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尔茨海默病的检查
1.神经心理学测验
简易精神量表(MMSE):内容简练,测定时间短,易被老人接受,是目前临床上测查本病智能损害程度最常见的量表。该量表总分值数与文化教育程度有关,若文盲≤17分;小学程度≤20分;中学程度≤22分;大学程度≤23分,则说明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应进一步进行详细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记忆力、执行功能、语言、运用和视空间能力等各项认知功能的评估。如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是一个包含11个项目的认知能力成套测验,专门用于检测AD严重程度的变化,但主要用于临床试验。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量表可用于评定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损害程度。该量表内容有两部分:一是躯体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即测定病人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如穿衣、脱衣、梳头和刷牙等);二是工具使用能力量表,即测定病人使用日常生活工具的能力(如打电话、乘公共汽车、自己做饭等)。后者更易受疾病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
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评估: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和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CMAI)等,常需要根据知情者提供的信息基线评测,不仅发现症状的有无,还能够评价症状频率、严重程度、对照料者造成的负担,重复评估还能监测治疗效果。Cornell痴呆抑郁量表(CSDD)侧重评价痴呆的激越和抑郁表现,15项老年抑郁量表可用于AD抑郁症状评价。而CSDD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但与痴呆的严重程度无关。
2.血液学检查
主要用于发现存在的伴随疾病或并发症、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痴呆。包括血常规、血糖、血电解质包括血钙、肾功能和肝功能、维生素B12、叶酸水平、甲状腺素等指标。对于高危人群或提示有临床症状的人群应进行梅毒、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伯氏疏螺旋体血清学检查。
3.神经影像学检查
结构影像学:用于排除其他潜在疾病和发现AD的特异性影像学表现。
头CT(薄层扫描)和MRI(冠状位)检查,可显示脑皮质萎缩明显,特别是海马及内侧颞叶,支持AD的临床诊断。与CT相比,MRI对检测皮质下血管改变(例如关键部位梗死)和提示有特殊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萎缩、皮质基底节变性、朊蛋白病、额颞叶痴呆等)的改变更敏感。
功能性神经影像:如正电子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可提高痴呆诊断可信度。
18F-脱氧核糖葡萄糖正电子扫描(18FDG-PET)可显示颞顶和上颞/后颞区、后扣带回皮质和楔前叶葡萄糖代谢降低,揭示AD的特异性异常改变。AD晚期可见额叶代谢减低。18FDG-PET对AD病理学诊断的灵敏度为93%,特异性为63%,已成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工具,尤其适用于AD与其他痴呆的鉴别诊断。
淀粉样蛋白PET成像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技术,但目前尚未得到常规应用。
4.脑电图(EEG)
AD的EEG表现为α波减少、θ波增高、平均频率降低的特征。但14%的患者在疾病早期EEG正常。EEG用于AD的鉴别诊断,可提供朊蛋白病的早期证据,或提示可能存在中毒-代谢异常、暂时性癫痫性失忆或其他癫痫疾病。
5.脑脊液检测
脑脊液细胞计数、蛋白质、葡萄糖和蛋白电泳分析:血管炎、感染或脱髓鞘疾病疑似者应进行检测。快速进展的痴呆患者应行14-3-3蛋白检查,有助于朊蛋白病的诊断。
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检测:AD患者的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Aβ42)水平下降(由于Aβ42在脑内沉积,使得脑脊液中Aβ42含量减少),总Tau蛋白或磷酸化Tau蛋白升高。研究显示,Aβ42诊断的灵敏度86%,特异性90%;总Tau蛋白诊断的灵敏度81%,特异性90%;磷酸化Tau蛋白诊断的灵敏度80%和特异性92%;Aβ42和总Tau蛋白联合诊断AD与对照比较的灵敏度可达85%~94%,特异性为83%~100%。这些标记物可用于支持AD诊断,但鉴别AD与其他痴呆诊断时特异性低(39%~90%)。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检测和样本处理方法。
6.基因检测
可为诊断提供参考。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基因(APP)、早老素1、2基因(PS1、PS2)突变在家族性早发型AD中占50%。载脂蛋白APOE4基因检测可作为散发性AD的参考依据。
2. 老年痴呆症调查表呢
现在老年痴呆的临床诊断主要办法:
1、医生了解发病经过和症状表现;
2、做神经心理检查量表检测(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或或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Blessed行为量表(BBS)、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等);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
方法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验量表(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
3、必要时,可以做一下脑CT、脑核磁共振(MRI)检查。
根据病因, 老年痴呆症主要分4大类:
1.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氏病(AD),比例为50%-75%
2.血管性痴呆(VD),比例为5%-20%;
3.混合型痴呆,即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同时存在
4.其他类型的痴呆(如脑外伤、中毒、B族维生素缺乏、脑积水、帕金森病、慢性病毒脑炎等引起的痴呆)
需要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检查一下,确诊具体类型、分期后对症治疗。
不同类型、分期后治疗办法是有区别的。
早检查确诊、早治疗效果才好。
保健品、中药对老年痴呆症没有多大用处。
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药物治疗(如安理申、美金刚等);
2、精心护理;
3、功能锻炼。
现有部分原产进口的安理申(Aricep),可免费赠送。
3. 老年痴呆有哪些自测量表
如何及时发现家里老人有老年痴呆的倾向?教大家一个有趣版的方法,画个手表,测权一下看看有没有老年痴呆。具体步骤如下:
1.画出闭锁的圆(表盘),1分;
2.将数字安置在表盘上的正确位置(所有数字都在圆内),1分;
3.按顺序将表盘上12个数字填写正确,1分;
4.将指针安置在正确的位置(指针上是否有箭头?分针是否比时针长?等等),1分。
画钟测试老年痴呆的准确率达80%~90%。画钟试验得4分为正常,3分为基本正常或轻度痴呆,2分多为中度痴呆,2分以下则已经到了重度痴呆了。
4. 老年痴呆程度量化测量表
1.检测老年痴呆常用的量表有哪些
目前检测老年痴呆比较常用的量表,有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长谷川痴呆检查表(HDS)、痴呆简易筛查表(BSSD)、弗特量表(POD)
、日常生活能力表(ADL)等。这些量表都是以检查智力为核心,而老年痴呆的特征性症状是智力的丧失。简易精神状况检查,即用简易智力表
,此表是目前最有影响的标准化智力状态检查的量表之一。它具有简单易行,重复性好且容易接受的优点,在国外早被广泛应用。长谷川痴呆
量表,虽然不能确定老年痴呆的病因和病理,但它能测定痴呆和记忆力的衰退或增进情况,而且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无论对于老年痴呆的诊
断,还是用于指导对老年痴呆的护理都很有帮助。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这是我国专家编制的人群中痴呆筛查量表,用于人群中痴呆的
筛查简单易行,可靠性强。弗物量表(POD),是用于评定老年人的社会功能的量表。日常生活通力量表(ADL),可以评定老年人的脑功能状
态,也可作为早期老年痴呆的诊断工具之一。上面所列举的量表,是诊断老年痴呆时所常用的,并常常几种量表同量配合使用,以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
例如:简短精神状态量表 MMSE: http://www.psycard.net/auto/data/18920/detail.php?thisid=1697
2.根据智能障碍的程度和表现症状的不同,老年性痴呆临床可分为5级:I级属于正常与痴呆间临界状态的生理性精神老化。缺乏鲜明的知觉体验,关心与兴趣范围狭寄窄,易于瞬间遗忘,无足够的应变能力,学习与工作能力下降,不能适应复杂或创造性劳动;II级属于轻度精神衰退,近事遗忘显著,领悟与表达迟钝,计算不周,分析判断能力下降,对家庭与社会生活能力有所减退;III级属中度精神衰退,定向不良轻度,远事遗忘显著,人格趋向本能,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生活需人照料;IV级属重度精神衰退,重要经历被遗忘,定向严重障碍,领悟与表达困难,极少接触外界,甚至无性格显现,麻木不仁,无欲多卧,日常生活需要人照料;V级属极度精神衰退,基本生活能力丧失,卧床不起,需人照料,不能感知外界,不知自身存在,失去全部人格,被动维持生命。老年性痴呆的发生,足以导致其社会交往、职业技能、判断能力、抽象思维、伦理标准、生活能力等诸多方面下降。这对家庭及社会都会加重负担。因此,老人一旦出现智能、记忆与行为等精神衰退象征,即要留意其进度情况,分析原因,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一般说来,老年痴呆的预后不佳,但有10%-30%的病人可以治疗,可以好转。尤其是一些继发性痴呆,根据病因治疗多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血管性痴呆,未达III级都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常有较好效果。
3.怎样才能诊断一个老人是否犯了老年痴呆症,傅仁杰等提出下列8项作为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 1、记忆能力减退,表现在对近事记忆能力和远事记忆能力的减退,尤其是近事记忆能力减退。病人不能学习新知识,在5分钟后不能复述三件物体名称,甚至刚吃完饭又要求进餐等。 2、判定能力减退,即判定人物、物品、时间、地点等能力减退。 3、计算能力减退,计算数字和倒述数字能力均减退。 4、识别能力减退,识别空间位置和结构能力减退。 5、语言能力减退:包括理解别人语言和回答能力减退。有文化者,阅读、书写能力减退。 6、思维能力减退:抽象思维能力下降,如不能解释谚语,不能区别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能给事物下定义等。 7、个性改变:性情孤辟,表情淡漠,语言罗索重复,狭隘自私,固执偏激,或无理由欣快,易于激动或暴怒,失常哭笑,或拾破烂当珍宝收藏。 8、人格改变:性格特征改变,道德伦理缺乏,不知羞耻,当众大小便,或性行为异常,当众手淫。此外,发病年龄一般在60岁以上,亦可在50-59岁之间,起病缓慢,病程长。以上8项心理指标中,如记忆、判断、计算三项和另五项中在一项,在6个月内有明显减退或明显缺损者,参考年龄病程就可诊断为老年性痴呆,即老年期痴呆。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病研究所王永红医师在近期研究中发现40HzERPs有重要功能。所谓40HzERPs是一种与高级神经活动,即人的高度警觉思维状态、记忆、精神集中等状态有关的阵发性高频脑电信号,当人在定向力、计算和记忆力辨测时,大脑左半球的阵发性40HzERPs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右半球,左额区有阵发性40HzERPs最活跃。而人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思维状态时这种信号则不明显,且大脑半球的偏侧和区域优势均消失。据此认为40HzERPs的测试可帮了解不同认知活动过程中被测试者大脑皮层各脑活动,可作为判断认知功能障碍和注意障碍较为可靠的指标。此项研究对诊断早老性痴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关于老年痴呆的简单测试,1975年美国专家曾制订了简易智力检查量表(MMSE)用以测定老年痴呆的智能。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国际上广泛应用,我国医生也常采用。简易智力表包括30项,被测者答对1项记1分,回答错误或答不知道评0分。在操作时,问题不适合评为9分,不理解或拒绝回答评分8分,在积累总分时8分和9分都按0分计算。美国专家将30项内容概括为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及计算力、回忆和语言等5个方面。定向力为第1-10项,记忆力为第11-13项,注意力和计算力为第14-18项,回忆为第19-21项,语言为第22-30项。 1、今年是哪一年? 2、现在是哪个季节? 3、现在是几月份? 4、今天是星期几?相差1-2天均算正确。 5、今天是几号?相差1-2天均算正确。 6、你现在是在哪一个省? 7、你现在居住在哪个省(市)? 8、你现在居住在哪个区(县)? 9、这里是那个医院? 10、我们现在是在第几层楼? 11、我告诉你3种东西,我讲完后,你重复讲一遍。 12、3种东西好好记住,过一会我再问你。 13、“树”,“钟”,“车”(大均每秒钟讲1种)。 14、100减去7,等于多少? 15、再减去7,等于多少? 16、再减去7,等于多少? 17、再减去7,等于多少? 18、再减去7,等于多少? 19、刚才我要你记住的三种东西。 20、现在告诉我,这三种东西是什么。 21、“树”,“钟”,“车”。 22、出示手表,请问这是什么? 23、出示铅笔,请问这是什么? 24、请你跟着我说:“我说可能,能不能”? 25、用你的右手来拿这张纸。 26、用两只手把纸对折起来。 27、将纸放在你的右大腿上。 28、请你念:“闭上你的眼睛”,并照话的意思去做。 29、请你自己说一句完整的话(要求有意义、有主语和谓语)。 30、出示两上等边五角形交叉的图案。请你照着画出来(评分时要求10个角和交叉,笔画有抖动或画的方向有扭转可以不计较)。以上每项1分,共30分。评定标准一般为:小于或等于23分,诊断为痴呆;小于或等于23-21分,为轻度痴呆;小于或等于20-11分,为中度痴呆;小于或等于10-0分,为重度痴呆。该表于1986年由我国专家李格等引进使用。根据量表的30项内容,以及临床实践表明,病人的文化程度与MMSE得分呈相关,即文化程度愈低,MMSE得分愈低。同时从我国医学家使用情况看,本量表存在一些缺陷,有时不能反映出是否有痴呆,尤其是对轻度痴呆有时难以检查出来。但是,多数学者公认本量表确实具有简单、易行和易于接受等特点。
希望她能康复!
5. 求认知障碍评价量表
认知障碍评价量表
一、用于疾病筛查和诊断的量表
1、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MMSE是最具有影响的认知功能筛查工具,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具有敏感性好,易操作等优点。MMSE信度良好,联合检查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相隔48-72小时重测,组内相关系数可达0.91。MMSE具有相当高的平行效度,与Blessed痴呆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以及Pfeffer功能活动量表的相关系数也较高,与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WAIS)的平行效度也比较好。国内研究表明,以文盲组17/18分,小学组20/21分,中学以上组24/25分为分界值,MMSE在痴呆筛查诊断中的敏感度为92.5%, 特异度为79.1%。但MMSE量表也有其缺点:(1)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大,教育程度高的老人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教育程度低的老人可能会出现假阳性,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检出不敏感。(2)记忆力检查如命名测验过于简单。(3)受语言的影响大,操方言者可能会出现假阳性。(4)语言项目占绝大部分,非语言部分项目少。
2、长谷川痴呆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caale,HDS):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曾在WHO讲习班中介绍,因其操作方便,中日两国文化背景相仿,因而在我国使用较多。其评分简单,不受文化程度影响,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筛选阿尔茨海默病较理想的工具。
3、 常识-记忆力-注重力测验(information-memory-concentration test, IMCT):又名Blessed痴呆量表,由Blessed等
于1968年编制,是一种常用的筛查认知功能缺损的短小工具。主要检查近记忆、远记忆和注重力,这些能力常在痴呆早期即受累,测验敏感性较好。经改良的中文版共25项,涉及常识、定向、记忆、注重。其中10项与MMSE完全一样。量表内部一致性良好。IMCT与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的平行效度良好(r=0.86, 0.66, P<0.001)。
4、 画钟测验(clock drawing test, CDT):对顶叶和额叶损害敏感,常用于痴呆的筛查。画钟测验从正常人中检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敏感度为86.0%,特异性为96.0%。
5、世界卫生组织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battery of cognitive assessment instrument for elderly, WHO-BCAI):由听觉词汇学习测验、分类测验、语言测验、运动测验、视觉辨认功能测验、数字连线测验和结构能力测验等7项分测验构成。其特点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编制,难度适中,适用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老年人。国内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引进并完成了中国常规模型的制定。经临床应用,其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敏感度为85.7%, 特异度为92.8%。
6、 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 WMS)及其中国修订本:WMS反映受试者记忆功能的概况和各方面记忆的特点。分甲乙两个平行版本,由7个分测验组成,在我国的修订本中又增加了3个分测验。主要测查长时记忆、时空定向、注重力、短时记忆、图形视觉记忆、图画视觉记忆、语言联想记忆、触知和空间知觉记忆、言语理解记忆等。
7、 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achinski ischemic scale, HIS):是1975年由Hachinski制定的主要用于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鉴别诊断量表。Rosen曾对量表的计分做了修改,称为“改良的局部缺血性量表”。HIS由13个项目组成,来源于临床实践经验。需要综合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等内容进行综合评定。此量表鉴别两种痴呆,敏感度可达到90.0%,特异性98.8%.
以上测试和量表主要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其中以MMSE和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最为常用,前者主要用于筛查和痴呆严重程度的判定,后者主要用于鉴别诊断。
二、用于评价的量表
(一)评价认知的量表
1 、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由Rosen等修订,用于评估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功能,即可辅助诊断,又可评价疾病的进展。(1)内容:认知行为量表包括定向、语言、结构、观念的运用、词语即刻回忆与词语再认,共11题,费时约15-30分钟,满分70分。对AD患者,检测者之间的信度为0.99,间隔1个月再测相关性0.92。(2)优点:ADAS-cog覆盖了NINCDS-ADRDA和美国DSM-IV有关痴呆诊断标准要求检测的主要认知领域,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痴呆药物临床试验的疗效评价工具。通常将改善4分(相当于月平均自然下降分数)作为治疗显效的判定标准。(3)缺点:不适合极轻度和极重度的患者;没有检测执行功能障碍的项目,与MMSE一样,对额叶功能障碍者不够敏感,不能用于鉴别诊断;部分项目需要受试者有一定的阅读书写能力,故研究中健康老人与AD患者均需要选择教育程度在小学以上文化者。此量表现在是用于轻中度痴呆治疗药物的疗效评估的最常用量表
2 、严重障碍量表(severe impairment battery, SIB):1990年由Saxton等编制,经历了三个版本。包括定向、记忆、语言、运用、注重、视知觉、结构、呼名回应和社会交往等9个因子。共57题,总分133分,其中语言分56分。耗时约20分钟。重测信度0.87,测验者之间信度0.99。能有效区分MMSE0-5分组与6-11分组,不能区分6-11分组、12-17分组与大于17分组。此量表目前是评价中重度到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疗效的最常用量表,已应用于美金刚的临床试验并取得满足结果,已有中文版本,信度和效度良好。
3、 严重认知损害量表(SCIP):Peavy等1996年编制。包括注重、语言、记忆、运动速度和协调性、知觉推理、视觉空间、计算及行为举止等8个子因子,耗时约30分钟。总分245分,其中语言分为88分。在41例MMSE平均分为8分的AD患者中,SCIP为平均170分,SIB平均65分,DRS平均58分。
目前ADAS-cog均用于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试验,而中重度到重度阿尔茨海默病多使用SIB。
(二) 总体评价量表
1、 总体衰退量表(global deterioate scale, GDS):由Reisberg于1982年编制,主要根据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对痴呆的严重程度分级。可以评估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所处的阶段,对痴呆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有参考意义。
2、临床痴呆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由John Morris编制,对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进行临床分级。适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痴呆。采用临床半定式访谈患者和知情者来获得信息,评估受试者6方面的表现(记忆、定向、解决问题、社区事务、家庭生活、生活自理),按严重程度分为5级,即健康、可疑痴呆、轻度痴呆、中度痴呆和重度痴呆。
3 、印象变化量表(CIBIC-plus Clinician's Interview-Based Impression of Change):以临床医生面访为基础的印象变化是一个主要用以评估AD患者全面变化的工具,包括认知、功能和行为3方面症状。CIBIC-plus的行为部分采用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行为病理学评分量表(Behaviourai Patholody in Alzheimer Disease Rating Scale , BEHAVE-AD)的校正版。在照料者问卷,就7个主要领域行为症状的幅度和相应区域25个特异症状(或项目)的幅度进行评估。
4、 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最先由WHO设计,主要用于判定总的疾病严重性及其变化,可用于评定临床疗效,也可在其它量表进行临床研究时,检验其评分反应临床的真实性。量表主要包括:病情严重程度、疗效总评、疗效指数三部分,可用于任何精神科治疗研究。
(三)精神行为症状评定量表
1 、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rating scale of the behavioral pathology in Alzheimer’s disease, BEHAVE-AD):是一个比较简短的量表,包括症状评定和总体评定两部分,由Reisberg等1987年编制。症状部分含25个症状,规为7类,即偏执和妄想、幻觉、攻击、活动异常、昼夜节律紊乱、情感障碍、焦虑和惧怕。总体部分评定精神行为症状的严重程度。BEHAVE-AD编制时借鉴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Hamilton抑郁量表的内容。该量表能比较全面地、有效地评定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目前在国际上已被广泛采用。国内进行了中文版本的信度和效度研究,重测信度为0.96, 与BPRS相比的平行效度为0.475。
2、 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CMAI):CMAI主要评价患者的激越行为,共评定29个与激越有关的行为症状的发生频率,评定的时间段是过去2周,按7级评分。国内信度和效度研究也表明,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较好。
3 、加利福尼亚痴呆行为问卷(CDBQ):CDBQ由Victoroff主持制定,是一个照料者评定的量表,能全面评价痴呆患者的行为障碍。整个量表有81个条目。国内对其中文版本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研究,内部一致性为0.78-0.89,与BPRS的平行效度为0.36。
4 、Sandoz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SCAG由Shader编制于1974年,根据BPRS改变而成。它原是为Sandoz药厂设计,主要目的是用来评定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的变化。由18个项目组成,加上总体印象共19项。本量表曾多次用于药理学研究,能较敏感地反映治疗前后精神行为症状的改变。
5、 神经精神症状问卷(the 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 NPI):NPI评价12个常见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包括妄想、幻觉、激越、抑郁、焦虑、淡漠、欣快、脱抑制行为、异常动作、夜间行为紊乱、饮食异常。NPI的评分要根据对照料者的一系列提问来评分,而且既要评定症状的发生频率,也要评定严重程度。病情严重程度按3级评分,即轻、中、重度分别评为1,2,3;发生频率按4级评分。另外,该量表海要求评定照料者的心理痛苦,按6级评分评定。
(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种类甚多,迄今已有多种版本。ADL主要用于老年期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为制定护理和康复方案及评定药物疗效和康复练习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最常用的是Lawton和Brody等1969年制定的,由6项躯体自理量表(physical self-maintenance scale, PSMS)及8项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IADL)组成,评定内容包括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药和自理钱财。其在痴呆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2.5%,特异度为89.1%。该量表项目细致,简明易懂,便于询问。但ADL受多种因素,如年龄、视、听或运动功能障碍,躯体疾病,情绪低落等的影响,因此对ADL结果的解释应慎重。
阿兹海默氏症合作研究-日常生活活动-严重版(Alzheimer Disease Cooperative Study-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severe version,ADCS-ADL-sev)
照顾者负荷问卷(Caregiver Burden Questionnaire,CBQ)
严重阿兹海默氏症病患资源利用(Resources Utilization for Severe Alzheimer Disease Patients,RUSP)
涉及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心理测试和量表繁多,但真正能良好应用于药物临床试验还需慎重选择,需要考虑信度、效度以及使用的方便性等各个方面。临床试验中的疗效评价至少应包括认知和总体评价两个部分,并尽可能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精神行为的评价。进行疗效评价时,可以使用以上量表,也可以使用其他经过验证的量表
6. 目前我国引进的老年痴呆患者疼痛评估量表有哪些
有个mmse量表,你可以去神经科或者搜索一下
7. 体检哪一项可以预测老年痴呆症
1.神经心理学测验
简易精神量表(MMSE):内容简练,测定时间短,易被老人接受,是目前临床上测查本病智能损害程度最常见的量表。该量表总分值数与文化教育程度有关,若文盲≤17分;小学程度≤20分;中学程度≤22分;大学程度≤23分,则说明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应进一步进行详细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记忆力、执行功能、语言、运用和视空间能力等各项认知功能的评估。如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是一个包含11个项目的认知能力成套测验,专门用于检测AD严重程度的变化,但主要用于临床试验。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量表可用于评定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损害程度。该量表内容有两部分:一是躯体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即测定病人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如穿衣、脱衣、梳头和刷牙等);二是工具使用能力量表,即测定病人使用日常生活工具的能力(如打电话、乘公共汽车、自己做饭等)。后者更易受疾病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
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评估: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和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CMAI)等,常需要根据知情者提供的信息基线评测,不仅发现症状的有无,还能够评价症状频率、严重程度、对照料者造成的负担,重复评估还能监测治疗效果。Cornell痴呆抑郁量表(CSDD)侧重评价痴呆的激越和抑郁表现,15项老年抑郁量表可用于AD抑郁症状评价。而CSDD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但与痴呆的严重程度无关。
2.血液学检查
主要用于发现存在的伴随疾病或并发症、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痴呆。包括血常规、血糖、血电解质包括血钙、肾功能和肝功能、维生素B12、叶酸水平、甲状腺素等指标。对于高危人群或提示有临床症状的人群应进行梅毒、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伯氏疏螺旋体血清学检查。
3.神经影像学检查
结构影像学:用于排除其他潜在疾病和发现AD的特异性影像学表现。
头CT(薄层扫描)和MRI(冠状位)检查,可显示脑皮质萎缩明显,特别是海马及内侧颞叶,支持AD的临床诊断。与CT相比,MRI对检测皮质下血管改变(例如关键部位梗死)和提示有特殊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萎缩、皮质基底节变性、朊蛋白病、额颞叶痴呆等)的改变更敏感。
功能性神经影像:如正电子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可提高痴呆诊断可信度。
18F-脱氧核糖葡萄糖正电子扫描(18FDG-PET)可显示颞顶和上颞/后颞区、后扣带回皮质和楔前叶葡萄糖代谢降低,揭示AD的特异性异常改变。AD晚期可见额叶代谢减低。18FDG-PET对AD病理学诊断的灵敏度为93%,特异性为63%,已成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工具,尤其适用于AD与其他痴呆的鉴别诊断。
淀粉样蛋白PET成像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技术,但目前尚未得到常规应用。
4.脑电图(EEG)
AD的EEG表现为α波减少、θ波增高、平均频率降低的特征。但14%的患者在疾病早期EEG正常。EEG用于AD的鉴别诊断,可提供朊蛋白病的早期证据,或提示可能存在中毒-代谢异常、暂时性癫痫性失忆或其他癫痫疾病。
5.脑脊液检测
脑脊液细胞计数、蛋白质、葡萄糖和蛋白电泳分析:血管炎、感染或脱髓鞘疾病疑似者应进行检测。快速进展的痴呆患者应行14-3-3蛋白检查,有助于朊蛋白病的诊断。
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检测:AD患者的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Aβ42)水平下降(由于Aβ42在脑内沉积,使得脑脊液中Aβ42含量减少),总Tau蛋白或磷酸化Tau蛋白升高。研究显示,Aβ42诊断的灵敏度86%,特异性90%;总Tau蛋白诊断的灵敏度81%,特异性90%;磷酸化Tau蛋白诊断的灵敏度80%和特异性92%;Aβ42和总Tau蛋白联合诊断AD与对照比较的灵敏度可达85%~94%,特异性为83%~100%。这些标记物可用于支持AD诊断,但鉴别AD与其他痴呆诊断时特异性低(39%~90%)。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检测和样本处理方法。
6.基因检测
可为诊断提供参考。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基因(APP)、早老素1、2基因(PS1、PS2)突变在家族性早发型AD中占50%。载脂蛋白APOE4基因检测可作为散发性AD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