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氟化氢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盐酸氢氟酸可致接触部位明显灼伤,使组织蛋白脱水和溶解,可迅速穿透角质层,渗入深部组织,溶解细胞膜,引起组织液化,重者可深达骨膜和骨质,使骨骼成为氟化钙,形成愈合缓慢的溃疡。吸入高浓度蒸汽或者经皮吸收可引起化性肺炎肺水肿。
1、健康危害: 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
2、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3、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4、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需要及时就医。
(1)氟化氢引起老年痴呆扩展阅读
致病机理:
氟化氢对衣物、皮肤、眼睛、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均有刺激,腐蚀作用。
氟离子进入血液或组织可与其钙镁离子结合,使其成为不溶或微溶的氟化钙和氟化镁,直接或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导致低血钙,低血镁综合症,氟离子还可以和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氟血红素,抑制琥珀酸脱氢酶,致氧合作用下降,影响细胞呼吸功能。
工业上用氟氢化钾加热至500℃进行热分解或用萤石(氟化钙)和浓硫酸加热到700℃时来制备氢氟酸。
❷ 氢氟酸气体对农作物的危害症状
氟化氢最初是引起植物呼吸变化,也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代谢。对植物来说,氟化氢最凶悍的作用莫过于对植物细胞膜的全面破坏。一般选择含钙化合物(氯化钙、氢氧化钙)作为第一类氟污染防护剂,因为氟化物对植物的伤害与自由基活动密切相关,可选择自由基清除剂苯甲酸钠和抗坏血酸作为氟污染的第二类防护剂。喷洒千分之零点五的氢氧化钙溶液防护效果最好,这个浓度最好不要超过千分之一,对植物有损害的。
❸ 电碱铝车间对周边居民有多少危害
一、电碱铝车间主要是对作业的工人如果保护措施不到位,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但一般电碱铝车间都会有严格的保护措施,并不一定会对周边居民造成伤害。
二、电碱铝车间可能对人体的伤害:
1、 粉尘危害
铝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主要有氧化铝粉尘、石油焦粉尘、沥青烟尘。氧化铝粉尘主要存在电解厂房内、氧化铝贮运系统;煅烧工段的上料系统、排料系统、煅后工段的混捏机、预热螺旋机以及磨粉系统有粉尘和沥青烟产生;成型工段也有沥青烟产生;残极处理工段的粗碎、配料、筛分等过程均有粉尘产生。天车司机,电解车间工人,炭素粉破碎、筛分等岗位工人受粉尘危害较大。根据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为,生产性粉尘中的氧化铝粉尘不得超过6mg/m3;其他粉尘(当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下)不得超过10mg/m3。
2、毒物危害
作业工人接触到的毒物主要有氟化物、硫化物、沥青烟、一氧化碳等。毒物主要存在于电解槽附近及烟气净化系统。
铝电解以冰晶石-氧化铝氟化铝的熔体为电解质,以炭素材料为电极进行电解。电解时在阴极上析出液态的金属铝,在阳极上产生气体。同时还散发出氟化物、粉尘等污染物为主的电解烟气。在400℃~600℃温度下,氧化铝中仍可含有0.2%~0.5%的水分。原料中的水分与固态氟化盐在高温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同时,进入熔融态电解质中的水分也可与液态的氟化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的氟化氢。
人体吸入过量的氟,常常会引起骨硬化、骨质增生、斑状齿等氟骨病,严重者使人丧失劳动能力。氟化物还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我国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氟化物(以氟计)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5mg/m3,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对毒物毒性分级的原则,氟化物为Ⅱ级,属于高度危害。
沥青烟主要来源于该工序生阳极工段的混捏机、磨粉系统及成型工段。煤沥青的软化点为100℃~110℃,属高温沥青。沥青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沥青中所含的蒽等光感物质,长时间接触,并经阳光照射,可引起皮炎;二是沥青烟对皮肤及粘膜的刺激作用。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对毒物毒性分级的原则,沥青烟为Ⅲ级,属于中度危害。
一氧化碳产生于电解槽的阳极,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嗅气体。它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脉快、烦躁、浅至中度昏迷;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我国车间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对毒物毒性分级的原则,一氧化碳为Ⅱ级,属于高度危害。
在电解过程中还有硫化物产生。二氧化硫为无色气体,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轻度中毒时,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我国车间空气中二氧化硫最高容许浓度为15mg/m3,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对毒物毒性分级的原则,二氧化硫可为Ⅵ级,属于轻度危害。
3、高温危害
现行国家标准《高温作业分级》中规定,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即为高温作业。铝电解槽电解温度高达940℃~960℃,是主要的生产性热源。炭素工段的煅烧、焙烧、连续混捏、预热螺旋、沥青熔化生产设备均为生产性热源。资料表明,环境温度达到28℃时,人的反应速度、运算能力、感觉敏感性及感觉运动协调功能都明显下降。高温使劳动效率降低,增加操作失误率。主要体现在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代谢及循环系统等。高温还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分散,肌肉工作能力降低,从而导致伤害事故。
❹ 我想去电解铝车间上班,大概就3年左右,他们说有伤害,说的我都不敢去了,真的有那么毒吗谢谢
电解铝气体有毒吗这个问题在电解铝业工作的从业人员是十分关心的。接下来为大家简单阐述一下。
电解铝要用到“冰舟石”——氟铝酸钠,在电解时会挥发出多种含氟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对果树的生长危害较大,轻者可使叶片出现黑色斑点,周围变黄,失去活性而脱落,使果树产量大大降低;重者可大面积范围内,使整株果树在很短时间内死亡。
所以,综上所述,电解铝气体有毒吗这个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电解铝的确对人体有害,体内铝积存过多的,到老年的时候比较容易患上老人痴呆。一般铝是通过平时用铝制品煮食进入体内,一般可以靠肝脏分解,但是空气铝微粒过多,长期呼吸此类高铝含量空气,可能会对神经组织有较大损害。
最好还是不要去了
❺ 氟化氢气体浓度对人体的危害,氟化氢气体报警器报警值设为多少
氟化氢气体浓度对人体的危害见下表,氟化氢气体报警器一般有2级报警,低级设TWA值的50%,高级报警设TWA值,我们工厂用的氟化氢气体报警器就是他们的,这些数据也是他们提供给我的,他们的产品质量很好,服务也好,值得信赖。
HF
氟化氢 TWA 值 2.2ppm
对眼、鼻、咽喉等粘膜开始有刺激作用,作用时间长时也可引起肺水肿 5-10ppm
已感到刺激,能耐受数分钟 30ppm
引起眼和鼻黏膜刺激症状,皮肤刺痛 60ppm
能耐受1分多钟 120ppm
引起急性中毒致死 490-530ppm
❻ 氟化氢铵水溶液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最重要危害与效应:
急性:强腐蚀性,强氧化性。
吸入:1.刺激鼻、咽、眼睛及呼吸道。
2.高浓度蒸气会严重的灼伤唇、口、咽及肺。
3.可能造成液体蓄积于肺中及死亡。
4.122ppm
浓度下暴露1分钟会严重刺激鼻、咽、及呼吸
氟化氢气体探测器
道。
5.50ppm
浓度下暴露数分钟可能致死。
皮肤:
1.其气体或无水液体会造成疼痛难忍的深度皮肤灼伤。(吸入过量的hf会造成气管和咽喉水肿引起窒息死亡。)
2.过量的溅到皮肤会造成死亡。
眼睛:其蒸气会溶解于眼球表面的水份上而造成刺激。
食入:不适用于hf气体。刺激灼伤眼睛、皮肤及呼吸系统。可能造成骨质硬化。
慢性:长期处于弱氟化氢环境,也会产生腐蚀和氧化现象,从而伤害人体组织。
主要症状:刺激感、皮肤灼伤、骨质软弱及变化(骨质疏松症)。
❼ 氢氟酸危害到底有多大
氢氟酸是指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它是一种清澈无色、有烟的带腐蚀性液体,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熔点为-83.3℃,沸点为19.54℃,闪点112.2℃,密度1.15g/cm³。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乙醚。
氢氟酸使用聚四氟乙烯容器
在人体内,氢氟酸会与钙和镁离子反应。因此,它能使依赖于上述两种离子的器官丧失功能。暴露在氢氟酸中起初可能不会感到疼痛,直到几个小时后氢氟酸与骨骼中的钙发生反应时,症状才会出现。如果不治疗,最终可能会对心脏、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损害。
接触氢氟酸后的最初救援措施通常包括涂抹葡萄糖酸钙凝胶在接触区。如果接触面过宽或者延迟时间太长,医务人员可向动脉或周围组织注射钙盐溶液。然而,无论怎样,接触于氢氟酸后必须及时提供专业的护理和治疗。
即使有及时的治疗,也只有不到10%的身体表面接触氢氟酸,但仍然是致命的。
(身体少于2%的面积暴露在氢氟酸中也有可能是致命的。见)吞服高浓度的氢氟酸溶液会导致急性的低血钙症,引致心脏停搏及死亡。
氢氟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毒性。吸入大量氢氟酸气体可导致急性中毒和慢性损伤。急性氢氟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因接触毒物浓度不同而不同。
当接触于低浓度氢氟酸时,由于结膜和鼻粘膜的刺激,会出现流泪、流鼻涕、打喷嚏和鼻阻塞的症状。皮肤接触后,会出现疼痛和皮肤灼伤。疼痛逐渐变得无法忍受,2到3天后开始缓解。
当接触于高浓度氢氟酸时,会引起烧灼感、嗅觉丧失、咳嗽和鼻腔、喉咙和胸骨嘶哑。严重者可引起眼结膜、鼻粘膜、口腔粘膜、鼻出血、鼻中隔穿孔、支气管炎、肺炎等顽固性溃疡,有时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气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在严重的情况下,它甚至可以导致度反射性窒息。中毒性肺水肿或呼吸循环衰竭。
皮肤接触高浓度氢氟酸,会立即疼痛,皮肤开始发红,逐渐变暗红色,干燥,伤口苍白,坏死,随后是紫黑色或灰黑色,也可形成水疱,含黄褐色液体。
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溃疡,不易愈合,治疗不当会影响骨膜和骨骼。慢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牙齿酸化、牙龈出血、干性鼻炎、鼻出血、嗅觉减退、喉咽炎和慢性支气管炎。
❽ 氟化氢对人的毒性机理
氟化氢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氢氟酸中的氢离子对人体组织有脱水和腐蚀作用,而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一。皮肤与氢氟酸接触后, 氟离子不断解离而渗透到深层组织, 溶解细胞膜,造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乃至肌层液化坏死。 氟离子还可干扰烯醇化酶的活性使皮肤细胞摄氧能力受到抑制。估计人摄入 1.5g 氢氟酸可致立即死亡。吸入高浓度的氢氟酸酸雾,引起支气管炎和出血性肺水肿。氢氟酸也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严重中毒。
临床表现
皮肤损害程度与氢氟酸浓度,接触时间,接触部位及处理方法有关。浓度越高, 接触时间越长,受害组织越柔软或致密,作用就越迅速而强烈。接触 30% 以上浓度的氢氟酸,疼痛和皮损常立即发生。接触低浓度时,常经数小时始出现疼痛及皮肤灼伤。局部皮损初起呈红斑,随即转为有红晕的白色水肿,继而变为淡青灰色坏死,而后复以棕褐色或黑色厚痂,脱痂后形成溃疡。手指部位的损害常转为大疱,甲板也常同时受累, 甲床与甲周红肿。严重时甲下水疱形成, 甲床与甲板分离。高浓度灼伤常呈进行性坏死, 溃疡愈合缓慢。 严重者累及局部骨骼,尤以指骨为多见。表现为指间关节狭窄,关节面粗糙,边缘不整, 皮质增生, 髓腔狭小,乃至骨质吸收等类似骨髓炎的征象。氢氟酸酸雾可引起皮肤瘙痒及皮炎。 剂量大时亦可造成皮肤、 胃肠道和呼吸道粘膜的灼伤。眼接触高浓度氢氟酸后, 局部剧痛, 并迅速形成白色假膜样混浊, 如处理不及时可引起角膜穿孔。氢氟酸灼伤合并氟中毒已引起注意, 患者因低血钙出现抽搐, 心电图Q-T间期延长,心室颤动发作。
❾ 氟化氢对人体有什么害处
氟危害:工作场所存在氟化氢气体和含氟粉尘,可经呼吸道和食道侵入人体。吸入较高浓度的氟化氢会引起急性中毒,刺激眼和呼吸道黏膜,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甚至发生反射性窒息。侵入人体的氟有50%在人体骨骼、牙齿中沉积,长期接触会引起骨骼、牙齿损害。氟化氢腐蚀性极强。
措施:氟危害和尘毒危害预防措施。硫酸分解磷矿粉放出氟化氢气体,氟化氢又与磷矿中的二氧化硅反应放出四氟化硅气体。一般用水来吸收逸出的四氟化硅,吸收设备有吸收室和吸收塔两种。车间中氟化氢最高容许浓度是1mg/m3,超过该浓度时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处理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或空气呼吸器。另应注意皮肤防护。对产生含氟粉尘岗位应佩戴专用口罩。为防止含氟气体或粉尘聚集应加强通风,加强设备密闭。接触粉尘的职工要定期检查身体,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❿ 氟化氢气体和氟气的毒性
氟化氢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高浓度的氟化氢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吸收后可产生全身的毒作用,还可导致氟骨症。
急性中毒:接触高浓度氟化氢,可引起眼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甚至产生反射性窒息。
慢性中毒:引起鼻、咽、喉慢性炎症,严重者可有鼻中隔穿孔。骨骼损害可引起氟骨病。氟化氢能穿透皮肤向深层渗透,形成坏死和溃疡,且不易治愈。
二、毒理学资料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C501276ppm,1小时(大鼠吸入);人在氟化氢400~430mg/m3浓度下,可引起急性中毒致死;100mg/m3浓度下,能耐受1分多钟,50mg/m3下感到皮肤刺痛、粘膜刺激,26mg/m3下能耐受数分钟,嗅觉阈值为0.03mg/m3。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33~41mg/m3,平均20mg/m3,经过1~5.5个月,可出现粘膜刺激,消瘦,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部分动物死亡。
致突变性:DNA损伤:黑胃果蝇吸入1300ppb(6周)。性染色体缺失和不分离:黑胃果蝇吸入2900ppb。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4980ug/m3(孕1~22天),引起死胎。
皮肤损害:氢氟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渗透作用强,并对组织蛋白有脱水及溶解作用。接触皮肤后可迅速穿透角质层,渗入深部组织,溶解细胞膜,引起组织液化、坏死,形成较难愈合的溃疡。如不及时处理可深达骨膜及骨质,引起骨质无菌性坏死。高浓度与蛋白结合,皮肤呈灰白色。
污染来源:氟化氢是氟化学工业中的一种基本原料,用以制造各种无机和有机氟化物。通常以萤石与硫酸作用而制得。无水氟化氢用作制造冷冻剂“氟利昂”,作为高辛烷汽油的催化剂,清洗不锈钢,去除金属铸件上的型砂,提炼铍、铀等特种金属,也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含水氟化氢通常用作雕刻玻璃及陶器的腐蚀剂,还用于合成杀虫剂或杀菌剂等。
危险特性:腐蚀性极强。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氟气
人吸入TCLo:25ppm•5分钟,对眼有刺激性。
最高容许浓度:0.1ppm(0.2mg/m3)
氟是剧毒性气体,能刺激眼、皮肤、呼吸道粘膜。由于它立即与水反应生成氟化氢,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显出与氟化氢同样的毒性。
当氟浓度为5~10ppm时,对眼、鼻、咽喉等粘膜开始有刺激作用,作用时间长时也可引起肺水肿。与皮肤接触可引起毛发的燃烧,接触部位凝固性坏死、上皮组织碳化等。慢性接触可引起骨硬化症和韧带钙化。吸入氟的患者应立即转移至无污染的安全地方安置休息,并保持温暖舒适。眼睛或皮肤受刺激时迅速用水冲洗之后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