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身为志愿者,最重要的一点是
作为抄志愿者,人们需要他们有高尚的品格,事实上,人都会有缺点,要坦然正视这一点,否则自己会在内心挣扎天使和魔鬼之间
关键是我们要热爱现在选择的志愿方向,比如热爱指导市民垃圾分类,不热爱养老院的志愿项目,必须是自己内心确实愿意做的
其次,要有一定的时间投入
最后,如果这个志愿项目对自己未来个人发展方向有推动作用就更好了
『贰』 金砖志愿的特色亮点有哪些
陈部长说:“厦门理工高度重视本次金砖志愿服务工作,除了学生志愿者外,教职工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据悉,厦门理工学院有400多位老师成为本次金砖会晤的注册志愿者,大概占了整个厦门教育系统的接近1/3。在志愿者上岗第一天,校党委书记黄如欣、校长陈文哲第一时间到各个站点慰问一线的志愿服务工作人员。”
『叁』 志愿者到老年大学可以干什么活动
令老年朋友更活跃
夕阳红更精彩
志愿者助人自助
『肆』 老年大学劳动班出去活动方案怎么写
伴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宁波老年大学迎来了她30岁的生日。
30年,记载着宁波老年大学创业开拓、创新发展的历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30年来,该校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全国首批敬老文明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示范学校、省首批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省优胜老年大学、市级文明单位、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30年来,宁波老年大学在发展中,把办学宗旨、教学理念、文化内涵、目标指向和学员的学习坐标、价值追求、精神向往、情感寄托相融合,提炼凝结成了挂在校门里的七个鲜艳大字———跨进校门就年轻。
校史记载着光荣和关怀
1985年9月,我市创办了哈尔滨老年人大学宁波分校。1987年9月16日,市委正式批准其更名为宁波老年大学,从此,宁波老年大学纳入了党委和政府管理的轨道。
从1985年借用市政协礼堂及教育学院教室,到1987年9月在镇明巷老干部局大院内挂牌,到1998年2月迁至迎凤街125号,再到2008年1月迁入广济街56号,宁波老年大学校园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现在位于广济街56号的校园建筑面积13245平方米,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设施齐全,设备先进。
我市各级领导非常关心和支持老年大学的工作,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设置彰显办学宗旨
建校以来,宁波老年大学始终关注、研究、优化、创新课程设置,并在实践中切实推进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创新。经过30年的发展,截至2014学年,该校已有8个系、252个教学班,1万多名学员,82个专业,111门课程。
该校在课程方向上坚持以老年学员为本,以培养现代老人为目标,课程设置与时代发展相同步,与实践需求相衔接,以适应老年人与时俱进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课程结构上坚持广泛性、多样性、层次性、实用性、变动性的原则,让老年学员适应社会发展,跟上时代步伐,常学常新,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老年群体的多样需求。
在课程内容上坚持“休闲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相融合的原则,以满足老年学员提高服务社会能力、提升现代文明素养的需求。
在课程特色上坚持宁波地方特色,课程设置不但有文化知识、现代科学技能、养生保健、书画艺术等课程,还开设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国史、地方戏曲等课程,让学员在学习中感受地方文化魅力,使老年大学教育更具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教学管理体现创新意识
宁波老年大学始终坚持以科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以创新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以与时俱进的教学质量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受到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学员的肯定。
该校重视大纲和教学计划,对新开设科目和原教学内容、计划有较大调整的课程,重新进行多次编制或者修改大纲,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出来的经验、方法,能够及时得以提炼、规范、推广。同时加强教材建设,在选用教材时,坚持统编与自编并举、系统性和独立性兼顾的原则,制订了《加强教材使用和管理的暂行办法》。目前全校共使用教材(讲义)119种,93.4%的班级有了相对固定的教材,自编教材已达31种,占到总教材的30%左右。
该校规范招生和学籍管理,制订了《关于完善招生办法的若干意见》,同时,启用计算机报名管理系统,并应用于限科报名以及控制多科报名、重复就读、冒充报名等方面,避免了人工操作中容易发生的差错。
该校建立了分系管理制度,逐步将校、班二级管理体制调整为校、系、班三级管理体制,使学校教学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更加到位。同时,该校开展品牌班和特色专业创建活动,先后评出了摄影、烹调、快乐钢琴、书法四个特色专业和越剧表演、拉丁舞专修两个品牌班。
该校加强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评估,每个学期期中通过随堂听课、召开班长和学员代表座谈会、教学满意度测评、教学情况分析会等环节,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估,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教师反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队伍建设凝聚发展力量
在队伍建设中,宁波老年大学紧紧抓好领导班子、工作人员和教师这三支队伍,凝聚力量,共同发力,使已逾万人的宁波老年大学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该校坚持不懈抓领导班子队伍建设,要求领导班子要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崇高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意识”。由在任的宁波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宁波老年大学校长,再配4名副校长。学校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制,日常工作由常务副校长负责,配以日常的工作班子。校务委员会成员单位由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市委宣传部、市编委办、市教育局、市财政局等18个单位的领导组成,每年召开一次校务委员会会议。
该校坚持不懈抓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真心的敬业精神、真诚的服务精神、真挚的敬老精神”。学校现有工作人员31名,其中退休返聘人员19名。面对学校11000余名学员,必然要求工作人员队伍精干、高效。对聘用人员,学校按照招聘的程序和要求,严格把关,精心挑选,签订合同,依法使用。对招聘和返聘的工作人员,根据各自的能力、特长,安排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去。尽可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学校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学习,转变文风,转变作风。
该校坚持不懈抓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崇德精业、敬老爱老、乐教善导、为人师表”。学校现有139名教师。为保证高水平教学质量,学校先后制订了《宁波老年大学教师队伍建设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了教学的考评方法,并采取了以下措施:建立师资人才库;建立筛选、录用、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建立考核、评选、奖惩机制;建立培训、交流机制。
『伍』 敬老院志愿者心得体会
在这次走进养老院的活动过程,对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很大的影响,让我们知道了孤寡老人在没有儿女的陪伴是多么孤独,他们多么希望有人和他们聊天,在养老院里虽然有很多同样孤独的老人,但他们大部分都不会交流。我们小组的到来把养老院的安静打破,小组成员帮助他们做家务,和他们聊天。老人们为了不在孤独,在养老院里种上了花和一些盆景,我帮忙着打扫卫生,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和老人们聊天,从聊天的过程可以听出,他们有的是自己的儿女在外面工作,常年不回家,有的是儿女都不在了!所以养老院才接他们来的。虽然身体上很累,但心里有一种帮助他人的成就感。在和他们聊天时,我们知道他们的心中是多么希望自己有一个像我们一样的孙子,这是他们心中唯一的梦,而这唯一的梦是离他们多遥远,虽然在这里他们的吃喝都有人做,但他们不开心,因为常年的孤独,使他们不希望和人说话,也因为年龄的问题,他们也很希有人来聊天,而有些老人为了不孤独,在养老院里种上了一些果树,来打发无聊的时光。在这次活动结束后,我心里感慨万千,我想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俗话说:“百字孝为先”。什么事都没有孝敬父母重要。虽然在这次活动中,有点累,但是收获也很大,至少我从这次活动中了解了孤寡老人在养老院里是怎么样生活的,也让我知道了老人是多么需要自己的儿女陪一下自己,哪怕只是一个电话,就能安慰一下老人。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以自身去体会老人的孤独,帮助他们做家务,不怕苦,不怕脏,对老人有很强的爱心,真正的感悟到了“孝”这个字的意思。
在这个活动中,语言交流能力较好,能很好的完成一些家务,有用心去帮助老人走出孤独。
『陆』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开展创平安社区活动。
『柒』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1.以“邻里守望”为主题,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为重点,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提供家政服务、生活帮扶、医疗救助、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志愿服务活动。以“生活关心、学习关注、情感关爱”为主题,以社区孤儿、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孤贫少年为主要对象,开展的“爱心妈妈”、“代理妈妈”、“四点半课堂”、亲情陪护、康复性训练和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形成常态化。持续推广“N+1”爱心中转站、“六零”爱心行动、“五老”网吧监督、科普“六进”、“365便民志愿服务”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开展各类文体培训和文化活动。组织社区志愿者参与“续写雷锋日记”、“志愿日志”等文明传播活动。扎实推进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2.“定期式”查访志愿服务、“菜单式”岗位志愿服务、“贴心式”家庭志愿服务、“帮扶式”长效志愿活动;镜铁区昌盛社区开展的以“365动态宣传”、“365多彩活动”、“365贴心窗口”、“365平安网格”为主要内容的“365便民志愿服务”活动;雄关区祁连社区以社区服务“零距离”、社情民意“零盲点”、关爱帮扶“零缺失”、矛盾纠纷“零激化”、服务质量“零差错”、工作成绩“零起点”的“六零工作法”。将志愿服务常态化,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优质服务、便捷服务和满意服务。
3.关爱老人情暖冬至、老年人朋友花卉种植兴趣班、免费发放重阳糕送祝福……前进社区广泛开展关爱老年人行动。原来,社区内住着一批退休老干部,他们大多独居,缺少社交活动,邻里间互不相识,但在看到社区工作者时却格外热情。社区工作者意识到,这些老干部是渴望群体活动。于是,一系列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老人们的生活逐渐充实起来。
4.培养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动中,努力“让居民受益,让群众满意”,共同将社区这个大家庭打造得更加美好。
『捌』 对志愿者工作的看法
以我个人的观点,我是一名志愿者但是我觉得自己不像志愿者,因为我觉得志愿者所志愿的事和我想像的不一样,以我的现在对志愿者的了解只停留在特定的一些时候去看望特定的一些孤寡老人和小孩,而我所想的志愿者是要敢于站出来说话的,要多做些公益活动,无处不在,要唤醒人们的良知。
其实只要认识字的都知道‘志愿者’三个字的意思,但却对他志愿的事项不了解。记得我在网上问:“有谁加入了志愿者?”很多人的反应是志愿者是什么?听都没听过。。还有上星期日不是去敬老院,,她就问我:“怎么忽然良心发现。”我说,我从来不知道这里有敬老院是在志愿者论坛知道的,她也问我志愿者是什么??我也无从答起。只能说是一群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们
我觉得志愿者所帮助的范围太小,只有帮助到微小的一部分,而且靠志愿者的力量也太微薄,应该多做些宣传活动,不是宣传人们多加入志愿者,而是要他们在生活当中不是志愿者胜似志愿者,其实有爱心的人还是很多的,只是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间。。。。
志愿者应该分部到各个地方,遍部整个全国的各个市区村庄,走进群众,有可能的话,还要和有关镇政府合作宣传,让人们了解比如:善待老人,关爱小孩。。。注意节省水资源,优化环境啦,不要浪费食物,抽烟有害健康啦。等等等。。好多。
还有我们公司里有一个员工的小孩被她继母虐待,天天打,打得伤痕累累,让人看了心酸,他那个无能的父亲为了保住继妻,却宁愿将自己的亲生女儿让人虐待,既然不想要她就将她送人丢掉还比这种生不如死的日子好,干嘛要如些折磨她,他们的老乡亲戚也只能敢怒不敢言,真的太可怕了。。。。
还有多少想读书而不能读书的人,有人却有书读而不读,太另人汗颜了。。。
说着说着都离题了,因为太愤怒了。。。可能是我对志愿者的了解不够,我还一直在犹豫,因为我觉得加入志愿者也只是一个‘名义’而已,只是偶尔的去帮助人,其实感化人才是最重要的。。。。。
生活中有太多我们看不过去的事,但我们只能用行动去同化身边的人,志愿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并不是一定要参加活动才算是志愿者,志愿者也并不是是万能的,只能力所能及.就目前来说,志愿者的活动过于单一,一直停留在育婴堂,老人院和老年大学,是因为没有去发展新的服务对象.这也是问题之一.但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大家结合起来才能把志愿意义推广到群众中.这是我期望。
大部分志愿者,一开始都会对于志愿服务抱有很大期望。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