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形容老人行走不稳的成语!谢谢
成语是:步履蹒跚
步履蹒跚
【解释】蹒跚:走路一瘸一拐回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答歪歪倒倒的样子。
【出自】宋·龚熙正《释常谈·步履蹒跚》:“患脚谓之步履蹒跚。”
患脚是指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
【例子】老奶奶躬着腰,手里拄着根拐杖,,步履蹒跚的走着。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一步一摇、举步维艰、步履维艰
【反义词】大步流星、疾步如飞
(1)老人家行走扩展阅读
1、步履蹒跚的近义词
步履维艰
【解释】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出自】明·邵景瞻《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脸色憔悴,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示例】往日里健步如飞的他,如今被一场大病折磨得步履维艰。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用于老年人或有病的人行动不便
2、步履蹒跚的反义词
大步流星
【解释】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出自】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四:“听到叫他名,他大步流星地迈过去,把它牵上。”
【例子】夏天如同一个夸张的青年,永远迈着大步流星地步伐。
【语法】主谓式;作状语;用于走路
② 形容“老年人走路”的词语有哪些
1、 步履蹒跚
[拼音]
bù lǚ pán shān
[释义]
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
[出处]
唐·皮日休《上真观》:“天禄行蹒跚。”
[例句]
手拖重刀,步履蹒跚,踽踽而行,一丝气息,困难吸入。
2、踉踉跄跄
[拼音]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释义]
踉跄:走路不稳。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例句]
当你的运动引起意念动作踉踉跄跄时,你又降回地面。
3、哆哆嗦嗦
[拼音]
ōō suosuo
[释义]
哆嗦 (1) ∶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如:气得直哆嗦
[例句]
那老汉两条哆里哆嗦的弯腿几乎站不稳,像弱不禁风的干树枝。
4、步履维艰
[拼音]
bù lǚ wéi jiān
[释义]
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出处]
《宋史·章宗经三》:“年高艰于步履者,并听策杖,仍令舍人护卫扶之。”明·邵景瞻《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念见刘,颈荷欠徽,手交木叶,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5、摇摇晃晃
[拼音]
yáo yáohuànghuàng
[释义]
摇晃 摇摆,晃动
[例句]
那个老汉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走不稳。
③ 有什么辅助老人家走路的仪器吗类似于外骨骼的,我姥爷现在年纪大腿没力走路走不了几步就累的不行了
alq步行辅助器吧,我在日本给我爸买了一套,带上走路稍微轻松一些。你说的机械外骨骼现在不成熟而且非常非常贵啊,比如日本的HAL,以色列的rewalk价格都在10万左右
④ 老人家走路走着走着往后倒退怎么回事
这是流行于老人家之间的养生锻炼方式,据说其中有一个作用就是预防老年痴版呆(但对权膝关节有较大损害)
倒退散步法
散步时双手叉腰,两膝挺直。先向后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复多遍,以不觉疲劳为宜。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痛、胃肠功能紊乱等症。
满意请采纳~O(∩_∩)O谢谢 !
⑤ 走路是最好的运动,请问老年人,怎么走才算健康
第一个步法:大步走
通常走一小时,和用大步走、走20分钟的效果没法比!因为大步走,全身的肌肉参与运动量非常大,另外,在肌肉用力的情况下,血液循环的量也可以加大。所以真正要想练好走步,首先必须大步走。给大家的建议是:一个男同志,你回家走100米,用不超过100步走完,而一个女同志100米最好用不超过110步走完,这样走的距离通常要比我们每一步大了10厘米到20厘米。
第二个步法:十点十分走
水平抬臂这个位置叫九点一刻,再向上斜举臂,这个位置叫十点十分。“十点十分走”,把胸挺起来,头昂起来,每天坚持200步,我们很多人的颈椎会得到有效锻炼。
第三个步法:行走中的呼吸锻炼
有两种方法:一是每走一步的自由呼吸;第二种方法,就是行走过程当中踩着一、二、三、四的节律,可以有效提高我们肺部功能。一、二、三慢吸、深吸,第四步快呼,循环往复,可使氧气和我们肺泡之间的红血球及二氧化碳交换的几率增大,促使你全身充氧。
第四个步法:一定要扭一扭
老年人走路的时候没事扭一扭,过去老话里叫“摇头摆尾扭一扭”。老年人的腰颈关节的灵活度差,每天走一走、扭一扭,扭就是良性的内脏按摩,对于防治大小便不畅等效果非常好。
第五个步法:高抬腿走
很多老年人从来不练抬腿,抬腿能力就越来越差。老年人骼腰肌的力量非常的重要,高抬腿走可以锻炼它。大腿屈膝高抬,每天坚持高抬腿走100步,你会发现走台阶都不怕了,抬腿而过。
第六个步法:认真走
很多老年人走路的时候都有问题,就是脚腕萎缩造成的难以直行。大家还没有意识到老人神经系统下降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希望大家认真地走。每走一步,脑子一定要想着脚,要十个脚指头走路。这样,大脑会控制脚指头每一个动作,这时候神经反复锻炼的收获是什么呢?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调控能力,有效弱化小脑萎缩的高发。
第七个步法:“弹着走”
两脚朝前,每走一步十趾都用力,特别是大脚指头用力,把人弹起来。“弹”着走有好几种收获,第一是脚指头锻炼,其次对于脚弓的锻炼、脚腕的锻炼,抑制拇外翻和减肥效果非常好。
第八个步法:倒着走
倒着走要有参照物,注意安全。上身挺直,腿自然下落,前脚掌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手臂自然摆动,保持整体平衡。小心地先用脚指头着地,重心在前面,稍微踩空了,也不会摔跟头。这样走可以强化腰腿肌肉,增强平衡,比正行耗氧多。
⑥ 帮助老人家行走的一般用什么好呀
晕 你说呢
拐杖啊 掖拐啊 蹬拐啊 助行器啊 ,这些不都可以的吗 想便宜的就直接砍跟木棒代替好了
想买好点的,或是想看看的可以去浙一医院边上的小街上,好像是在直大方伯路62号的。。。
⑦ 老人总走步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老人走步的好处有:
1、增强心血管的机能。经常散步可以调节整个血液循环专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防止属肌肉萎缩,保持关节的灵活性。人在散步时下肢要支持体重,使小腿、大腿和臀部肌肉及骨骼都能得到锻炼,同时身体向前位移,需参加活动的下肢肌肉群和身体其他部位协调配合,心脏则必然要加强收缩,加大心脏的血液输出量,从而对心脏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2、提高机体代谢率。中老年人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散步,代谢率提高48%。如果每天步行1小时,走4000米~5000米,要消耗大约300千卡的热量。
3、有助于消除疲劳。轻快的步行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是治疗情绪紧张的一副理想的“解毒剂”。
4、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5、有益于心血管系统。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
⑧ 老年人多走路好不好
健身8步走走出健康路!
“健身八步走”对降低人体总胆固醇、血糖、血压有明显的作用,被运动医学专家、心理学专家、营养学专家、医学专家誉为“21世纪的健身法宝”。 第一个步法:大步走。通常走一小时,和用大步走、走20分钟的效果没法比!因为大步走,全身的肌肉参与运动量非常大,另外,在肌肉用力的情况下,血液循环的量也可以加大。所以真正要想练好走步,首先必须大步走。给大家的建议是:一个男同志,你回家走100米,用不超过100步走完,而一个女同志100米最好用不超过110步走完,这样走的距离通常要比我们每一步大了10厘米到20厘米。 第二个步法:十点十分走。 水平抬臂这个位置叫九点一刻,再向上斜举臂,这个位置叫十点十分。“十点十分走”,把胸挺起来,头昂起来,每天坚持200步,我们很多人的颈椎会得到有效锻炼。 第三个步法:行走中的呼吸锻炼。 有两种方法:一是每走一步的自由呼吸;第二种方法,就是行走过程当中踩着一、二、三、四的节律,可以有效提高我们肺部功能。一、二、三慢吸、深吸,第四步快呼,循环往复,可使氧气和我
们肺泡之间的红血球及二氧化碳交换的几率增大,促使你全身充氧。 第四个步法:一定要扭一扭。 老年人走路的时候没事扭一扭,过去老话里叫“摇头摆尾扭一扭”。老年人的腰颈关节的灵活度差,每天走一走、扭一扭,扭就是良性的内脏按摩,对于防治大小便不畅等效果非常好。 第五个步法:高抬腿走。很多老年人从来不练抬腿,抬腿能力就越来越差。老年人骼腰肌的力量非常的重要,高抬腿走可以锻炼它。大腿屈膝高抬,每天坚持高抬腿走100步,你会发现走台阶都不怕了,抬腿而过。 第六个步法:认真走。 很多老年人走路的时候都有问题,就是脚腕萎缩造成的难以直行。大家还没有意识到老人神经系统下降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希望大家认真地走。每走一步,脑子一定要想着脚,要十个脚指头走路。这样,大脑会控制脚指头每一个动作,这时候神经反复锻炼的收获是什么呢?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调控能力,有效弱化小脑萎缩的高发。 第七个步法:“弹着走”。两脚朝前,每走一步十趾都用力,特别是大脚指头用力,把人弹起来。“弹”着走有几种收获,第一是脚指头锻炼,其次对于脚弓的锻炼、脚腕的锻炼,抑制拇外翻和减肥效果非常好。 第八个步法:倒着走。 倒着走要有参照物,注意安全。上身挺直,腿自然下落,前脚掌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手臂自然摆动,保持整体平衡。小心地先用脚指头着地,重心在前面,稍微踩空了,也不会摔跟头。这样走可以强化腰腿肌肉,增强平衡,比正行耗氧多。
老人可根据自己的年龄和体能选择适合的走路方法。
⑨ 老人行走不便,很是操心,不知道能不能治疗
人老了,行走不便十分正常。操心有什么用呢?反而徒劳伤神。
不如多陪陪老人,帮助内老人自己慢慢接容受人自然衰老的现实。这个很重要,有很多老人自己发现自己不如从前以后,就很不能接受现实,陷入认同危机。所以需要帮助老人度过心理过渡期,以安享晚年。
同样,作为老人身边亲近的人,即使处于关心而不能接受人老,但是毕竟每个人都有这一个阶段,所以应该做好自身的一些转变,照顾好自己,不要自我焦虑,同时照顾好老人。
至于老人行走不便,如果是跌打损伤,还是很危险的。因为老人行走不便后,若遇外伤很容易卧床不起,就很容易得烂疮,危及生命。所以若老人卧床,应该频繁帮老人活动筋骨、翻身、动动,经常擦洗,做好卫生,经常请出来晒晒太阳。尤其是夏天,更应如此。
至于其它治疗,还应当找位靠谱的专业人士(如医院医生)详细咨询。网络上很多信息都很不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