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和我老公没孩子,我婆婆对他弟的孩子特别好,宠溺的跟皇太后似的,我看了心里就不是滋味
你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同时你更应该理解婆婆的心。
首先,“隔辈亲”这是亘古不变的。每个奶奶爷爷都会比爱自己的孩子还爱孙子辈。你的婆婆也不例外。且不说宠溺对孩子成长多么不好。但是老人就是无法控制爱孙子。从情感请你应该理解老人。
另外,还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你是婆婆,那么9是儿媳妇经常问候婆婆,还是要婆婆经常问候你。所以想要婆媳关系好,作为晚辈你应该主动联系婆婆。这和你有没有孩子没关系。
所以,你心里不舒服可以理解,但是你要宽容大量一些。这样婆媳关系就会好一些。
Ⅱ 为什么家里的老人老是喜欢溺爱孩子,这样真的好吗
有句谚语叫“爱之深,责之切”,很多长辈往往容易陶醉在这种“给予”的幸福中,殊版不知这又进入另一权个极端,变成了“替代父母”。剥夺孩子的独立性,披着爱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其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任。很多家长有说不完的“我是为你好”“你要听我的”——表面上看,是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实质上则是事无巨细地剥夺了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在教育上,“溺爱”恰恰是反“爱”的,所以也是反教育规律的,会阻碍儿童正常潜能的发展,剥夺孩子亲身体验生活的权利,会让孩子失去很多生活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被“溺爱”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的原因。没主见、窝里横、没有同理心……一切教育的症结,都在于成人只考虑如何打造和控制这个孩子。
Ⅲ 老人溺爱孩子,孩子的父母应该怎么做
一,耐心说服老人。爷爷,奶奶和父母是两代人,除了在年龄上有较大的差异外,思想方法,生活经历,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社会条件以及所受到的教育等,都存在很大差距。再教育晚辈方面持有不同的意见,态度和方法是正常的;因此,父母要看到老人溺爱孩子的”必然性“,可以先肯定老人的慈爱之心,尊重老人的劳动成果,对老人哺育之情表示由衷感激。然后,向老人陈述正确教育孩子的责任以及溺爱孩子的危害性,希望老人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例如,不偏袒孩子的短处,不娇惯孩子,孩子来看望时,不要给孩子零花钱或唠叨”你妈不会照顾你“之类的话。如果采取了讲道理的方法解决矛盾,老人一般会通情达理,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重担。
二,采取一些必要的教育手段。孩子任性也好,有某些不良行为也好,虽然与老人的溺爱,娇惯有关,但父母应看到自己未尽教子责任的一面,因此,父亲,母亲在向老人说理的同时,可通过一些必要的教育手段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家长对孩子的合理要求要坚持下去,不妥协。但切忌没耐心,态度粗暴,更不可打骂孩子。另外,父母如经常带孩子出外远足,野餐,游泳,滑冰等,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便可加深与孩子的感情,使孩子自觉地听从父母的意见。
Ⅳ 老人对孩子过度溺爱,家长应该怎么做
“隔代养娃”是中国社会非常普遍的家庭现象。通常是因为父母忙于工作,不能整天和孩子待在一起,所以不得不请老人过来帮忙带孩子。
但是大多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因为非常爱惜孙辈,无微不至的照料孩子,导致“宠坏”了他们:不许孩子做一点简单的家务,为孩子包办所有事情。即使父母在教育孩子,老人也常常会出面“护着”孩子。
如果遇到被宠坏的孩子,应该对孩子有更多的耐心。可以指导孩子的个性。对于情绪无法控制的问题,父母不应太急于停止或责备,而应先学会使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教孩子如何面对情绪,让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再去对孩子进行教育。
Ⅳ 老人溺爱孩子,老公不理解怎么办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么一个词:隔辈亲。其实说白了就是家里的老人在对待自己家的小孩的时候,会格外的疼爱宠爱,在他们的眼里,孩子无论做什么都是好的,即便是犯了错误他们也不会去斥责更不会去教育孩子,这样长时间下来孩子身上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毛病,这样的一来长辈对于孩子的疼爱就属于溺爱了。
毕竟习惯这个事情是从小养成的,一旦小的时候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想要改正就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定要跟自己的老公提前说好,毕竟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的,不能说因为老人溺爱孩子就回来孩子的一生。这样孩子以后长大是会恨我们的。所以这一切都要提前跟老公商量好,让老公去跟家里的长辈说,这样他们可能会听从一些他的建议。
Ⅵ 老人太宠溺小孩了怎么办不是我家的是小叔子家的!
孩子如果这样下去,肯定有一天让他的家人头痛的,一旦到了他们头痛的时候,他的家人就没有能力解决孩子的的问题了。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至老;这句话过去认为是迷信,无科学依据,而现在心理学却证明这句话却包含有丰富的科学道理 心理学把岁以前的孩子看作是人生长和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孩子最为基础的阶段),而其中三岁以前的成长和教育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关键中的关键,一旦三岁以前的基础教育被忽视,到六岁就需要花数倍的努力来纠正孩子的问题 就提到的孩子而言,属于典型的放任、骄纵型 教育学给出的观点是,对宝宝的教育既不能过于严厉,又不能不能温和或放纵,三岁以前的宝宝,一定要教会他知道对错,懂得规矩、秩序、礼貌等等 现在中国已到了老龄化社会,老人多小孩子,老人由于自身能力的下降,有很多期望通过对孩子的宠爱,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再加上现在小孩少,更加进一步强化老人的这种心理 但孩子是教育的结果,只要自己教育得当,孩子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所以,关于孩子的想法,最好别受那些教育不当孩子的影响。
Ⅶ 家里老人太过溺爱孩子,作为父母的自己该怎么做
不能一味的指责老人,应该和老人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一:应该认识到老人的辛苦
二:坦言孩子的缺点,和老人一起改善
三: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四: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老人的不是
Ⅷ 为什么老年人溺爱孙子
答-在中国古时就有血缘就是传种接代的说道,所以在每个家庭里的老人如有孙子就喜上眉梢。如今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就没有这说道了[男孩女孩都一样---常说女孩是父母的贴身小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