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老年痴呆不知羞耻

老年痴呆不知羞耻

发布时间:2022-01-25 10:06:00

A. 老年痴呆怎么治疗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理疾病。是指那种由于老年性脑萎缩所致的进行性脑器质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原因

一般说60岁以上的人机体逐渐进入衰老,脑组织也开始萎缩,因此,生理功能也自然地减退。如果这中间还伴有其他引起脑组织衰老和萎缩的诱发因素,则更促使脑组织衰变的功能减退。脑组织的器质性病变,若在其他因素刺激下,就有可能出现精神障碍。由于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老年性痴呆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增高。

引起老年性痴呆的根本原因,是机体的衰老。脑组织的衰老、萎缩、变性是老年性痴呆发生的基础,这也许就是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的道理。另外,外界因素的作用,如感染、中毒、遗传、精神刺激等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功能减退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有的进入老年不患老年性痴呆,而有的人却患了老年性痴呆的原因。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9100多万,老年性痴呆大约有600万,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老年性痴呆临床表现

老年性痴呆发病于60岁以上,女多于男(1.5∶1),早期多表现为敏感多疑,狭隘自私,主观固执,不顾他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草率马虎,墨守成规,难于熟悉新的工作。有时性格暴躁,情绪不稳,也有的行为幼稚,好似顽童。渐渐生活懒散,不爱整洁,不修边幅,食欲减退或饮食无度,白天睡眠,晚上失眠,呈睡眠倒错。由于患者年迈,常不引人注意,以后逐步出现明显的智能减退,记忆障碍,其中最明显的为近事遗忘,后对远事亦遗忘,严重时忘记了自己的姓名、住址,不认自己的子女,常有虚构。逐渐定向力、理解力、判断力均发生障碍。情绪迟钝或易激惹,缺乏羞耻感,或出现幼稚性欣快。少数患者出现兴奋,或有片断荒谬的妄想与幻觉。妄想多为被害、自责、疑病、被盗、贫穷或夸大妄想。痴呆进一步发展,幻觉妄想消失,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去控制,多死于继发性感染(褥疮、肺炎)和衰竭。

治疗

老年痴呆症,病位在脑,病本在肾,常累及心、肝、脾多脏功能紊乱。临床以本虚标实多见,无论临床证情如何多变,肾虚髓少是其主要病机。补肾填髓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根据这一治法,笔者在临床上治疗该症常以:生地、熟地、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茯苓、仙灵脾、女贞子、山药等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兼脾虚湿浊不降者,加黄芪、石菖蒲、法半夏等,兼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牛膝等;兼水火不交者,加川连、肉桂、夜交藤等;兼血瘀者,加桃红、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等。治疗常能收到满意效果。例治王某,男,66岁。1991年10月就诊,述离休后几年来,在家无所事事,情绪不畅,初起头晕头痛,不寐健忘。近年来出现性格改变,记忆力衰退,计算力下降及定向力模糊,经常出门不能识路返家。经行头颅CT检查,提示大脑萎缩,就诊时患者由家属陪同并代述病情。见患者消瘦,表情呆滞,行动迟缓,舌质偏红边有瘀点,脉沉细偏数。辨为肾虚精亏血瘀。治拟补肾生髓佐以活血。药用生地15g、熟地15g、山萸肉10g、枸杞子10g、菟丝子10g、仙灵脾10g、女贞子10g、紫丹参10g、红花10g、当归15g、赤芍15g、泽泻10g、茯神10g、川连5g,服药20剂,症状明显改善,继续加减服药2月余,同时嘱患者调节情志,参加一定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患者自觉症状逐渐消退,记忆力和计算力增强,并逐渐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随访2年病情无反复。

老年痴呆症的预防

老年痴呆症逐年增多,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命,给家庭、社会、经济带来种种困难,而且老年性疾呆至今尚无确凿可靠的治疗方法恢复其认识功能,因此,积极预防本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虽然老年痴呆症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已知道一些危险因素对导致痴呆的形成和促进其恶化有重要影响。所以,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痴呆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1,控制血压
高血压病是脑卒中和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危险因素,对老年性痴呆也有影响。因此,有高血压者,必须有效地控制血压,应选择长效降压药,使血压在24小时内控制在有效水平且较少波动。
2,治疗心脏疾病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可影响脑血液供应,诱发痴呆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应积极治疗心脏病,预防痴呆的发生。
3,控制血脂、血糖及血液粘滞度
高脂血症,糖尿病、高粘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影响脑灌流量及代谢,诱发痴呆的发生。因此,必须长期将血脂,血糖、血粘控制在正常水平。除用西药外,还可以用丹参,山楂、首乌、葛根、草决明等中药。
4,清除氧自由基
老年人由于衰老及动脉硬化等疾病,体内可产生多量氧自由基,对组织细胞起损伤作用,导致痴呆,因此,可服用维生素E和补肾活血中药“醒呆饮”该药补肾填精,益脑醒神,能清除自由基,是治疗痴呆的良药。
5,提高免疫功能
免疫调节紊乱或免疫功能低下对老年痴呆症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中药精力沛,益尔血有较好的提高、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如果能严格控制以上危险因素,就能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或阻滞痴呆的进展。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B. 老年痴呆为什么还识字但不识人

痴呆小脑萎缩导致 小脑萎缩早期健忘没记性记忆力严重衰退了发展期开始认识人了
知道样情况持续多久了 老年痴呆 先去医院看看希望能恢复。

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C. 老年痴呆症有哪些症状

所谓老年性痴呆是限于60岁以上发生的智能衰退,大多数是在不知不觉中隐匿起病,常难于确定开始日期,通常最早出现的是性格改变,一反常态,兴趣减少,灰心丧气,言语罗嗦,顽固迂执,好发牢骚,疑窦丛生;生活懒散,不修边幅,不爱整洁,足不出户,隐居斗室,与社会日益隔绝;或放荡不羁,挥霍任性,不能克制,暴躁易怒,不听劝诲,冷酷无情,丧失羞耻感、义务或责任感等。

智力衰退应是最突出的症状表现,最先受累的是近事记忆,常记不住人名和地方,经常遗失东西,忘了已允诺的事情,有时为弥补记忆缺陷可出现错构和虚构。其后,理解、判断、计算等智能全面减退,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日益降低,情感反应幼稚,行为荒诞无稽。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语言杂乱无章、词不达意、语音欠清,也不理解他人的言语,出门不知归途,饮食不知饥饱,遗大小便。晚期,僵卧于床,喃喃自语,双手无目的地摸索,精神功能几乎丧失殆尽。

D. 请问这算是老年痴呆症吗

不是痴呆症,一定是精神失常,可考虑吃的抗精神病药或镇静催眠药安定或氯丙嗪的,如症状缓解,应进精神病医院治疗,可复发。

E. 老年痴呆症状

症状一:记忆障碍
这种情况最开始会出现于早期的时候,患者可能在短短的十几分钟或者半个小时之前发生的事情,他就已经清不清楚了。很多患者都是反复回想很多次,还是记不得,拿什么东西也容易忘记,经常会反复问一件事情,而刚开始很多人都简单认为只是老人家记性不好,很容易被忽视掉。
症状二:语言表达能力变差
很多时候患者说一句话,找词困难,想说却说不出来,有时候往往是病症中最早出现的症状,经常唠唠叨叨,说半天也没表达到自己想说的事情。这种症状很多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都有。
症状三:视力的改变
大部分的老年痴呆症患者,都是老年人,但是这种病症的早期及会有视力下降的问题,这种症状包括看不清,或者不能准确地判断位置。甚至有些患者还会在经常活动的地方迷路,而许多家属会误认为这种病可能是老人家年纪大了,白内障或者是视力下降。
症状四:不认识人和物
不认识人是老年人群体中经常出现的症状,如果没有患上老年痴呆症,只是看不清楚,走近一点,他慢慢看,自然会知道是谁。可是患病的人,他是完全不认识人,而且对于很多物品也不知道其功能,和大多数人说的一样,得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有点像小孩子。
症状五:性格的变化
许多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在前期的时候,都会发生很大的性格变化,以前可能比较温和,慢慢的可能脾气会比较暴躁、多疑。也有很多患者表现出没有安全感的样子,如果有出现这些情况,家属们都要引起重视。

F. 老年痴呆可能有“5大前兆症状”,你帮家里的老人留意了吗

对于老年痴呆症,听起来可能离我们比较遥远,其实并不让,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5%,高发人群是65岁以上的人。病的人数甚至达到了600万,并且以每年三四十万的人不断增长,而且这种疾病也趋于年轻化。对于这种疾病,最让人感到可怕的是发病时悄无声息,甚至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那么你知道它在发病前有哪些前兆吗?在生活当中又该如何预防呢?

3、饮食选择地中海饮食模式

同时在生活上不妨尝试“地中海饮食”可以保护人体的大脑,减少一些认知障碍减少患这种疾病的概率,平时饮食主要以水果蔬菜,豆类为主,平时用的食用油主要是橄榄油,肉类则最好是鱼肉或者是禽肉。

G. “老年痴呆”的症状表现

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既有认知功能的减退,也可有其他神经精神症状。记忆减退是其核心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记忆障碍逐渐恶化,其他症状也逐渐出现。
典型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通常隐匿起病,持续进行性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和非认知性神经精神症状。医学上将其分为痴呆前阶段和痴呆阶段,主要区别在于患者的生活能力是否已经下降。
痴呆前阶段
记忆力轻度受损;
学习和保存新知识的能力下降;
其他认知能力,如注意力、执行能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可出现轻度受损;
不影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达不到痴呆的程度。
痴呆阶段
这一阶段是传统意义上的阿尔茨海默病,此阶段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导致了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按认知损害的程度可以分为轻、中、重三期。
轻度痴呆
首先出现的是近事记忆减退,常将日常所做的事和常用的一些物品遗忘。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远期记忆减退,即对发生已久的事情和人物的遗忘。
部分患者出现视空间障碍,外出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能精确地临摹立体图。
面对生疏和复杂的事物容易出现疲乏、焦虑和消极情绪,
表现出人格方面的障碍,如不爱清洁、不修边幅、暴躁、易怒、自私多疑。
中度痴呆
记忆障碍继续加重;
工作、学习新知识和社会接触能力减退,特别是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出现明显的衰退;
出现逻辑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减退,言语重复、计算力下降,明显的视空间障碍,如在家中找不到自己的房间;
可出现失语、失用、失认等;
有些患者还可出现癫痫、强直-少动综合征;
患者常有较明显的行为和精神异常,性格内向的患者变得易激惹、兴奋欣快、言语增多,而原来性格外向的患者则可变得沉默寡言,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
出现明显的人格改变,甚至做出一些丧失羞耻感(如随地大小便等)的行为。
重度痴呆
上述各项症状逐渐加重;
情感淡漠、哭笑无常、言语能力丧失、以致不能完成日常简单的生活事项,如穿衣、进食;
终日无语而卧床,与外界(包括亲友)逐渐丧失接触能力;
四肢出现强直或屈曲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
常可并发全身系统疾病的症状,如肺部及尿路感染、压疮以及全身性衰竭症状等,最终因并发症而死亡。

H. 常见的老年痴呆与退休综合征有哪些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老人说:“我的记忆真差,东西放到哪里一转眼就忘了。”老年记忆障碍通常是自然衰老的现象。老人对陈年往事能记忆犹新,而对新近接触的事物或学习的知识都忘得快,尤其人名、地名、数字等没有特殊含义或难以引起联想的东西。

生活中,不但有许多失去记忆的老人,还有许多表现人、举止都显得傻乎乎的老人,他们就是患了老年性痴呆症。

小鹏的爷爷今年高龄77,以前他在县里的政府机构上班,现在已退休十几年了。但不管是单位的同志,还是家里的左邻右舍与亲朋好友,都知道他是一位通情达理,和葛可亲的老人。

可是,这两年一场大病过后,却变得不再搭理人,不管是谁一概不理会,还特别的爱占小便宜,不管是左邻右舍,还是亲戚或是自己儿女家的东西,只要看见就一概的拿到他的房间去,并秘密地藏起来。这样还不算,每到吃饭时,他却不知道吃,可人家一吃完,他就大嚷着要吃东西,有时甚至一整天都不吃饭,有时却不知一天要吃多少次。

小鹏不解地问爸爸说“爷爷以前那么好,怎么一生病就变得傻乎乎的呢?”

年幼的小鹏却不知道,爷爷是患了老年性痴呆症。

老年性痴呆的病因与表现

老年性痴呆又称老年性精神症,大多在老年后期发病,是由脑的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

首先,表现在人格的改变上:患者变得主动性差、孤僻、活动减少、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环境兴趣减少,对人缺乏热情,难以完成原已习惯的工作,不能适应新环境;对亲人亦漠不关心,情绪不稳,易激惹、暴怒、争吵,无故打骂人;病情严重者,甚至不修边幅,不讲卫生,常收藏杂物,缺乏道德感和羞耻感,当众裸体,性欲亢进,甚至出现有逆道德和违法的行为。

其次,还表现为痴呆综合征的症状,出现记忆力障碍,对近事记忆表现为“健忘”,病情加重后对远记忆也发生障碍,从而出现虚构及抽象思维障碍,思考问题易偏激,不分主次,固执己见;判断力出现障碍,多疑、妄想。

再次,睡眠障碍也是此病的一常见症状。病情严重时,病人会变得呆滞,完全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连洗澡、洗衣服、大小便等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原因和机理尚不完全明了,目前多针对兴奋、抑郁、妄想、意识障碍等症状对症治疗。

失眠患者可选用安定、利眠宁、硝基安定等作用缓慢而较易耐受者;兴奋及妄想患者可选用抗抑郁剂,但应严密观察;还可根据中医的辩证,来医治的原则采用中药治疗。此外,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自理有困难时应精心护理。

对于老性痴呆症,目前在医学与心理学上都还没有较好的抑制与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也不会有较明显的成效,因此病人的家属对患者,一定要精心照顾,严加看护,以防患者会做出什么意外的举动来。

老年记忆障碍

据统计,70岁健康老人的脑细胞数量要比20岁健康年轻人减少15%,脑的重量也减轻8%~9%;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0%,视力下降,视力超过0.6的只有51.4%。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记忆力。这些自然衰退,使老年人,一方面要为回忆某人、某事、某日期比过去耗费更多的注意力和时间,另一方面使他们要记住重要事情的能力大大下降,所以老年人总是表现得那么“健忘”。

老年人记忆的改善

为改善记忆力,老年人一方面要多用脑,勤用脑,使大脑处于一种积极功能状态。

经过不少科学家大量研究证明,通过食物疗法可增强记忆。

卵磷脂是大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智慧之花”。吸收后可释放胆碱,胆碱在血液中转换成乙酰胆碱,能增强人的感觉和记忆功能;它还能控制脑细胞死亡和促使大脑“返老还童”及降低血脂。卵磷脂多含在蛋黄、豆制品、动物肝脏中,但由于胆固醇含量也多,故不宜进食过多。鸡蛋、鱼、肉等可以提供乙酰胆碱的食物也较好,老人每天吃1—2个鸡蛋,可改善记忆力。

豆腐等豆类食品及芹菜、莲藕、茄子、黄瓜、牛奶等能使血液呈弱碱性;菠菜、白菜、卷心菜、萝卜类、香蕉、葡萄、苹果等也能使血液呈碱性。多吃这些食品,使身体经常自律地调节成弱碱性,对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开发都是有益的。

供给含镁的食品。核糖核酸是维护大脑记忆的重要角色,而镁这种微量元素能使核糖核酸注入脑内。含镁丰富的食物有麦芽、全麦制品、荞麦、豆类及坚果等。此外,蛋白质对健康也很重要,多吃鸡、黄豆、沙丁鱼等有好处。

老年退休综合征

退休综合征是一种老年期典型的心理社会适应不良的心理疾病,是退休的老年人在退休后对环境适应不良而引起的多种心理障碍和身心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症。退休综合征的心理特征是:孤独、空虚和忧郁。原本乐观的人这时候都可能变得情绪消沉。与此同时,身上的毛病也突然增多起来,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退休综合征的表现及原因

退休综合征常见的表现是孤独、空虚和严重失落感,体力和精力减退明显,自卑心理严重,同时伴有情绪忧郁,焦虑紧张,心神不定,喜怒多变,难以自控的症状。患者对事物毫无情趣和活力,懒散乏力,不爱活动,反应慢,严重时达到麻木迟钝的状态,看到老朋友、老同学、至亲好友或病或死,相继离去便有同病相怜之感。心理上老化现象加快,自感脑力和体力不支,悲观失望,从而促发多种身心疾病。

导致退休综合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退休后,生活模式的改变引起了心理上的不适应。退休以后由于职业生活和个人兴趣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长期紧张而规律的职业生活,突然转到悠闲的退休生活;难以适应而产生焦虑、无所适从,使人有一种失落感;有的人认为自己精力充沛、壮志未酬,完全能胜任原工作,现在让退下来就会产生失落感;还可能伴有轻度抑郁,认为自己被遗弃,无精打采,悲观,失眠。

特别是沉湎于辉煌的过去,为消逝的美好时光而遗憾,即产生抑郁。退休后体力和脑力活动减少,社交活动减少,生活单调,易产生心理老化的感受,并加速生理衰老进程,容易使人产生忧郁、焦虑、死亡来临的惊恐、疑病心理等问题。

一般而言,事业心强、好胜而善争辩、严谨而偏激、固执的人发病率较高;无心理准备而突然退下来的人发病率高且症状偏重;平时活动范围大而爱好广泛的人很少患病。女性较男性适应快,较少出现退休综合征。

警惕“空巢”现象

人类千百年来一直过着群居生活,是不喜欢孤独的,尤其是老年人,对于孤独可能达到恐惧或害怕的程度。有专家曾对13963名城市老人调查,发现40%的老人有孤独、压抑、有事无人诉说之感。1993年上海市曾对1446位老人进行调查,发现42.2%的老人平时仅在家门口活动,66.7%的老人则全年足不出户。子女远走高飞,年轻人离开家庭踏上社会,老年人告别社会重返家庭后,尤显得“孤苦伶仃”。

他们一旦感受到“空巢”的孤独,心理或情感的支持系统往往趋于脆弱。若老年患病者,更易对自身的价值表示怀疑、消极悲观,甚至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认为自己上了年纪就只能一步步迈向坟墓,重者还快速加入了老年性痴呆的行列。

退休后抑郁伤感是导致退休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如果老年人产生了以下这些情绪,就要注意自己是不是患了退休综合征:

首先是失落感。由于社交圈的缩小、人际关系的改变、无所事事的清闲、一些愿望的落空和遗憾等,干扰情绪而影响心理平衡,而产生失落感。

其次是怀旧感。退休后的空闲易沉湎于往事的回忆,及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但终因似箭光阴的流逝而产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遗憾。久而久之,则心情抑郁,性格孤僻。

最后是恋友感。退休后远离同事,朋友、熟人相继作古,老来失伴,常常会感到凄凉悲切,忧郁孤独。

退休综合征的自我调节

作为即将退休的老年人,最重要的是心理上要及早作好退休前的准备工作,计划好退休后生活安排、充实退休内容等。一般提前一至两年就要着手进行准备。要克服心理的老化感和不爱活动习惯,有条件的老年人可以尽量继续发挥余热,参加一些适合自己体力和专业的社会活动,要做到“退而不休”,感到自己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

平时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使生活丰富多彩,富有生气和活力。老年人在可能条件下也应为儿孙分忧解愁,使双方关系更亲密、融洽。有明显心理病症的时候应及时接受心理咨询与药物治疗。

其实,老年人只要心智尚在,是可战胜“空巢”孤独感的。首先,应看到社会的进步,新时代重任应由一代一代年轻人去担当,“尊老爱幼”改为“尊幼爱老”也无妨;其次,探寻家门内外各种消闲自娱之道,养花逗鸟、走亲访友等,优哉游哉、身心怡然。

当然,社会对退休老年人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家庭要关心和尊重退休的老年人的生活权益,要使他们感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I. 老年痴呆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老年痴呆是由于脑器质性病变造成的智能衰退,是一种慢性脑器质性综合征。

人脑有多种复杂的功能,智力是最重要的一种。通常智能包括记忆、学习、判断、理解、推理等,痴呆则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智能障碍。其典型表现是记忆力和定向障碍,思维和判断紊乱,性格改变,同时并有社会活动能力的降低,如丧失劳动力和无法自由生活等。

所谓老年性痴呆是限于60岁以上发生的智能衰退,大多数是在不知不觉中隐匿起病,常难于确定开始日期,通常最早出现的是性格改变,一反常态,兴趣减少,灰心丧气,言语罗嗦,顽固迂执,好发牢骚,疑窦丛生;生活懒散,不修边幅,不爱整洁,足不出户,隐居斗室,与社会日益隔绝;或放荡不羁,挥霍任性,不能克制,暴躁易怒,不听劝诲,冷酷无情,丧失羞耻感、义务或责任感等。

智力衰退应是最突出的症状表现,最先受累的是近事记忆,常记不住人名和地方,经常遗失东西,忘了已允诺的事情,有时为弥补记忆缺陷可出现错构和虚构。其后,理解、判断、计算等智能全面减退,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日益降低,情感反应幼稚,行为荒诞无稽。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语言杂乱无章、词不达意、语音欠清,也不理解他人的言语,出门不知归途,饮食不知饥饱,遗大小便。晚期,僵卧于床,喃喃自语,双手无目的地摸索,精神功能几乎丧失殆尽。

阅读全文

与老年痴呆不知羞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志愿敬老院英语作文 浏览:478
晓丹怎么认亲生父母 浏览:897
写出有关重阳节的诗句古诗 浏览:849
重阳节诗歌小报简单 浏览:824
下岗职工养老保险新政策是怎样的 浏览:630
养老金146000元42年工龄能开多少 浏览:298
预发养老金是怎么算的 浏览:439
为老年人义诊活动信息 浏览:266
长寿竹配什么植物做盆景 浏览:573
孝顺父母难 浏览:181
春节到敬老院 浏览:289
福年长寿毛笔字隶书怎么写 浏览:28
长寿北到都江堰坐火车怎么走 浏览:217
50岁月经过多吃什么药 浏览:903
3岁儿童呼吸频率70 浏览:650
计生员有退休金吗 浏览:532
国外温泉养老基地哪个地方好 浏览:806
淮北地区哪个城市适合养老 浏览:952
父母体检应该做哪些 浏览:207
河北健康养老怎么样 浏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