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年大学的介绍
改革开放早期,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退休后的老龄人口更是缺少娱乐活动。随着中国老龄人口的增多,20世纪八十年代,老年大学在中国许多地方兴起。1973年,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创办于法国。1983年6月4日,山东省率先创立了中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大学。1984年3月1日,广东省建立了中国第一所民办老年大学———广东领海老年大学;中国的第一套老年大学教材于1987年秋出版发行。老年大学的办学方式非常灵活,既有固定场所集中授课,也能远程授课。老年大学的授课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健康、烹饪、艺术等方面。
『贰』 老年大学的坏处
关于现行老年大学的管理体制的特征我们已经介绍过,而现行老年大学的管理体制有没有弊端呢?有哪些弊端?接下来我们就告诉大家。
纵观我国老年大学二十多年的发展史,由于对其本质属性、功能定位比较模糊,加之办学行为的规范性不够明确,以至老年大学的管理体制积续了许多弊端。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职能界定不清,管理呈现无序状态。从上述分析来看,各级各地老年大学有党委、政府部门主办的,有企业、事业单位主办的,有社会团体主办的,还有个体民办的,形式多样,形态各异,可以说社会中的各个阶层、各种组织都可以参与创办老年大学。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势头,对于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这些老年大学的主管部门各有所别,行政管理不统一,区域之间、上下之间联系不畅,致使各级党委、政府职责不清,界定不准,方向不明,管理呈现无序状态。
(二)机构性质不明,“三定”难以落实到位。各级党委老干部部门是老年大学的主要创办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国特色老年教育的生力军,我国县级以上老年大学大都是由老干部局创办和主管,也一直纳入党委系列事业单位管理。但随着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老年大学因定性不明、定位不准而受到冲击,一些地方老年大学机构“三定”难以落实,编制、级别和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受到影响,积极性受到伤害。
(三)管理体制不顺,阻碍老年教育发展。我国的老年大学最初诞生于民间,逐步过渡到以官办为主体的地位,并且形成了党委主导、老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但是,由于老干部门管理的对象特殊,履行的职责有限,针对性、专业性、实效性存在差异,加之形势的发展,老龄人口的增长,单纯依靠老干部门显得有些力量单薄,步履艰难,阻碍了老年教育事业健康、科学地发展。
推荐:我国现行老年大学的管理模式与管理体制 推进老年大学,推进老年教育
『叁』 找个老年大学。。
哪个区 都有啊
『肆』 江门老年大学我想报名
建议你可以联系学校的老师了解报名的一些相关事宜
望采纳!
『伍』 为何现在老年大学备受老年人青睐
1、圆梦。
现在很多老年人是经历过上山下乡的,他们当初虽然错过了梦想,但这个发达的社会又给了他们新的圆梦机会。
2、精神寄托。
刚一退休,生物钟紊乱,心情烦躁、抑郁,感觉退休后没有一无是处、无所事事。来老年大学上课给自己找到精神寄托,可以分散自己刚退休后烦杂心情的注意力,有益身心。
3、展现自己。
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功绩优越、又拥有丰富才艺的人群,在一退休后,仿佛失去了自我。在老年大学,不仅能学到文艺爱好,还能通过各种文艺汇演以及才艺大赛展现自己的才华。
4、把快乐带回家。
以前每天在一起说不到两三句就互掐的老两口在上了老年大学之后,回到家都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要去练习,两口子就少了相互拌嘴的机会,也有可能会由于个人才华的加深、魅力的升华,使夫妻双方更加倾慕对方,更加甜蜜。
5、把知识带回家。
都说年轻人让老人带孩子不放心,现在上了老年大学了我们也是“文化人儿”了,平时也可以帮忙辅导一下孙儿的艺术课程,两辈儿之间的话题和交流也就多了,代沟也少了。
『陆』 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怎么样
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更多信息和资讯。
『柒』 老年大学是什么以什么形式开展教学,怎么报名老年大学课程
9月4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了山东老年大学燕山校区负责人平亚华处长。
据平处长介绍,网上爆出的凌晨排队报名照片仅是打算插班的老年人,而正式大规模的报名早在网上完成。
9月3日下午,山东老年大学燕山校区交谊舞班正在上课。(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翟恒水/摄)
老年大学为何如此受青睐?平处长首先给记者递上新学期课程表,密密麻麻的程程表令记者大开眼,没想到老年人学的课程如此“高大上”,太时髦了!难怪学位一位难求!
据平处长介绍,山东老年大学燕山校区有舞体、声乐器乐、美术培训三大专业,开设37门课程。除本学期增设的智能手机、摄影后期制作、小提琴课程外,往年的课程也都高大上。
山东老年大学学生精彩的毕业演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管新华/摄)
看看以下这些令人羡慕的时尚课程:花鸟研究、诗歌朗诵、手风琴、口琴、声乐、时装表演、电子琴、钢琴、二胡、京剧旦角、形体、交谊舞、书法、素描、摄影、太极拳、软件基础、花鸟绘画、豫剧、瑜伽、拉丁舞、电脑提高班、山水画、乐理、合唱、芭蕾舞、摩登舞、英语口语、葫芦丝、京胡、工笔画、茶艺、彩铅画、吉他、广场舞等等,真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啊!
据平处长介绍,虽然学校开了177个班,接纳了5121人次入学,但由于学位有限,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老年朋友的求知需求。学校在目前饱和的情况下,将争取最大可能为老年朋友提供学位,并以最优质最时尚的课程与时俱进,为老年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弘扬“活到老学到老”的中华传统文明,促进老年事业高质量的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翟恒水)
1
推
1
山东老年大学
山东老年大学创办于1983年,是伴随着干部离退休制度的建立,全国开办的第一所老年大学。现为正厅级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归口山东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协助管理,经费列入省财政预算。
『捌』 老年大学很受欢迎,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呢
退休后做什么?除了带孙子打麻将跳广场舞之外,今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有更多的学习和娱乐方式,丰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8月28日,六安老年大学开学,20个专业,189个班,科院,班满。为了满足老人的学习需求,接着又增加了6个班,但没有满足老人日益提高的学习热情。
1.老年大学“难找”
不可否认,在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老年教育资源越来越不足。一方面老年人渴望上学的愿望强烈,另一方面老年大学的容量有限。近年来,老年大学招生继续盛行,班级人数不断增加,“扩张”能力有限,是摆在老年大学面前的最现实的问题。
“老年人入学需求以每年15%的比例持续增长。我们能想到的方法是增加一半,但现有的教育场不能再满足现实的需求,所以急需扩张。”周兆宇对记者说,市议会和市政府一直有兴趣支持老年大学建设。老年大学新校区选址被纳入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希望不久能有更多的老人进入新的老年大学,希望他们能学习,快乐,更好地满足旧的。
事实上,六安老年大学的发展现状是目前很多老年大学发展现状的缩影。与快速增长的学生相比,老年大学的师资力量也不能满足需求。与庞大的社会老年人的知识需求相比,硬件设施和场所建设也有待提高。
『玖』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介绍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英文名:China Association of the Universities For The Aged,缩写:CAUA )是组织全国老年大学(含地方老年大学协会和老年学校)之间协作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组织,成立于1988年12月。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接受中国老龄协会和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协会采取单位会员制,吸收了中央各部委、地(市)以上、省军区以上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主办的老年大学及老年教育团体入会。现在全国有单位会员255个,联系着全国32700余所老年大学(学校)和333.5万老年学员。
『拾』 老年大学声乐班的简介怎么写
谭淽临 电子琴、钢琴专业教师
女,197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现为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威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从事老年教育事业20余年,参与全国老年合唱大赛获金奖,连续两年担任全国老年大赛的评委,带领老年大学学员参加中国音协考级,得到省音协领导表扬,并在直播威海做专题报道,2018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
王俊湘 声乐专业教师
女,1964年1月出生,原吉林省冶金矿业文工团、林业长白山歌舞团独唱演员,先后到吉林省歌剧院、吉林省艺术学院、东北师大艺术系进修学习。从事声乐教学20余年,多次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大型歌唱比赛并荣获一、二等奖。
刘晓江 声乐专业教师
女,197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威海市音乐家协会理事、首批威海市文化名家、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声乐部主任。荣获环渤海青年歌手大奖赛、华东六省一市红歌大赛、山东省齐鲁风情歌手大赛、山东省首届民歌大赛等金、银奖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三等奖。先后担任《星光大道》全国选拔赛及2017年度总决赛分赛、《中国新歌声》城市海选、中国少年儿童歌曲电视大赛评委等。
丛培卿 二胡专业教师
男,194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的二胡专业高级指导教师资格证书,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水平考级委员会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陈立刚 二胡专业教师
男,1957年2月出生,曾任职于沈阳军区后勤部文工团,在沈阳音乐学院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果俊明教授学习二胡,现执教二胡专业研修班。
孙 颖 二胡专业教师
女,1981年3月出生,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威海市群众艺术馆专业二胡演奏员。现为国家二级民族器乐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期间,得到著名音乐家、教育家、二胡演奏家刘长福教授精心指导。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曾多次出访英国、韩国等进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