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赵氏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
赵佗,河北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南越国创始人。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遣数十万军队进取岭南,由于受到当地越族土人的顽强反抗,秦军屡遭败绩,将领战死。秦始皇遂又令其将领赵佗辅佐主将任嚣率数万水师南下增援秦军平定越地。公元前214年,秦王朝在番禺(今广州)设南海郡治,以任嚣为郡尉统管一郡的政治、军事、监察,下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赵佗任龙川县令。赵在龙川筑城辟地以为治所。赵佗既致力防范越人反抗 ,又采取“和辑汉越”方针,极力安抚越族。他劝导士兵在当地养儿育女,促进汉越同化;又上书皇帝要求遣送中原居民迁居南越以传播中原文化。
公元前209年-207年,中原各地人民对秦王朝暴政群起反抗。时值任嚣病危,他命赵佗代理其职务,并嘱咐“秦政无道 ,中原扰乱,番禺背山面海,东西数千里,可以立国。”秦朝灭亡后 ,赵佗以军队攻占了岭南的桂林、象郡,统一了岭南的政权。他在当地汉越两族士民的拥戴下,建立了以番禺为王都 ,占地千里的南越国,自称为“南越武王”,从而为存在95年的南越国奠下基石 。他又对任嚣所建的番禺城作扩建,城周达十里,被称为“佗城”,成为后代广州的中心地区 。他努力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积极吸取中原文化,从而促使广东地区文化经济在秦末汉初年间稳步发展。公元前196年 ,汉高祖派陆贾前往处于割据状态的南越国游说 ,劝赵佗接受汉王朝的封王归化中央政权 。赵接受了汉高祖赐予的“南越王”称号,并向朝廷称臣奉贡。始此,中原地区的铁器等生产资源及技术源源不断引入南越国,启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汉高祖死后,赵佗与吕后当政的汉朝中央政权关系一度紧张,他自称南武帝,向朝廷举兵发难。至汉文帝即位后,在朝廷的怀柔政策感召下,他主动撤销自设的帝号,其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又修好始昔,维护了岭南的社会稳定。公元前137年,赵佗病逝,享年逾百岁。
赵充国(公元前137一前52年),字翁孙,西汉上邦人,是一位能骑善射骁勇多谋的军事家,在当时屯田政策上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人沉着勇敢,有远见深谋。充国死后与霍光等人一同画肖像于未央宫,溢曰壮侯,葬于圭卜山之阳(今清水县城西北的李崖),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赵明诚(1081-1129),字德甫,诸城城关镇兰家村人。赵明诚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金石学家,著有《金石录》。21岁那年,赵明诚与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喜结伉俪。李清照生于北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山东济南人,自号“易安居士”。
赵汝适(1170—1231年),字伯可。宋太宗八世孙,浙江台州临海人。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以父荫补将仕郎开始登上仕途。庆元二年(1196年)中进士后,历任湘潭县丞、绍兴府观察判官、武义知县、临安府通判、南剑州知州、福建路市舶提举、饶州知州等职。他在嘉定十七年(1224年)又兼泉州知州和南外宗正事之时,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以宽民力而助国用,并多方查阅城外图籍,咨询来泉蕃商编著《诸蕃志》二卷,上卷志国,下卷志物。它是一部记述宋代我国对外贸易的专著,在《宋史·外国传》和宋人著作中多处引用,后被收入明代《永乐大典》。
赵公明:(生卒年待考),赵公元帅,相传秦朝得道于终南山,被奉为“财神”。
传说中的玄坛爷赵公明是四大元帅之一,以黑虎为坐骑,一脸虬髯,威风凛凛。赵元帅奉天门之令,巡察五方,明朝张天师炼丹时,曾奏请玉皇大帝派遣威猛神将前来守炉,当时玉皇大帝指派下凡的就是赵公明。张天师得道飞升之后,赵公明卸下守炉之职,主掌世人之功过鉴察,有“龙虎玄坛”之称。
关于赵公明的生平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赵公明本是日精所化,在后羿射下九日之后,他就化身为人,手持银鞭,身骑黑虎,隐居四川一地,直到张天师请他守护丹室后,才受封为“玄坛元帅”。一说赵公明原是峨嵋山罗浮洞洞王,商朝末年,当姜子牙率兵对抗文太师时,赵公明受太师之请下山帮忙,没想到却惨逝世于姜子牙七箭封喉的法术下。
等到大业抵定,姜子牙在封神台上大封诸神时,一身武艺的赵公明就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率领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名部下,负责迎祥纳福之职。据说,他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人称之为“赵公元帅”,因此民间尊赵公明为“武财神”。
赵宣子:(公元前653~前601年),谥号“宣孟”,又名赵孟、赵盾,狄国人。春秋时期著名晋国执政者。
赵鞅:(公元前?~前458年),即赵简子,又名志父,亦称赵孟。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赵括:(公元前?~前260年),马服君赵奢之子,也叫马服子。著名战国时期赵国将领。纸上谈兵者。
赵婕妤:(公元前?~前1年),女,又名赵飞燕,汉成帝皇后。
赵晔:(公元?~80年),字君伯,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绍兴)。著名东汉学者。
赵岐:(公元108~201年),字卿,初名嘉,字台卿,京兆长陵人(今陕西咸阳)。东汉儒家学者,经学家。
赵雍:(公元前?~前295年),赵武灵王,名雍,赵肃侯之子。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在位时间从公元前325~前299年为期二十六年。
赵云:(公元?~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三国时期著名蜀国将领,为“五虎上将”之一。
赵文渊:(生卒年待考),字德本,南阳宛人(今河南南阳)。著名北周书法家。
赵胜:(公元前?~前251年),号平原君。著名战国四公子之一,惠周文王、孝成王时期的宰相。
赵歧:(公元108~201年),初名嘉,字邠卿、台卿,京兆长陵人(今陕西咸阳)。著名东汉经学家。
赵奢:(生卒年待考),邯郸人(今河北邯郸)。战国时著名赵国将领。赵括之父。
赵壹:(生卒年待考),字符叔,汉阳西县人(今甘肃天水)。著名东汉辞赋家。
赵高:(公元前?~前207年),赵国贵族,后入秦国为宦官。
赵葵:(公元1186~1266年),字南仲,号倍庵,南宋衡山人。著名南宋政治家、书画家。
赵之廉:(生卒年待考),清朝杰出书画家,篆刻家。
赵之堔:(公元1781~1860年),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宝月山人。浙江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书法家、金石篆刻家。
赵翼:(公元1727~1810年),字云菘,号瓯北,江苏阳湖人(今江苏常州)。著名清朝诗人、史学家。
赵武灵王:名雍,战国时赵国的第六位国君,改革赵军传统装束,实行“胡服骑射”,提高了赵军战斗力,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一度能与秦国抗衡的军事强国。
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大公子之一,以“食客数千人”而著称。
赵奢、赵括父子:赵奢善用兵,因功被封马服君。赵括善于纸上谈兵,短于实践,被秦名将白起击败于长平,四十万赵军被活埋。
赵云:常山(今河北正定)人,三国时蜀名将,勇武果敢,刘备曾赞誉他一身是胆。
赵匡胤:河北涿州人,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赵普:蓟(今北京市西南)人,北宋初期的贤相,为北宋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美誉。
宋徽宗赵佶:政治上昏庸,丧权辱国,被俘后禁于金国,艺术上却卓尔不群,曾创立宫厅院体画派,其书法被称为“瘦金体”。
赵孟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代杰出书画家,其笔法圆转遒丽,人称“赵体”。对后世影响甚深,人称一代宗师。
赵之谦: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末三大画家之一,其书、画、篆刻对后世都影响甚深。
赵戴文:山西五台人,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民国时任国民党山西省主席。
赵登禹:山东菏泽人,国民党二十九军师长,长城抗战血战赤峰口,芦沟桥事变后,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壮烈捐躯,是抗战中最早牺牲的中国军队高级将领之一。
赵树理:山西沁水人,当代著名作家,著有《三里湾》、《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其语言朴实生动,多反映当时新农村生活。
赵元任:天津人,当代语言学家,通晓中、英、德、法等多种语言,诸多领域,颇有建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著述颇丰,有《中国语入门》、《现代吴语的研究》、《语言问题》、《赵元任歌曲选》等。
赵尔陆(1905-1967)山西省崞(今原平)县人。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28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央苏区红一纵队教导队党代表、第二支队支队长,红四军第29团团长,红四军军需处处长,红一军团供给部部长,前敌指挥部供给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供给部部长,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晋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晋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驻张家口第五小组中共代表,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华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二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第二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国家经委副主任,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兼国防工业政治部主任。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7年2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2岁。
赵镕(1899-1992)字伯陶,云南省宾川县彩凤村人。1919年在昆明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赴广州投身国民革命军东征北伐。1924年在拱卫军任参谋。1926年入朱德创办的南昌军官教育团任副官、书记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总部军需员,红12军经理部会计科科长,红9军团供给部部长,红四方面军供给学校校长,红32军供给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供给部副部长,冀热察挺进军供给部部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副部长、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驻涞源办事处主任,晋察冀军区兵站部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后勤运输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顾问,中国老年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2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3 岁。
赵启民(1910-1997)陕西省蓝田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西泾阳游击队第三中队队长,红26军第二团排长,三团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78师参谋主任,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科长,延安县军事部部长,红宜延军分区代司令员,独立第二团团长,独立师第三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参谋长,第五支队参谋长兼十团政治委员,新四军二师五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代政治委员,第七纵队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34军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2月7日因病逝世,终年87岁。
赵杰(1913- )又名赵东斌,河南省商城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12师34团营部书记,团供给处政治指导员,红九军第25师25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27师80团作战参谋兼特务营营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部作战参谋,江北指挥部作战参谋,第4支队司令部参谋、副参谋长,新四军第2师司令部参谋处处长,第5师13旅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参谋长,第6纵队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24军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7兵团兼浙江省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副主任、主任、副司令员,志愿军装甲兵第一指挥所副司令员、主任,坦克3师师长,志愿军坦克兵司令员。率部参加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回国后,任浙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南京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赵俊(1915-1994)原名赵诗元,安徽省六安县人。1929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少年先锋队,参加了当地的打土豪劣绅活动和六霍起义。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3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华民族解放少先队分队长,六安县政治保卫局审讯科科员、副科长,红四方面军12师34团营部书记,第34团供给处政治指导员、团作战参谋,红9军25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侦察科科长,第27师80团作战参谋兼特务营营长。参加了鄂豫皖、川□苏区的反“围剿”和苏家埠战役及长征。抗日战争初期,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历任新四军军部作战参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作战参谋,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参谋、副参谋长,新四军第2师参谋处处长,淮南军区路东军分区参谋长,新四军第5师13旅参谋长。参加了开辟淮南抗日革命根据地和挺进敌后反摩擦、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渤海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华东野战军10纵参谋长,第6纵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24军参谋长,参加了中原突围、泰安、孟良崮、济南、豫东和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历任浙江军区兼第七兵团副参谋长、参谋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副军长。参加了1953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回国后又参与指挥了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任浙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7年毕业,任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江苏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11月因病逝世,终年79岁。
赵峰(1914- )原名赵世钦,河南省泌阳县人。1932年到国民党部队当兵,两年后回家。1936年为共产党做地下交通工作,1937年参加豫南红军游击队任卫生员。1938年任新四军第四支队8团队军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任第五支队10团卫生队队长,1940年任10团1营营长。1941年任第二师5旅司令部作战参谋,第14团参谋长,1942年任15团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到东北任东北松江军区哈东军分区独立1团团长,独立2师1团团长,第四野战军49军145师433团团长、师参谋长。参加了临江、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任广西军区钦廉军分区副司令员,第48军146师师长。1952年入军事学院学习,1955年任越南军事顾问团顾问,1956年回国,任第26军副军长、军长。1978年到1983年任山东省军区司令员,1979年到1983年任山东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赵鹤亭(1914-199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1军骑兵连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团骑兵排长,八路军东进纵队骑兵大队政治教导员,特务营营长,冀南军区特务团团长,第1军分区副司令员,第3军分区32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2纵5旅副旅长、鄂豫军区第4军分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50军148师副师长。参加了上党、邯郸、鲁西南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148师副师长、代师长、师长。参加了第一至四次战役,1951年50军第二次入朝作战,参加了朝鲜西海岸攻岛作战和西海岸反登陆防御。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副军长,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2月5日因病在沈阳逝世,终年76岁。
B. 邢美玲的事
1/100
【题名】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作者】邓启峰
【刊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7X).-389-391
2/100
【题名】探析资本公积金在新公司法下扮演的角色
【作者】张文燕
【刊名】科技创业月刊.2007,20(8).-29-30
3/100
【题名】天津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便捷本市市民
【作者】付振静
【刊名】当代医学.2007,13(7).-48-50
4/100
【题名】农民工将纳入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
【作者】无
【刊名】科技致富向导.2007(8).-6-6
5/100
【题名】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思考
【作者】周煜苓
【刊名】时代经贸:下旬.2007,5(07Z).-114-115
6/100
【题名】公积金贷款上限上调市场出现“两极分化”
【作者】易名
【刊名】卓越理财.2007(8).-54-55
7/100
【题名】“铁面副市长”签飞八千二百万公积金
【作者】无
【刊名】党建文汇:上半月版.2007(8).-34-34
8/100
【题名】上海: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260万职工家庭从中直接受益
【作者】周文菁
【刊名】中国建设信息.2007(07S).-73-73
9/100
【题名】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之对策
【作者】叶倩
【刊名】湖南社会科学.2007(4).-134-135,189
10/100
【题名】关于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的通知
【作者】无
【刊名】住房保障.2007(3).-9-9
11/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改革之我见
【作者】曾国科
【刊名】住房保障.2007(3).-30-31
12/100
【题名】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在住房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无
【刊名】住房保障.2007(3).-32-35
13/100
【题名】热烈庆祝《住房公积金研究》创刊
【作者】无
【刊名】住房保障.2007(3).-F0003-F0003
14/100
【题名】2006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情况
【作者】无
【刊名】住房保障.2007(2).-6-7
15/100
【题名】关于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的通知
【作者】无
【刊名】住房保障.2007(2).-11-11
16/100
【题名】宜宾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实现新跨越
【作者】高远刚
【刊名】住房保障.2007(2).-42-45
17/100
【题名】公积金贷款上限提至60万元
【作者】无
【刊名】北京支部生活.2007(8).-70-70
18/100
【题名】黑龙江日报职工住房公积金上调到12%
【作者】无
【刊名】新闻传播.2007(7).-47-47
19/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运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庆华
【刊名】地方财政研究.2007(8).-42-43,34
20/100
【题名】刍议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对策
【作者】俞春宝
【刊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8).-39-39,43
21/100
【题名】对住房公积金的思考
【作者】荣艺华
【刊名】西部金融.2007(8).-49-52
22/100
【题名】浅析我国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
【作者】邢美玲
【刊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9).-184-186
23/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使用范围探讨
【作者】叶胜荣
【刊名】现代商贸工业.2007,19(5).-139-140
24/100
【题名】论住房公积金贷款流程的优化措施与风险控制
【作者】关永宏段淳林
【刊名】经济问题.2007(7).-106-108
25/100
【题名】试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问题
【作者】王凌云
【刊名】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6).-15-18
26/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的难点及对策——对承德市公积金行政执法的调查
【作者】王建宇
【刊名】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6).-43-45
27/100
【题名】数据挖掘技术在住房公积金行业领域的应用
【作者】苏兴旺
【刊名】华南金融电脑.2007,15(1).-13-16
28/100
【题名】红安审计力促住房公积金统一管理
【作者】无
【刊名】审计月刊.2007(6).-63-63
29/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风险分析与防范
【作者】董慧竹
【刊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8S).-130-130
30/100
【题名】离婚后,住房公积金房改房也应分割
【作者】李景强马志宁
【刊名】当代广西.2007(13).-54-54
31/100
【题名】天津:大病住院可预支住房公积金
【作者】无
【刊名】当代广西.2007(13).-62-62
32/100
【题名】湖南试点公积金贷款信息联网央行个人征信系统
【作者】无
【刊名】湖南房地产.2007(4).-32-32
33/100
【题名】长沙住房公积金将“限高保低”
【作者】无
【刊名】湖南房地产.2007(4).-32-32
34/100
【题名】常德:石门住房公积金贷款驶入快车道
【作者】无
【刊名】湖南房地产.2007(4).-34-34
35/100
【题名】长沙住房公积金向个人放开
【作者】无
【刊名】湖南房地产.2007(4).-34-34
36/100
【题名】湘潭县住房公积金覆盖到农村中小学
【作者】无
【刊名】湖南房地产.2007(4).-34-34
37/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的守护者——张璟同志的事迹回放
【作者】无
【刊名】中华建设.2007(6).-28-30
38/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运行中的现状及问题
【作者】余凯
【刊名】中华建设.2007(6).-31-33
39/100
【题名】强化风险意识推进住房公积金规范管理
【作者】黄凤清
【刊名】中华建设.2007(6).-34-35
40/100
【题名】浅议电子商务在公积金管理行业中的应用
【作者】王宏
【刊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4).-54-55
41/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阳玉秀
【刊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6X).-34-35
42/100
【题名】浅析利用多种传播媒介加强住房公积金政策宣传——以天津为例
【作者】夏明霞
【刊名】中国房地产.2007(7).-75-76
43/100
【题名】公积金监管系统中的多级数据集成研究
【作者】王艳华[1]薛胜军[1]蒲秋梅[1]郭惠忠[2]
【刊名】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31(3).-544-547
44/100
【题名】生命的赞歌——记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张璟
【作者】蓝枫
【刊名】城乡建设.2007(7).-24-27
45/100
【题名】孝顺“公积金”
【作者】左右何基刚
【刊名】江淮法治.2007(07X).-17-17
46/100
【题名】永定县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住房公积金预算的监督
【作者】赖海辉李瑜琳
【刊名】人民政坛.2007(7).-28-28
47/100
【题名】让农民工进入公积金体系
【作者】沈汝发
【刊名】了望.2007(28).-24-24
48/100
【题名】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住房公积金监管的若干意见
【作者】无
【刊名】山西政报.2007(14).-14-16
49/100
【题名】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关于住房公积金政策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指导意见的通知
【作者】无
【刊名】江西政报.2007(11).-36-37
50/100
【题名】深圳住房公积金个税扣除标准上限额提至2106元
【作者】无
【刊名】建材发展导向.2007,5(3).-67-68
51/100
【题名】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突破50亿比2006年底增长15.01%
【作者】无
【刊名】建材发展导向.2007,5(3).-68-68
52/100
【题名】建立科学的住房公积金管理运行机制
【作者】林锋
【刊名】发展研究.2007(6).-21-23
53/100
【题名】公积金不公助推房价
【作者】冯海宁
【刊名】东南置业.2007(6).-12-12
54/100
【题名】电子商务在住房公积金业务网络化管理中的创新与研究
【作者】王宏
【刊名】中国科技信息.2007(13).-99-100,102
55/100
【题名】对夫妻共同支付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税前扣除的一点建议
【作者】谷孝刚
【刊名】天津经济.2007(6).-76-76
56/100
【题名】资本公积金不能弥补亏损的原因分析
【作者】何玉萍赵迅舟
【刊名】商场现代化.2007(06Z).-178-179
57/100
【题名】建立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作者】廉永忠
【刊名】中国内部审计.2007(6).-56-59
58/100
【题名】公积金贷款严禁用于非自住房
【作者】无
【刊名】企业世界.2007(6).-48-48
59/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纳入基本社保制度的分析与建议
【作者】代东凯
【刊名】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7,21(2).-19-22
60/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与防范
【作者】余兴万
【刊名】当代经济管理.2007,29(3).-65-66
61/100
【题名】确定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的五种方法
【作者】钱同春
【刊名】中国房地产.2007(6).-68-69
62/100
【题名】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记原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张璟
【作者】曹明
【刊名】建设科技(建设部).2007(11).-38-39
63/100
【题名】求真务实规范管理推动住房公积金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作者】无
【刊名】发展.2007(6).-139-140
64/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赵月娜
【刊名】新疆审计.2007(2).-17-18
65/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审计AO应用实例
【作者】来风
【刊名】新疆审计.2007(2).-27-31
66/100
【题名】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实现住房公积金账务系统
【作者】王立强
【刊名】华南金融电脑.2007,15(6).-42-46
67/100
【题名】中国住房公积金运营环境
【作者】周燕
【刊名】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8S).-73-74
68/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节约与合理避税
【作者】杨宇
【刊名】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6S).-67-68
69/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的几个问题
【作者】包宗华
【刊名】山东房地产.2007(2).-8-11
70/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探索和思考
【作者】李玉福
【刊名】山东房地产.2007(2).-30-31
71/100
【题名】公积金管理使用应更规范透明
【作者】陆拯
【刊名】上海人大月刊.2007(6).-11-11
72/100
【题名】湖州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新发展
【作者】罗景华
【刊名】中华建设.2007(5).-35-36
73/100
【题名】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及规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作者】徐晓飞
【刊名】时代经贸:下旬.2007(06Z).-54-55
74/100
【题名】资讯: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调整
【作者】无
【刊名】创造.2007(3).-13-13
75/100
【题名】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社会——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思考
【作者】孔凡英
【刊名】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22-24
76/100
【题名】德国:为联邦公务员建立公积金
【作者】无
【刊名】中国社会保障.2007(3).-32-32
77/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制度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律地位问题研究报告
【作者】陈小平[1]余祥忠(图)[2]
【刊名】重庆国土资源.2007(3).-6-12
78/100
【题名】论住房公积金的风险管理
【作者】井欢[1]白丽华[2]
【刊名】城市.2007(5).-45-47
79/100
【题名】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实现住房公积金账务系统的过程
【作者】王立强韩振
【刊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1).-127-129
80/100
【题名】用公积金租房成都暂不实施
【作者】张林
【刊名】建材与装饰.2007(04X).-41-41
81/100
【题名】2月份公积金归集2.2亿
【作者】唐敏
【刊名】建材与装饰.2007(04X).-41-41
82/100
【题名】科学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确立政策性住房保障金融制度的核心地位
【作者】傅尔基
【刊名】住宅与房地产:综合版.2007(5).-36-39
83/100
【题名】建设部关于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的通知
【作者】无
【刊名】江苏商业会计.2007(3).-I0013-I0013
84/100
【题名】关于拓宽住房公积金贷款方式问题的探讨
【作者】李跃成王秀云
【刊名】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5).-38-39
85/100
【题名】浅论如何确定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
【作者】钱同春
【刊名】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5).-40-41
86/100
【题名】公积金造成社会福利损失了吗?——驳李文斌《住房津贴代替公积金破解房改之惑》
【作者】李锋
【刊名】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5).-42-45
87/100
【题名】上海试点以房养老模式:公积金管理中心成房东
【作者】无
【刊名】当代老年.2007(6).-4-4
88/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更像给农民工画饼充饥
【作者】傅新
【刊名】农家之友.2007(05S).-62-62
89/100
【题名】农民工真的需要“住房公积金”吗
【作者】唐钧
【刊名】中国社会导刊.2007(04Z).-42-42
90/100
【题名】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思考
【作者】张毅
【刊名】现代审计.2007(3).-36-37
91/100
【题名】浅谈住房公积金效益审计的几点认识
【作者】贾宏
【刊名】审计文汇.2007(5).-29-29
92/100
【题名】关于住房公积金审计的几点思考
【作者】孟晓丹
【刊名】审计文汇.2007(5).-34-34
93/100
【题名】全省房改与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会议在长召开
【作者】无
【刊名】湖南房地产.2007(3).-60-61
94/100
【题名】高克勤副厅长在全省房改和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无
【刊名】湖南房地产.2007(3).-62-63
95/100
【题名】关于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的通知
【作者】无
【刊名】湖南房地产.2007(3).-122-122
96/100
【题名】公积金:龙种为何成了跳蚤?
【作者】谢涛
【刊名】人民政坛.2007(5).-42-43
97/100
【题名】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的难点及对策
【作者】王建宇
【刊名】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4).-25-27
98/100
【题名】论住房公积金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
【作者】李锋[1]李一乔[2]
【刊名】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4).-38-40
99/100
【题名】“公积金”不能成为分配不公的保护伞
【作者】刘冰
【刊名】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4).-44-44
100/100
【题名】两亿元住房公积金追查记
【作者】李钰之[1]陈梦[2]
【刊名】中国审计.2007(9).-33-36
C. 赵姓的历史名人
1、赵武
赵武,嬴姓,赵氏,讳武,谥号曰“文”,,其名称“赵武”,世人尊称其“赵孟”,史称赵文子,赵盾之孙,赵朔之子,晋文公外曾孙。春秋中期晋国六卿,赵氏宗主,赵氏复兴的奠基人,后升任正卿,执掌国政,力主和睦诸侯,终促成晋楚弭兵之盟。
赵武为政期间的作为为其赢得了良好的声望、赞誉和威信,赵氏也藉以提高了其影响力,这对赵氏的发展和壮大来说可谓遇到了良机。可以看出赵武的为政之路与其祖赵盾不同,他一反其祖之专制、狠辣、凌厉,表现出来的是温和、忠信、礼义、谨慎。
2、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宣称将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阻挡,诸葛亮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
赵云、邓芝由于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但赵云及时聚拢部队,固守箕谷,没有造成大的损失。部队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3、赵匡胤
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比如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4、赵孟頫
赵孟頫,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 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中与道教有关者有《洛神赋》、《道德经》、《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画作名品甚多,关于道教内容的有《玄真观图》、《三教图》、《轩辕问道图》、《松石老子图》、《溪山仙馆图》等。又有《玄元十子图》,画道教人物关尹子、文子等十人像,并旁书小传。
5、
赵学敏,字恕轩,号依吉,一说字依吉,号恕轩,钱塘人。清代著名医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不仅纠正李时珍书中的几十条错误,而且大量增加了新的药物。
《本草纲目拾遗》中不见于《本草纲目》的药物达716种之多。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料绝大多数来自于民间经验。《本草纲目拾遗》为我国中医药学增添了大量的用药新素材。该书是清代最重要的本草著作,在中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
D. 老人在异地领取社保,每年必须和原籍民政部门见面以确认此人还活着。请问用什么软件可免来回跑
2018年5月30日讯,北京,近日,一段“九旬老人社保年审,家人抬着爬上三楼”的视频,引发对退休人员领取养老待遇要进行生存认证的争议。人社部日前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重点简化待遇领取资格集中认证等异地业务的办理流程,全力推行异地业务“不用跑”。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生存认证手续繁琐。为证明自己活着,有的老人需要在不同的办事地点跑多次,有的需要举着当天的报纸拍照,有的居住异地甚至需要千里奔波。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为证明“还活着”身心俱疲
一个月前,随女儿在武汉居住的90岁老人白启永,因单位的退休人员工资发放调整,被要求带本人身份证明,回湖北省红安县机关事业单位保险福利管理局办理录指纹、照相等认证程序。在女儿陪同下,白启永老人来到红安县城。然而,办理社保认证的办公室位于红安县机关保险局三楼,没有电梯,老人上楼困难。在询问能否请工作人员下楼办理认证程序被否定后,白启永老人只能坐在轮椅上,请人帮忙抬上三楼。老人被抬上三楼办社保认证的视频在网络上曝光后,引发社会关注。当地要求人社部门整改,设在三楼的办事窗口被搬到一层,同时明确对重病、瘫痪、行动不便及高龄等特殊对象的资格认证,将安排专人上门采集信息。
白启永办理的社保年审认证被称为生存认证,是证明退休人员健在,符合领取退休养老待遇条件的一道程序。一般每年一次,如果逾期未认证,就将被暂停发放养老金。白启永的遭遇并非个案,在一些地方,有的退休老人为证明还活着身心俱疲。有的地区要求本人到现场进行年审,这让很多在外地居住的老人倍感折腾。内蒙古退休老人王伟跟着女儿在江苏生活,为完成年审,他去年往返跨越半个中国回内蒙古老家。“现在还能跑得动,真害怕以后老了,经不起这么来回折腾。”王伟说。
政府应承担起服务责任
为什么领取养老金必须要进行生存认证呢?据了解,地方人社部门开展生存认证,主要是出于养老保险基金安全的考虑,防范和打击欺诈冒领养老保险基金行为。据介绍,家属冒领养老金现象在全国时有发生。天津市社保部门与公安机关破获的一起案件中,一位退休人员去世后,其外孙一直冒领养老金超过11年,总金额近20万元。
一些受访退休老人和业内人士认为,生存认证是必要的,但具体实施的方式、方法亟待改进。“这类认证规定合法合规,但缺乏对当事人感受的考虑。”郑州市民王乐说。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认为,防范养老金冒领风险,重点应是政府如何通过高效、便捷的方法采集到真实信息,并通过信息披露防范假信息,最后配套提高冒领者的违规违法成本,而不是把证明真实性的责任都推到群众身上。这样不计行政成本、社会成本的政策安排,体现了社会治理中强调管理而非服务的思维。
数据信息助力 群众少跑路
记者采访发现,针对生存认证中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近年来不少地方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探索。目前,生存认证已从本人到养老金领取地现场认证,拓展到异地协查认证、社保专干上门、网络识别认证等多种方式,方便异地居住老人、高龄老人完成社保年审。
武汉市人社局社保中心主任肖福义介绍,武汉市自2016年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退休人员生存认证网络年审后,又于去年底在支付宝开通社保年审。武汉市今年退休人员社保年审启动两个多月来,全市138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已有82万人完成年审,其中13.2万人通过支付宝完成生存认证,1.5万人通过“武汉人社”手机客户端完成认证。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全市范围内统一登记造册,由工作人员上门认证年审。
此外,部分地区探索简化甚至取消生存认证。中山市人社部门近期公告称,中山退休领取退休待遇并在中山常住的中山市户籍退休人员,社保经办机构定期与公安、民政部门通过数据交换,完成人员生存状况验证,不需要本人办理生存认证。人社部召开的“进一步加强社保经办系统窗口作风建设视频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改变经办服务方式,持续提升经办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进一步简化甚至取消生存认证,需要打通数据共享和数据真实两个环节。一方面,社保各个地区之间,以及与公安、民政系统之间数据需要共享,使社保经办机构能够通过核对户口注销、死亡证明等信息的方式,确定退休人员是否健在。“另一方面,需要保证相关数据真实、及时。”这位业内人士表示,之前当地探索取消部分群体生存认证时,就出现有老人已经去世,可公安依旧未注销户口等情况,容易造成基金冒领风险。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说,破解退休老人“自证生死”的困境,要进一步打破部门之间信息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在充分做到信息公示公开的基础上,强化社会监督和惩罚力度,提高冒领违法成本。 据新华社
E. 截止2019年6月西部地区共有多少个县摘掉贫困县帽子
贫困县摘帽标准是什么?
贫困县脱贫摘帽指的是自当地政府发布脱贫县摘帽名单之后,就表示该县不再属于贫困县,因为当地已经符合国家脱贫摘帽标准了。贫困县脱贫摘帽是按国家标准执行的,并不是当地政府说脱贫就能脱贫的,国家贫困县脱贫采取进村入户的方式评估指标,具体详情如下:
1.贫困发生率
当地贫困县摘帽当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系统发生率高于3%的,不得退出贫困县。
2.脱贫人口错退率
当地脱贫人口错退率高于2%的,不得退出贫困县。脱贫人口错退率=抽样错退人口数/抽样脱贫人口数× 。错退人口是指收入没有稳定并没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的,还没有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建档立卡脱贫人口。
3.贫困人口漏评率
当地贫困人口漏评率超过2%的,不得退出贫困县。贫困人口漏评率=调查核实的漏评人口数/抽查村未建档立卡的农村人口数× 。漏评人口指的是符合国家扶贫标准,但是没有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村人口。
4.群众认可度
当地群众认可度低于90%的,不得退出。群众认可度=调查户中认可户数/调查总户数× 。群众认可是指调查户对脱贫攻坚政策、帮扶措施及成效、脱贫退出、干部帮扶的认可。
需注意的几个方面是,脱贫摘帽退出的县除对国家检查评估的标准进行对照外,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年贫困线。达到“两不然三保障”要求,即:是吃穿不愁,有安全住房、安全饮水,义务教育阶段不因经济条件学,享受我省规定的“四重医疗”保障。
2、村组条件。需统筹考虑村内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稳定支撑脱贫能力建设的特色产业和劳动技能就业,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情况。
3、县域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贫现如今,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贫困县也越来越少了,20个省区市贫困县已全部摘帽也预示着今后中国再无贫困县!
F. 铁血红安前几集刘铜锣是赵文卓演的吗,是不是群众演员演的
打小即有狼崽之凶,从占山为王到下山革命直至做到了开国将军。以铜锣为号发起冲锋,令敌人闻号丧胆。战法激进,却又满腹韬略;狡黠灵动,但又秉性浩然。敌人眼中攻无不克的战神,战友心中无往不胜的战神!一生情系故土,顾念家国日下,是红安将军文化的写真,是同一个故乡两百位将军的化身。
刘铜锣饰演者赵文卓个人资料
赵文卓,1972年4月10日生于中国黑龙江哈尔滨的一个武术世家,中国影视演员、武术家,首都体育大学教师。
赵文卓从小学习武术,1990年考进首都体育大学武术系。1990年获中国全国锦标赛少年冠军、1991年获中国全国大学员比赛全能冠军、全国武术冠军,并当选中国国家武英级运动健将。
1993年,参演电影《功夫太岁方世玉》;在电影《黄飞鸿之王者之风》担任男一号黄飞鸿 ;在徐克导演、张曼玉、王祖贤主演的《青蛇》中饰演法海。2000年,凭借电影《英雄郑成功》郑成功一角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2013年蛇年央视春晚上表演武术节目《少年中国》 。2014年4月,参演的电影《白发魔女传之明月日国》全国公映,出演反派金独异。
赵文卓演过的电视剧
2014年《铁血红安》饰演刘铜锣
2011年《七侠五义人间道》饰演展昭
2006年《太极》饰演巫马
2005年《七剑下日山》饰演楚昭南
2005年《雪域迷城》饰演雷欧
2004年《御前四宝》饰演康熙
2004年《风云II》饰演聂风
2003年《至尊红颜》饰演李君羡
2003年《神医侠侣》饰演刘宣
2002年《精武英雄陈真》饰演霍元甲
2002年《书剑恩仇录》饰演陈家洛
2001年《风云雄霸日下》饰演聂风
2001年《风云必胜》饰演聂风
2001年《霍元甲》饰演霍元甲
2001年《大醉侠》饰演问日
2000年《青河绝恋》饰演赵时俊
1999年《中华大丈夫》饰演容海山
1999年《新方世玉》饰演方世玉
1998年《花木兰》饰演李亮
1996年《黄飞鸿新传》饰演黄飞鸿
G. 关于赵氏
历史来源
「赵」姓出自「嬴」姓,据「唐书」记载,上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第十三世孙造父,在周穆王时传说他曾取良马八骏,献与周穆王,周穆王乘
H. 历史名人的资料
在我的认识里,评价一个君主到底是暴君还是明君,要看他做的什么事来判断,亦或者是功大于过亦或者是过大于功来看待。
嬴政生活的年代是战国的末期,当时战国七雄之间彼此攻伐无度,最受苦的就是列国之中的百姓。周朝建立八百年的时间里,诸侯国之间频繁的攻打,由起初的几百个诸侯国,发展到最后变成七个诸侯国之间彼此攻打。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秦始皇的功劳绝对大过他的过错,在我看来,修皇陵确实奢侈了一些,但正因为如此,还给我们留下了足以震慑世人的秦兵马俑。
总之我认为,秦始皇算是个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