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老年痴呆加拿大宋院士

老年痴呆加拿大宋院士

发布时间:2023-05-16 09:18:10

1. 老年痴呆

我尊重你的建议!
老年痴呆的药物疗法

治疗老年痴呆的单味中药包括:
(1)补益药:有人参、西洋参、党参、鹿茸、刺五加、绞股蓝、灵芝、红景天、紫河车、酸枣仁、柏子仁、白芍、知母、何首乌、肉苁蓉。
(2)活血化瘀药:丹参、赤芍、葛根。

(3)化痰开窍药:天麻、钩藤等。

老年痴呆患者如何选用药茶

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的单味中药一般可用于制作药茶。药茶疗法可作为老年痴呆的一种辅助疗法,应用时应辨证施“茶”,因人、因病、因证、因地而选用不同的药茶,最好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应用。凡年老体虚者、慢性病患者应用药茶时,应长期少量地饮用,不宜一次大量饮用,否则有害无益。

中医药防治老年痴呆
1 肾虚髓少是发病的主要病机
祖国医学虽没有老年性痴呆的病名,但类似本病病症的记载却不少。如《灵枢.口问篇》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瘦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王清任认为年高无记性者,脑髓诸空等等。属祖国医学的呆病、文痴、郁症、癫疾等范畴。并认为一系列症状与年龄的衰老有关。人体肾气随增龄而渐衰。肾主精生髓,肾精不足,髓海必虚,脑海则失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夹痰上扰神明;或下元不足,心火独旺,水火不济,神明被扰;或肾衰火不生土,脾虚痰浊上蒙清窍;或肾气不足,心失所养,血脉运行乏力,血瘀阻脑。致人精神智力和运动失调而发生衰退和痴呆,出现精神恍惚,健忘,眩晕,语言颠倒,失眠或嗜寐等一系列症状。脑为元神之府,病位在脑,基本则在肾。肾虚髓少是主要的发病病机。
2 补肾生髓是治疗的基本大法
老年痴呆症,病位在脑,病本在肾,常累及心、肝、脾多脏功能紊乱。临床以本虚标实多见,无论临床证情如何多变,肾虚髓少是其主要病机。补肾填髓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根据这一治法,笔者在临床上治疗该症常以:生地、熟地、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茯苓、仙灵脾、女贞子、山药等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兼脾虚湿浊不降者,加黄芪、石菖蒲、法半夏等,兼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牛膝等;兼水火不交者,加川连、肉桂、夜交藤等;兼血瘀者,加桃红、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等。治疗常能收到满意效果。例治王某,男,66岁。1991年10月就诊,述离休后几年来,在家无所事事,情绪不畅,初起头晕头痛,不寐健忘。近年来出现性格改变,记忆力衰退,计算力下降及定向力模糊,经常出门不能识路返家。经行头颅CT检查,提示大脑萎缩,就诊时患者由家属陪同并代述病情。见患者消瘦,表情呆滞,行动迟缓,舌质偏红边有瘀点,脉沉细偏数。辨为肾虚精亏血瘀。治拟补肾生髓佐以活血。药用生地15g、熟地15g、山萸肉10g、枸杞子10g、菟丝子10g、仙灵脾10g、女贞子10g、紫丹参10g、红花10g、当归15g、赤芍15g、泽泻10g、茯神10g、川连5g,服药20剂,症状明显改善,继续加减服药2月余,同时嘱患者调节情志,参加一定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患者自觉症状逐渐消退,记忆力和计算力增强,并逐渐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随访2年病情无反复。
3 积极的摄生是防病却病的有效措施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逐渐形成的病理变化过程,人的衰老,肾气的衰退虽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并不是每一个老人都会患痴呆。从临床发病情况看,其发病除与自身身体素质如肾精亏旺有关外,与自身的性格、生活习惯及社会环境等亦有密切的关系。中医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对老年痴呆的治疗。强调未病先防,治在早期。人在未老之时即开始注意摄养,使机体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进入老年期更应积极摄养,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延年防衰。防病于未然,其摄生主要是精神摄养,主张多用脑勤用脑,防止老年无事不用脑。应多看书读报、下棋、养花、书法绘画等,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大脑经常活动。并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以保持机体气血流畅,生命充满活力。同时应注意清淡饮食。积极的生活态度,合理的饮食,科学的养生方法是防止早衰的有力措施,也是配合药物治疗痴呆的有效措施。
老年痴呆症,虽属难治性疾病,应用中医药治疗,治疗中抓住补肾填精的基本大法,辨证施治,配合精神摄养等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2. 老年痴呆的十大危险信号,千万别大意

我导读

老年痴呆是一种隐匿起病,以认知功能进行性恶化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伴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和精神行为改变。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该病是不可逆的,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惟一可行的办法是“防”字当头。老年痴呆有哪些危险信号,如何预防老年痴呆,中医药如何防治老年痴呆?下面我为大家具体介绍。

01

老年痴呆的十大危险信号

1. 记忆力衰退,尤其是近事遗忘;

2. 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

3. 语言表达出现障碍;

4. 搞不清时间、地点、日期,甚至分不清白天黑夜;

5. 判断力受损;

6. 理解力下降;

7. 将物品放在不恰当的地方,如水果放在衣柜里,袜子放在餐桌上;

8. 情绪或行为的改变;

9. 性格改变;

10. 兴趣丧失。

02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

1.科学饮食

低盐低脂低糖,荤素搭配,戒烟。多吃胡桃肉、大枣、莲子、猪羊脑、蔬菜、豆制品、瘦肉和水果。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E、叶酸。喝适量葡萄酒。少食动物脂肪,限制动物内脏。少服安眠药。

2.不用铝制炊具

尸检发现,痴呆病人脑内铝的含量是一般人的4倍。

3.坚持用脑

阅读、下棋、猜谜、填字 游戏 、拼图 游戏 、吟诗等能减慢大脑老化。

4.防治便秘

研究表明长期便秘使智力大为下降,80%以上的老年痴呆病人与便秘呈“正相关”。

5.多听音乐

日本专家发现,音乐对脑电波、脑血流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活跃脑功能。

6.勤锻炼

如叩齿、散步、慢跑、手指运动等可直接刺激脑细胞,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教授,经过55年的临床研究和理论工作研发出一套“手指操”。6个动作防痴呆。具体如下:

(1)将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拨,做屈伸运动10次。

(2)用拇指及食指抓住另一只手的小指基部正中,揉捏10次。

(3)将小指按压在桌面上,用手反复刺激之。

(4)双手十指交叉用力相握,然后突然猛力拉开。

(5)刺激手心,每次捏掐20次。

(6)揉擦中指尖端,每次3分钟。

早起、晚睡前各做完整的一次。

7.保持标准的体重,拒绝肥胖

研究发现,体重超标会使人的大脑“缩水”。

8.实施正确的心理治疗和精心护理,释放压力

压力越大,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就越容易受伤,从而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

03

中医如何防治老年痴呆

1.穴位按摩

中医有不少可以促进脑血循环预防老年痴呆的穴位,主要有以下几个:

风池 位于项部,枕骨之下,微低头,耳后高骨后一横指凹陷;

翳风 位于耳垂后凹陷处;

四白 位于下眼眶中点,直下约0.5cm凹陷处,此穴多气多血,刺激该穴对颅内供血作用最好;

印堂 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

委中 位于腘窝横纹中点;

百会 位于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

四神聪 位于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

合谷 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

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 每日2次,每穴位2分钟,力量由轻到重进行穴位按揉。

2

2.脚部按摩

脚部按摩也可防治痴呆。具体位置在大脚趾根部的小脑脑干反射区,从脚趾缝往外,顺着推,每天洗脚后推100下,坚持数月。

好书推荐

本书通过简单易懂的问答形式阐述了痴呆的中西医防治知识,分为基础篇、治疗篇、调护篇三部分,介绍了痴呆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康复、调护和预防等内容。书中内容由临床一线医生编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性强,可读性好。本书是一本中西医结合防治痴呆的的简明实用的参考用书,可作为高年级医学生、见习医师、规培医师、进修医师的学习参考之用,同时,也特别适合广大人民群众阅读,有助于人们掌握痴呆防治知识,做到早预防、早保健、早就诊、早治疗、早康复,使痴呆患者回归 社会 ,颐养天年。

3. 老年痴呆的十大危险信号,别大意

老年痴呆是一种隐匿起病,以认知功能进行性恶化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伴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和精神行为改变。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该病是不可逆的,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唯一可行的办法是“防”字当头。

老年痴呆的十大危险信号

1 记忆力衰退,尤其是近事遗忘。

2 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

3 语言表达出现障碍。

4 搞不清时间、地点、日期,甚至分不清白天黑夜。

5 判断力受损。

6 理解力下降。

7 将物品放在不恰当的地方,如把水果放在衣柜里,袜子放在餐桌上。

8 情绪或行为的改变。

9 性格改变。

10 兴趣丧失。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

1. 科学饮食 低盐低脂低糖,荤素搭配,戒烟。多吃胡桃肉、大枣、莲子、猪羊脑、蔬菜、豆制品、瘦肉和水果。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E、叶酸。喝适量葡萄酒。少食动物脂肪,限制动物内脏。少服安眠药。

2. 不用铝制炊具

3. 坚持用脑 阅读、下棋、猜谜、填字 游戏 、拼图 游戏 、吟诗等能减慢大脑老化。

4. 防治便秘 研究表明长期便秘使智力大为下降,80%以上的老年痴呆病人与便秘呈“正相关”。

5. 多听音乐 音乐对脑电波、脑血流等会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活跃脑功能。

6. 勤锻炼 如叩齿、散步、慢跑、手指运动等可直接刺激脑细胞,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教授,经过55年的临床研究和理论工作研发出一套“健脑手指操”。6个动作防痴呆。具体如下:

(1)将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拨,做屈伸运动10次。

(2)用拇指及食指抓住另一只手的小指基部正中,揉捏10次。

(3)将小指按压在桌面上,用手反复刺激之。

(4)双手十指交叉用力相握,然后突然猛力拉开。

(5)刺激手心,每次捏掐20次。

(6)揉擦中指尖端,每次3分钟。

早起、晚睡前各做完整的一次。

7. 保持标准的体重,拒绝肥胖 研究发现,体重超标会使人的大脑“缩水”。

8. 实施正确的心理治疗和精心护理,释放压力 压力越大,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就越容易受伤,从而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

中医如何防治老年痴呆

01 穴位按摩

中医有不少可以促进脑血循环预防老年痴呆的穴位,主要有以下几个:

风池 位于项部,枕骨之下,微低头,耳后高骨后一横指凹陷。

翳风 位于耳垂后凹陷处。

四白 位于下眼眶中点,直下约0.5cm凹陷处,此穴多气多血,刺激该穴对颅内供血作用最好。

印堂 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

委中 位于腘窝横纹中点。

百会 位于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

四神聪 位于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

合谷 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

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 每日2次,每穴位2分钟,力量由轻到重进行穴位按揉。

02 脚部按摩

脚部按摩也可防治痴呆。具体位置在大脚趾根部的小脑脑干反射区,从脚趾缝往外,顺着推,每天洗脚后推100下,坚持数月。

本文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徐辉

4. 【!!!】轻度老年痴呆症应该怎么调理~

保持适度用脑。(没听说那些九旬中科院院士有患老年痴呆的)

5. 老年痴呆的表现,哪些禁忌要注意

老年痴呆症早期表现
1.短期记忆能力下降:如果你的亲朋出现短期记忆能力下降,比如说过就忘的情况,就要引起警觉了。他们很有可能是早期的痴呆患者。事实上,这样的人对遥远的记忆,比如童年的事情,仍然会有清晰的记忆。
2.学习能力下降:这方面不能做人与人之间的横向比较,要拿一个人的经历做纵向比较。笔者曾经接触过一位痴呆患者,他是一位数学领域的院士,老先生能背出圆周率后面三十几位,脑力肯定胜过许多人。但是对于他自己以往的学霸能力,教授自己已经望尘莫及。
另外,他们通常对事物的兴趣减退得厉害,变得冷漠,不近人情,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3.语言能力下降:老年痴呆病人会发生人格改变,他们慢慢开始不愿意接触别人。这导致他们的语言沟通功能会慢慢遇到障碍,常常词不达意。时间长了,自己说着累,别人听着烦,就更不能交流了,导致社会交往退缩,变得越来越不合群。这也导致他们会越来越与时代格格不入。
预防是首选上策
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对老年痴呆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多方研究,遗憾的是,至今仍然没有彻底明白其发病原因,也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是首选。
勤用脑成年人脑的重量平均为1 500克,约占体重的2%;每分钟耗氧量为45毫升,占全身耗氧量的20%~25%;每分钟供给大脑的血液量是90毫升,占全身供血量的20%。脑细胞工作时需要的血流量比肌肉细胞多15~20倍。多用脑时,脑血流量增加,脑细胞和神经突触活跃、发达,因此,脑子越用越聪明。有些老年人以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干就是享清福。实际上,长期不用脑会导致脑细胞死亡,神经突触退化,引发老年痴呆。
心态平衡人的脑智能及记忆力的减退,有50%~80%是由于情绪不良引起的。瑞典学者观察了989名50~60岁的中老年人,9年后,在离婚或鳏夫中患老年痴呆者占22%,而夫妻白头偕老者只有14%患老年痴呆。美国妇女健康研究会跟踪调查10万名妇女达8年之久,在死亡者中,情绪乐观者比悲观者要少14%。美国学者研究了1 200名老年人,结果发现,情绪乐观者及生活愉快者的死亡率比悲观者少50%。美国耶鲁大学对660名50岁以上的人进行了23年研究,发现乐观开朗者比悲观者平均多活7.6年。我国湖北学者调查了88名百岁老人,其中95.4%的老人情绪乐观。长寿老人的心态大多是平和的,他们心胸开阔,宽容豁达,宠不欣狂,辱不沮丧。这种境界不仅是一个人难得的处世之道,有益于健康长寿,而且对预防老年痴呆也有积极作用。
合理膳食合理膳食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老年人不仅要吃得好,还应讲究营养膳食的合理、科学。膳食中营养素种类应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所供给的膳食营养要与机体的需求之间保持相对平衡。糖类、蛋白质、脂肪摄入的比例为6~7:1:0.7~0.8;热量占百分比为60%~70%,10%~15%和20%~25%。动物脂肪与植物脂肪的理想比例应为1:2,这是预防老年痴呆发病的营养膳食需要。人体细胞中30%为脂肪,而在脑细胞中却占60%~65%,可见脂肪是脑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素。有一些老年人见到脂肪类食品就皱眉头,拒绝食用,是不应当的。健脑类食品主要有鱼类、肉类、豆类、牛奶、蛋类、蔬菜、水果、核桃、花生、瓜子、芝麻等。
适当运动瑞典卡罗林斯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周做两次以上运动的人患老年痴呆的危险性降低了60%。美国肯培基州大学学者的研究表明,长期运动的人发生老年痴呆比不经常运动者少10倍。运动可以改善心、脑的血流量,增强脑细胞神经突触的功能,促使脑的职能和记忆能力越来越灵活,不容易患老年痴呆。
禁烟与戒酒吸烟对脑组织有百害而无一利。德国科学家发现,每天喝一小杯葡萄酒或啤酒后,体内的甲硫氨酸分解过程受到干扰,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损伤大脑细胞。世界卫生组织曾声明,少量饮酒对脑组织有益的说法是错误的,没有充足的科学根据。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当老年人出现记忆障碍,如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出门迷路、不识亲友、语言障碍、人格改变等时,亲友应及时带其去有信誉的专业医院进行诊断与治疗。

6. 拿什么对抗你,总要来的衰老和死亡

导语:辛西娅·肯扬是当今著名生物学家,以研究衰老的分子机制而著称。衰老是人们早已注意到的一个自然现象。换句话说,人们想不注意到它都难。自古以来还没有人能够逃脱老死的命运,除非他在变老之前就死了。长久以来,人们对衰老的认识一直很有限。随着科学方法的应用,人们开始一点一点揭开衰老神秘的面纱。

“不吃糖果,不吃甜点,不吃土豆,不吃米饭,不吃面包,不吃意大利面(不吃的意思是不吃或少吃)。只吃不甜的水果。吃肉、鸡和鱼,吃鳄梨和各种蔬菜,吃坚果,吃奶酪和鸡蛋。每天喝一杯红酒。”

如果你觉得以上是一份有点另类的减肥食谱,那你就猜错了。这是生物学家辛西娅·肯扬(Cynthia Kenyon)的长寿食谱,尽管它事实上也可以用来减肥。肯扬以研究衰老的分子机制而著称。2011年的丹·大卫奖(Dan David Prize,包括三个奖项,分别针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段)把代表未来的部分授予了加州大学旧金山的肯扬和哈佛大学的盖里·拉夫康(Gary Ruvkun),以表彰他们在衰老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这两位科学家因此平分了100万美元的奖金。?

衰老是人们早已注意到的一个自然现象。换句话说,人们想不注意到它都难。自古以来还没有人能够逃脱老死的命运,除非他在变老之前就死了。有些人认为,凡事有生就有灭,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同时又有些人在做着长生不老的美梦。但这样的思辨只是翻来覆去地在原地打转,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长久以来,人们对衰老的认识一直很有限。

后来,随着科学方法的应用,人们开始一点一点揭开衰老神秘的面纱。早期衰老研究的进展主要体现在进化生物学领域,因为进化论是生物学的一座灯塔,它让人们可以穿透迷雾,跳过具体技术上的限制直达目的。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是已知最早提出关于衰老的进化问题的科学家,但第一个真正着手研究衰老进化的是德国进化生物学家魏斯曼(August Weizmann)。魏斯曼曾经认为老年个体的死亡可以给年轻个体让出更多的空间和资源,因此对整个物种的生存有利。然而,这一看似合理的假设恰恰违背了自然选择原理。魏斯曼后来放弃了这一假说。衰老使生物体的生理机能全面下降,它本身显然不可能是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优势,而只可能是其它优势的副产品。经过米德瓦(Peter B. Medawar,1960年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威廉姆斯(George C. Williams)、汉密尔顿(William Donald Hamilton)等伟大的科学家们一系列的努力,关于衰老的经典进化生物学理论逐步建立并得到完善。

从进化的角度看,生物的生殖能力越强,寿命越长就能留下越多的后代。不过长寿和生殖都不是免费的午餐。生物体需要去平衡二者的关系,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分配,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权衡”(trade off)。由此不难得出,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动物倾向于更早更快的繁殖,因为它们多数并不能活到老年,长寿对它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而生活在宽松环境中的动物则更倾向于长寿。进化生物学理论能够成功地解释许多衰老相关的问题,但它并不能告诉我们衰老的机制,也就是说,生物是怎样衰老的。既然不清楚衰老的机制,人们也就无法采取措施去延缓衰老。研究者们通过“强制晚育”的人工选择得到了寿命显著变长的果蝇,但这并不是让短寿的果蝇变得长寿了,而是把它们都淘汰掉了。关于衰老的机制,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假说,不过目前还没有哪一种非常令人满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生物学的许多门类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衰老也不例外。而这次,就轮到肯扬大放异彩了。

1954年辛西娅·肯扬出生于芝加哥,后来他们全家搬到了佐治亚州的雅典。辛西娅的父母都在佐治亚大学工作,父亲是地理学教授,母亲是物理系的管理人员。儿时的辛西娅曾经想当一个音乐家。后来她就读于佐治亚大学的英文专业,那时的她又想成为一个作家。她曾经试图通过读小说来了解世界——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辛西娅曾经一度陷入迷茫。一天,她的母亲送给她一本沃森(James D. Watson,1962年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基因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这个看似偶然的事件从此改变了辛西娅的人生轨迹。沃森的著作激起了她内心深处的灵光,分子生物学正是她需要的探寻事物真相的理想方法。辛西娅转到了生物化学专业,并于197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辛西娅去了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究生,研究大肠杆菌DNA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一走上科学这条康庄大道,辛西娅立即显出了非凡的天赋。她在研究生阶段就做出了重要的发现。期间,她发表了三篇研究论文,其中有一篇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由于肯扬日后的成就太大,她早期的贡献已经少有人提及,反倒是另一件非学术的事件更引人瞩目一些。那就是辛西娅·肯扬与线虫的邂逅。

肯扬所在的实验室与赫尔维茨(H. Robert Horvitz)的实验室相邻。那时的赫尔维茨还是一位年轻的科学家。肯扬在赫尔维茨实验室里见到了神奇的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肯扬和线虫一见钟情,决定从研究细菌转到研究线虫。不过她并没有简单地搬到隔壁的赫尔维茨实验室,而是直接到英国剑桥大学投到了赫尔维茨的老师、线虫生物模型的祖师爷布伦纳(Sydney Brenner)的门下,成了布伦纳的一名博士后。2002年布伦纳、赫尔维茨以及布伦纳的另一位学生苏尔斯顿(John E. Sulston)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肯扬在布伦纳实验室从事发育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她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年老的线虫,因为线虫繁殖很快,一条线虫在变老之前就已经淹没在它的后代的海洋中,找不到了。有一次肯扬培养一株生育率极低的线虫,她把一个培养皿放在培养箱里忘了处理。几个星期后,这些线虫已经是风烛残年了。由于这些几乎不育的线虫只生育了极少的后代,它们仍然能够被分辨出来。当肯扬再看到它们时,这些虫子确实已经非常老了,它们身体皱缩,行动迟缓,即使从没见过线虫的人也能看出它们是一些年老的虫子。肯扬感到有些难过,并想到自己将来也会变老,然后她又想她可以研究这些,找到控制衰老的基因。

1986年,肯扬离开布伦纳实验室,并在加州大学旧金山找到了教职,继续发育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肯扬的事业开展得非常成功。开始的几年中,她的实验室研究线虫早期发育中的模式形成(pattern formation),连续在《细胞》(Cell)和《自然》等杂志上发表了数篇文章。然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成功并没有削弱肯扬对衰老的兴趣,她一直都想开展衰老方面的研究。

1930年代人们发现减少热量摄入能够延长啮齿动物的寿命。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清楚,通常的解释是食物缺乏让动物把更多的资源用于身体的维护而非生殖。1970年代,科罗拉多大学克拉斯(Michael Klass)的研究显示,节食能延长线虫的寿命并降低它们的生殖力。之后,他又发现低温也能延长线虫的寿命。克拉斯着手筛选影响寿命的突变,并得到了一些长寿的品系,但他并不觉得这些突变很有意思,因为它们在长寿的同时又伴有摄食障碍。克拉斯认为这实际上是由于节食导致的长寿。此后,另一位科学家约翰逊(Tom Johnson)也得到了一些长寿突变。同时他也遇到了和克拉斯类似的问题——这些线虫的生殖力比野生型低得多。根据当时人们普遍接受的进化生物学理论,生殖和寿命之间存在一个权衡,生殖力低的个体可能把资源省下来维持更长的寿命。因此这个突变可能是通过降低生殖力间接地延长了线虫的寿命。

克拉斯和约翰逊囿于传统的观念都没有取得更大的进展,肯扬却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1960年代,黑弗里克(Leonard Hayflick)发现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存在一个上限,这就是著名的黑弗里克界限(Hayflick limit)。肯扬认为这一现象提示了生物体内部有一个“生命计时器”(life timer)。在发育生物学的研究中,肯扬实验室和其他一些实验室发现有些基因的功能在进化上距离很远的物种的发育中出乎意料的保守。肯扬猜想既然衰老——如同发育——也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现象,那么也会有一个比较通用的调控机制,这些机制是由一些基因调控的,因此通过改变这些基因的活性就能改变寿命的长短。

当时,人们大多认为衰老是一种被动的过程,就像鞋子被穿破了一样。由于衰老对生物体的生存不利,进化不会赋予物种一套衰老的机制。然而,基于在麻省理工学院时研究细菌时的经验,肯扬知道即使是不利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由基因控制的,比如紫外线引起的DNA突变就需要特定基因的参与。总之,肯扬坚信通过研究衰老能够发现新的重要规律。

可是,不只科学家们不看好肯扬的构想,研究生们也不愿意做衰老方面的研究。肯扬很容易找到愿意做发育的学生,但一直没有人愿意做衰老。直到1992年终于有一个轮转(rotation)的研究生答应做衰老方面的课题。实验进行得很顺利,但这个研究生还是不愿意继续。之后又由其他轮转的研究生接着做。这些研究生后来都没有选择留在肯扬的实验室。由于参与课题的全是短期轮转的研究生,当了好几年“老板”的肯扬不得不亲自操刀上阵,比学生做的实验还多。结果发表时,肯扬是论文的第一作者,而通常的情形是学生或博士后是实验的主要完成者,导师的名字放在最后。论文发表在1993年的《自然》杂志上。这篇只有短短三页的论文开启了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衰老的新时代,并且成了这一领域的经典。

这项研究中,肯扬等发现了daf-2基因的突变能够使线虫的寿命延长到两倍以上。长寿原来如此简单,简单到只需改变一个基因!他们还发现在这一过程中daf-16是必需的,如果daf-2和daf-16同时突变则线虫的寿命不能延长。这样,一个调控寿命长短的信号途径有了大致的轮廓,首次展示了衰老是可以被基因调控的。这些长寿线虫的生育能力稍微有些下降,但肯扬认为线虫寿命的延长背后有它的一套机制,而不只是生殖力下降的简单回馈。他们用激光破坏了线虫胚胎中生殖系统的前体细胞,让这些线虫长成完全不育的个体。然而这些线虫的寿命跟野生型并无差别。这至少说明单纯的降低生殖力并不能让生物体把省下来的资源用于维持更长的寿命。而在以后的研究中,又有不同的实验室独立发现了具有正常生殖力的daf-2突变的长寿线虫。

肯扬的实验结果似乎和权衡理论发生了冲突,但实际上二者并没有根本的矛盾。这些长寿线虫虽然有和野生型相当的生殖力,但这只是在实验室的培养环境里,它们在线虫的野生环境中不一定有很强的竞争力。如果把它们放到野生环境中,它们很可能会被淘汰。而前述的通过强制晚育得到长寿果蝇的方法同样也涉及环境的改变——让早生快生变得没有优势。除了寿命长,肯扬的长寿线虫和那些长寿果蝇还有不少相似的特征,因此它们很可能具有类似的变异。只不过一个相当于传统育种,一个相当于现代育种。近年来又有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调配膳食中氨基酸的比例,能让节食的动物也拥有正常的生殖力。权衡只是特定物种在特定环境中受到的限制,如果环境改变了,权衡将不再有意义。有些人认为延长寿命必然导致生殖力下降,这是不合理的。肯扬一直不喜欢权衡的说法。与在学术论文中的谨慎态度不同,肯扬面对媒体更大胆一些。她曾经表示,所谓的权衡是胡说。

关于衰老机制的理论五花八门,但基本上可以归为“被动理论”和“主动理论”两类。被动理论认为衰老是由于错误和损伤的积累造成的,而主动理论则认为存在基因调控的衰老程序。肯扬显然倾向于主动理论。比如被动理论认为节食降低了代谢率,减少了自由基的产生,进而减少了对机体的损伤,因此可以延缓衰老;肯扬则认为节食激活了某些抗衰老的信号途径,如果采用其它方法激活这些途径,则不必节食也能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显然,被动理论与进化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更谐调。其实主动理论和进化生物学也并非不能调和,只是其间的逻辑更精巧,不像前者那样直观。

也许肯扬的眼光太超前了,一开始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她这些发现的意义。当肯扬告诉拉夫康daf-2突变的线虫很长寿时,拉夫康说:“衰老?你是说你们研究老虫子吗?”不过作为一个出色的科学家,拉夫康很快醒悟并且也开始研究衰老,后来他成了肯扬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拉夫康实验室率先确定了daf-2的基因序列,并于1997年在《自然》上发表。让人们感到震惊的是,daf-2编码的蛋白是人类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受体的同源蛋白。胰岛素是一种在进化中相当保守的激素,它在糖代谢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是重要的生长因子,能够和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的细胞信号。可是,抑制胰岛素/IGF-1的信号途径居然可以延长寿命。人们不免会有些怀疑,至少觉得这个发现不太有应用价值,因为如果抑制了胰岛素途径,也许我们还没等长寿就先得了糖尿病。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在线虫、果蝇和小鼠等不同实验动物中,许多胰岛素/IGF-1途径中蛋白的突变都能改变动物的寿命。而且,在实验室之外也有类似的证据,比如通常体型小的动物代谢快,寿命也相对较短,但小型狗的寿命却比大型狗的寿命长,而小型狗之所以体型小,就是因为IGF-1基因的突变。甚至,在世界范围不同人种中也发现一些长寿家系与daf-16同源蛋白的变异有关。

从1997年起,衰老的研究一下子变得热门起来。不但胰岛素/IGF-1途径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其它与寿命相关的途径也陆续被发现。通过不同突变的组合,线虫的寿命一度被延长到野生型的6倍,后来又延长到了10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寿命也被延长到了10倍以上。

不过,“高等”动物中的情形就没有这么理想了,目前小鼠的寿命只能被延长10-20%。一方面,哺乳动物体系的实验比线虫体系的难度大,而且哺乳动物的寿命又比线虫长得多——线虫能活20天左右,小鼠却能活2-3年——研究哺乳动物寿命的时间成本也就高得多。这些都制约了哺乳动物寿命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很难想象人类的寿命能像线虫那样被延长几倍。当然,对人类这样长寿的动物来说不用几倍,20%就已经极为壮观了。

肯扬对延长人类的寿命一直相当乐观,她认为人和线虫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非常相似,在线虫中的发现将来很可能在人类中应用。这意味着人类的寿命将在很大程度上被延长,更重要的是年轻的时间变长了,衰老被全面推迟。你不用担心因为长寿而受到老年痴呆或白内障等老年病的折磨,人们的退休时间也大大推迟,社会的负担并不会加重。也就是说,人的寿命变长了,但人口老龄化反而减轻了。这似乎是天上掉馅饼的便宜事,不过太空遨游、器官移植、互联网等等也曾经都是些天上的馅饼,肯扬的梦想也未必不能实现。

有人不无讽刺地说,科学家们能让实验动物的寿命延长数倍,却不能让人延长哪怕几年的寿命。这么说未免有些冤枉。医学的发展已经而且仍然在不断地延长人类的寿命,而现在衰老的基础研究将来也一定会让人们受益。肯扬并不只是“纸上谈兵”,在科研之外,她还参与组建了一个名为Elixir的公司(Elixir是长生不老泉的意思),研发抗衰老药物。肯扬表示,衰老不是一种病,FDA不会批准治疗衰老的药物,但是可以开发一些通过阻断衰老途径来治疗糖尿病、肥胖等老年病的药物。

在生活中肯扬也身体力行,希望自己能尽量保持年轻的状态。不过目前可供选择的方法并不多。对于健康人当然不能像对实验动物那样改变基因,药物中已知雷帕霉素(rapamycin)能够延长包括小鼠在内的多种动物的寿命,但雷帕霉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在到处都是病原体的世界上服用免疫抑制剂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最好的方法还是从日常饮食上入手。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相信节食会像延长小鼠寿命那样延长人的寿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衰老研究所的迈特森(Mark Mattson)就是一位坚持吃低热量膳食的科学家。肯扬也曾经试过低热量膳食,但她无法忍受持续的饥饿,最终她决定采用低糖膳食,这就是我们在篇头看到的食谱。糖代谢在物质与能量代谢中占据中心位置,而且糖代谢的途径在进化中非常保守。肯扬的研究显示在线虫膳食中添加葡萄糖会使其寿命缩短。摄入糖类会刺激机体分泌胰岛素,而减少糖类的摄入则可以降低胰岛素途径的活性,可能起到抑制衰老的作用。也就是说“吃得甜,活得短;少吃糖,活得长”。另外,喝红酒是因为其中白藜芦醇(resveratrol)的含量是日常饮食中最高的。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能够延长实验动物的寿命。肯扬对自己的食谱十分满意。她说血脂在200以下都是正常的,而她自己的只有30,她还保持者大学时的体重,她感觉到像小孩子一样充满活力。

肯扬没有忘了告诉人们这个食谱的效果并没有得到证明,她也不推荐别人采用。这其实只是科学家的名人轶事。肯扬看上去并没有比同龄人更年轻,即使将来她真的活到了120岁,也不一定是这个食谱的功劳。相反,如果肯扬并不长寿也丝毫不能抹杀她的研究的意义。

二十多年来,肯扬实验室发表了80余篇研究论文和综述,其中在《细胞》、《自然》和《科学》(Science)上的论文就有30余篇。普通研究者靠好杂志装门面,而大科学家则是好杂志的门面。肯扬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她曾经获得过多个奖项,包括前述的丹·大卫奖。肯扬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研究者,其中最出色的是安德鲁·迪林(Andrew Dillin)。迪林在索尔克研究所从事衰老研究,现已俨然是线虫界最闪耀的一颗新星。

肯扬的研究仍在坚实地推进,不过近年来并没有太令人震惊的发现。然而,去年衰老领域却有一篇石破天惊的论文(又是发表在《自然》上)。哈佛大学德宾诺(Ronald A. DePinho)实验室通过激活端粒酶的表达让端粒缺陷的早老小鼠实现了返老还童。虽然只是早老的而不是正常衰老的小鼠,但至少说明已经衰老的机体仍然有潜力重新变得年轻,衰老——长久以来人们心目中的不归路——竟然也可以逆转!我们不知道接下来科学家们还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奇。也许肯扬手中的衰老研究领袖的接力棒不久就会交给其他的研究者,但肯扬的研究在科学史上仍将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如果有一天你和你的伴侣、朋友们都已百岁有余,但依然活力四射,尽享人生幸福时,希望你能记住一些科学家的名字,而这其中一定要有辛西娅·肯扬。

(作者:内含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阅读全文

与老年痴呆加拿大宋院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丘市交养老金在哪交 浏览:316
襄阳养老金指纹电话 浏览:865
大同养老保险补缴2016 浏览:636
重阳节千寿宴 浏览:886
孝顺故事200大全 浏览:41
怎么写老年公寓消防整改报告 浏览:12
佛教孝顺父母因果故事 浏览:266
父母不考证怎么办 浏览:916
女的拿养老保险是几周岁 浏览:411
政治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浏览:928
70岁以上驾车 浏览:268
老人如何补气血吃什么药 浏览:364
触动孩子孝顺的视频 浏览:841
念亲恩重阳节作文 浏览:356
老年人披搭 浏览:242
社区老年的活动调查问卷 浏览:876
城镇退休养老金标准 浏览:413
长老人斑怎么祛掉 浏览:225
少女和父母吵架如何处理 浏览:936
养老金每个月交两千多退休可以领多少钱 浏览: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