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中华医学会老年痴呆

中华医学会老年痴呆

发布时间:2021-12-16 14:57:57

A. 健康之路怎样预防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是危害着很多老人的健康,你知道什么老年痴呆症前兆吗?你知道怎样预防老年痴呆吗?专家陈伟在这方面有很深的的临床研究,他今天做客央视健康之路,我们一起去节目中了解一下,以便提前预防痴呆,远离痴呆困扰。
下面是该视频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
本期专家介绍
陈伟
陈伟,男,主治医师,负责临床会诊、基础工作。1995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医学营养系, 同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担任营养医师工作,2004年获协和医科大学内科硕士学位,2007年获卫生部副主任医师资格,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青年委员兼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分会临床营养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健康管理学组组员,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副理事长,参加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课题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撰写科普书籍近二十部,从事临床疾病的营养治疗、大众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
怎样预防老年痴呆症
1、手指运动健脑。
手指功能的技巧锻炼可促进思维,健脑益智。
2、节欲健脑。
节欲可养精,养精才能健脑养神,推迟大脑衰老。
3、增强脑力劳动。
老年人应积极培养学习兴趣,参加脑力劳动,可以防病抗衰老,预防老年性痴呆症。
4、补脑益智。
常食核桃、黑芝麻、花生、豆制品、玉米、蜂蜜、海藻类、鱼虾、牛奶等有益大脑健康的食品。
5、按摩健脑。
两手十指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做“梳头”动作12次;然后两手拇指按在两侧太阳穴,其余四指顶住头顶,从上而下,由下而上做直线按摩12次;最后,两拇指在太阳穴,用较强的力量做旋转按动,先顺时针转,后逆时针转,各12次。
6、浴脑锻炼。
每日清晨起床后,宜到户外散步或做体操、打太极拳等,使大脑得到充分的氧气,唤醒尚处于抑制状态的各种神经和肌肉。
老年痴呆症前兆
记忆力减退:有的老人记忆力减退到忘记熟人的名字,不记得刚刚发生的事,甚至拿什么东西转手就忘。
计算能力减退:以前是一个非常精于计算的人,现在却连买菜的小账都算不清。买了东西不给钱或是给了钱不拿东西。
思维能力下降:老人对看过的东西,不再有评价能力。最突出的是看电视连续剧,有的老人以前还能评价一下人物,讲讲剧情,现在却对昨天看过的前一集都说不明白。
性格、情感改变:以前大大咧咧为人随和的老人变得越来越固执、古怪、斤斤计较。开朗的开始不爱理人,经常发呆,情绪低落。有的老人开始多疑。以前喜欢干净的,开始变得邋遢。
定向力差:出门后开始找不到家。
自理能力差:语言退化。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中央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B. 《终结阿尔兹海默病》这本书怎么样

这本书非常的好。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戴尔·E。布来得森教授所著的《终结阿尔茨海默病》一书,被誉为全球首套预防与逆转老年痴呆的个性化程序,由国际出版大鳄兰登集团旗下的企鹅出版公司出版。

它的中文版由旅美学者何琼尔博士翻译、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前任会长何裕民教授主审,已在9月21日第25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前夕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并在上海首发。

作者简介:

医学博士,全球公认的神经退行性病变研究专家,巴克研究所创始人,认知健康医疗网(MPI)的首席医疗官,尤其擅长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他还主持伯纳姆医学研究所老年病研究工作,并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洛杉矶分校、圣地亚哥学校担任教授。

世界神经学会会员,伦敦大学神经药理博士,获伦敦大学学院D.H.Jenkinson和H.O.Schild药理奖,芝加哥大学博士后,曾在美国西北大学担任高级科学家、FRAXA 基金会课题组负责人,原葛兰素史克神经退行性疾病高级科学家。

C. 老年人憋不住尿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得了老年痴呆症请详解

这个肯定不是老年痴呆症,这个是人老了,肾功能衰退,然后前列版腺的问题。权
在中国启动近日,第二届国际尿控协会世界尿失禁周在中国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国际尿控协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控学组及中国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治疗促进联盟主办,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协办。今年世界尿失禁周的主题是“多些对话,少些束缚”,关注的焦点为尿急、尿频、夜尿增多和急迫性尿失禁等OAB(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冷静教授告诉记者,药物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最行之有效的手段,OAB治疗的一线药物是M受体拮抗剂。最新一代的M受体拮抗剂索利那新,能更直接作用于膀胱,并进一步高选M3受体,带来更强疗效的同时,减少口干、便秘等副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提高生活质量。

D. 老年人耳聋会不会引起老年痴呆又如何预防呢

耳聋的时间久了会造成患者反应迟钝,严重的会引起老年痴呆,早点配助听器能够减缓听力下降的速度。
建议尽快配助听器,然后多与人交流
其主要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用声频共振治疗系统控制的超声波及中低频生物电磁波,形成立体叠加共振透入病灶,作用直接、明显。
二、穴位注射激发,吸取传统中医的精华,在耳朵周围的一些敏感穴位注入恢复神经的药物,一般穴位注射的治疗效果可以在十天内不断的刺激穴位,作用比较持久。对突发性耳聋、老年性耳聋、中毒性耳聋等有较强的恢复听力作用。
三、药物介入,根据不同症状、配制不同药物,直接置入耳道,配合声频共振治疗,可使药物最有效、最直接介入到病灶。每个人的机理特性都不一样,以前传统的吸高压氧疗法,静脉给药(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电磁波照射等疗法已渐渐被淘汰。而“五联绿色疗法”是一种中西医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种高效治疗手段,不少患者都在1-2疗程内得到满意的效果,甚至恢复正常听力。
四、物理疗法,采用光电离子治疗将药物紧密接触人体,在红外线的热辐射作用下,人体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有显着的疗效。
五、免疫调节疗法,应用多种免疫增强调节免疫功能,促进人体免疫力增强,加强疾病康复,达到治愈的目的。

注意耳聋的预防

1

1、避免长期的噪音刺激,长期噪音可使听觉器官长期处于兴奋状,使脑血管处于痉挛状态,致使听觉器官及脑供血不足,导致听力下降。可选用防噪耳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

2、要戒烟限酒,烟酒不仅会导致老年人出现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疾病,还可能发生恶性肿瘤且直接损害听力。尼古丁中毒及慢性酒精中毒,可损害听神经及神经中枢,造成脑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尤其是内耳血液供应不足,耳蜗末梢器官衰退,使听力严重下降。

3

3、老年人必须慎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如家族中已有耳毒性药物中毒史者,应禁用此类药物。

4

4、饮食有节,合理营养。节制食用动物脂肪,控制体重防止肥胖,限制糖和食盐的食用量,以防止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生。

5

5、坚持体育锻炼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内耳能获得良好的血液供应。

6

6、学会用手掌按压耳朵和用食指按压、环揉耳屏,每天3~4次,以增加耳膜活动,刺激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听力下降。

END
网络经验:jingyan..com

中西医调理疗法

1

第一、清耳毒。中西医调理疗法独特的纳米活性成分聪耳通窍因子,沿着经络通道直达耳蜗:软化血管,溶解并排出耳脉内沉积的毒素,耳脉被疏通,耳部血液循环改善,血流加速,血液携氧量增加,加快耳神经的新陈代谢,全面改善听神经损伤的的病态环境。

2

第二、开耳窍。通过该疗法打通耳部经络,使耳窍经脉贯通,经气通顺,阴阳气血流畅,清阳之气得以上通,外气得以入内,营养耳神经,提高免疫力,促使耳神经的生长壮大,将大量耳神经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3

第三、激活耳神经。中西医调理疗法其特异性激活听毛细胞线粒体酶,释放足够的能量,促使听毛细胞兴奋,将声音转化为生物电能,激活耳神经,恢复听力功能,使聋哑人完全走出无声世界。

4

该疗法是经中国医学研究院中医耳病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等三十多家权威机构临床验证,治疗各种耳鸣、神经性耳聋、药毒性耳聋、噪音性耳聋、突发性耳聋、急慢性中耳炎、听力下降及头晕、美尼尔氏综合症疗效显着!使耳聋、耳鸣等各种耳病步入根本治愈、整体恢复、标本兼治的最新境界。

E. 老年痴呆到底怎么回事,什么原因造成的

发生于老年前期和老年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
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
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
无法治愈,综合治疗可减轻病情、延缓发展
疾病定义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

流行病学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也是老年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大约占到老年期痴呆的50% ~70%。
2016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全球共有约4000万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而这个数字预计将每20年增长一倍。发展中国家老龄人口比例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比例却比西欧和美国高。
流行病学调查还显示,阿尔茨海默病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在发达国家约为4% ~8%。我国学者贾建平教授团队研究报道约为3%~7%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我国目前大约有600万~800万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随着年龄增加,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逐渐上升,年龄平均每增加6.1岁,其患病率升高1倍,至85岁以后,AD的患病率可高达20%~30%。
疾病类型
根据认知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可将阿尔茨海默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详见症状部分)。
根据发病形式,可将本病分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和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占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90%以上。APOE ɛ4等位基因携带者是本病最明确的高危人群。
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大多在65岁之前起病。主要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早老素-1基因及早老素-2基因突变引起。
参考资料
[1]
贾建平,陈生弟. 神经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65-270.
[2]
贾建平,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201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Mayo Clinic-Alzheimer’s disease.
798
分享
反馈
下一节:病因
以上内容由贾建平教授参与编审
病因

贾建平
医典专家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参与编审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神经内科荣誉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阿尔茨海默病是由基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是由特定的基因变化引起的。
阿尔茨海默病的确切病因尚未阐明。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组织病理学改变为脑内的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目前有多种学说试图解释这一改变,包括β-淀粉样蛋白( β-amyloid,Aβ)瀑布学说、tau蛋白学说、神经血管假说等。最终,患者脑内的神经细胞“默默”萎缩甚至死亡,或是细胞间信号传递出现了异常,导致了记忆、语言、计算、行为等认知功能障碍。
以下危险因素虽不会直接诱发阿尔茨海默病,但会增加患病风险:
风险因素
年龄
年龄增长是阿尔茨海默病已知的最大危险因素。阿尔茨海默病不是正常衰老的表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逐年增加。
阳性家族史
如果一级亲属(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患此病的风险增高。
唐氏综合征
许多患有唐氏综合征的人会同时罹患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和体征在唐氏综合症患者身上出现的时间往往比普通人群早10~20年。
性别
男性和女性的患病风险差异不明显,但总体而言,女性患者更多,可能与女性寿命通常比男性较长,和闭经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轻度认知障碍
轻度认知障碍是指一个人记忆力或其他思维能力的衰退程度大于其年龄预期,患者尚可正常社交或工作。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人进展为痴呆的风险显著增加。
当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主要受损认知能力是记忆力时,更有可能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
既往头部外伤
头部受过严重创伤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大。
慢性病
高血压、高胆固醇、2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不良生活方式
缺乏锻炼、吸烟或接触二手烟、睡眠不足、高脂饮食、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可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
低教育水平和较少的社交
低教育水平(低于高中教育水平)也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可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792
分享
反馈
上一节:概述
下一节:症状
以上内容由贾建平教授参与编审
症状

贾建平
医典专家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参与编审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神经内科荣誉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既有认知功能的减退,也可有其他神经精神症状。记忆减退是其核心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记忆障碍逐渐恶化,其他症状也逐渐出现。

F. 老年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虽然老年性痴呆患者脑组织有其病理特征,但生前尚无可靠的诊断标志,故目前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症状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缓慢进行性发展的特征,结合CT、MRI 等辅助证据综合分析,排除可引起痴呆的其他躯体和脑的疾病,如血管性痴呆、脑炎后遗症性痴呆、脑外伤后遗症性痴呆等。

目前常采用1992 年第十次修订(ICD-10)的关于老年性痴呆的国际疾病诊断标准。

(1)存在痴呆。

(2)潜隐起病,缓慢变化,通常难以指明起病的时间,但他人会突然察觉到症状的存在。在进行性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一个相对稳定期。

(3)无临床依据或特殊检查的结果能够提示精神障碍是由其他可引起痴呆的全身性疾病或脑的疾病所致(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血钙、维生素B12 缺乏、烟酸缺乏、神经梅毒、正常压力脑积水或硬膜下血肿)。

(4)缺乏突然性、卒中样发作,在疾病早期无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如肢瘫、感觉丧失、视野缺损及运动协调不良(但这些症状会在疾病晚期出现)。

我国中华医学会于1989 年也制定了老年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1)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

(3)起病缓慢,痴呆的发展也缓慢;可有一段时期不恶化,但不可逆。

(4)不是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痴呆。

(5)通过病史、体检或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特定原因所致的痴呆。

(6)通过病史和精神检查,排除抑郁所致的假性脑器质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尚可通过各种痴呆量表如MMSE、HDS、HIS 以及ADL,并结合临床表现确定是否存在痴呆或可疑痴呆,是阿尔茨海默型痴呆还是血管性痴呆?痴呆的程度和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

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卒中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疾病协会成立了一个工作组,提出了一个内容详尽、具体的诊断标准,称为NINCDS-ADRDA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将阿尔茨海默病根据诊断方法和把握度分为明确的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性大的阿尔茨海默病、可能的阿尔茨海默病。此标准也较常用。还有其他一些诊断标准,都大同小异。

G. 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的重要信号拜托各位大神

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朋友都会或多或少出现记性差的情况,比如遇到熟人却一时叫不上对方的名字,提笔忘字,记不住电话号码等,人们常称此为“老糊涂”,许多老人及家属常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糊涂、健忘是自然现象。然而,记忆力减退真的是自然现象吗? 其实,记忆力减退并不一定是老年人的自然现象,很可能是疾病的结果。经研究发现,记忆力减退很可能是痴呆的早期症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痴呆,又称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容量会逐渐减少,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进而不同程度地影响脑功能。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60岁至65岁这个老年群体中,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在5%左右,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达30%—40%。而这些老年痴呆已是疾病晚期,基本属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而痴呆的早期病人,即我们所称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因症状不明显或是缺乏症状往往被疏漏。 痴呆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的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也严重连累了家人,对社会也造成很大影响。目前对于中晚期的老年痴呆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最佳治疗时期是痴呆的早期。在此期得到有效治疗,可以起到预防、延缓甚至逆转病情的效果。国际权威资料显示,早期认知功能减退向痴呆的转化率为每年12%,而正常者向痴呆的转化率仅为每年1%—2%。但此阶段往往缺乏临床症状,或仅有记忆力减退的表现,易与老年生理性记忆力减退相混淆。2006年全球制定了一个诊断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统一标准,引起了医学界广泛的重视并运用于临床。中国老年性痴呆协会的专家建议,65岁以上的老人应在每年健康体检中加入“记忆力专项体检”,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60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有痴呆家族史,或者存在痴呆的危险因素,如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以及教育程度低、用脑少,或伴心脑血管疾病者,出现记忆力减退时,更应主动到医院就诊。 专家档案 钟远,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上海老年病学会委员。擅长内科各种老年疾病以及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老年痴呆、高血压、高血脂、骨质疏松等疾病诊治上有独到之处。

H. 我奶奶93岁了 老年痴呆 现在也不闹了 总爱睡觉怎么回事,活下来的时间有多长

我奶奶也是这样的,不要担心,我奶奶也会闹,闹累了就会休息几天的回,没关系的!要答是你奶奶平时吃东西还是吃的多的话,没事的,过几天又活蹦乱跳的了,呵呵,人老了嘛,就象是小孩子一样,累了就睡吧!你放心吧!别担心,会好的! 呵呵,祝 老人家身体健康!早日康复!

阅读全文

与中华医学会老年痴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50岁是老年还是中年 浏览:918
高晓攀小品敬老院演员 浏览:941
体检小便带血怎么办 浏览:30
职工七十岁养老金 浏览:118
语字的孝顺 浏览:569
没收到退休金 浏览:281
买银行股养老和买房养老哪个好 浏览:7
老公孝敬父母孝敬我爸妈 浏览:827
长沙县60岁养老金是多少 浏览:661
了微信防老年痴呆 浏览:390
四十五岁中年人应做哪个体检 浏览:592
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的退休年龄 浏览:774
三亚异地养老院 浏览:878
关于养老保险延迟退休政策出台 浏览:801
养老保险单位怎么交费 浏览:122
长春补发退休金 浏览:592
人生最长寿命多少岁 浏览:261
开展小班重阳节活动反思 浏览:985
刚刚退休病逝退休金如何发放 浏览:120
老年人用什么擦脸的好 浏览: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