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尔茨海默病任何时期都可以吃九期一
九期一说明书上写明适用于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九期一”用于治疗阿尔茨内海默病,俗称容老年痴呆症,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数据显示,全球每3秒钟就有一位痴呆症患者产生,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万痴呆患者。
预计205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52亿,其中60%至70%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九期一”是以海洋褐藻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获得的低分子酸性寡糖化合物,是全球首个靶向脑—肠轴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
(1)肠道菌群影响老年痴呆扩展阅读:
九期一的使用介绍如下:
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菌群特定代谢产物异常增多,减少外周及中枢炎症,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会加速阿尔茨海默病恶化,菌群失调和脑炎症之间的关系在众多神经退性疾病。
比如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自闭症、肌萎缩症等方面都有相应的作用。神经炎症已成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主要靶点,一些项目正在研发减轻中枢炎症的药物。
Ⅱ 如何看待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肠道菌群是指人体肠道内寄居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的统称。
健康人群肠道内菌群的总量多达1014个,是人体细胞总和的10倍左右。肠道内不同微生物编码的基因总和是整个人类基因组的150~300倍,又称为“人体第二基因组”。
目前人体可检测到的细菌种属包括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疣微菌门、变形菌门等,其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作为优势菌群占肠道细菌的90%。
近年来,肥胖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全球约有百分之四十的人面临肥胖和超重困扰。最新研究表明引起肥胖可能并不单指缺乏锻炼、过度饮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甲状腺功能衰退等某些后天性疾病这些传统的因素,与人的肠道菌群有很大的关系。而肠道菌群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是它会将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分解为短链脂肪酸。减少摄入过多含有高脂的食物会减少体内短链脂肪的产生。此外,多吃一些富含乳酸菌以及益生菌的食物会有效地降低体内短链脂肪的含量,从而可以预防肥胖。
Ⅲ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与肠道菌群有关系吗
而肠道菌群失衡或失调,会导致“坏”细菌比“好”细菌更具优势。坏细菌的过版度生长可造成肠壁渗透性增权高,使得毒素进入血流,从而能够到达全身各处,引起各种不良反应。比如,菌群失调可造成炎症性肠病、肥胖、糖尿病、肿瘤、焦虑和自闭症等。
Ⅳ 肠道菌群失衡,对身体的影响都有哪些呢
1、菌群失调有哪些表现?因此,保护好我们肠道中菌群的平衡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如果菌群失调的话,最容易出现的症状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少数还会伴发热、恶心、呕吐,并产生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重症患者可出现休克症状。
腹泻为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症状,大多发生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少数见于停用后。轻者每天2~3次稀便,短期内可转为正常;重者多为水样泻或带黏液。可达每13数十次,且持续时间较长。
另外还有化疗药物,也容易引起菌群失调。比如:研究发现,治疗扩散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药物伊立替康,对接受其治疗的30%~40%患者都会经历严重的腹泻,有的因为引发肠道问题使得化疗难以完成,或使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延长,严重的引发患者死亡。
上述化学药物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那服用中成药情况会怎么样?研究发现,中药口服进入体内,在肠道内就会因与肠道菌相互作用,或引起成分变化、或改变吸收。
比如:含有刺激性成分的苦寒泻下类中药,对肠道内的益生菌具有抑制作用;黄连解毒汤的长期应用,可使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数量减少。
Ⅳ 作用于肠道菌群,真的可以治疗认知功能下降吗
认知是大脑接收处理外界信息从而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认知功能涉及记忆、注意、语言、执行、推理、计算和定向力等多种区域。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代谢障碍(特别是糖尿病)、感染、肿瘤、外伤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最初人们认为认知功能完全由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其他系统如常驻肠道的菌群也参与形成、处理和储存记忆。肠道菌群可通过"肠-脑轴"影响宿主的神经系统活动,进而引起认知功能的变化。
Ⅵ 阿尔茨海默病与肠道有关是真的吗
7月2日发表在《生理学杂志》(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转基因小鼠的胃肠道(GI)中也观察到β-淀粉样蛋白沉积,淀粉样前体蛋白过度表达。肠道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可能导致小鼠出现类似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这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患者出现认知缺陷症状之前将目标对准肠道。
目前靶向肠道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只有甘露特纳胶囊,它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降低外周相关代谢产物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的积累,减轻脑内神经炎症,进而改善认知障碍,达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
Ⅶ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危害有哪些
人体肠道内寄居着500多种微生物,它们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一旦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导致相关的胃肠道疾病或免疫性疾病。微生态学称之为肠道菌群失调症。菌群失调症的危害很大,它是引发许多慢性病的根源,也是导致亚健康的最终原因。
Ⅷ 肠道菌群对人的意识,行为,习惯,思维能否产生影响呢
人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也是各个细胞各个器官和意识所组成的复杂的整体。而我们肠道里的微生物包括菌群也是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不否认肠道菌群的不可或缺和对题主这个问题所说的牵扯到的一系列事情的影响。
但是,我们人其实就是很无知,即便我们的科技发达到现在这种地步,我们也无法彻底认清自己,比如自己的肠道里到底是个什么世界,比如导致自闭症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基因因素,我们即便不算是傻瓜吧,也是半仙!
所以其实都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人们怎么看就全在自己了,只要觉得对自己好就好啊!
Ⅸ 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引起哪些疾病
1、不要简单地理解肠道:
人体90%的营养由肠道吸收,80%的毒素由肠道排出,70%的免疫力在肠道产生。试想身体失去这些功能会引起什么疾病。
肠道是人体与外界接触的最大表面积,展开后有200㎡,远大于肺部的100㎡和皮肤的2㎡。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很多人一紧张就会便秘或者腹泻。肠道要累计消化60吨左右的食物,得益于肠道内共生的100万亿个微生物,而人体的细胞还不到60万亿个。
肠道内的100万亿个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不仅能调节人体健康,更在膳食和宿主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是人体代谢的重要参与者。肠道微生物的基因组中富含参与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和短链脂肪酸代谢的基因,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人体自身所不具备的。肠道微生物为人类代谢过程提供底物、酶和能量。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能促进人体上皮细胞生长与分化,并参与了维生素的合成和各种矿物质离子的吸收。在肠道黏膜表面的附着促进了免疫系统的建立和发展,通过形成“菌膜屏障”而成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屏障,避免外源性和内源性的毒素、细菌等进入人体。
肠道健康与否的直观指标:香蕉便——淡黄色或黄褐色、香蕉的形状、没有明显的恶臭味。
肠道健康需要好营养:益生菌、益生元、膳食纤维。
2、六倍美康养套餐,内养六倍健康,外调六倍美丽
六倍美康养套餐依托中国食品工业发酵研究院的“谷物发芽酵解之活性营养萃取”和“全营养素配方研发”等国际食品尖端技术,与全球营养品原材料顶级供应商合作,凝聚出六倍美康养套餐独一无二的品质,成为中国食品健康行业的优质产品典范。
其中,六倍美养身精华是益生菌、益生元、膳食纤维的黄金组方,用于健康清除体内积存毒素,快速增强身体吸收能力,六倍美营养精华则重点补充人体长期普遍缺失的大营养素,通过均衡糖原的全营养配方,使人体快速达成深度营养均衡。
当人体没有毒素,营养均衡之后,外在会自然显现出皮肤通透、身材轻盈、体味清新、眼神润泽、排黄金香蕉便、浑身容光焕发的状态,而内在则会呈现“吃得好、睡得香、心情好、思敏捷、精力旺、身体棒”的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