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大学 心灵家园
几位友人将我的“老年大学年轻了几代老年人”发表在《蚌埠老年大学》校刊上的文章视频和照片分别发送给我,是祝贺、鼓励、鞭策或兼而有之。
近日,又得告知:此文亦被《蚌埠日报》选登于《淮河晨刊》。
我想,是我代言了大家的心声?远在大洋彼岸的我,是否应该将此“共鸣”分享给关心、关注、支持我的“亲”们。
老年大学三十年校庆征文
声乐中(7)班 吴锡波
寒来暑往,蚌埠老年大学不觉已历三十个春秋,迎来了自己金色的而立之年。
建校以来,老年大学人在这栋并不算宽绰的教学兼办公楼里让一代又一代的老年人“又一次背上书包,又一次走进学校。”坐进久违的课堂,体会了一把重返年轻的感觉。
走进教学楼,只见教室走廊粉白的墙上老师和同学们书法字画展示的名言,字如玑珠催人奋进。
一间间明亮整洁的教室和排练大厅里:时装班羽衣霓裳;舞蹈班神采飞扬;书法班笔走龙蛇;工笔班鸟语花香……。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
不绝于耳的优美乐音:声乐班琴曲悠扬;丝竹班余音绕梁;钢琴班奔腾激越;诗词班金曲流觞。更是令人神清气爽。
一门门中老年人喜爱的课程设置,弥补了忙碌贡献的前半生无暇顾及的爱好和追求,难怪一再“扩招”仍一席难求,映射出校方管理水平的卓越。
来自各条战线的精英师资队伍,教的负责,绝不因为是老年大学而“应景”敷衍;学生们学的认真,绝不为排遣余年打发时光。师生之间,多了一层兄弟姐妹的情谊,建立起真正的“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课堂上老师们即有严谨的知识传授,严肃而一丝空旁不苟,又有老年大学特有的“包容”,尤其对于有些老年学员“转瞬即忘”的特点,不厌其烦,反复强调重要的知识点。
同学之间,忽略了年龄,忘年之交融融而和谐。花甲夫妇成了“同桌的你”,时而商量,间或争论充满了友爱;更加有之,古稀伉俪相互搀扶共度楼梯的情景动人而温馨。
我的父亲,曾就读于老年大学书画班,重拾他年轻时的绘画爱好。经过系统的提高之后,他画的桃花“桃之夭夭”透着盎然春意;书法作品在各类书画展上屡屡获奖。斗大的寿字在他自己八十大寿的喜宴上获得宾客啧啧好评。
我的叔叔,也曾在老年大学书法班,师从我市的书法大家李洪太受益匪浅。他的一幅幅条屏、立轴,令人体味到那种“大江东去……”的豪情。
如今,我和我的弟弟妹妹们又像我们的父辈一样坐到了老年大学的课堂上。成为我们父辈的“校友”。
现在,在声乐老师系统的声乐基础知识指导下逐渐打开了“面罩”,告别了以前严肃而刻板的脸,启动了“笑肌”,运用“胸腔共鸣、喉腔共鸣、鼻腔共鸣”等基本技法唱起歌来“喜上眉梢”,居然可以做到老师要求的“将快乐传递给大家。”周围的人说我像变了个人似的。是的,有多少老年朋友在这里重新锻造,变得年轻。一代又一代的老年人接踵进入这座神圣的殿堂,得到升华而焕发青春。
三十年来,一批批蚌埠市的老年人,退出了建设祖国主力军建制序列,已将自己大部分精力和智慧奉献给了中华复兴的民族大业。当他们步入金色的晚年之际进入了金色的老年大学,成为老年大学的学员。得益于党和国家的老年人政策,一代代的老年人在这里真正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充电”之所在。不仅仅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更要老有所学,发挥余热继续奉献社会。
三十年来,老年大学一届又一届的学员已遍布我市的各个角落,中小学校、社区、街道到龙子河边,张公湖畔,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从辅导下一代书法绘画,弘扬中华文化,到配合形势,组织、指导大家编排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到处可以听到他们歌唱红歌的歌声,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在踏上自己圆梦之旅的同时,为实现中国梦传播着正能量。
这是猛散一群奋发向上,孜孜以求,完善自我,完美人生的可爱的老年人。不求重返“年轻”,却时时追求着年轻。
老年大学整卅载,桑榆满园百花开。
不与桃李争芳菲,伏枥老骥满情怀。
夕阳辉映人未晚,黄昏矢志千里外。
中华复兴千秋业,圆梦路上亦豪迈!
吴锡波 (略有调整 于悉尼枝亏氏)
2. 老年大学是干嘛的
老年大学的授课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主要包括的有健康、烹饪、艺术等方面。
老年大学是适应社会老龄化、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时代产物。随着生活与医疗条件的改善,中国老龄化的步伐加快了,中国人口已进入老龄闷喊化阶段。面对社会老龄化,党和政府以及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老年人的工作。
胡锦涛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尊重历史。党和政府多年来强调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老年人也要继续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老年大学是实蚂毁野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终身学习”最恰当的体现。
(2)老年大学是老年人的家园扩展阅读:
老余慧年大学是“空巢”老人更新知识的课堂,健身养心的场所,开心娱乐的园地,广交朋友的平台,智力开发的基地,
随着中国老龄人口的增多,20世纪八十年代,老年大学在中国许多地方兴起。1973年,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创办于法国。老年大学面对老年群体.但是老年教育却是最年轻的教育。所以,办老龄大学还缺乏经验和理论的总结。要不断探索,认真总结,提高对老年大学办学规律性的认识。
老年大学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达到帮助老年朋友“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的目的,使清华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办老年大学,搞教学、抓管理.都要遵循教育的共同规律.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发挥学员的教学主体作用。教师和管理人员既要从学员的实际出发,又要依靠学员来办学。
3. 老年大学是什么,可以在里面学些什么
老年人上的大学,琴棋书画都有哦,还有老年模特队,还有其他专业,望采纳
4. 办老年大学有何现实意义
其实,所谓老年大学就是档次高一点的养老院罢了。 养老院当然是有很大意义的。
5. 什么是老年大学其定义,宗旨,目的,社会意义
1、定义:老年大学是“空巢”老人更新知识的课堂,健身养心的场所,开心娱乐的园地,广交朋友的平台,智力开发的基地。
2、宗旨目的:
提高对老年大学办学规律性的认识。老年大学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达到帮助老年朋友“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的目的、使清华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办老年大学,搞教学、抓管理.都要遵循教育的共同规律。
空巢”老人的出现到快速增长,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极大关注。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现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满足“空巢”老人上述五种需求,老年大学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她是“空巢”老人的温馨家园。
3、社会意义:随着中国老龄人口的增多,20世纪八十年代,老年大学在中国许多地方兴起。1973年,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创办于法国。老年大学的办学方式非常灵活,既有固定场所集中授课,也能远程授课。老年大学的授课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健康、烹饪、艺术等方面。
(5)老年大学是老年人的家园扩展阅读:
2013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明确提出,“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充分发挥开放大学作用,开展继续教育和远程学历教育”。
2013年11月,国家开放大学成立推进老年教育领导小组。校长杨志坚担任组长。
2014年3月,国家开放大学下发《国家开放大学关于推进老年教育的意见》。
2014年4月,国家开放大学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国家开放大学老年大学建设方案》。方案提出,要开设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相关专业,开展老年教育和养老服务培训项目,建设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课程,构建新的办学体系,推进示范基地建设。
国家开放大学召开专业建设审议会,审议通过老年服务与管理和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培养方案。
6. 老年大学对老年人真的有好处吗
老年大学对老年人有一些好处。
老年大学既是老年人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老年人快乐生活的一个平台,通过学习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戏陪旁曲、器乐、电脑、保健、养生等等课程,老年大学不仅满足了老年人自拦此身的需求,为保证老年人的健康生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起了重要作用,既充实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芦衡橡,排除了老年人的寂寞孤独感,又可以进一步开发老人的智力资源,发挥老年人的作用。
7. 老年大学对于老人有哪些意义
老年大学对于老人就是一个聊天 交流的地方。不至于很寂寞有点事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