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形容老年人的诗词
杜甫在著名的《春望》中写道:“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实,这满头稀疏的白发是诗人忧愁劳心所 致。杜甫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理想,然而却眼睁睁看着挚爱的国家一步步沉沦,这无疑是对他最沉痛、最残忍的打击。春来,祖国的大好河山依 旧,只是战乱之火却无情地蔓延,国破家亡,哀鸿遍野,连花鸟都让人触目惊心。更可怕的是音信不通,家里的亲人境况如何,不得而知。当时杜甫年仅46岁,本不应该有太多的白发,因为忧愁而生白发,因为忧虑而致白发脱落,以至越来越稀疏了,几乎连簪子都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通过 “搔”这一个动作,把内心的焦虑彷徨和痛苦之情,极其有力地表达出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白发苍苍,忧愁郁闷的老人形象。
苏轼在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不过四十岁,却已经“尘满面,鬓如霜”了。
“尘满面,鬓如霜”,简单质朴的六个字,把作者饱经 风霜、仕途失意的坎坷人生概括出来。诗人陈师道也是如此,他在《除夜对酒赠少章》一诗中感慨道:“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说自己备受无情的现实之摧 残,以至头发脱落斑白,面容衰老只有依靠酒力才能显现红光。这里说“发短愁催白”不一定是实写,“颜衰酒借红”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诗人此时不过三十出 头,本不应该有白发衰颜,只不过是借此表达愁之深、心之苦、生活之艰辛罢了。
据记载,陈师道早年受业于曾巩,得到器重。曾巩推荐他作为自己的助手参与修 史,但朝廷以陈是未做官的“白衣”而拒绝。曾巩去世后,陈师道虽先后又结识了苏轼、张耒等人,但生活一直无着,甚至贫穷得无力养家,以至孤苦伶仃。直至宋 哲宗元祐元年(1087年),才由苏轼荐任徐州教授。在这样的人生遭际中,诗人怎不“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呢。
白居易的《秋雨夜眠》一诗,诗人抓住秋雨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塑造出一个安闲的老翁形象。“凉冷三秋夜”是老翁所 处的背景,他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十分“安闲”。“安闲”二字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两句,写老翁就寝的 情景,也是“安闲”的一个具体体现。“卧迟”是老年人的特性,正因为睡得晚,他才能在秋雨声中“睡美”。灯灭之后,闻着窗外淅沥的秋雨声入眠,他的心中是 静美的,连梦都是美的。睡醒之后,他仍是安闲的——“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可他还要添香,打算 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
末两句“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以景作结,写出老翁淡泊清净的内心。此时,诗人白居易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俨然“安闲一老翁”,再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自然特别淡然。
曹操写《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这首诗时,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了北方乌桓,正踌躇满志,充满乐观自信的情调。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 了,想到自己的人生历程,不由得感慨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作者认为神龟虽然可以活几千年,最终仍难免一死,腾蛇虽能乘云驾 雾,最终仍不免成为土灰。
人生也是如此,生命都是有限的,然而诗人却唱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高歌。他说,千里马虽然形老体 衰,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那些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仍有一颗勃勃雄心,他对宏伟理想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息。
诗人以千里马自比,表 达自己不应因年暮而意志消沉,而要乐观奋发,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活力。这四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气势豪迈,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 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苏轼在《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则高唱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两句,以反诘领起,并作回答。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一旦逝去,就不 可能再来,正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然而,在苏轼看来,人的青春虽然不可再现,但人可以老当益壮,可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往往使人焕发出 青春的光彩,即人生可以再少,就像溪水尚可以西流一样。
这两句振奋人心的议论,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休将白发唱黄鸡”,再次唱出催人奋进之曲。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而作者却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 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❷ 柳公权发奋练字中无臂老人是怎样练就一手写字的好本领的
1为人师表的意思: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2把文章分成3段并概括每个段的大意:(1-2)买豆腐的老人见柳公权太骄傲了,劝他去花京城见识见识。(3-4)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教给柳公权写字的秘诀。(5)柳公权发奋练字,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3无臂老人写字的秘诀是什么?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勤奋练习,博采众长,才能成功。4给本文命一个恰当的题目。柳公权发奋练字
❸ 老人在写字的时候手抖是怎么回事呢
人在写字的时候,手抖是怎么一回事的?老人在写字的时候,手抖有可能是他的手的力量不够,还有一些是因为疾病引起的,你可以带她到医院去看一看
❹ 老年人写字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1、调身——抄姿势
写字要袭调整好身体的姿势。中国书法非常重视写字姿势,要求两脚平开与肩宽,松腰宽肩,含胸拔背,两手自然放平,左手按纸成弧形,右手拿笔,体态要轻松自然,有利于全身肌肉、血管、神经的放松,从而促进入静。
2、调神——入静
练习书法,因为要聚精会神地读帖、临帖,从而调整了精神状态,使意念集中。
3、调息——调整呼吸
练习书法时,要求呼吸自如、深长而均匀,不要屏气或有意识抑制呼吸,促进心肺功能的调节一起过。
❺ 老年人适合练什么字
老年人适合练什么字
大家都知道练书法刻意修身养性,延年益寿。这对于在家退休没事的老年人来说再适合不过了,下面看看这位老年人的练毛笔字的心得吧。
老年人写毛笔字好处多多(zhuan) - 袖里乾坤 - 静以修身
现在的人,很少说写毛笔字,而说练书法。我很不以为然。书法是中国的书写艺术,包括真草隶篆、行书草书,而将用毛笔写字都叫做书法,显然不当。小学生用毛笔的写字课,叫做书法课,也不见得妥当。现在的小学,很不重视学生的写字,教学生用毛笔写字是必要的。但还谈不到书法,写的工整就不错了。我这里说写毛笔字,而不谈书法,也是这个意思。
写毛笔字可以修身养性,是我数十年的生活经验。
我从小的时候读家里的私塾,就开始学写毛笔字。在那时候,毛笔还作为书写工具在社会上使用,毛笔字在百姓中和人们的生活里还通行。后来(应当是在50年代以后)毛笔,被钢笔、铅笔和现在常用的圆珠笔取代了。毛笔字也就只在书法艺术中得以生存了。现在毛笔的使用,只是作为练习书法的工具了。但仍有极少数人喜欢用毛笔写信,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我在数十年里,由于喜爱书法艺术,有时间时,就提笔写写。而我真正体会到写毛笔字可以修身养性是在1985年以后。1985年我得了严重的心脏病,住院9个多月,险些丧命。出院后到疗养院去做康复治疗,那时我感到无聊极了,就想到写毛笔字来消磨时间。我喜欢柳公权的“神策军碑”,就开始练起字来。
出乎我的意料,写毛笔字,不但可以解闷,而且在写了较长的时间之后,就感到对养病大有好处。我写大楷,是直背而坐、或正立在桌前,悬肘来写字;我写正楷,起笔、运笔、收笔都按照我学习过的正规方法,一笔一画地写,一般坚持写一个多到两个小时。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感到体力的增强,心情也更舒畅了。因为在这样练字的时候,精神完全地集中在写字上,没有了一切杂念。而且悬肘写字,也是一种体力运动,对身体也是一种锻炼。在我养病期间,坚持写毛笔字这一活动。自此之后,写毛笔字便成了我的生活的一部分。到现在已经近20年了。
在开始练字的时候,写时间长了,会感到疲劳,现在没有这种的感觉了。现在仍然每天都写毛笔字,但已经改写草书了。我写毛笔字,虽然不是要成为什么书法家,但我既然是写毛笔字,就要遵循写毛笔字的规矩。写正楷,就要讲求正楷的笔法。临帖要认真地临。由于我在幼年的时侯,学习过毛笔字的基础知识,写起来就方便了。我小时练习过行书,为我现在学习草书带来了方便。
我说写毛笔字可以修身养性,第一是有益于健康,因为这是一种体力的锻炼。其二,写毛笔字必须精神专注,全心全意地写,排除一切杂念,很有益于修养心性。就和气功一样地养神。
我坚持数十年写毛笔字,经验使我知道,这对健康大有好处。因此,我建议有兴趣于此的老年朋友,不妨一试。没有学习过的朋友,也可以参加一种学习班打个基础,然后自己练习。我们的目的是修身养性,而不是要做什么“家”,但既然写,就要往“好”处去追求,但好与不好是无所谓的。我把写毛笔字,当做打太极拳来健身,方法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殊途同归嘛
❻ 给家里老人烧纸.应该怎么写字
老汉觉得,给逝去的老人烧纸没必要写字,写字倒不一定寄得到。你只要在烧纸时(不管在什么地方,墓地也好,路边也好)呼叫着老人的称呼,叫老人取钱来,由于心灵感应,老人魂魄在什么地方周游都会听到亲人送钱呼叫的声音,他们即刻就会前来拿钱,晚辈的意愿就达到了。
❼ 老年人写字手发抖怎么回事
一些体弱的老人常发生抽筋,疼痛难忍。
医学研究认为,抽筋一般是由于人体血清钙离子浓度下降,使神经和肌肉兴奋增高所致。预防和治疗低血钙引起的抽筋,主要有如下方法:
膳食要注意选用含钙量高而又有益于营养平衡的新鲜食品,如奶类(在临睡前喝一杯牛奶有明显疗效)、吃些豆制品或虾皮、麻酱、海带等也可以补充人体的钙质。也可以在食品中适量添加骨钙粉、碳酸氢钙等。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钙片、钙素母、乳酸钙等含钙药物。注意多吃一些含维生素D的食品。在寒冷的季节,衣服不能穿得太少,被子要保暖,不能受凉,睡醒时伸腿动作不要太快太猛。
至于筋骨活天麻胶囊,我不想说什么......
❽ 家里老人不会写字,找家人代写的有法律效力吗
老人不会写字,找家人代写的有法律效力吗?只要是老的心里话,在按上老人的手印,这样在法律上是生效的。
❾ 老人家的字怎么样
《老人与海》这本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被别的渔夫看做失败者,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大马林鱼将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他用尽了一切手段来反击。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尽管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残他的英勇意志。 圣地亚哥是个可怜的老头。海明威以自己精炼的语言塑造了这个形象,可以说,海明威并没有给予老人成功,却赋予老人在压力下优雅而坚韧的形象。 今后,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信心十足地去面对,坚持到底,决不退缩。我要感谢这本书,感谢它让我学到了那么多知识,感谢它让我懂得了那么多道理,感谢它让我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使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个真正的强者,只能被摧毁而不能被击败威并没有给予老人成功,却赋予老人在压力下优雅而坚韧的形象。
❿ 一个老人在一个汉子的身上写字的成语
谜底:岳母刺字。
分析:
岳飞的英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极为流行。 但是岳母刺字的故事,历史上却查无依据。宋人的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的曾孙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编》也没有记录。岳母刺字始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本传》,书云:“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精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但书中未注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其实岳母刺的字是尽忠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