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知青岁月老年公寓情况
如果是要去武汉市黄陂区知青岁月老年公寓面试的人们,请一定要看清楚我接下来版写的话。他们权会在给你打电话面试的时候说是急招文员,实际上就是招他们公司销售的。就是一个销售公司,而且公司的整体形象和环境都不怎样。就算让你去做文员也是有要求,你至少要先去为他们做销售才有可能文员。但是,,这个有可能就是没什么可能的意思了听他们的口气。如果要做销售我觉得还是去正规一些的公司比较好,不要去这种公司。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和实际的体会,希望对你们搜索这家公司的时候会有所帮助。
② 云南省昆明市老知青老年公寓怎么样
1 老年公寓是一个提供给老年人居住的场所,主要为老年人提供住宿、生活和社交服务纳亏察等。
2 关于云南省昆明市老知青老年公寓,目前我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资料,不便对其进行评价。
3 但是可以提醒大家,在选择老年公寓时,应该根洞茄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包括地理位置、环境卫生、设施设备、服务质量等方面,同时也要关注价格和安全等因素,选择符合自己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的老年公寓。空稿
③ 南京知青纪念馆详细资料大全
南京知青纪念馆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侯冲社区,是南京首家知青类文化、生活、民俗展示馆,占地面积332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21平方米,共收藏有5000多件知青老物件。
南京知青纪念馆于2014年12月破土动工,2015年9月开馆。这里全面展示《知青之歌》作者任毅等知青在侯冲插队时的有关物件和其他地域知青活动的图片实物文史资料,《知青之歌》的创作缘由、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许世友的一些史料等。
南京知青纪念馆是一座以知青为主轴的体现知青文化主题的庭院式纪念馆,其中文博馆是由中国知青下放始末、永宁知青馆、江浦知青名人馆和知青民俗馆四部分组成,主要展现知青上山下乡时代的生活方式、生活用品、生活场景以及当地知青统计和特别任务等内容,对曾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劳动过的人、事、物进行还原和再现。
馆外还建有知青广场和知青纪念墙,知青纪念墙展示了当年在永宁插队的知青任毅创作的《知青之歌》,由知青博物馆、知青广场、知青纪念墙组成的知青故里景点是侯冲风景区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一个历史缩影。
馆内布展大约分为六大主题,整体设计风格是模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主要采用青砖黑瓦。侯冲社区还在知青纪念馆周边配套建设两平方公里的休闲区,将设有知青农场、知青植物园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 :南困链京知青纪念馆
- 类别 :纪念馆
- 地点 :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侯冲社区
- 开放时间 :2015年9月20日
选址缘由,自然环境,项目规划,馆藏内容,姚徐老街,
选址缘由
南京知青纪念馆由众多知青倡议建设,谈到选址侯冲,《知青之歌》的作者任毅说,侯冲是南京知青的故里,《知青之歌》就是他1968年12月在南京市江浦县永宁公社插队时创作的,知识分子“上山下山”虽已过去几十年,任毅却常来侯冲回忆那段知青岁月。 此外,侯冲社区优美的环境也是这次选址的原因之一,侯冲社区坐落于老山与滁河之间,兼具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农俗文化,知弊罩青文化遗存较为丰厚,是南京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之一,也是浦口“八颗珍珠”之一。借助知青文化遗存,兼具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和农俗文化,侯冲社区以此为基础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自然环境
侯冲北枕滁河,南邻老山,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社区以生态农业为示范,民俗体验为依托,以知青文化为主题努力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乡村。随着紧邻的滁河风光带建设推进,侯冲将充分利用这一景观资源。 侯冲社区北面的河堤坡顶上6米宽的沥青慢车道沿滁河蜿蜒前行,与其并行的是一条位于背水坡平台用红色塑胶铺设的慢行走道。500亩的湿地被完整保留了下来,距离河堤不到50米。社区已与复旦大学合作,根据原生态资源制定湿地公园规划。
项目规划
作为任毅的知青故里、歌曲《知青之歌》的发源地,侯冲社区也将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围绕“知青故里、田园人家”这一主题,将知青历史融入到旅游文化建设当中,把知青文化作为侯冲发展的有利切入点,凸显乡村旅游建设亮点,打造远近闻名的景观村。
知青之家 知青纪念馆建筑风格为中式四合院,融合了知青舞台、休闲栈道与生态停车场等展馆设施,还包括知青农场、知青礼堂、知青植物园、知青益寿休养基地、农趣馆、湿地公园、影视基地等。不久的将来,将出现一个占地2.4平方公里的旅游小镇。这里将有知青之歌纪念馆、知青文物陈列馆、知青公寓、知青
养老院、知青书画院等等。 正对着纪念馆门口,一面刻着《知青之歌》歌词歌谱的纪念墙引人注目。这是最原版的《知青之歌》,跟任毅当时刚刚创作出来时一字不差。在知青纪念馆的知青之家,这跟当年插队时住的屋子一模一样,旧座椅、劳动工具、收音机和茶壶等生活用品处处都还是当年下放劳动时的样子。 知青故里景区内的素质拓展中心、水生博物馆以及以滁河湿地风光为特色的湿地公园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2016年5月对外开放运营。
馆藏内容
知青纪念馆里的红旗供销社内,铁皮水瓶、梅花牌蛤蜊油在货架上一字排开,南京人民印刷厂食堂餐票一下子把人带入了那个“上山下乡”的年代。按照原比例复建的供销社实景是纪念馆中布展难度最大的,门头是按当时老浦租尺闹口地区供销社的样子重建,照明的煤油灯也都是知青们用过的老物件。供销社里的搪瓷脸盆、铁皮水瓶也都是老知青们当年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几个漆面斑驳的南京饼干铁罐子是从老知青家里征集到的,当时这罐子家家户户都舍不得扔。 在知青纪念馆中,5000多件老物件从全国范围内征集而来。放在供销社货柜里当年在安徽芜湖生产的梅花牌蛤蜊油,在南京早就找不到了,这些都是现在生活在安徽农村的知青捐赠的。上山下乡时期的红袖章也是纪念馆展出的一大特色,红袖章超过1000件,除了南京本地之外覆盖了全国所有主要城市,数量也是国内最多的。
姚徐老街
距离知青纪念馆不远的姚徐老街是永宁知青故里的另一个核心景区,这里已引进包括古床馆、算盘馆、地契馆、婚庆馆、老匾联馆、老电影海报馆、木艺花雕馆、小人书馆、老将军书画馆等独具特色的展览馆,打造成具有浓厚乡土气息以及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群。 在珠算收藏馆里,镇馆之宝是一个人骨头做成的算盘。算盘类似一部智慧型手机的大小,算珠很袖珍,微微泛黄,上面雕刻着一些符号。这是用13岁少女的头骨和腿骨制作而成的,而这个算盘并不是用来计算,而是一件藏传佛教里的法器。 珠算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则是一个表面做成算盘的小盒子,而这件藏品来源是和珅曾经居住过恭王府。这并非一个算盘,而是一个用来装契约的盒子。在旁边的契约馆里,有三张恭王府的地契,当初正是装在这个盒子里的。 契约馆里一件有趣的藏品是民国时的卖身契,红色的纸上黑色的字,自述内容是一位44岁名叫刘王氏的妇人,因荒年饥月度日不过,将自己卖给一个名叫卞峯章的人做妻,而卖身费用是130块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渡江侦察记》、《雷锋的少年时代》、《乔老爷上轿》,在小人书馆的100度本藏品,可以让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边看书边喝茶,重温童年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