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形容老年人的诗词
杜甫在著名的《春望》中写道:“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实,这满头稀疏的白发是诗人忧愁劳心所 致。杜甫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理想,然而却眼睁睁看着挚爱的国家一步步沉沦,这无疑是对他最沉痛、最残忍的打击。春来,祖国的大好河山依 旧,只是战乱之火却无情地蔓延,国破家亡,哀鸿遍野,连花鸟都让人触目惊心。更可怕的是音信不通,家里的亲人境况如何,不得而知。当时杜甫年仅46岁,本不应该有太多的白发,因为忧愁而生白发,因为忧虑而致白发脱落,以至越来越稀疏了,几乎连簪子都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通过 “搔”这一个动作,把内心的焦虑彷徨和痛苦之情,极其有力地表达出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白发苍苍,忧愁郁闷的老人形象。
苏轼在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不过四十岁,却已经“尘满面,鬓如霜”了。
“尘满面,鬓如霜”,简单质朴的六个字,把作者饱经 风霜、仕途失意的坎坷人生概括出来。诗人陈师道也是如此,他在《除夜对酒赠少章》一诗中感慨道:“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说自己备受无情的现实之摧 残,以至头发脱落斑白,面容衰老只有依靠酒力才能显现红光。这里说“发短愁催白”不一定是实写,“颜衰酒借红”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诗人此时不过三十出 头,本不应该有白发衰颜,只不过是借此表达愁之深、心之苦、生活之艰辛罢了。
据记载,陈师道早年受业于曾巩,得到器重。曾巩推荐他作为自己的助手参与修 史,但朝廷以陈是未做官的“白衣”而拒绝。曾巩去世后,陈师道虽先后又结识了苏轼、张耒等人,但生活一直无着,甚至贫穷得无力养家,以至孤苦伶仃。直至宋 哲宗元祐元年(1087年),才由苏轼荐任徐州教授。在这样的人生遭际中,诗人怎不“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呢。
白居易的《秋雨夜眠》一诗,诗人抓住秋雨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塑造出一个安闲的老翁形象。“凉冷三秋夜”是老翁所 处的背景,他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十分“安闲”。“安闲”二字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两句,写老翁就寝的 情景,也是“安闲”的一个具体体现。“卧迟”是老年人的特性,正因为睡得晚,他才能在秋雨声中“睡美”。灯灭之后,闻着窗外淅沥的秋雨声入眠,他的心中是 静美的,连梦都是美的。睡醒之后,他仍是安闲的——“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可他还要添香,打算 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
末两句“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以景作结,写出老翁淡泊清净的内心。此时,诗人白居易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俨然“安闲一老翁”,再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自然特别淡然。
曹操写《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这首诗时,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了北方乌桓,正踌躇满志,充满乐观自信的情调。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 了,想到自己的人生历程,不由得感慨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作者认为神龟虽然可以活几千年,最终仍难免一死,腾蛇虽能乘云驾 雾,最终仍不免成为土灰。
人生也是如此,生命都是有限的,然而诗人却唱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高歌。他说,千里马虽然形老体 衰,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那些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仍有一颗勃勃雄心,他对宏伟理想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息。
诗人以千里马自比,表 达自己不应因年暮而意志消沉,而要乐观奋发,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活力。这四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气势豪迈,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 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苏轼在《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则高唱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两句,以反诘领起,并作回答。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一旦逝去,就不 可能再来,正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然而,在苏轼看来,人的青春虽然不可再现,但人可以老当益壮,可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往往使人焕发出 青春的光彩,即人生可以再少,就像溪水尚可以西流一样。
这两句振奋人心的议论,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休将白发唱黄鸡”,再次唱出催人奋进之曲。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而作者却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 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⑵ 如何照顾和老人家相处
多陪她聊聊天,跟老人家聊天就问问他们以前的事情,或者说想了解他们子女小时候的情况,老人家就是喜欢聊他们年轻时候的事情的了,还有就是他们的子女怎么怎么样的了。总之一句话就是要找到话题,老人闷得慌,使他们回忆一下以前的威风事也不愧一个选择
⑶ 老年人说一些鬼话但似有很接近 为什么老年人会有这样的反应的 难道真的有鬼附身么
应该不是所谓的鬼上身。
首先,老年人有较多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智慧,在看到一些事情后,会有一个合理的预测及判断。这就是平时人们常说的“家有一老,好有一宝”的由来了。
另外,当这种情况多了,大家遇事就会不自觉地往这上面想,很多虚无的事情就会穿凿附会,变得越想越像,唯心主义的普遍反映;
例如说,你问老人:“明天是什么天气?”老人家可能回答得非常准确,但你试试看问“你猜明天晚上家里会做哪些菜?”估计老人家就答不上来了。
⑷ 其邻人之父亦云想一想邻居家的老人会对富人说些什么
邻居家的老人会对富人说些什么话,这个就可能性比较多了,就看前面富人和老人对话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了。
⑸ 形容老年人精神好的词语
形容老年人精神好的词语有:老当益壮、鹤发童颜、宝刀未老、老骥伏枥、返老还童。
一、老当益壮
1、拼音:lǎo dāng yì zhuàng
2、释义:形容年纪虽大但志气豪壮。
3、出处:南朝·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翻译: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二、鹤发童颜
1、拼音:hè fà tóng yán
2、释义: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3、出处:唐 田颖《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翻译:说他自己不是神也不是仙,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自古以来无人能比。)
三、宝刀未老
1、拼音:bǎo dāo wèi lǎo
2、释义: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之雄风。
3、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翻译:小子你欺负我人年纪大,但是我手中的宝刀却没有老旧。)
四、老骥伏枥
1、拼音:lǎo jì fú lì
2、释义:比喻人虽然年老,但仍有雄心壮志。
3、出处:东汉·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翻译: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五、返老还童
1、拼音:fǎn lǎo huán tóng
2、释义:形容老年人恢复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精力异常旺盛。
3、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诸家气法》:返老还童,渐从此矣。(翻译:老年人恢复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精力异常旺盛,矛头从现在开始。)
⑹ 赞美老年人的词语
红光满面、
鹤发童颜、
精神矍铄、
老当益壮、
神采奕奕、
容光焕发、
宝刀未老、
老马识途、
精神抖擞、
返老还童、
老而弥坚、
耆德硕老、
老谋深算
⑺ 形容老年人的句子,词语,外貌等!
和蔼可亲: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鹤发童颜:白白的头发,红红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也说童颜鹤发。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而斗志更坚,干劲更大。《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当:应该。益:更加。
慈眉善目:形容仁慈善良的样子。
1、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两只小小的眼睛有点浑浊,他的手,有小薄扇那么大,每一根指头都粗得好像弯不过来了,皮肤皱巴巴的,有点儿像树皮。
2、王爷爷个儿不高,背有点驼,满头银发,胡子、眉毛都花白了。他常穿一身褪了色的蓝色工作服,看上去七十多了,可还是挺精神的。
3、我的外公六十多岁了,两斑白,头顶中间光秃秃的,像个小球场,周围是稀稀的几根头发,脸庞圆圆的,整天笑眯眯的,肚子挺得高高的,像个弥佛。
4、我奶奶今天头戴绒线帽,身穿一件崭新的黑呢子大衣和一条混纺呢裤子,脚上穿着一双油亮亮的平底皮鞋。她手拄拐杖,满脸洋溢着喜气,手里拿着一张的红纸,出了门。
5、这时我看见一位满面红光的老大爷,他虽然满头银发,胡子斑白,却显得精神抖擞,他像年轻小伙子一样,利落地跳入冰水之中,挥动着那有力的双臂,飞快地向前游去。
6、白发苍苍的邻居张奶奶拄着拐杖,脸上笑得像一朵绽开的菊花。她眯起眼睛翻来覆去地看着玉云姐那张录取通知书,好像手里捧的不是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件稀罕的宝物。
7、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两只小小的眼睛有点浑浊,他的手,有小薄扇那么大,每一根指头都粗得好像弯不过来了,皮肤皱巴巴的,有点儿像树皮。
8、王爷爷个儿不高,背有点驼,满头银发,胡子、眉毛都花白了。他常穿一身褪了色的蓝色工作服,看上去七十多了,可还是挺精神的。
9、那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两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头发很却很整齐。
10、我的奶奶今年八十三岁了,她个儿不高,头上全是白发,脸上布满了皱纹,牙齿全落光了。她的背有些驼,小脚只有3寸长,但走起路来还很有精神。
⑻ 老人家的近义词
老人家的近义词
老头子
老人家
读音:lǎo rén jiā
基本解释:
对老人的尊称
你老人家多大年纪了
对人称自己的或对方的父母
老人家都好吗?
⑼ 为什么中国的中老年人乐于让年轻人早早的结婚生子
做为被催婚的儿女们来说,你们是幸福的。有那么疼爱你的父母,一直在为你的人生.她们用尽一生、不惜付出所有、不求回报、全心全意、一心一意,为儿女付出。做为父母,为了你,她们什么苦都能吃.为了你,她们用一生的时间,为你付出,为你操碎了心。父母只是想在有生之年,看到你有个家,有个人替她们来照顾你,即使她们不在了,还有个人在你身边照顾你。
⑽ 为什么中年人和老年人这么接近
因为中年人也正在向着老年人慢慢的接近,所以才会那么的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