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古时候老人家说的谚语

古时候老人家说的谚语

发布时间:2022-07-31 21:45:06

⑴ 老一辈经常说的俗语有哪些

1、“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每个人想法都是不同的,除了不能把自己想法强加给别人外,也要允许别人的想法存在。就算是对同一件事或者对同一个人,由于阶级层次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行业不同等原因,可能都会有他们不同的解决方法存在。

⑵ 每逢过年的时候,家里老人会说一些什么俗语

提到过年,大家最先想到一句俗语就是“有钱人过年,没钱人过关”。这句俗语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有钱人的可以快快乐乐地回家和家人团聚,过个好年。但是对于没有钱的人来说,回家过年就好像是要过五关斩六将一样。

因为过年就是要花钱的日子,孝敬父母、给孩子包红包、置办年、走亲访友…每一件都是要花钱的事情。所以,对于没有钱的人来说,过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可能都要借钱过年。

所以,在春节的时候,村里总有陆陆续续的老人家过世。这对于老人家来说,也是一种心里上的挑战,大家都会害怕自己也遇到一样的情况,就会害怕过年。

⑶ 十句老人谚语

1、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生养儿子如果不去教育的话便和养驴一样,养女儿如果不去教育,就像是养猪一样。这句话虽然很糙,但是不失道理。生养子女,要以教育为先。

2、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人如果不能够博古通今,这就像牛马身上穿衣服一样。这句话指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池:城外护城河。全句意为:城门楼失火,人们从护城河取水救火。结果水干了,鱼也没法活了。比喻一方遭难,殃及无辜。

4、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行家,内行人。内行人看得准,只要稍稍一动手,便知道真实情况如何。形容内行人有判断本专业事物价值大小的丰富经验。

5、崇台非一干,珍裘非一腋。

高的楼台并非一根木料所能建造。珍贵的毛皮衣服,也不是一只狐狸腋下的毛皮就能制成。比喻成就一件大事,要靠众人的力量。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集腋方能成裘的道理。

6、利之薮,怨之府。

薮:人或物聚集之地。府:人或物汇集之地。钱财聚集的地方,也是人们怨恨汇聚的地方。指人有钱易招人妒忌。

7、憾事人人有,好事古难全

人人都会有不如意的事,称心如意的事从古到今都很少。比喻许多事情都不能令人感到完全满意。

8、旱天下了及时雨,十字路口逢亲人

久旱的天下了雨,迷路时遇到了亲人。指及时得到了别人的帮助。

9、旱苗正盼及时雨,行船偏遇打头风。

打头风,迎面吹来的风。久旱的小苗正期待着雨水的滋润,船在行驶时偏碰到逆风。比喻事情亟待解决。

10、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对某事物内行的人做起来就不难,相反外行去做就犯难。事情的难易因人而异,关键是要懂行。

⑷ 有哪些20条古时候的谚语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⑸ 老人 俗语

1. 万丈高楼从地起,英雄何论出身低。

高楼大厦都是从基层建筑起来的,那么,英雄即使出身底层,又有什么关系呢?

2.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

比喻不经过艰苦的磨炼,就得不到好的成果。

3. 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学。

指人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习,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4. 锻炼不刻苦,纸上画老虎。

强调锻炼要刻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农村老人常说的20句经典俗语,穿透人心,精辟到噎死人
5. 赶路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说明骄傲自满是学习的大敌。

6. 小器易盈。

易:容易。盈:满。小的器皿容易装满。喻指气度小、水平低的人往往容易自满或自大。

7. 小时不禁压,到老没结煞。

结煞:结果。指小时候没有管教好,到老年时就没有什么好结果。

8. 刀对刀,枪对枪。

比喻针锋相对,面对面争斗。也作“枪对枪,刀对刀”。

农村老人常说的20句经典俗语,穿透人心,精辟到噎死人
9. 钢越烧越红,人越干越雄。

雄:强有力。指人做事越干越有劲。

10.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指没有某一方面的体验,就不能增长某一方面的知识。

1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破:突破。指书读得多了,写起文章来就会有如神来之笔,得心应手。

12. 滴水不间断,能使石头穿。

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成功的希望。

农村老人常说的20句经典俗语,穿透人心,精辟到噎死人
13. 不嚼碎,不知味。

比喻对知识不反复学习和琢磨,就体会不到其中的真谛。

14. 读书不知意,等于啃树皮。

比喻读书不理解其中的意义,读起来淡而无味,等于不读。

15. 刀在石上磨,人在世上练。

比喻人生在世只有通过磨炼,才能增长才干。

16. 瓦片也有翻身日,乌龟也有出头时。

常在井上取水的瓦罐,总是容易在井上打破。

农村老人常说的20句经典俗语,穿透人心,精辟到噎死人
17. 不怕读书难,就怕不钻研。

说明只要深入钻研,读书就不会产生困难。

18. 不怕功夫浅,就怕不苦练。

说明只要勤学苦练,本领就能学到家。

19. 将军多半在战场上牺牲。

比喻经常处于危险境地,难免遭遇不幸。

20. 孝为百行先。

⑹ 老人的话非常有道理谚语

老人常说的俗语,句句大实话

1.挤疮不留脓,免受二回痛。比喻纠正陋习或改正错误应完全彻底,以免日后再犯。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足赤:足金;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完美无缺的人。

3.驴不知自丑,猴不嫌脸瘦。比喻人往往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毛病。



4.前怕狼,后怕虎,一生一世白辛苦。说明胆小怕事、畏首畏尾、犹豫不决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

5.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比喻处境再险恶也能镇定自若。

6.士可杀而不可辱。士:士人;读书人。宁可被杀也不愿受侮辱。指人应有宁死不屈的气节。

7.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指富贵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辛勤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8.事到万难须放胆。指事情到了非常难办的境地时,必须大胆去闯才会有转机。

9.功成由俭,业精于勤。指俭朴能使事业成功,勤奋能使学业精通。

10.寒天不冻勤织女,饥荒不饿苦耕人。指勤劳的人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不会挨饿受冻。

11.天不怕,地不怕,老虎屁股也敢摸一下。比喻胆量大,无所畏惧。

⑺ 老人流传下来的俗语

1.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2.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3.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4.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5.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6.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7.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8.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9.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10.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11.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12.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13.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14.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15.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16.久住坡,不嫌陡。

17.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18.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19.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20.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21.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2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23.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24.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25.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26.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27.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28.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29.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30.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1.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32.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33.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34.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35.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36.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37.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38.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39.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40.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41.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42.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43.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44.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45.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46.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47.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48.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49.经得广,知得多。

50.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⑻ 从老人们口中传下来的谚语有什么

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 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 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 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 “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 “暮霞行千里”。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 、“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 “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 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 一、看云识天气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二、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三、看天象识天气 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 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 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 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四、看物象识天气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以上转自广西玉林市气象局) 看云测天谚语 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4、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5、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7、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 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8、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9、云在东,雨不凶; 云在南,河水满 10、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11、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 12、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 13、云交云雨淋淋 14、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 15、屏山出云,不用问神 16、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 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 17、鱼鳞云,不雨也风颠 18、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 19、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 20、云结亲,雨更猛 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2、春东夏西秋不论 3、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 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 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 4、开门风,闭门雨 5、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6、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7、东风急,雨打壁 8、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9、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 10、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 11、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12、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13、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 14、西北风开天锁 15、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 16、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17、风乱转,不用算 18、东风湿,西风十,北风寒,南风暖 19、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20、急风行 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2、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 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5、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6、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7、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8、露水闪,来日晴 9、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民间天气谚语收集) 有雨山戴帽 无雨云拦腰 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 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云层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这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是,如果山戴帽了,云层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现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预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说法。 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层不厚,当太阳升高后,云也就消散了,所以“云拦腰”未来是晴天。 乌头风 白头雨 “乌头”与“白头”是指两种云的云顶颜色来说的。“乌头”是浓积云的一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这两种云常在夏天出现。“乌头”云,云底平,顶部隆起,主要是由水滴组成,云中小水滴吸收和散射了部分太阳光,使云底和云顶显得浓黑。“白头”云顶部凸起,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垂直发展很快,云越来越伸高,云顶扩散,发展非常旺盛,不久就占据了大部分天空,云顶是冰晶结构,所以呈白色。 这两种云比较,“乌头”云不如“白头”云发展旺盛,因此一般下雨不大或不下雨,只刮一阵风,所以叫“乌头风”。但如果“乌头”云发展旺盛,逐渐变成“白头”云,便造成较强烈的雷雨,所以叫“白头雨”。 早虹雨 晚虹晴 虹出现的位置,与太阳所在方向相反。上午太阳在东,虹在西边。下午太阳在西边,虹在东。因天气系统运动的规律,是自向东移动,西边出现虹。表明西边的雷雨区会移来,本地将有雨,东边有虹,表明雨区在东,它会东移出,就不会影响本地。所以也叫“东虹日头,西虹雨”。 鱼鳞天 无雨风也颠 在蔚蓝色的天空,有时可看到排列整齐而又紧密的白色小云片,好似鱼鳞,在气象学上叫卷积云。卷积云一般出现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后只能维持几分钟到一个多小时。出现这种云,表明地上空有低压槽移近。影响地面的天气,一般多靠高空的大气运动。因此卷积云出现,是晴天向阴雨天气移换的时候。“鱼鳞天,无雨风也颠”,就是风雨的预兆,一般一两天内就会有风雨。 “雷公”先唱歌 有雨也不多 夏天,烈日当空,地面受到强烈的日光照射,使局部地区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并夹带大量的水汽上升,水汽升到天空变冷便凝结成云。这种云叫做地方性的对流云,它的范围不大,又是移动的。对流发展旺盛,便形成带电的雷雨云。这种云在远处打雷下雨,我们就只能听到雷声。在近处也只下场阵雨,一下子过去,雨过天晴,所以“有雨不多”。也称“未雨先雷,有雨不大”。 乌云接落日 不落今日落明日 在春夏季节的傍晚,天空的西边,有象石山耸立的乌云迎接日,日落进云里就看不见了,群众叫“乌云接落日”。这种乌云,是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情况大部是由高低空低气压系统造成的。它的移动规律一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会影响本地。因此它移动速度的快慢不同,大都较慢,要明天才下雨,所以叫“不落今日落明日”。 [气象谚语集锦] 天象 1、久雨刮南风 天气将转晴 2、云绞云 雨淋淋 3、朝起红霞晚落雨 晚起红霞晒死鱼 4、天有铁砧云 地下雨淋淋 5、直雷雨小 横雷雨大 6、南闪四边打 北闪有雨来 7、月亮撑红伞 有大雨 8、月亮撑蓝伞 多风去 9、日落射脚 三天内雨落 10、西北天开锁 午后见太阳 11、星光含水 雨将临 12、久晴天射线 不久有雨见 13、对时雨 连几天 14、朝有棉絮云 下午雷雨鸣 15、风静又闷热 雷雨必强烈 物象 16、燕子低飞 天将雨 17、燕子窝垫草多 雨水多 18、群雁南飞天将冷 群雁北飞天将暖 19、蚂蚁搬家 天将雨 20、大榕树冬不落叶 兆春寒 21、猪衔草 寒潮到 22、狗泡水 天将雨 23、鸡晒翅 天将雨 24、蜜蜂迟归 雨来风吹 25、蚯蚓封洞 有大雨 26.日暖夜寒,东海也乾。 2.风吵有雨。 3.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4.星星眨眼,下雨不远;星星闪烁,风力变强。 5.雷打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 6.十雾九晴天。 7.早雾晴,晚雾阴。 8.朝霞雨,晚霞晴。 9.好中秋,好晚稻。 10.东虹日出,西虹雨;晨虹有雨,晚虹晴。 11.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到月半。 12.将下雨:春看海口,冬看山头。 13.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14.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15.木棉树开花,雨季要提前。 16.未吃五月节粽,破裘不敢放。 17.晚上看见月亮、星星,明天会是大太阳。 18.将下雨:蝉停止鸣叫、乌鸦在天空中叫、白天乌鸦抢窝、麻雀成群在屋檐下、蝙蝠成群在角落、蟑螂特别多、蜻蜓低飞、燕子低飞、蚱蜢在地上跳、蛇钻出洞来、蚂蚁回巢、蜘蛛停在网中心不动、牛羊找乾地躺下来、鸟兽成群结队、水中的鱼无缘无故一直跳、多飞机云、乌云。 鱼鳞天(鲱鱼鳞),不雨也疯癫。 雨蛙呱呱叫,下雨必来到。 行云方向相反、云层厚,要下雨。 早晨天发红,海上警渔翁。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明天有雨落,今晚蚊子恶。 蚂蚁成群爬上墙,雨水淋湿大屋梁。 19.将放晴:蜘蛛离巢重筑新巢、春天吹北风、金龟子飞进笼里、蚂 蚁出穴觅食、既出太阳又下雨、公鸡登高报晓、海鸟向大海飞去、鸟雀高飞、鸽子傍晚咕咕叫。 黄昏天发红,渔翁笑声隆。 天上鱼鳞斑,地上晒谷不用翻。 蜘蛛张了网,必定大太阳。 鸡在高处鸣,雨止天要晴。 20.蜜蜂低飞,有雷雨。 21.打雷,梅雨终结。 22.饭粒黏碗、山腰有卷云,天气晴。 23.候鸟早飞来之年,雪较多。 24.正月冷死猪(寒死龟),二月冷死牛,三月冷死播田夫。 25.四月初八晴,瓜果好收成。 26.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飘飘晴;六月十九,无风水也吼。 27.六月大风台,七月作水灾。 28.九月九港风。 29.雾紧靠山顶往上飘、烟往上飘时晴天,横散时下雨。 30.天气变坏:水沟臭臭的、海水起大浪(起风)。 31.雨来雪,不停歇。 32.雷打天顶,有雨不狠;雷打天边,大雨连天。 33.早晚冷,中午热,下雨半个月。 34.有雨山戴帽,无雨河起罩。 35.雨不歇:顶看初三,下看十八。 36.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种。 37.大雨无雨,明年旱。 38.立春落雨至清明。 39.雾气升山顶,将有倾盆大雨;雾气散大地,无风且无雨。 40.乌云接日头,天亮闹稠稠。 41.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 42.乌头风,白头雨。 43.江猪(乌云)过河(天河),大雨滂沱。 44.东北风,雨太公。 45.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久雨见星光,明朝雨更狂。 46.天顶出有半节彩虹,要做防台敢能成。 47.二八乱穿衣:二月春天后母面,八月秋老虎。 48.前冬不穿靴,后冬冷死人。 49.罩雾罩不开,戴笠仔幪棕簑。 50.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冬雾雪。 51.春雷十日寒。 52.有雨亮四边,无雨顶上光。 53.下雨走大街,台风走小巷。 54.先下牛毛无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⑼ 老人经常说的带有处事的俗语

在农村,流传着很多有趣味性的俗语,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能让人联想到当时的生活场景和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今天笔者将为大家分享农村老人常说的3句俗语,你听过吗?你觉得第2句俗语,现在还适用吗?

第一句俗语:“二十望妻、三十望子、四十望财”
这句老人常说俗语主要是在告诫后辈,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做不同的事情,对自己的人生要有规划,切勿迷迷糊糊的生活。到了二十岁这个年龄阶段,就要考虑结婚的事情,提前做好娶妻的第一步规划,比如说买房、买车、存钱娶等等,到了三十岁,就要有孩子,这样才能有好的规划,比如说你有事业要奋斗,父母也比较年轻,可以帮忙带带孩子,到了四十岁,是压力最大的年龄阶段,上有老、小有下,如果事业没有任何起色,那么日子会很苦,所以,在这个年龄阶段必须要努力赚钱,才能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

第二句俗语:“有钱不买河边地、好汉不娶活汉妻”
这句俗语是农村老人一种传统的说法,笔者认为在当下这个社会有点不太适用,有钱不买河边地是因为当时的中国,经常有洪涝灾害发生,一旦涨水,河边的土地就会被洪水淹没,所以,才有不买河边地的说法,好汉不娶活汉妻,是因为当时的人害怕离婚的女人会带来麻烦,怕前夫来找事,所以,才有不娶活汉妻的说法,不过,这句话在现在有点不太适用,你觉得呢?

第三句俗语:“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九十不留步”
这句俗语是农村老人根据生老病死的规律所总结出来的一句老话,也是在提醒老人,在什么年龄阶段要做哪些事情,以免给人带来麻烦,到了七十岁后,不要在别人家过夜,到了八十岁,就不要在别人家吃饭,到了九十岁,就不要到处乱跑,以免出意外,同时也在提醒一些主人家,一旦有这些年龄阶段的老人到家做客,在无子女陪同的情况下,不要强留老人在家过夜、吃饭、以免发生意外后,老人的孩子上门找麻烦。

以上就是笔者为大家分享的3句俗语,你觉得第2句,在当下还适用吗?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阅读全文

与古时候老人家说的谚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师60岁生日策划 浏览:14
在广州20年工龄退休后有多少工资 浏览:343
镇江养老保险补缴 浏览:641
给老人送养老院是不孝顺吗 浏览:693
孝敬亲人的名言 浏览:954
体检心脏做过之后有什么影响 浏览:240
脑萎缩老人如何公证过户 浏览:130
重庆老人70岁多少低保2016 浏览:808
男人突然注意养生是什么心态 浏览:6
五一节养老金有什么变化 浏览:904
父母写孩子孝敬父母 浏览:43
如何解决父母干涉孩子的问题 浏览:98
体检转氨酶108怎么快速下来 浏览:854
残疾人向敬老院捐钱的作文 浏览:372
老年痴呆用什么办法入睡 浏览:56
女孩不愿和父母见面怎么办 浏览:823
骗别人说自己没有退休金 浏览:652
长寿术 浏览:678
医院做了体检在线怎么弄发票 浏览:136
有退休金20万养老钱够了吗 浏览: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