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旅游老年痴呆症

旅游老年痴呆症

发布时间:2022-01-15 06:23:43

『壹』 患有老年痴呆的病人能不能出国旅游

不属于民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国家法律明确规定10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人和间歇性精神病人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你所说的情况应该由老人承担责任的,而且他自己就是自己的监护人。

『贰』 春节期间适合老年痴呆患者旅游的地方

您可以考虑在海南置办一套房子,紧靠海边就更好了,比较清静,也少有人打扰。每天看看海,心情也会平静些吧。

『叁』 老年痴呆症怎么办

老年性精神病是以缓慢的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它常以性格改变最先出现,早期表现为多疑敏感,狭隘自私,注意力不易集中,做事草率马虎,生活懒散,食欲减退,睡眠颠倒,随之而来的是智能障碍的日趋加重,刚开始是近事遗忘,渐渐延及过去,对远事也多遗忘,甚至会忘记自己的姓名,不认识自己的子女。由于记忆缺失,常不自觉地虚构事实加以弥补,进而丧失定向能力,会出现离家散步找不到家门的情况。病程辗转2~3年,症状逐渐加重,患者的感觉、反应、动作迟钝,对外界事物逐渐失去兴趣,或出现幼稚性欣快,语言、行为杂乱无章。在躯体症状方面,皮肤萎缩而干燥多皱,发白齿落,舌、手震颤,视力、听力减退等。老年性精神病多发生在60岁以后,它是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有其特殊的发展过程。各种不良因素如中毒、感染、外伤、消耗性躯体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脑萎缩。

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特征,与青年人相比,一般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应及发病过程本身没有一定的形式,而且容易造成并发症。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特征有:

(1)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病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样的。对于每一个病例仔细探讨一下它们的病因,可以找到许多因素,如身体的异常、素质问题、性格反常、环境问题、心理亢奋等。而且有时还弄不清些因素中何种为致病的主要原因。

(2)容易产生与脑组织退化相关联的症候群。一般有两种症候群:一是急性脑症候群,大多表现为意识障碍;另是慢性脑症候群,这大多表现为痴呆状态。这两种症状在老年期是非常有特征的,一般患者在发病过程中是常常出现的。

(3)老年期的精神疾病与身体的功能密切相关。在老年期忧郁症中,精神症状——忧郁症还常常伴有明显的身体症状,尤其是食欲显著下降,容易造成体重骤减,发生脱水症状,甚至有时还因此引起明显的全身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4)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症状极不稳定,有时是变化无常的。

(5)老年期精神疾病多与身体疾病一起并发,特别是与心血管病、心脏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骨关节疾病等躯体疾病一起并发。因此,在对老年期精神疾病进行治疗时,必须充分顾及这些并发疾病。

(6)老年期精神疾病受环境的因素影响很大。住院、搬家等环境的突变,会引起痴呆症状的恶化,导致忧郁症状等。因此,对老年人进行治疗时,环境的调整具有重大的治疗意义。

老年期精神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1)大脑的衰老。大脑是进行神经活动的器官,并且起着对全身各种机能进行调整、综合的控制作用。一般认为,从30岁以后大脑的神经细胞逐渐减少。80岁的老人与30岁时相比,大脑的重量减轻,因此,记忆减退,反应速度减慢。如果发生大脑病性老化过程的话,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大规模的且高度的神经细胞变性,引发老年痴呆症。当大脑发生这种老化时,会产生记忆力显著下降,同时,连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事情也会稀里糊涂。此外,作为大脑病变性老化,会发生大脑血管动脉硬化,结果,就造成脑梗塞、脑溢血等,神经细胞由于缺氧和没有补充营养而衰退,精神机能显著下降,日后就会导致脑血管障碍性痴呆症。

(2)身体疾病的影响程度。老年人,精神与身体息息相关,老年人容易得种种慢性疾病,肉体本身也很容易成为精神上不安的源泉。这些都是老年人的特征,与青年人很不相同。因此,保持身体健康是维持精神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3)社会心理原因。人在老年期丧失许多东西,如身体上的健康、经济上的独立,此外,还有如退休、亲朋好友的不幸等由此而丧失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而且,这种经历的丧失,不会仅仅停留在一个点上,通常还会引起连锁反应。另外,经历的丧失有可能成为心理上的压力,给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并且老年人又不得不以本来就已经很脆弱的精神状态(以及精神力量)去应付和忍受这些变化。

上述这些感到有精神疾患的老年人怎么进行心理治疗?应从以下八个方面去努力和把握。

其一,性格不要过于内向。人的性格当然多种多样,各有所长,但从保持心理健康的角度看,性格不宜过于内向。大家知道,愉快的情绪是保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要设法使自己情绪愉快起来。怎样才能保持愉快?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接触人、要和人打交道。人具有社会性,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存在,谁都必须接触社会、接触现实。要鼓起勇气多接触人,多和人说话,鼓励自己在人群面前锻炼,以逐渐改变怕见人的自卑感和过于内向的性格。

怕与人接触的老年人可以从助人入手来解开思想疙瘩。中国有句老话:“助人是快乐之本”。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要经常考虑别人,帮助别人,你帮助别人做些事,别人也会帮助你,这样大家的关系就会处理得比较好,你也就会有安全感。有安全感很重要,有些人得病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在他人面前没有安全感,只有整日缩在自己精神世界里,越躲越会出毛病。

其二,不要作“白日梦”。作“白日梦”对有心理问题的人来说,是有害的。因为他们不容易使自己的思绪从梦中解脱出来,结果常常是越想越兴奋,越想越激动,越想陷得越深,最后难以自拔,而成为精神上的隐疾,以致影响言行。例如,一些有精神问题的人,大多为性格内向者。性格内向的人,表面上看,他不与人来往,不声不响,好象很平静,实际上脑子不停地在活动。有的独自一人在那儿冥思苦想,海阔天空,虚无缥缈,完全脱离现实。在现实中得不到的,就靠从想象中得到,如认为自己考上了大学,做出了学术贡献,到国外去旅游,等等。这种脱离现实而又达不到的奢望叫做“白日梦”。有精神问题而又喜欢做“白日梦”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头脑真正安静下来,在休息时就不要考虑问题,尤其不要考虑那些离自己现实生活较远,或自己根本无力解决的问题,一时想不清楚,也要强迫自己先放一放,过一些时候再考虑,可能更容易找到答案。

其三,不要让自己感到生活单调、乏味。生活单调、乏味会使人对一切丧失信心,容易陷在苦闷中,导致和加重心理问题,无法协调自己的神经系统。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对一个人的精神健康、协调情绪、平衡神经活动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使生活丰富多彩。

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会,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这样的生活岂不太乏味、单调了。人总得有点兴趣和爱好,例如下棋、打桥牌、集邮、书法、作画、看小说、欣赏音乐、钓鱼、滑冰、打球、游泳、爬山,这些室内的户外的活动都可以。就是织毛衣、聊聊天、学学烹调也很好。每人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来选择。

其四,对生活事件能够应付。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不平常、不愉快甚至不幸的事,我们称之为生活事件。生活事件所产生的精神刺激常是导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如有的老人和原单位领导不和,发生矛盾、冲突,或与邻居吵架、殴打,或家庭成员不和,或工资没调上、房子没分到,或亲人伤亡等等。这类事件发生后,会加重精神负担,而有心理问题的老人还会导致精神崩溃。如何正确对待?最好是向知心人、好朋友、家里人倾诉,大家共同商量总比一个人想的要正确些。忧虑和烦闷千万不要闷在心里,独自一人悔恨、痛心、钻牛角尖,应该尽量坦率地讲出来。这样,不但可以给自己心理上找到一条出路,而且也有助于恢复头脑的冷静,把不必要的忧虑去除掉。这里,冷静尤其重要。精神有问题的人,遇事很容易内心冲动,外表有时看不出来,这种冲动如果不断加强、积累,找不到出路,就会突发出来,成为病态。

其五,要时常保持一个远在的生活目标,有了这样的目标,精神上就不会纠缠在一些小事上,也不会感到空虚了。寂寞空虚的人,是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的。充实生活的内容,使精神有良好的寄托,一些无谓的烦恼和忧虑就会减少。这里,特别应强调主动的、有目的的学习,如自己定个奋斗目标,准备在艺术方面或工程技术方面、医学方面、管理方面或其他方面做些什么,然后围绕这些目标,自觉自愿地努力学习,日积月累,内心就会感到充实,没虚度光阴,也不会胡思乱想。另外,学习也是锻炼脑子的一种方法。脑子不好好用,就要衰退或走偏。而脑力正常,精神状态也会正常。

其六,不能懒懒散散。一天的生活要安排紧凑些、充实些。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拖到明天,明天有明天的事。如今天的事不做完,老挂在心上,就有负担,做完了,就轻松了。拖拉,心理不愉快,会影响情绪,引起烦躁,尤其对心理有问题的人更是如此。

其七,用体育锻炼来休息脑子,转移注意力。体育活动不光是锻炼骨骼、肌肉,也锻炼了身体各系统,其中也包括神经系统,可以使之敏捷、灵活、坚强。精神健康与身体健康是互为影响的。身体健康了,心理也会随之好转的。再有,体育锻炼还可以达到积极休息的目的,使头脑确实能很好地“喘息”一下。因此,体育锻炼必须经常化。

其八,不要过于注意身体。人对自己的身体是要注意的,但一般性注意就可以了,太注意了,容易产生自我暗示,经常会觉得这儿痛、那儿不舒服,老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这个病、那个病。当然,病是想不出来的,但精神方面出了问题,负担重,要偏离正常;注意力不能“内收”,所谓“内收”,即老在自己身体上找毛病。有的老人比如头有些痛,就怀疑脑子里长东西,心里烦躁,不痛快,精神紧张不安,对外界一切正常活动都不感兴趣,自我暗示觉得头痛越来越厉害,又不敢去医院检查,怕检查出病来怎么办?结果导致神经官能症。因此,要提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工作、事业、兴趣爱好、与人的交往上,使自己性格开朗,心情愉快。

上述八点如能做到,有精神疾患的可以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无病的,可以使自己保持精神健康,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肆』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

1.饮食要合理
在老年的时候老年痴呆症的发展应该算的上发病较高的一种,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去改变,正确的饮食能够降低认知水平下降的风险。其中最著名的是一类叫做地中海-DASH的饮食方式。该种配餐结合了地中海饮食与DASH饮食的特点,能够针对大脑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浆果、橄榄油、以及多叶类的绿色蔬菜是这种饮食的主要成分。根据一项大型的研究结果,这种饮食能够降低阿兹海默症的发病风险,效果达到35%~53%。
2.维持社交
经常性的出去和人游玩也是可以有效的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的,社交水平的确是难以估测的一项指标,但经常与他人交谈,相互沟通则会有效降低两种疾病的风险。
3.保持活跃
为了避免老年痴呆的发生,我们可以通过锻炼的方法来进行有效的缓解,研究发现,锻炼能够起到降低认知水平下降风险以及阿兹海默症患病风险的效果。另外,锻炼也能够对心脑血管的健康水平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4.保持良好的睡眠
睡眠时间过短也会对身体和大脑产生严重的影响。
研究表明,睡眠时间过短会导致认知水平的下降以及阿兹海默症发病风险的提高。尽管研究者们认为需要通过更多的研究揭示其中的具体机制,但无论如何良好的睡眠都是保证大脑正常运转的关键。
5.阅读、玩耍以及其它能够刺激大脑的方式
研究者们发现,除了社交活动之外,其它能够刺激智力活动的方式都能有效降低阿兹海默症的发病风险,例如一些益智类的小游戏等等。
6.减缓压力
有证据表明,压力与阿兹海默症的患病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009年一项小规模的研究指出:受到较大压力的41名参与者的认知能力相比对照组人群有了明显的损伤。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呼吸、锻炼以及瑜伽等方式释放压力。

『伍』 有老年痴呆的病人能不能出国旅游

按道理最好不要,毕竟出国旅行的话,需要收到保护,你需要有很强的注意力和责任心来一直保护你的家人老人。

阅读全文

与旅游老年痴呆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人为什么越睡越久 浏览:461
办养老助残卡有什么手续 浏览:336
乌市养老院地图 浏览:947
女儿出花园父母要送什么 浏览:353
60岁女人乳房带腋下痛 浏览:982
养生壶煮开水多少分钟就可以了 浏览:998
农村要多少钱够养老 浏览:880
邯郸高中体检都体检什么 浏览:202
cctv3重阳节直播 浏览:316
欢度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浏览:947
80岁老人胳膊断续发麻 浏览:148
江苏超市员工退休年龄 浏览:446
重阳节消防海报小学生 浏览:830
儿童歌曲关于孝顺的歌 浏览:375
怀柔区杨宋镇敬老院 浏览:918
86岁老人突然耳鸣如何治疗 浏览:736
孝顺父母的人最终都得好报 浏览:925
父母因为我吵架我有什么感受 浏览:151
老人家拉肚子呕吐白细胞正常 浏览:306
2018滕州市职工养老保险 浏览: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