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老年人活动时安全事项

老年人活动时安全事项

发布时间:2023-01-13 23:22:55

老年人运动的注意事项

一、运动锻炼“四忌”

一忌进行负重锻炼。由于老年人运动器官的肌肉已开始萎缩,韧带的弹性减弱,骨骼中钙质减少,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进行负重的锻炼,容易发生骨折裂,损伤关节、肌肉和韧带。

二忌进行屏气锻炼。老年人的呼吸肌力量减弱,肺的纤维结组织增多,肺泡的弹性降低,如果在体育活动时屏气,易损坏呼吸肌和导致肺泡破裂而发生支气管咯血等现象。

三忌快速度的运动锻炼。由于老年人的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壁弹性下降,官腔狭窄,血液力增大,势必使心脏负担加大。再由于呼吸系统功能已经减弱,肺活量和通气量又会减少而供氧不足。而且快速运动时的耗氧加大,极易导致缺氧昏晕现象。尤其是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病者,快速运动将促使脉搏率和血压骤然升高而发生意外。

四忌进行争抗和竞赛。因竞赛和争抗活动必然引起神经剧烈兴奋,同时争抗会产生付出自身最大能力的获胜心,这种情况会使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力不从心的矛盾,甚至会发生意外。

二、老年人在体育锻炼期间要遵循正常的生活制度

要注意营养合量,多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少脂肪的食物。要戒烟,因为吸烟能诱发心绞痛,并能增加肺癌的发病率。少饮酒或戒酒可保护肝脏。

三、要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

老年人在运动锻炼前最好做一次较为全面的身体检查,然后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同时,身体检查的结果又可作为锻炼前的客观指标,便于与锻炼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判断运动锻炼的效果。

如果身体一向较好,也可以自己检查一下,如连续下蹲10-20次,或原地跑步15秒,看是否有心悸、气促、胸闷不适等症状,如果没有即可开始锻炼。

老年人的运动项目,一定要根据健康情况、条件、爱好等进行选择。一般来说,以选择各个关节、各部分肌肉都能得到较好锻炼的运动项目为宜,如慢跑、快步走、游泳、太极拳等,而不应该选择运动强度过大、速度过快、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也可以利用运动器材进行锻炼。

四、运动锻炼要循序渐进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参加运动锻炼决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日积月累,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锻炼效果。

同时,开始锻炼时运动量宜小,待适应以后再逐渐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锻炼后,如果运动时感到发热、微微汗出,运动后感到轻松、舒畅、食欲及睡眠均好,说明运动量适当,效果良好,就要坚持下去。

锻炼的动作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慢到快,时间要逐渐增加。每次运动时要注意由静到动、由动到静、动静结合。此外,要掌握好动作的要领、技巧和锻炼方法。

五、要按运动处方进行体育锻炼

因为运动处方才能使我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的锻炼身体。

在不能开具运动处方的情况下,体育锻炼前必须严格进行体格检查、运动负荷试验,开始时运动量要小,逐渐加大,直至有效强度,有效时间。

六、运动锻炼要持之以恒

要想通过体育锻炼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持之以恒,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最好是每天坚持锻炼,每次锻炼半个小时左右;实在有困难时,每周锻炼不应该少于3次。同时,要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养成按时锻炼的良好习惯,注意掌握适当的运动量。

七、运动过程中加强医务监督

加强医务监督的目的是为安全,防止过度疲劳或意外损伤。如慢跑时不能太快,一者是快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再者有高血压的人容易出事故,还可能由于缺氧诱发心绞痛。

跑的过程中可以跑、走交替,呼吸要自然,动作要缓慢而有节奏,避免做憋气或过分用力的动作。

尤其是动脉硬化的老人,更应该避免引起血压骤然升高的动作,如手倒立、骤然低头、弯腰等动作。

经常了解自己的脉搏、血压及身体健康情况,做好自我监督。

运动之后若达到心胸舒畅、精神愉快、轻度疲劳、食欲及睡眠较好、脉搏稳定、血压正常,说明运动量达宜,身体状况良好,可继续运动。

如果运动后出现头痛、胸闷、心跳不适、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及明显的疲劳、厌练现象,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调整或暂时停止一段时间。

老年人锻炼时可以利用运动后即刻脉搏和恢复时间来控制运动量。一般都用170减去年龄,这一公式为运动后即刻的脉搏标准, 一般不宜超过110次/分。运动后5分钟至10分钟之内恢复到运动前的脉搏水平为宜。

Ⅱ 老人安全运动3原则 老年人如何运动能预防伤害

1、首先环境要安全,包括天气要晴朗、地面要平坦。

2、自身疾病,例如糖尿病患者千万别空腹运动,以免血糖过低而昏倒。

3、体能负荷,老年人运动最忌讳操之过急,循序渐进才不容易发生运动伤害。

4、老年人较适合从事缓和的运动,如健走、慢跑、游泳、骑脚踏车。根据天气状况决定室内或室外运动,当然室内运动较安全。若选择室内运动,安全的运动器材就非常重要,如健走跑步机或互动式脚踏车,最好有宽大跑带、低速、低跑台、长扶手、HR program(心律管理)等设计,因老年人的反应协调能力较慢,有了这些防跌设计,就能安全运动。

Ⅲ 老年人运动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运动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运动的注意事项,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运动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但是老年人不同年轻人,因为有时候老年人的身体承受不了太高负荷的运动,所以在做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下面我分享老年人运动的注意事项,一起来看下吧。

老年人运动的注意事项1

老人没运动习惯主因为年轻时没养成

大多数老年人普遍运动量不足,主因是年轻时没有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加上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代谢疾病、关节退化、肌肉萎缩、神经协调减退等各器官机能变差,稍微运动就感到疲累、喘不过气,且主观认知年纪大不适合过度运动,以及家人担心发生意外等,种种因素造成「越不运动、退化越快」。

运动量不足严重恐造成失能

老年人运动量不足对身体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初期影响为心肺功能变差,日常生活容易感到疲倦,且感冒、咳嗽复原时间较长;久而久之,肌肉流失、肌力变差,也就是所谓的肌少症,一旦发生跌倒很容易骨折,长期卧床而生活不能自理,最终造成失能。

培养运动要3心有慢性病更要动

如何让老年人培养运动习惯呢?首先个人要做好心理建设,对自己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家人应给予鼓励启发动力,最好有朋友可以陪伴,能够互相激励、督促,配合医护人员、专业人员指导,运动习惯更容易养成,运动成效也能加倍。而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应该要好好运动,以糖尿病患者来说,患者因新陈代谢差,再加上药物副作用,容易有肌无力的困扰,透过运动可加强免疫力,也能增加行动力。

补充特殊胺基酸增长肌肉、缓解酸痛

除了规律的运动习惯外,运动后必须补充足够的胺基酸,尤其白胺酸是肌肉组成的主要成分,能够帮助肌肉增长,而精胺酸是供应肌肉能量的来源,有助恢复体能、缓解肌肉酸痛感,就更容易培养运动习惯;另外,也可补充维生素D及钙质,促进骨质密度增加。市面上已有小包装、好携带的`营养品,只要用水冲泡就能饮用。

老年人运动的注意事项

许多人都担心老年人运动,容易发生意外。因此老年人在运动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优先,运动应循序渐进;

2、规律运动,每周至少两次的全身肌力训练,以及至少150分钟的中强度有氧运动;

3、专业人员指教,能避免运动伤害;

4、运动多元化,搭配有氧、肌力、柔软度、平衡4大方面;第五,补充胺基酸,帮助肌肉增长、减少流失。

老年人运动的注意事项2

老年人运动的注意事项

1、运动时间

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下午运动最好。为了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中老年人最好养成长年进行运动锻炼的良好习惯。

2、选择地点

运动时最好结伴而行,不要独自一人跑到僻静处锻炼,以免发生意外时,无人救急。

3、运动频率

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水平降低,疲劳后恢复的时间延长,因此运动频率可视情况增减,一般每周3-4次为宜。

4、健康检查

在决定开始体育锻炼前最好先到医院进行一次较全面的体检,征询医生意见,以防身体内存的隐患在运动中发生意外。

5、运动强度

运动时心率为本人最高心率的60-70%,约相当于50-60%的最大摄氧量。一般40岁心率控制在140次/分。50岁130次/分。60岁以上120次/分以内为宜。

6、不能逞强

老年人肌肉、骨骼都老化,宜选择全身性体育活动,包括各个关节和肌群的运动,避免莫一肢体器官负荷过重,造成肌肉拉伤与骨骼损伤。运动时呼吸要自然,均匀,避免屏气,避免身体突然前倾、后仰或急速旋转动作,以防发生意外。

7、运动项目

长距离步行或远足、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山等,并辅以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迪斯科健身操等。

8、循序渐进

运动量要由小到大,节奏由慢到快,时间由短到长,以运动后休息15分钟后心率恢复正常为宜。如果运动时头晕、心悸、气促,运动后食欲减退,睡眠不好,就说明运动量过大应予调整。

中老年人如何运动减肥

1、初级阶段8周

早晨起床后到户外跳大秧歌或跳中老年健身迪斯科,目的是提高心血管系统机能,祛脂减肥。具体做法如下:

(1)随集体扭大秧歌,跳20~30分钟。

(2)放松走600~1000米回家。

(3)大步走(慢速)600~1000米到公园。

以上训练,运动量因人而异,以每分钟脉搏=220-年龄×0.7为好。

2、中级阶段8周

(1)减肥垫上形体练习应完成仰卧起坐3组(50~60)次,跪撑后踢腿(50~60)次。

(2)放松舞蹈练习,做5~10分钟。

(3)中老年健美迪斯科,跳20分钟。

(4)多种跳跃练习(包括原地抱腹跳、垂直跳等),做2组,每组轻跳200~300次左右。脉搏控制在20~22次/10秒。

3、高级阶段8周

(1)快步走600~1000米到公园。

(2)中老年健美操做2~3套,约做30分钟。

(3)持小哑铃做上臂绕环、前臂绕环、侧平举,持铃下蹲起,约做40分钟。

(4)多种跳跃练习600~1000次(分多组、轻跳)。脉搏控制在24~25次/10秒。

Ⅳ 老人运动的注意事项

养生之道网导读:老人运动的注意事项,老人家要多动一动才能更健康,但是运动也是有讲究的,老人运动的注意事项,和我一起来看看!

上了年纪之后,很多人更喜欢运动了,这样或许可让自己觉得自己还不老!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也是通过运动来保健养生。但老年人因为身体素质的原因,在选择运动方式、运动时间以及运动强度上是有很多要求的。

老人们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可谓最高,不过,老年人的关节、韧带、肌肉弹性都不如年轻人,协调性也在退化,所以,千万不能在锻炼的时候强求自己像年轻人一样,以免发生不适应的身体反应。

有的老年人在进行锻炼时长时间做蹲马步的动作,这是特别要注意避免的。因为老年人屈膝时,膝关节紧张,易受磨损,易引起关节病病程的加快。还有的老人喜欢压腿,拉伸韧带,这种锻炼当然没问题,可是像有骨质疏松的老人,压的时候如用力过大,就很容易受伤。另外,现在老年人经常在晚饭后到街心花园跳老年迪斯科,有的节奏还相当“强劲”,老人的协调性不太好,如果刻意追求跟上音乐的节拍,动作容易走形,万一身体重心失去了,摔倒是很危险的。对于老人来说,没有什么大家都适合的运动,需要自己摸索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另外,要把握锻炼的量,不能觉得自己还像年轻时一样,想做多久做多久,这样有可能超过身体负荷,适得其反。除此之外老人健身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戒负重练习

老年人肌肉有所萎缩,肌肉力量也明显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因此老年的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练习,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适。

2、戒急于求成

活动量过大或增加快往往是老年人发生意外损伤的原因之一。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降低,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的适应阶段。30岁以上的人,年龄每增长10岁,对负荷的适应时间约延长40%。因此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对一定的运动负荷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切忌操之过急而使活动量负荷过大。

3、戒屏气使劲

平时我们的胸膜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称胸腔负压,这有利于静脉血液流回心脏,而屏气时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减少,因而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故易发生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发生昏厥;而屏气完毕时,血液骤然大量回心,会使心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脑子血供也猛然增加,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自然,切戒屏气使劲。

4、戒头部位置变换

如前俯后仰、侧倒旁弯、各种翻滚、头低脚高、脚朝上的倒立等,都是属于头部移动的动作。这些动作会使血液向头部流动,老年人血管壁变硬,弹力又差,一旦经受不住发生血管破裂,就会造成脑溢血,重者危及生命。

身体适当运动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好处很多。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也是促进老年人长寿的重要手段之一。坚持锻炼,适当运动,可增进中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

适合中老年人健身锻炼的项目很多,各人应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原有基础、兴趣爱好、设备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慎重思考和选择适宜本人锻炼的项目。一般来说,应选择全身各关节和便于掌握和能够坚持的锻炼项目。

1、现代耐力体育活动:散步、健身跑、游泳、各种球类和骑自行车等。

散步对中老年人最易掌握,是一项随时随地都可锻炼的活动。选择空气清新,林木幽静环境,轻松舒展,不紧不慢地信步而来,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周身舒爽。参加约会和社会活动,如果路程不远,时间充裕,那末以步当车,及时到达目的地,也是锻炼机体耐力的良好机会。步行欲达到健身的目的,行走要有一定速度(每分钟达80~90步为中速,100步以上为快速),路程要有一定距离(一般每天6000步左右,体力强的可达1万步)。每天走路1小时左右,一次完成或上下午分次完成。做到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悸气促,全身温暖舒适或微微有汗。利用“计步器”测定运动量则是更为可靠的科学方法。

健身跑(即慢跑)的运动量比散步走路大,受到许多中老年人的喜爱,是风靡国内外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健身跑在开始时应舒展活动一下肢体,放松肌肉,作好准备活动。然后展开双臂前后摆动,协调而又节奏,深而均匀地呼吸。锻炼应从慢至快,时间从短而长,开始初练时慢跑5~10分钟而不觉胸闷气短,然后每天逐渐增加至15~20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最后甚至可增到30~40分钟。慢慢结束后,应缓慢步行或原地踏步,不要马上停下,做好放松整理活动,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骑自行车是我国大多数人的主要出行方法,也是一项锻炼肌肉(特别是腿部肌肉和关节)的全身性运动。很多中老年人仍将骑自行车作为交通和锻炼身体的两重功能。骑车的速度、距离和次数可根据各人体力酌情而定。但老年人究竟年事逐渐增高,应尽量不在刮风、下雨、严寒或酷暑时锻炼。在交通拥挤地区更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和意外。

游泳是一项比较适于中老年人的全身性健身运动,经常锻炼对身心健康好处很多。游泳活动需要一定设备和环境,开始前应作一次全身体格检查(患严重心肺疾病和传染病者不宜)。游泳时务必做好安全措施,下水前要作准备活动;姿式则各取所好,蛙泳、仰泳或自由泳等均可。运动量妥善掌握,根据各人的自我感觉,游程一般不宜这长,50米即休息一下,总量不超过500米。如能坚持每天或隔天活动,效果较好。坚持适度的游泳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促使肌肉发达,减少腹部脂肪,保持匀称体型。

各项球类活动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门球等,可根据各自的条件和个人爱好加以选择锻炼。目的在于健身而不作剧烈性和竞技比赛。我国古人以圆形核桃置于手掌中运转,用以锻炼指、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按摩掌心的穴位。目前已制成空心金属球、玉球和石球等,很受广大中老年人喜爱而适宜推广介绍。

2、传统体育健身运动,我国古代传统的民间保健体育,源远流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中老年保健体育的一大特色。流传最广的项目有太极拳、气功、保健按摩操和八段锦等。

太极拳是人人可参与的健身运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一种锻炼项目。操练需要全神贯注,精神集中,动作柔和、连贯、稳健、协调、目随手转和身随移,往往一气呵成。流派较多,各有优点,但以“简化太极拳”实用易学,效果较好,便于普及,且室内、外随处均宜。清晨练拳利于启动五脏六腑,傍晚练拳不仅风靡全国,是老少皆宜的活动,而且已传往国外,受到国际友人的重视。

气功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独有的强身保健方法。中老年人通过调身(调整姿势)、调息(调整呼吸)和调心(调整精神)的锻炼达到协调身体各部的作用,增强体质,增强防病和抗病的能力。练功时应摆好姿势,坐、卧、站可按各人习惯选取,均需使身体端正和肌肉放松,达到“调身”的姿态要求;然后作均匀、深长的腹式呼吸,周而复始,进入“调息境界。练好气功的关键是练”意志“,有意识地集中思想,排除杂念,将”意志“集中在身体某一部位(如丹田),达到”调心“的目的。”调心“和”调息“要互相配合,做到”意“”息“合一,常对增强身体健康,延缓衰老,防治一些慢性病发挥较好的作用。采用何种气功方法,遵循哪个气功流派,均应采取科学的态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必有功效。应避免道听途说,把气功说得玄乎和神秘莫测,甚至有一迷信和愚味的宣传来欺骗大众,这是在发挥气功的保健作用时应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传统健身法还有八段锦 (一套由八套运作组成的保健操)、保健按摩(依次自我推拿、拍打按摩身体各部位)和武术锻炼等,都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的老年人根据本人身体的条件,自己设计出一套保健操,长期坚持锻炼也能发挥良好的保健作用。

Ⅳ 老年人运动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老年人身体的特点适合耐力性项目,酌情配合力量性锻炼项目,而不宜进行速度性项目。老年人最常用的运动有步行、健身跑、游泳、自行车、登山、跳迪斯科、气功、太极拳、太极剑等,有条件时还可打网球、高尔夫球等。

步行锻炼宜早晚各一次,以没有气急,自我感觉良好为度,每次可行走30-40分钟左右,中途还可以依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休息。饭后或身体不适、气候寒冷,或在烈日下均不宜运动。

专家还特别提出了老年人运动减肥要注意的“三低”和“六忌”。

“三低”是:

1.低要求:是指老年运动者参加健身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肥与保健,因而多采取徒手的、原始的、简单的运动方式,绝对不能掺杂任何竞技体育的意识和成分。

2.低水平:是指老年人应努力坚持1―2种可接受的、重复的`、低体能要求的健身活动,绝对不能有“药到病除”速战速决的思想。

3.低强度:是指老年运动应采取较小的运动强度、较长的运动时间,这点非常重要。只有这样的运动才是安全的、有效的,且不易引发慢性病和因运动而受伤。

“六忌”是:

1.忌过度兴奋的运动。这类运动会使血液循环加快、血压急剧升高,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易导致心肌梗塞或中风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2.忌憋气运动。人到老年,呼吸功能减弱,肺活量下降,肺泡弹性降低,憋气运动会损伤呼吸肌,甚至引起肺泡破裂而导致肺部和支气管出血。

3.忌快速、超负荷运动。快速运动或举重等超负荷运动,都会使心脏负担过重,易发生昏倒等事故,或造成骨骼变形、损伤等。

4.忌带病运动。老年人生病时,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比平时更差,抵抗力更弱,此时再进行体育运动,会加快身体体能的消耗,降低抗病能力,导致病情加重。

5.忌饭后百步走。饭后百步走,对于青壮年来说是很适宜的。但老年人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饭后立即行走,则容易加重心脏负担。如果还患有冠心病,餐后胃部膨胀可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收缩,使心肌供血减少,有可能加大心肌缺血缺氧程度和范围,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6.肥胖老人不宜做登楼运动。登楼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但对肥胖老人非常不合适。老人的髌骨关节面已发生增生,关节面不平整,这就增加了髌骨与股骨之间的摩擦力,限制了膝关节的活动度,导致老人的膝关节僵硬、活动不便。另外,登楼是一项运动量大的活动,患有心肺系统疾病的老人也不适宜做。

Ⅵ 小贴士,保证老人运动安全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身体的各项健康指标会下降,故人们对于身体上的养生保健也会越加重视。虽然食疗和各种的营养品在一定程度上有保健的功效,但是老人运动健身才是自我保健、提高免疫力、抗击衰老的有效手段。老人在健身锻炼的过程中,却有很多细节值得注意。

保证老人运动安全的7个小贴士

不宜空腹运动

有些老人很早就起床晨练,锻炼完后再吃饭,这是不科学。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锻炼,容易发生老人昏厥的事故,进而严重影响运动效果。所以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再锻炼,才是合理的。只要感到不饿就可以了,当然不可以吃得过饱。

运动之前做好准备活动

老人锻炼之前,做好足够的热身运动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很容易在之后的运动中受伤。压压腿,抖抖双手双脚宽松肌肉,做做深呼吸等适当的热身运动,可以充分的活跃身体的各个部位,更加有利于之后的运动。

老人尽可能不要单独锻炼

老年人特别是患有“三高”的老年人群,最好不要独自一个人出门锻炼,为确保安全,找个人陪同非常有必要。

不要做过分剧烈运动

老年朋友不要急于求成,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即可,不宜进行剧烈活动。因老年人的骨头比较脆弱,短跑、跳高,跳台阶、打篮球等剧烈的项目,极易使老人受伤甚至骨折。做一些轻松的、舒缓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慢跑、爬爬楼梯、散步等,其效果也是显著的。

天气适当才出门运动

老年人参加运动应该在适宜的天气,否则,容易引发各种事故。下雨下雪,地面比较潮湿,容易滑倒,大雾大风天气,一会阻碍老人视线,导致事故发生。

要尝试多项锻炼

如果一直参加同一项锻炼,如每天早上都是慢跑,可能会觉得乏味、枯燥,大大降低晨练的兴趣。多尝试几项自己感兴趣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对于运动的兴趣,而且可以更全面的锻练身体的各个机能。

着装要适宜

早上气温还是比较低的,老年人出门锻炼不要穿得过少,以免寒气入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老年人腿脚本来就不是很利索,不是很灵活,穿鞋底较硬的鞋子,容易发生事故、造成伤害。

Ⅶ 老人散步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散步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1.要远离斜坡

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衰老,所以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老年人不正确的散步方式,可能会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尤其是长期爬楼梯或者爬坡都会加重膝关节的负荷,从而让关节受到更严重的磨损。

2.环境清新

老年人散步的环境一定要舒适安全、空气清新,因为在运动的时候需要氧气量很高,所以一定要选择草木比较旺盛的地方,里面含氧量很高,有利于身体健康。

老人散步好处多,但要注意4个事项,才能“走出”健康来
3.保持正确的姿势

有一部分老年人喜欢背着手走路,这样不利于让全身的部位得到充分的活动,也不能让身体放松。当背着手走路时遇上坑洼的路面走路,不能迅速的让身体平衡,容易摔倒。所以要保持正确的散步之时要抬起头挺胸,并且把双臂摆起来,这样才可以让全身运动,并且保持身体的协调。

4.强度要适中

老年人散步最终的目的就是保持身体的健康,如果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运动量。老年人每天至少要走3000米并且半个小时之内完成,一周至少要做五次。运动时一定要让身体出汗,并且保持顺畅的呼吸,这样才可以达到锻炼的效果。

老人散步好处多,但要注意4个事项,才能“走出”健康来
温馨提示

老年人在做散步前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要采取慢速散步的方式,防止出现心律失常,诱发心绞痛。尽量是吃完饭半个小时之后再散步。

Ⅷ 老年人运动注意事项有哪些

老年人的机能水平和生理状况有其特殊性,在参与健身运动中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可能影响健康的问题。老年人运动健身时需要避免以下几点:
(1)大强度长时间的运动老年人的肌肉体积随年龄增长而日渐萎缩,力量素质相应的下降,加之神经系统功能逐渐下降,心肺能力下降,这样的生理变化决定了老年人不宜参加大强度的力量性运动和长时间的耐力性运动。大力量运动时老年人肌肉、韧带、关节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大大增加。长时间的耐力性运动会损害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强度过大甚至有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因此,老年人应注意不要进行大强度长时间的运动。
(2)过分激动老年人应在轻松、愉快中进行健身运动,特别注意不要在情绪过分激动的情况下运动。无论从体力、耐力、反应能力或各器官功能方面来说,老年人都不宜参加激烈的运动或比赛。因为激烈的运动或比赛会引起情绪的激动,容易使老年人在运动健身中发生意外。所以老年人健身要量力而行,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运动。
(3)急于求成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下降,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不会如年轻时那么快,所以在运动健身的过程中,不应该急于求成,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增长不宜太快。老年人应该遵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否则很可能因运动量或运动强度过大造成意外损伤。
(4)屏气发力“屏气发力”是许多人的一种发力习惯,在需要发出较大力量时,常常屏住呼吸后在发力。但是老年人进行屏气发力,会造成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相应减少,容易引发脑缺血性头晕甚至休克。所以老年人在进行运动健身时应该避免屏气发力的习惯,对有心血管健康问题的老年人,更应该特别注意。
(5)争强好胜一些常见的运动项目往往带有较强的竞争性,参加这些项目会使神经过度兴奋,容易引起心率、血压的骤然增加。老年人的心率、血压骤增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特别是一些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所以,应该禁止老年人参加具有激烈竞争的运动项目,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该注意不要有太多的竞争性。

Ⅸ 老人日常运动有哪些注意事项

保持身体健康,健身运动是关键。

作为老年人来说,因为年龄增长,身体素质逐渐下降,更需要通过健身锻炼的方式来增强体质。

但是,老年人因为年纪大、身体素质差,且往往患有某些基础疾病的原因,在日常运动及健身锻炼时,必须多加注意。

具体来说,老年人在做健身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量力而行。

老年人身体状态相对比较弱,进行健身运动是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做大运动量和高强度运动。

老年人进行健身锻炼时,必须结合自身情况,适度锻炼。这样才能在确保身体健康的前提上收获健身效果。

2,锻炼强度要适度。

老年人体质下降,难以承受高强度运动,所以必须控制锻炼强度。

3,运动量要适量。

老年人不但身体素质差,而且心肺功能也弱。因此无法承受大运动量运动,所以必须控制合适的运动量。

做到上述几点,老年人所做的健身锻炼才能在确保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获得满意的锻炼效果。

同时,老年人在日常活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夏季注意防暑。

夏季炎热,日常活动时容易中暑。……老年人体质弱,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

因此,在夏季酷暑时,需要根据气温情况确定活动状态,防止中暑。

2,冬季注意防寒。

冬季严寒,对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系统影响尤其大。

因此,老年人在冬季日常活动时,要特别关注防寒的问题,注意保暖。

3,坚持有规律的运动方式。

有规律的运动方式,才是对身体健康最有好处的。

老年人体质弱,尤其需要注意运动的规律性。……这样才能确保身体健康。

4,饭后不宜立即运动。

饭后肠胃需要消化食物,因此这个时间段不宜进行活动,应该在适度休息以后再活动。……

老年人体质弱,肠胃功能相对也比较弱,尤其要注意上述问题。

以上就是老年人进行健身锻炼及日常活动时需要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活动时安全事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医疗性体检以什么为目的体检 浏览:834
孝顺母亲的诗句 浏览:189
郴州市苏仙区有哪些养老院 浏览:559
临西养老保险怎么交 浏览:340
佛山养老金最低缴纳比例 浏览:386
长寿花叶子发黄变软怎么回事 浏览:195
养源养老院 浏览:115
孝敬之星的家长评价 浏览:450
成都市2017年退休工资 浏览:208
2016企业退休金计算 浏览:353
老年人突然摔跤 浏览:633
老年人发热有什么药物 浏览:365
青岛银行几号代扣养老保险 浏览:710
兴安盟养老保险享受标准 浏览:118
离退休金调整 浏览:947
4层不吉利怎么又是长寿层呢 浏览:371
企业社保退休最新规定2015年 浏览:563
重阳节为老人送健康 浏览:330
高级职称教师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8 浏览:401
儿童去学体检查什么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