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老年人对参与社会活动的期望值

老年人对参与社会活动的期望值

发布时间:2021-02-10 06:29:17

㈠ 我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期待

我非常期待这次去敬老院的活动。 组织学生慰问敬老院是我校一项传统活动,已坚持了二十多年了。以前活动通常由学校少先队统一组织,现在改为以班级为单位自主开展活动,每年总有几班主动积极报名,延续这一传统。前些年,这类活动在上半年举行,通常是在三月份作为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现在改在下半年九九重阳节,作为一种敬老志愿者活动。
我班年年参加慰问敬老院的活动,今年也不例外。我们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准备:
一是向同学们介绍志愿者活动常识。
志愿者指不以获取物质报酬为目的,而是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志愿者以自愿且不图报酬的方式参加社会活动,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社会事业发展。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救灾、大型运动会艺术节等场合均有志愿者的身影。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要大量的志愿者,能当上一名奥运志愿者是广大青年学生的光荣。(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抗震救灾,挽救生命,帮助了灾区人民,温暖了全中国,感动了全世界)。志愿者主体是成人。广大中小学生服务社会、体验生活的志愿者活动主要是在其父母允许和学校批准的前提下,在学校班主任的有序组织引导下,以预备期志愿者的身份进行的。
讲完之后为了加深印象,我向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做志愿者光荣吗?我们能不能做志愿者?中小学生做志愿者应当注意的问题?同学们都作出了正确的回答,气氛热烈。
二是发出“敬老爱老”活动倡议书。
全体少先队员:“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学校二十二年来一直的追求,为了让这一传统美德在我们少先队员中发扬光大,请全体少先队员迅速行动起来。为此,我们特提出如下倡议:礼遇身边老人,给一张笑脸;孝敬家中长辈,做一件实事;关爱孤寡老人,参与一次志愿活动。以真心敬老,以热心爱老,以实际行动助老。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温馨,让老人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三是分组进行具体的准备。
礼物筹划小组,负责搜集和准备小礼物,以学生自制的小玩艺,手工艺品为主,根据“班级财务”状况购买一些礼品。文艺表演小组,负责节目筹划,组织与协调班级同学的节目。服务小组,主要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谈心聊天。

㈡ 什么理论提倡老年人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参与感兴趣的社会活动

老年社会学理论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个体老龄化的原因,解释个体老龄化的过程,总结个体老龄化和适应老龄化的社会学规律。

持续活动理论

持续活动理论又称为连续理论,属于发展心理学老化研究中的延缓或适应老化的理论。该理论更加注意的是老年人的个体性差异,它以对个性的研究为基础,认为个体延续性的行为模式更有利于老年人进入新的社会角色,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根据连续理论的观点,那些高度活跃和社交性很强的人,如果尽量保持社交活动,就会感到很快乐。而那些更愿意退休的人,他们喜欢幽静、单独的活动,例如看书或在丛林中漫步,如果能从事这样的活动,他们将会非常快乐。

持续活动理论认为老年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而是人生延续的一部分。老年人 若能延续一生所从事的活动的水平就能在社会中生活得很好 。中年时,社会生活活跃的人,进入老年若能保持活跃的社会生活,就会感到幸福。根据延续理论的管点,割裂地看待老年阶段,认为老年 的标志是脱离社会或活力水平下降,这是过于机械地简单化、片面化地理解人的生命。此外 ,延续理论与前面提到的理论不同,重视老年人的体力活动和社会活动,同时也考虑到了个性与价值观的差异。延续理论认为,人们年老时,不是自然而然地退出工作和社会生活,相反,他们选择让自己继续获得满足感的生活方式,终止那些没有带来满足感的生活方式。

连续性理论看到了个体社会老龄化的差异性,并用个体特征予以解释,弥补了脱离理论和活动理论的欠缺,这是一个进步,但该理论亦有明显的弱点。将能否遵循早期阶段个性特征视为老年期结果良好与否的标准,忽视了个体特性的具体内涵;个体的变化与社会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存在决定意识,脱离社会环境的因素,孤立地用个性解释个体老龄化的差异性,是不全面的。

其实,还有其他因素可以增加成年晚期的幸福感。例如,生理和心理健康对老年人的总体幸福感无疑是很重要的。类似的,足够的经济保障也至关重要,它能给人们提供基本的需要,包括事物、衣服和医疗。另外,自主感、独立感和对个人生活的控制感也非常有帮助……

㈢ 老年人对社会的作用

人口老龄化、老龄化人口高龄化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也该家庭和社会带来新的变化。老龄问题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逾越的重大社会问题。
老龄问题涉及面广,但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如何解决对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和生活特殊需要问题;二是如何发挥老年人的潜力,充分发挥老年人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关于第一个问题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保障老年人权益提供了法律和政策的保障。
关于老年人参与社会发挥余热问题,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年学会”及各种行业性学会,如:“老年建设协会”、“老年科技工作协会”、“老年医务工作者协会”等为发挥老年的特殊作用提供了平台。各级协会、学会工作活跃、活动频繁、效果显著、成绩斐然。虽然成绩是显著的,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些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部门领导对党和国家有关老年人工作方针政策学习的不够、理解不深、落实不到位。二是有些部门的领导对人口老龄化消极影响关注较多,对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工作较为重视,而对老年人参与作用重视不够,人老智衰,老而无用的思想普遍存在。三是老年人的自身积极性、自觉性没有充分发挥,老年人退休养老、无需作为的思想普遍存在。四是发挥老年人作用的渠道不多,缺乏发挥余热、发挥作用的平台,针对上述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人口发展战略高度去认识老年人参与社会问题,在充分发挥解决老年人生活待遇问题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的社会参与作用问题,要把蕴藏在老年人中的巨大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加强政治和相关业务的学习,夯实参与社会的基础

加强政治学习和相关业务的学习是老年人参与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虽然老干部、老年教育、科技、医务工作者都有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但当今社会政治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因此老年人参加社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掌握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联系自身特长和优势找好切入点实现自我价值,投入到和谐社会建设中去。

三、老年人参与社会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老年人已离开了工作岗位,参与社会不同于在职期间,要适合老年人的特点,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要坚持力所能及,量力而行、保证健康原则。

2、要坚持结合自己的专长、兴趣、爱好的原则。老年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较深的专业知识。利用这些自身的优势轻松愉快的为和谐社会做贡献发挥余热。

3、是坚持“主动参与不越位、热情服务部添乱”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四、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创造条件

各级、各部门老年工作者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把有能力参与社会活动的老年人组织起来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㈣ 关于帮助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800字以上)

假期来了,我还能像以前一样来挥霍自己的时间吗?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校园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能否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这个假期我没有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去实践,而是在老年公寓去帮助老人,过的十分充实。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也对自己一直十分想了解的电脑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社会实践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
虽然在这假期我没有在我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上有所提升·但是我感觉我懂得了太多的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假期实践 增强了我的办事能力交往能力,叫我懂得钱来之不易,叫我懂得人要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㈤ 简述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原则

社区工作开展老年人活动,首先应该尊重和接纳老年人,要相信老年人是有潜能和价值的;其次,要与老年人建立一种相互支持、信任及平等的关系,应该在不同群体中建立桥梁,使他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努力;第三,对老年人要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和分析,既要了解老年人的共性,也要了解老年人的个性、兴趣爱好及能力,要有耐心去发展老年人,要有计划地将老年人的参与逐步提升。不要期望即时的效果,因为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第四,要关注、重视每一位老人,发掘他们的参与潜能,不要只集中资源及注意力在少数比较活跃的老年人身上,而忽略了其他老人的需要;第五,多给予老年人机会去亲身参与,不要过分地保护老年人。因为只有通过更多的参与和实践,老年人才能从中得到学习和改变;第六,要建立更多的社区关系,发掘更多社区资源,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㈥ 老年人对社会的重要性

构建和谐社会是老年人应尽的历史责任
谈到老年人,人们总是用世俗传统观看问题,辛劳一辈子了,还发挥什么余热啊,在家享享清福就行了,吃喝玩乐度晚年吧。社会上有些人对老年人也存在“老朽无能”的偏见,说什么:老年人思想僵化,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形式。有些老年人也自暴自弃,低估甚至看不到自己的作用。错误地认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年轻一代的事,与己关系不大,甚至与己无关。而绝大多数饱经风霜历练而又心身健康的老年人,都会深深感到,自己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享者,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建者,不应坐享其成。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首先,构建和谐社会是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老年群体聚集着各种各样的人才。特别是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与技能奉献给需要的地方,要不计报酬奉献给公益事业。

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老年人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创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
构建和谐社会是老年人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自古以来,“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和”字,可见这一思想源远流长。事实证明,中国人民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并且为此付出了毕生精力和重大代价。特别是生活在上世纪初的中国老年人,许多仁人志士历经磨难,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好日子,他们迫切希望社会和谐。

建国前,我国劳动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很多是过着饥不饱食、衣不蔽体的贫苦生活,加之受医药卫生、社会保障诸多条件下的制约,很多老年人体质衰弱,多种疾病缠身,“十老九病”,更谈不上什么社会参与。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医药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老年人的寿命延长了,生命质量也提高了,这就为众多老年人实现社会参与提供了体质体力的保证。

现在的老年人,基本上是建国前后参加工作的,他们在近50年的风风雨雨,曲折坎坷的人生亲历中,既经历了左和右的冲击,还经受了历史的磨炼。这些老年人绝大多数爱国之心未减,报国之志犹存,努力寻找过去失去的岁月,都具有不怕苦累、敢挑重担的拼搏精神,默默无闻、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和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

回顾历史,军阀混战,日寇横行,人民颠沛流离,遭受奸淫烧杀,惨不忍睹。新中国成立后,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基础和前提条件,但是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时,既有成功胜利的喜悦,也有违背规律和遭受失误的痛苦。历经上世纪社会不稳定的中国老年人,深知社会稳定的可贵,最能体会“和谐社会”的幸福,最希望“和谐社会”能尽快到来。
构建和谐社会老年人要发挥优势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带来老年人口在总人口比例上升。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消极影响的一面,但也有积极影响的一面,老年人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独特的作用。

老年人,特别是当今离退休的老年人,他们中有身经百战的“枪杆子”,有久经风霜的“文秀才”,有农业一线的“老模范”,有工业战线的“老标兵”,有教育界的“老园丁”,有财会队伍中的“红管家”……他们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廉洁奉公,特别是具有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发挥好老年人在创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还必须与老年人的实际即与老年人的特点相结合。

中国老年人的特点是:有威望、有经验;有时间、有坚定的信念、有发挥余热的强烈愿望。这些概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老年人的现状和心理特点。要发挥老年人在创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和谐社会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发展经济与社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老年人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宝库。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4亿人,占总人口的11%,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这是个大问题。

要使和谐社会充满活力,就必须调动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就要在全社会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让老年人一切例行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对参与社会活动的期望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养老退休后是怎么领取的 浏览:408
康乐福老年公寓 浏览:710
老年人左肾区痛 浏览:271
德国欧莱雅50岁至70岁适用面霜 浏览:496
80岁肺部肿瘤反复发烧 浏览:627
富士康尿检体检标准是什么 浏览:85
幼儿园讲解重阳节 浏览:885
重阳节介绍英文五十字 浏览:339
天镇养老金怎么交 浏览:511
爷爷有点老年痴呆 浏览:636
天津市父母住院护理假多少天 浏览:891
宁德哪里的养生会所多 浏览:271
孝敬父母有感 浏览:66
一岁半宝宝淋巴细胞80 浏览:3
莆田退休金一个月多少 浏览:458
呼兰区交养老统筹返钱是怎么回事 浏览:528
老人家骨关节变大痛 浏览:525
穿裤衩老年人 浏览:775
80岁老头过生日送什么礼物好 浏览:859
父母攀比自己怎么办 浏览: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