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能说老人家的岁数吗
看什么情况,一般我们称呼老人家年龄都是“高寿”或者“高龄”
2. 老人应该岁数越大越有福,为什么有的人说老人越老岁数越大越对子女不好
迷信说法!在我们老家我也听说老人太老了还不死对子女不好的说法,后来我问过家乡的人,他们说人太老了不死的话,会削减子女的阳寿。
3. 为什么老人总说人到了一定岁数就是一个坎过了这个坎就可以多活几十年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相信73、84是老人的“忌年”。那么,“七十三、八十四”这两个年龄数字是怎么来的呢?这是由于孔子和孟子的寿命为73和84,古人把这个年龄定为“忌年”。说什么圣人都容易在这个年龄死去,何况一般的老百姓呢?于是,这种迷信说法便世世代代流传下来。
封建迷信的“坎(槛)儿说”。《俗谚·中》里有两句话,一句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自己不想去怎么办呢?第二句告诉你:“七十三,八十四,阎王叫你商量事。”为什么两千多年来,在中国流传着这么两句《俗谚》呢?我想,这既是巧合,也和几千年的封建迷信相关。中国“至圣”孔子(丘)活了七十三岁(约公元前551-前479年),“亚圣”孟子(柯)活了八十四岁(前372-前289年)。既然圣人活到这般年纪还都死了,你“凡人”还想超过圣人吗?不要敬酒(“请”)不吃,吃罚(“叫”)酒。
其实,人的寿命并无“忌年”,相信“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句俗话只不过是庸人自扰,没有丝毫的科学依据。相信它只能给老人带来精神上的压抑,使许多处于这个年龄段的老人整天苦闷、焦虑,提心吊胆,精神紧张,严重地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长寿。
4. 家里老人都说相差六岁结婚会对两个人都不好是真的吗我跟老公差六岁结婚十几年了,总感觉事事不顺,不是
跟那没关系!
5. 为什么很多老人都过不了70岁这个坎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其中我们农村还真有一种说法,70岁是一道坎,如果熬过去了就会长寿,如果熬不过了就在这几年就会过世,现在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所以说72岁是关键的一年,人一到70岁身体的各种功能都会下降,一些病痛也会找上门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让我给大家解释解释吧!!!
一、天气因素。
每个冬天对于免疫差的人都不友好,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上了年纪之后,每一个冬天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影响都非常的大。尤其是很多老人一到冬天就不喜欢活动,也不喜欢出门,因为感觉外面特别的冷。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身体就会缺乏运动,导致他们的血液流动速度变得更慢。长此以往的话,很容易导致他们的肌肉力量,包括他们整个身体的反应能力变得弱,甚至身体的免疫细胞也会变得更弱,很容易患上一些疾病。
总之,人快70岁的时候,身体的衰老就会加剧。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说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也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和身生活习惯的,平时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 一起努力坚持迈过70岁这道坎。
6. 有很多部分的人说老人越老岁数越大越对子女越不好
纯属无稽之谈!父母岁数越大越是给子女种福田的机会,增加子女的福报,
佛门里常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一个有福报的人,他无论身处哪里,哪里都是好风水;一个没有福报的人,他就是住在再好的风水宝地,也是一场徒劳。因为,福报不是求来的,更不是抢来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只有积攒了足够的善良与福德,好运才会常来光顾。
在佛家看来,有一种方式增福消业最快。这种方式就是孝顺父母。孝顺父母乃世间最大的福田,与其远行烧功利之香,不如在家好好侍奉父母。佛说,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善,不会大过于孝;最大的恶,不会大过于不孝。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他的心是不善的,和佛心是背道而驰的,故而拜再多的佛、烧再高的香,也难以得到加持。
在佛门里常说,人生是一个了缘的过程,所谓无缘不聚、无债不来,这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因果。我们不管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子女,父母和孩子的缘分要么是来还债的,要么是来要债的,相互拖欠,故而此生相遇,成为父母子女。佛说:若没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父母是三界内的最大胜福田。
所以,无论父母是否给过我们富余的生活,是否让我们吃穿不愁,我们都应该此生感恩父母,感恩父母辛苦把我们生下来,感恩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教导之恩。就如《三世因果》歌里写的那样,“今生聋哑为何因?前世恶口骂双亲”,“若是因果无感应,目连救母为何因”。
那有人就说了,我的父母从小没有给过我好的生活条件,让我吃了许多苦,也没有给过我幸福的童年,甚至常常对我暴力相向,我现在的成就也都是我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与父母没什么关系。因此觉得父母未曾对自己有多大的恩,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回报他们。这是大错特错的。
老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纵然父母言行有失,我们也不应该去责难他们,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已是对我们最大的恩。至于后己是享福还是受苦,难道不是自己的因缘果报吗?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是。不论父母是对是错,我们都不应该心生厌弃,而是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孝心温暖他们。
7. 古人说老年人多大岁数不外出,多大岁数不在外住,怎么说的
都说年纪大了不适合外出,外出旅游更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作为一项非常有益于身心的休闲活动,旅游对于已经退休的老年人而言可以开阔心胸、增长知识、锻炼身体,给单调的退休生活增添一抹色彩。不过,老年人毕竟不是年轻人,许多问题需要注意。
以“卧如弓”为佳,尤以右侧卧尤好,可有利于肌肉组织松弛,消除疲劳,帮助胃中食物朝十二指肠方向推动,还能避免心脏受压。右侧卧过久,可调换为仰卧。舒展上下肢,将躯干伸直,勿将手压在胸部,不宜抱头枕肘,双下肢避免交叉或弯曲,全身肌肉尽量放松,保持气血通畅,呼吸自然平和。
8. 为什么有的人说老人越老岁数越大越对子女越不好啊
就觉得这句话的话还是不太那个什么的,可能是那个老人觉得他自己的儿女没有在他身边吧,他就觉得特别的难受,所以就各种刁难吧。
9. 为什么说73岁和84岁是老人的两道坎,有什么根据吗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这是民间对人生寿命的传说,也就是说人活到七十三岁是一个寿终关口,过了七十三岁还有望活到八十四岁。到了八十四岁又是个寿终关口,如活到八十四 岁不死,就算闯过了这道关口,还能继续活下去。
古人认为活到这两个年纪的老人,是最容易被老天收走的。至于原因则是相当封建迷信了:因为孔子活了73岁,孟子活了84岁。
实际上,这两个年岁并不一定是不吉利之年,不能截然看成人们寿终的关口。在我国的老人中,在七十三岁或八十四岁去世的并 不比其他年龄段多。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生活和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在提高,况且一个人的寿命长与短,取决于诸多方面的因素,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则是长寿的要诀。
(9)老人家说的相隔多少岁不好扩展阅读:
现代医学表明,人类生命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约11年为一周期,这11年的周期中会有相应的高潮和低谷,而73岁、84岁恰好处于两周期的末尾,恰是那轮周期中最低谷的阶段。
另外人的器官的机能,从70岁以后各个器官开始不同程度的衰老,这个年龄以后的老人,身体容易出现状况,对于未来的心智、信念,也越来越不坚强。
所以按照古人说的73、84确实是老人的两道坎。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古话流传,所以人活到73岁或84岁这两个年纪的时候,内心总会有一种不好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对于老人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负面影响。
尽管存在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样的说法,但是我们还是要帮助老人用良好的心态,来渡过这两个年纪,一生是自己一步一步活出来的,而不要因一句老话来左右生命长度。
然而“人过七十古来稀”,所以不管这个理论是否是真实的,也不管老古话是否迷信,我觉得老年人到了70岁以后就应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喜,保持愉快的心情,规律的生活习惯,细致充分的营养保障,其实活到高寿也并不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