性别的区分。在房间和楼道的窗户外面都加上了护栏,俨然如同一座特殊的“监狱”。迹耐养老院里没有个人的隐私,更没有生命的尊严。
而这些护栏,是为了防止老人们跳楼自杀而安装的。他们大多数已经不再畏惧死亡,更多的是想要一份解脱,于是许多老人都会采取一些极端方式。
即使是付了高昂养老费的高档养老院,也只是会在物质上优越一些。
许多远离了家人的老人,都会目光呆滞,很少与人交流,他们的精神往往得不到慰藉,十分孤独。
在原生态纪录片《乡村养老院》中,就有着许多这样的例子。
其中一名叫做羊会莲的老人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她已经102岁,精神也有些微失常,无儿无女,却每天闹着要找家人。一天她午睡醒来,趴在窗口想要回家,门却被人锁住了,而这扇门正是为了防止她乱跑。
羊会莲只好吵闹不止,门口的老人们也早已习以为常,还有人拿着棍子吓唬企图让她安静下来。终于有一名老人不忍将门打开,羊会莲便立即拿着包袱步履蹒跚地出了房门,但她在门口徘徊了一会后,便又放下了行李,坐在椅子上开始陷入沉思。
八天后,羊会莲去世了。而面对这种状况,其他老人们都毫无波澜,甚至认为她是去“享福”了。84岁的老太太赵学华就对此十分羡慕,她拥姿慎春有四个子女,却经常将死挂在嘴边,称自己“如果年底还不死,明年住进来又得交钱了。”
因为腿部残疾,这位老人已经失去了行走能力,而她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了用处,不想给子女带来更多的负担。幺女偶尔会来看她,可每次都是时间短暂、步履匆匆。不过这位渴望死亡的老人却十分矛盾。
她的桌上永远摆着几盒速效救心丸,一旦发病就会立即吞下。据其他人称,医生告诉赵学华每次只用吃八粒,但她着急起来就会一连吞下十几粒,因为害怕病痛就这样带走了她的生命,也不愿躺在冷冰冰的房间里独自离去。
而住在养老院的除了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都是因为子女无法赡养而来到这里,他们的内心都有着一样的“痛”,他们的眼神里都透露着孤寂。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老人们便会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聊着天,他们相互吐槽着:养儿防老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养老院丛林法则:子女是攀比顶端的基石
那既然养儿防老并不绝对,为何还会有人千方百计地想要延续子孙后代呢?这还要根据我们的传统观念来进行分析。虽然传宗接代是动物的本能,但在中文里,还有一个词被称为“绝户”,是指没有子孙、无后代的人,是绝对的贬义。
因为子女永远属于第一顺位继承人,也是维权受益人,更是为父母主张权利的合法主体。因此自古以来,能够子孙满堂的家庭都会让人相对高看——这意味着一个家庭有着充足的劳动力,以及毫不怕事的底气。
而在养老院里,也存在着这样一条鄙视链。据某养老院老板透露:一家养老院就如同一个小型社会,也存在着霸凌和攀比、排挤与优越感,老人的待遇甚至与工资多少无关。
首先是来自同院老人的压力。在一家养老院里,每个金字塔的顶端都是儿女双全、有权有钱的阶层,再往下依次排开,最底端便是无儿无女、没有文化的孤寡老人。
这些底端老人们就如同学校里的孤儿,无论遭到怎样的排挤,都不会有人来替他出头,因此遭到鄙视的状况会更加变本加厉。
而这些小打小闹的拌嘴与争抢,又丝毫不会触及到法律法规,就如同未宣之于口的约定俗成,着实让人憋屈又难受。
可如果是有子女的老人,即使子女并不孝顺,但只要他有维权的动机,譬如能从中获取钱财等;甚至越是利欲熏心、唯利可图的子女,这位老人就越不会有人去招惹,毕竟没有人想被讹诈。
其次是来自护工的区别服务。护工们每天需要面对许多的老人、处理许多的事情,于是也练就了“看人下菜碟”的本事。
需要精心对待时,他们能丝毫不出差错,能够敷衍了事时也绝不自找麻烦。尤其是无法自理的孤寡老人,遇上势利眼又欺软怕硬的护工,老人们没有了主张和申诉的权利,又没有子女的维护,只能被人肆意对待,所以说养儿不防老,但防吃绝户。
一纸合约,终究难以杜绝“合法伤害权”。而这些伤害可谓五花八门,还让人难以抓到把柄,例如被故意调换环境差的床位、喂食物时偷工减料、以及对老人不予理睬等等。
的确,有人存在的地方就会考验“人性”,正如养老院老板所说:“人性的恶,这里一样不少。”
最后便是来自院方和老板的管理。要知道,每个老板的主要目的都是“盈利”,对商人来说,没有什么能大过这一点。
因此要给老人“良好的体验”,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而院方的管理更无法具体到方方面面,何况如果只有老人的一面之词,即使遭到投诉,除非家属不管不顾来闹事,否则院方很容易就能轻轻揭过。
更别提没有子女的老人,即使非正常死亡,也不会有人来维权。所以院方们也会将老人分成三六九等,不同的状况也会区别对待。那么会出现非正常死亡这样可怕的情况吗?
对此那位养老院老板举例道:“在餐饮行业有个指标叫‘翻台率’,意思就是想要多接待顾客、获取更多利益,就必须让客人更快地离开。”就如同许多快餐连锁店都会放上高脚凳一样,它的宗旨不是让客人“宾至如归”,而是让客人感到不舒服后快速离开,以求“翻台”,赚到下一桌的钱。
如果把这种经营思路套上养老院的经营模式,转为“翻床率”,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如何优雅地老去: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
而为应对当前老龄化社会,政府自然也推出过一系列安排措施。其中一个名为“幸福守门人”的项目,就以能良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而著称,并且在实施以来已经初见成效。
这是哈佛大学联同中南大学科技部,以及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共同支持下创立的研究所。
“幸福守门人”总共分为几个模式,第一个是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模式,它分为四个板块:孤独量表、抑郁量表、身心健康简表以及社会支持量表。
这个模式是研究者在对老龄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大量走访筛查后所发现,大多数老人尤其是农村留守老人,他们的孤独是普遍性的,这种孤独并非抑郁,而是处于一个精神临界点。
于是研究者们建立了“守门人”,即志愿者与地方人员相互配合,包括乡村医生、社工积极分子等,一起进行老年人送爱心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维系好与老人们的情感互动,弥补他们精神上的空虚。
第二个是时间银行模式。时间银行最初由美国律师爱德华发现,当时他看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有许多贫穷的失业黑人,于是思考着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劳动时间的交换。
而应用到社区里面,就是为了让相对年轻的人付出劳动时间来帮助高龄、体弱的老人,例如送水、做家务、聊天等,并将劳动时间记在账上,来兑换成别人对自己年老以后的服务。
实际上这种模式也只是培养一种习惯,大多数人都没有去兑换服务,只是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代代相传的文化。
第三个模式名为“老人会”。“老人会”之名其实在历史上就已经存在,它意在督促人们“敬老、贺寿、举丧”,如今运用也可称为重拾传统精神文明。
据称后来杭州一家老人会上,还增加了一项福利探病的新内容。也就是将老人会里的费用支出一半来探望生病的孤寡老人,让他们也能享受到被关怀的温暖。
第四个模式被称为“病友会”。顾名思义,它是一个倡导病友间互助、互惠、互动的活动,人们可以在一起相互鼓励与学习。病友会其实已经由来已久,在我国的多个城市都出现过这种案例,据医生称:这种鼓励对病人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如今该项目已被国家卫健委列为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在全国1600多个社区、320个农村进行了推广。但总的来说,当前我国养老事业仍然面临着艰巨困难,政府政策也还是难以跟上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而在长期以来的“优生”文化下,我们渐渐忽略了“优逝”。正如清华大学教授景军所称:“安详地面对死亡,是每个生命个体末期的尊严。”
因此,无论是少年还是老年,尊严都是一个人的底线。如何优雅地老去,也是所有人都应该考虑的事情。而优雅的前提,便是享受生命。生命是品质与数量的统一,有质量的生活包括文化的境界、物质的支撑以及内心的安定。
而每个人都可以为提高自己的老年生活质量出一份力:那就是当老去之时,也要保持年轻的心态,怀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并不断地提升自我,充实内心,以此来增加精神的富足。
要知道连古人也曾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作为21世纪的我们,也更应该漂亮地活着,优雅地老去。

㈥ 有没有好的养老院

随着我国老龄化和高龄化问题的极速加剧,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已难以为继,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机构养老资源的紧缺…尤其,对于失智失能老人的照护,呈现出“社会养老难以吸纳、家庭养老难以为继”的局面 ,山西慈行静苑老年公寓以智能化老年公寓,使众多老人及周边居民享受到老有所养、来有所居、踏实幸福的晚年生活。南通万福护理院于2017年10月28日正式对外营业,是一家集医疗、康复、养老、护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医养融合的股份制机构,投资2880万元,机构占地面积21亩,开设床位500张,设置综合内科、康复医学科、临终关怀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多个科室,拥用国内外一线品牌的医疗、康复设施,DR、超声波、心电图、中频治疗仪、智能康复训练器等设备及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是目前南通市规模较大的护理及养老型机构。

阅读全文

与日本老年公寓案例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上要入职体检尿蛋白偏高怎么办 浏览:983
广西哪些小城市适合养老 浏览:73
老人脚打跪是什么原因 浏览:620
单位人员到达退休年龄如何操作 浏览:706
重阳节的鹤是什么意思 浏览:129
父母的疫苗接种查询怎么查询外省 浏览:793
中老年人晚上口苦口干该吃什么药 浏览:495
厂里体检不空腹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浏览:105
母亲为有孝敬自己心里高兴的句子 浏览:309
天津老年大学学费多少钱 浏览:210
老年人皱纹图片素材 浏览:723
重阳节的时间英语 浏览:64
入职体检一般多久能通过 浏览:868
到退休年龄单位不给办理退休 浏览:434
开养生馆手续有哪些 浏览:180
长寿区有什么会所型KTV 浏览:574
征兵体检过了网上怎么不更新 浏览:414
农村老人新农合怎么办理 浏览:583
老人家一到晚上就脚麻脚痛 浏览:459
皮肤怎么变好道家养生功法 浏览: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