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淄博的社会事业
2011年,淄博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955元,增长14.6%。在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5570元,增长9.7%;经营净收入2982元,增长24.2%;财产性收入1333元,增长75.3%;转移性收入6656元,增长13.3%。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94元,增长16.5%。其中,食品支出4755元,增长21.3%。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73%。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4.38平方米,增长5.27%。
截至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逾万元,达10878元,增长18.3%。
2011年年末,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1.1万人、195.93万人、65.75万人、83.76万人和57.6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30.98万人。
截至2011年,拥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96个,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数达21789张,收养13762人。社区服务中心124个,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6132个。 2011年淄博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8.4亿元。建成区面积达272平方公里。年内新增道路长度50.43公里,新增道路面积117.24万平方米,改造道路长度19.68公里,改造道路面积42.28万平方米,新增雨水管道38.81公里、污水管道53.18公里。城市平均每天供水87.4万吨;使用液化气、煤制气、天然气用户达71.2万户,集中供热面积达4778万平方米;城市气化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8%和93.5%,分别比上年提高0.18个和1.26个百分点。
2011年年末,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10124公顷,比上年末增加29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6%,提高0.4个百分点。有公园39个,公园绿地面积新增90公顷,累计达309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平方米,增加0.05平方米。 淄博是全国首批科技兴市试点市和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是山东省硅酸盐、化工、医药、丝绸、冶金等方面的重要科研基地;截至2010年,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72家,其中国家级8家。
2011年,淄博市有幼儿园处数824所。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招生47533人,毕业48237人。初中毕业生55621人。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招生76048人,在校生181233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3.29%、32.87%和13.84%。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7919人。
2011年,淄博市拥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中青年专家2人,省级中青年专家2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院士工作站进站院士增加12人,达34人。
截至2012年10月,淄博市拥有省级院士工作站54家。
截至2015年12月,淄博市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设站单位达37家。
截至2015年12月,全市共组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871家,院士工作站66家,总量居山东省前列,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连续九次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高等院校名称 办学类型 山东理工大学 普通本科 齐鲁医药学院 普通本科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淄博陶瓷学院 普通本科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普通专科(筹备升本) 淄博职业学院 普通专科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普通专科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普通专科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普通专科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普通专科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普通专科 山东省水利职工大学(山东水利技师学院) 成人高校、技师学院 山东兵器工业职工大学成人高校山东煤炭技术学院 技师学院 淄博市技师学院 技师学院 大学研究院(中心、基地、实验室)名称 备注 国家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共建天津大学山东研究院 天津大学、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在职研究生培养 天津大学傅山工程技术研究院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大学山东研究院、傅山集团共建 山东工业设计研究院(山东工业设计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淄博市人民政府共建 清华大学国家高新区MEMS研究院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产学研基地 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科研基地 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共建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 山东大学、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 武汉理工大学淄博先进陶瓷研究院 武汉理工大学、山东省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工程硕士培养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淄博高新区分室 含氟功能膜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山东金属材料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学、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 北京科技大学山东龙泉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材料循环技术工程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淄博耐火材料工程研究院 武汉科技大学、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山东产业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 上海交通大学-淄博高新区先进材料联合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淄博分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与设备山东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齐鲁现代产业研究院共建同济大学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淄博研发中心 兰州分离科学研究所淄博研发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北方树木花卉研发中心 上海理工大学教育部现代微创医疗器械及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淄博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精细陶瓷粉体与精密成型技术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山东汇盈降解塑料PBS联合研发中心 中国科学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淄博中心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 中国工程院精细化工、催化材料实验室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山东理工大学共建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淄博技术转移中心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淄博等离子技术研究院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 海外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名称所在地区成立时间淄博瀚海硅谷生命科学园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2013年6月淄博瀚海慕尼黑科技园 德国巴伐利亚州慕尼黑市 2013年7月齐鲁科技园 中国台湾省台北市2013年10月 截至2015年,淄博全市拥有公有制专业剧团3个,文化站88个,文化(艺术)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32个。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增加34处,达105处。
截至2014年,淄博市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齐长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含扩展项目)13项;另外,还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5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2项、区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4项。 淄博陶瓷 淄博是发现使用陶器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国有 “舜陶于河滨”、“女娲炼石补天”等优美神话传说,在淄博博山有供奉舜帝的“窑神庙”与供奉女娲的“炉神庙”。从商代到西周,约公元前1700年—前771年,淄博的制陶工艺显著进步,并烧出釉陶器。商代淄博寨里一带出现原始青瓷。周朝时期,齐国商贸发达,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齐文化盛行。淄博是齐国故都,当时专设陶正官,并在齐都设立制陶作坊,从事陶器的专业化生产,陶器制作以轮制为主。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制陶业繁荣,陶器生产不仅大量制造生活器皿,而且开始转向砖、瓦、下水管道、建筑陶等,淄博境内出现了作坊集中的制陶手工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淄博市申报的“孟姜女传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8。
2006年,淄博市申报的“聊斋俚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项目类别,序号53。
2006年,淄博市申报的“五音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210。
2006年,淄博市申报的“蹴鞠”,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杂技与竞技项目类别,序号299。
2008年,淄博市申报的“牛郎织女传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523。
2008年,淄博市申报的“周村烧饼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项目类别,序号945。
2008年,淄博市申报的“抬阁(阁子里芯子、周村芯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994。
2011年,淄博市申报的“鹧鸪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1108。
2011年,淄博市申报的“淄博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项目类别,序号1170。
2014年,淄博市申报的“内画(鲁派内画)”,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美术项目类别,序号314。
2014年,淄博市申报的“琉璃烧制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项目类别,序号873。
2014年,淄博市申报的“元宵节(淄博花灯会)”,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978。 2004年2月,国际足联副秘书长热罗姆·项帕涅在伦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而蹴鞠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都临淄(淄博市临淄区)。
2004年7月,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淄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
2007年,亚足联接受淄博加入亚足联“中国展望”计划。淄博成为第一批加入“中国展望”计划的五个项目城市(淄博、青岛、南京、武汉、成都)之一。
2009年,蹴鞠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足球,成为世界之最。
2010年,亚洲青年足球锦标赛(AFC U19 Championship)、山东省第22届运动会、山东省第8届残疾人运动会、山东省第2届老年人运动会、山东省第11届中学生运动会在淄博市举办。
2012年,国际体操联合会体操世界杯(FIG World Cup)、全国田径大奖赛、山东省足球锦标赛、山东省第20届体育舞蹈锦标赛在淄博市举办。
2013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十二届全运会男子举重预赛、第十二届全运会拳击预赛、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全国少年篮球锦标赛等四项国家级赛事在淄博市举办。 电视台 淄博电视台、各区县电视台、齐鲁石化公司电视台、山东铝业公司电视台 电台 淄博人民广播电台、各区县人民广播电台 报刊 大众报业集团:《鲁中晨报》;
淄博报业传媒集团:《淄博日报》《淄博晚报》《淄博财经新报》《淄博声屏报》《音体美报》《新闻观察》 胶济铁路、晋豫鲁铁路、寿平铁路横贯东西;淄东铁路、辛泰铁路、张博铁路纵贯南北;淄博中南部有铁路密集的张博铁路网;辛泰铁路南通泰安,为京沪铁路东段支线。
淄博火车站始建于1903年,为一等站、区段站,总建筑面积20742平方米。
截至2015年12月,济青高铁淄博北站、临淄北站已开工建设 ,淄博北站预留滨临快速铁路接入条件。 205国道、309国道、青银高速公路(G20)、青兰高速公路(G22)、滨莱高速公路(S29)和长深高速公路(G25) 在淄博交汇,过境高速公路与京沪高速公路(G2)相接,向北直通天津、北京。
淄博汽车总站已于2011年搬迁至张店区昌国路,与淄博东城客运站、淄博公铁联运站合并为淄博客运中心。 淄博市中心距离济南国际机场约7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约210公里;张店区设有鲁中城市候机楼、中国财富陶瓷城候机楼 ,临淄区、淄川区、周村区分别设有城市候机楼。
截至2014年,淄博机场已列入山东省新建机场规划,将于“十三五”期间启动建设。
截至2016年1月,高青通用机场已列入2016年淄博市重大项目名单并入选山东省通用机场建设规划重点工程,是山东省到2030年规划建设的30个民用航空机场之一。 根据《淄博市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淄博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主要思路如下:一是根据淄博市铁路网规划,淄博市将形成“二纵四横一支”铁路网,铁路网总规模达到635.6公里。同时,淄博市将研究建设“十字型”与“环型”相结合的城市轨道交通,共4条线路,150.1公里,设置站点68座。“十二五”期间,力争开工修建张店至博山段轻轨工程,路线长41.5公里,设置站点14座。二是稳步改善水运条件,配合做好淄博境内小清河复航的有关工作。
“十二五”期间完成交通投资140亿元。完善市域“二纵四横一支”铁路网,实施山东第五纵向铁路淄博段(一纵)、晋豫鲁铁路通道沂源段(四横)、寿平铁路桓台段(二横)等项目,完成淄东铁路(一纵)、辛泰铁路(二纵)电气化改造。完成中心城区大外环(一环)、湖南路北延(四纵)、薛馆路(九横)和河辛路南延(六纵)等新建改建工程,规划建设潍坊至济南高速公路淄川段(七横)。实施205国道中心城区段和102省道淄博段改线,以及省道临仲路乐疃至莱芜段、沂台路沂源段、寿济路、韩莱路、庆淄路、广青路、潍高路高青段升级改造。改造提升淄博火车站。新建张店高速客运站、临淄客运站和淄博北客运站,改建淄博公路联运站。
Ⅱ 齐鲁石化公司老年大学怎么走
在齐鲁石化广电中心(电视台)对面(路西)、文化宫的南面的大楼就是啰。
Ⅲ 淄博市辛店齐鲁石化公司大楼东面的那个职业学院叫什么名字,什么性质的学校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就是原来的齐鲁石化党校,中国石化的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化公司组建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受山东省教育厅和齐鲁石化公司的双重领导。2003年5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学院基础设施优越。学院占地面积460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5300余万元,图书 18万册。具有完备的教学、实验实训、生活和体育运动场所。
学院教学设施先进。学院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办学的优势,利用企业稳定的经费保障,建起了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教学设施。现有7个多媒体教学厅、10个网络教室、2个电子阅览室,配备教学用计算机700余台;建成千兆校园网,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建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央党校的远程教育教学站,拥有5台(套)卫星接收装置,可接收中国教育台等节目。
学院同时是中国石化集团的炼油、化工和高级技师三大培训基地,齐鲁石化公司的培训中心和党校,承担着全国石油石化系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培训任务,可以为企业开展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并借助企业丰富的培训资源,提升办学实力。
学院实训条件完备。现有基础实验室16个、专业实验室30个,拥有教学设备仪器价值2024万元,建有先进的会计电算化、仪器分析、机械制图、数控机床及仿真、数控电器系统、化工原理、自动化仪表等实训室,具有与化工企业相适应的计算机仿真实习装置——DCS系统,并在齐鲁石化公司和省内外“订单”企业等单位建立了2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199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71名、讲师92名,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学历的20人。为充实教学力量,还从生产企业和知名高校聘请了具备实践或高教经验的28名专家、学者来院任教。学院不仅每年安排教师轮流到企业实习或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型”、“技能型”师资队伍,而且重视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使师资素质始终保持在同类院校的前列。近五年,先后在省级及以上报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完成4项省级科研课题,获准立项并正在实施1项国家科研课题。
学院办学模式创新。学院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采用 “2+1”、“1+2”、“1+1+1”的教学模式,动态开放课程。按照企业“订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与企业共同设计教学课程,依据企业职业岗位标准制定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学院定期把课堂搬进企业,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训练,熟悉生产工艺,掌握生产技术,走出校门就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实现校园与车间的“无缝”联接。
学院化工特色鲜明。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的朝阳工业。学院作为中国石化集团系统和山东省内唯一的化工职业学院,根据化工行业人才需求旺盛的趋势,开设的高分子材料应用、化工工艺、炼油技术、精细化工、工业分析与检验、机电一体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市场营销等14个专业,化工特色明显,培养目标明确,均是企业急需的热门专业。
学院实施“双证”教学。学院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能够完成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授权的50 余个工种的技能鉴定,借此实施“双证”教学,让学生通过鉴定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学院办学经验丰富。学院前身是齐鲁石化公司于1979年创办的广播电视大学和1985年成立的职工大学。二十多年来,学校曾先后开设化工、化机、仪表、电气、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有的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1.2万余人,培训职工1.5万余人次。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懂教育、会管理。管理队伍大多来自教学一线,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不但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而且有丰富的综合管理经验。
学院服务条件完善。现有六栋学生宿舍楼和3个学生食堂,洁净明亮,设备齐全,集体供暖。学院设立了入学高分学生奖、奖学金和各种奖励基金,为每位学生每月发放15元的生活补助,为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学院育人环境优雅。学院坐落于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的齐国故都临淄。学院分南北两个校区,南校区位于齐鲁石化公司72万吨乙烯生产基地,为学生实训实习提供便利条件;北校区(院部驻地)位于城区规划的科研文化区内,东邻齐鲁石化公司机关,西邻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和树脂研究所,校园内外环境优美,学院被淄博市命名为“花园式单位”。
学院区位优势明显。山东省是化工大省,学院所处的淄博市更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这里有全国石化系统的骨干企业齐鲁石化公司,有全国三大化工园区之一的齐鲁化学工业区,有山东省三大人才市场之一的化工专业人才市场。尤其是学院的创建,构建了这一石油化工基地的“四位一体”。
“十五”期间,以齐鲁石化公司为依托的许多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实施:投资46亿元、年加工能力 72万吨的齐鲁石化乙烯二期改造工程已竣工投产,总投资200多亿元的齐鲁化学工业园区开工兴建,投资100亿元、年加工原油1000万吨的青岛大炼油工程正在建设之中。这些都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深造渠道宽阔。学院重视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相互沟通,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参加专升本提供知识、能力、素质等基础保证。学生一方面可参加毕业时正常的专升本继续本科学习;另一方面,可在学习专科课程的同时,通过参加中国石油大学等函授完成本科学业。另外,学院与英国威尔士斯旺西大学合作办学,为有能力的同学提供“3+1”学习的机会,即在该院学习三年,到英国威尔士学院学习一年,获取英国威尔士学院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
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学院对优秀毕业生,将优先向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国化工集团的系统内企业 推荐就业;学院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多家人才交流中心和企业,构建了广泛的人才推介网络。到目前为止,在2003级和2004级的1450 名学生中,山东京博集团抢先招聘120名学生提前进厂实习,海南炼化、威海三角、山东中海石化、山东玲珑等企业选拔签订250名的录用协议,山东玲珑、万华集团、山东金沂蒙等企业签订了490名的“订单”培养协议,上海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签订定向就业协议,每年预定520名毕业生向长江三角洲地区推荐就业。另有独山子石化、镇海炼化、青岛大炼油、烟台富士康、华夏制药、潍坊天德化工等企业与学院达成了“订单”培养意向。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准确定位、稳步发展、
高质量办学、创特色名校”的办学思想,认真落实“进得来、学得好、出得去”的办学理念,深入贯彻“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方略,抓住战略发展机遇,突出化工行业特色,创建省内优秀职业学院。
学院目前开设的系部: 化学工程系 机电系 经济管理系 计算机信息科学系 四个
学院分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桓公路11号.齐鲁石化公司机关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