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人糊涂了还可以过户房产吗
老人糊涂了,一般不可以办理过户的。但是其监护人在确实为保护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利益情况下,可以出售或过户其名下房产和其他财产。监护人在出售、过户老年痴呆症患者房产,或者实施其他监护职责过程中,不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㈡ 母亲老年痴呆房产如何过户
法律分析:患老年痴呆的话就属于限制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她没有完全失去心智的话,你可以等她哪个时间清醒的情况下与你去办理过户,如果她始终不清醒,那是绝对无法办理的,只能等她去世后按继承遗产的程序办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十六条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第十七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第十八条 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
继承人、受遗赠人;
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㈢ 房主老年痴呆,怎么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最好是去律师事务所咨询一下有相关经验的律师,毕竟这种情况特殊,或者去房屋管家局咨询一下相关手续或者资料准备好了再去办理。
㈣ 父母老年痴呆如何卖房
法律分析:由其监护人代卖。由其配偶或者成年子女作为监护人过户房产。老年痴呆症患者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老人直系亲属选取一位到街道开具证明,再到法院申请这位直系亲属为老人合法监护人,再有合法监护人按着证件材料,代替老人签署卖房子合同,办理过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条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㈤ 父亲去世了 母亲有一点老年痴呆 请问怎么将房产过户到我的名下,学要什么手续,谢谢!
父母亲的房产过户到子女的名下需要父亲的去世证明,如果父亲的父母亲也去世了,同样也需要他们的去世证明,去世证明只要去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就可以,如果父亲的父母亲还在世,就需要他们的放弃继承房产的承诺证明。如果你父母亲就你这么一个子女,就没有其他子女放弃继承权的说法,反正具体操作建议你去房产交易中心咨询工作人员就清楚了。
㈥ 老人老年痴呆房产还能过户吗
一、老人老年痴呆房产还能过户吗
1、老人老年痴呆房产一般不能过户。但是其监护人在确实为保护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利益情况下,可以出售或过户其名下房产和其他财产。监护人在出售、过户老年痴呆症患者房产,或者实施其他监护职责过程中,不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办理房产过户手续的程序如何
办理房产过户手续的程序如下:
1、到不动产登记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2、提交身份证明、合同等过户材料;
3、受理后审核材料;
4、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过户登记,发放不动产权属证明。
㈦ 老年痴呆病人房产过户
法律分析:应当先确认老年痴呆病人的监护人,监护人依法确定之后,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在确实为保护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利益情况下,可以出售其名下房产和其他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五条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