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患老年痴呆的人在法庭上的供言有法律效力吗
证人需要具有明确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患有老年痴呆症,然后有相关的医学证明的,其证言应当不能被采纳。
2. 老年痴呆症患者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分析:老年痴呆由于不具备辨认自己的行为的能力,是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上界定自然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是依据年龄和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认知能力来划分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3. 三甲医院出具的老年痴呆证明在法律上有效吗诊断书法院有效吗
三甲医院出具的老年痴呆证明在法律上无效,只能作为参考,法院的诊断书有效
患有老年痴呆症,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因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所以其所立的遗嘱无效。
4. 老年痴呆犯法会负法律责任吗
法律分析:需要把根据情况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 老年痴呆犯罪需要负民事或刑事责任吗
您好,根据情况承担相应的责任。
根据《刑法》第18条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版自己行为的时权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http://www.mps.gov.cn/n16/n1282/n3493/n3763/n493954/494322.html
上海国晖律师事务所 刑事法律部为您服务
6. 法院怎样鉴定老年痴呆
法院怎样鉴定老年痴呆
法院怎样鉴定老年痴呆,老年痴呆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老年疾病,主要是因为大脑功能出现退行性改变所导致,大多数会在老年人身上发生,判断老年痴呆的方法有很多,那么法院怎样鉴定老年痴呆呢?
法律分析: 由司法鉴定机构对被申请人是否老年痴呆,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进行鉴定。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先向老人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认定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将依法进行审理,并将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被申请人是否老年痴呆,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进行鉴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四条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老年痴呆司法鉴定流程
具体流程是:
一、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先向老人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认定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将依法进行审理。
三、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被申请人是否老年痴呆,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进行鉴定。
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四条
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尊重科学,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法律认定老年痴呆的唯一条件是医学鉴定。
如果经过合法有效的医学鉴定,确认属于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其监护人需要对其严加看管,并对其实施的民事侵害行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必要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决定对该患者实施强制医疗。当地检察机关对强制医疗全过程实施法律监督。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老人监护权怎么办理
法律分析: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的,可以提请法院裁决。不可以未经指定而直接要求法院作出裁决。
成为老人的法定监护人,以其方式,可以划分为当然设立、协议设立和公权力指定设立。
(一)当然设立指第一顺序人即老人的配偶做监护人。
(二)协议设立,即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三)公权力指定设立,即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民法典》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
7. 法律上怎么鉴定老年痴呆
法律分析:法律认定老年痴呆的唯一条件是医学鉴定。如果经过合法有效的医学鉴定,确认属于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其监护人需要对其严加看管,并对其实施的民事侵害行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必要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决定对该患者实施强制医疗。当地检察机关对强制医疗全过程实施法律监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8. 老年痴呆确定监护人的法律程序是什么
一、老年痴呆确定监护人的法律程序是什么 对精神病人或老年痴呆症患者申请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指定监护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事诉讼法 》的规定,通过民事特别程序认定。该特别程序由亲属或利害关系人向被申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并需经 司法鉴定 。另外,在指定监护人时,亦需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出具相关证明。如被申请人的近亲属有多个,各个近亲属对被申请人的 监护权 有异议时,需要根据法律规定以及实际情况由法官予以裁决。关于 老年痴呆确定监护人 等问题,也为大家做出了简单的回答。 二、老年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三、监护人 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包括: (1) 法定监护人 , (2)指定监护人, (3) 遗嘱 监护人, (4)委托监护人。上述监护人又可分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监护人应具有监护能力,符合法定资格,并克尽监护职责,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监护职责相适应,监护人主要具有以下权利: (1)有权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2)有权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3)有权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并 代理 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4)有权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5)有权代理被监护人进行 诉讼 。监护人依法行使监护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均无权干涉。 要知道子女对于老人是有义务的,对于存在老年痴呆的家人来说,是有义务进行 赡养 ,同时具有对其的监护权。也是国家对于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一种保障,根据相关规定,对于此类问题的事件,如果不进行监护,就会收到严重的处罚,以此,需要我们了解有关的 法律知识 ,是非常重要的。
9. 问一个法律界人士的一个问题,老年痴呆症患者具备民事行使权力吗他所签订的合同契约法律予以支持吗
情况是这样的,如果有事实依据证明他所签订合同的时间是在老年痴呆症没有发生以前。那么这份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签订合同的时间是老年痴呆症发病期间。那么他所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法律是不予以支持,也就是说老年痴呆症患者不具备民事行驶权力。希望这个答案对你有用。
10. 已确诊是老年痴呆症的犯罪嫌疑人还要定罪吗
已确诊是老年痴呆症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是不定罪的。因为老年痴呆症的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的人,一般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其监护人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