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脏养生保健的最好方法什么
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中医认为“心在志为喜”,指心的生理功能与七情中的“喜”关系密切。高兴愉快的情绪对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良好的刺激,有益于心脏,也有益于人体身心健康。经研究证明,性格开朗,精神愉快,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的人多能健康长寿,其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明显降低;而情绪急躁,精神抑郁,对人生充满悲观情绪的人则体弱多病,其心血管病(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时刻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总是处于乐观愉快的好心情是心养生保健的最好方法。
要远离噪音噪声对听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最为明显,如果突然听到强烈的声音,心跳就会加快,跳的力量也会加强,自觉心慌心跳。如果长期生活或工作在噪声的环境中,其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并出现情绪激动、急躁的情况,所以生活和工作环境应选择在安静之所在。如果所处的环境噪声超过60分贝,应积极地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降低噪声的强度,如应请有关部门解决噪声源的问题,降低噪声的强度;或安装双层玻璃窗以减少噪声。居室内的音响、电视等容易产生噪声电器,使用时要放低音量,以免影响自己和他人。
平时也可以多到空旷安静的地方去活动或锻炼,避免噪声的干扰。
注意夏季养心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日常生活中要戒烟酒,不饮浓茶,保证睡眠充足,不要过劳或过逸,根据自己机体的状况选用合适的运动来锻炼身体,对心脏的养生保健有益。
2. 心脏有哪些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认为心主要有二项功能,一是“心主血脉”,指心脏具有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使血液运行到全身以滋养各个脏腑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与西医学对心脏的认识基本相同。二是“心主神志”,指心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密切关系,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之,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轻则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反应迟钝,健忘等症状;重则出现精神失常,神昏谵语,甚至昏迷,不省人事。中医还认为“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也就是说心与舌的关系密切,心脏的情况可以从舌的色泽及形体表现出来,如心的功能正常,舌红润柔软,运动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如心脏气血不足,则舌质淡白,舌体胖嫩;心有淤血,则舌质暗紫色,重者有淤斑;心火上炙,则舌尖红或生疮。所以,心的养生保健方法要以保证心脏的主血脉和主神志的功能正常为主要原则。
3. 心脏不好怎么养生
每天吃木耳,每天吃半个紫色葱头,不要剧烈运动
4. 有什么保养心脏的好方法
情绪、运动和饮食等均与心脏有关,可以从这些内容着手保护心脏。
(1)常怀感恩心: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对生活中的美好心怀感念,有助于改善身心健康,此时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张力和平衡性更加稳定,可以减少心律失常情况的发生。
(2)睡足7小时:睡眠时长因人而异,一般来讲,儿童为8~12小时;成年人7~8小时;老年人至少保证5~6小时。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脏获得充分的休息。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睡前玩手机、喝浓茶、激烈运动等。
(3)冥想10分钟:每天找个安静的地方,冥想10分钟左右,有助于缓解身心压力,让心脏放松。
(4)运动半小时:最有益心脏的方式是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太极等。
(5)喝够5杯水:人在脱水状态下,红细胞比容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这都与心血管病高发有关。建议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的不同,区别饮水,比如冬天稍少,夏天多喝。心脏病人不能大口喝水,宜少量多次;肾功能不全者应适当少量饮水。
(6)享护心美食:不合理膳食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因素。守护心脏健康需要平衡膳食,多吃绿叶菜、豆类、鱼类,以及粗纤维谷物。
5. 日常该怎样保养心脏
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中医认为“心在志为喜”,指心的生理功能与七情中的“喜”关系密切。高兴愉快的情绪对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良好的刺激,有益于心脏,也有益于人体身心健康。经研究证明,性格开朗,精神愉快,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的人多能健康长寿,其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明显降低;而情绪急躁,精神抑郁,对人生充满悲观情绪的人则体弱多病,其心血管病(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时刻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总是处于乐观愉快的好心情是心养生保健的最好方法。
要远离噪音噪声对听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最为明显,如果突然听到强烈的声音,心跳就会加快,跳的力量也会加强,自觉心慌心跳。如果长期生活或工作在噪声的环境中,其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并出现情绪激动、急躁的情况,所以生活和工作环境应选择在安静之所在。如果所处的环境噪声超过60分贝,应积极地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降低噪声的强度,如应请有关部门解决噪声源的问题,降低噪声的强度;或安装双层玻璃窗以减少噪声。居室内的音响、电视等容易产生噪声电器,使用时要放低音量,以免影响自己和他人。平时也可以多到空旷安静的地方去活动或锻炼,避免噪声的干扰。
注意夏季养心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日常生活中要戒烟酒,不饮浓茶,保证睡眠充足,不要过劳或过逸,根据自己机体的状况选用合适的运动来锻炼身体,对心脏的养生保健有益。
6. 心脏病人怎样养生
(1)不宜过度劳累:因过度劳累或超量运动,会使心脏功能负担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引起旧病复发。
(2)不宜精神激动:人在发怒或大喜时,肾上腺素会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突然增加心脏负担。
(3)不宜大量饮水:一次喝过多的水,会迅速增加血容量,使胃腔胀满挤压膈肌上升,胸腔容积缩小,影响心脏跳动。
(4)不宜饮食过饱:饮食过饱容易引起腹部膨胀,膈肌上升,限制心脏跳动;消化食物需要全身血液较多地集中到胃肠,使冠状动脉血液减少。
(5)不宜连续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中枢神经,连续吸烟会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心肌需氧量增加。
(6)不宜饮酒无度:若饮酒过多,酒中的乙醇(酒精)对神经、消化、循环等系统均有破坏作用。因此,饮酒能使中枢兴奋,心跳加快,容易引起心脏病发作。
(7)不宜嗜食辛辣:辣椒、胡椒、生姜、葱、蒜等刺激性食物,均能兴奋神经,促使心跳加快。
(8)不宜菜肴过咸:食盐有增加血容量的作用,血容量多了,心脏负担必然会加重。因此,心脏病人不宜吃多盐饮食。
(9)不宜受寒:受到寒冷刺激,体内去甲肾上腺素会突然增加,心率加快,易导致心脏病复发。
(10)不宜玩惊险游乐项目:惊险游乐项目,运动速度非常快,起伏大,能使心血管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痉挛,使自主神经控制和心脏传导系统失调,轻者会加重病人失眠、头痛、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症状,重者会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甚至会导致心脏性猝死。因此心脏病人不要玩惊险游乐项目。
(11)不宜吃螃蟹:金秋时节,正是螃蟹上市之时,此时蟹大体肥,肉质细嫩丰满,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蟹香飘逸,令人垂涎。然而,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却是不宜吃螃蟹的。据测定,每100克河蟹肉中含胆固醇23.5毫克,而每100克蟹黄中含胆固醇则高达460毫克。因此,患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的人,应不吃或少吃蟹黄,蟹肉也以少吃为宜。如果常吃螃蟹,势必会加重病情,非但无益,反而有害身体健康。
(12)不宜吃蛋黄:蛋黄中含有很高的胆固醇,据测定,其胆固醇的含量比肥猪肉要高16倍,比猪肝要高4倍,比肥牛肉高7.5倍。心血管病人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本来就高,再食用含胆固醇多的蛋黄,就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更高,这样,就使多余的胆固醇有可能在动脉血管中沉淀下来,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使血液流通受阻,危及人体生命。因此,心血管病人是不宜多吃蛋黄的。
(13)不宜吃菜籽油:菜籽油是我国南方群众常用的食用油,用它煎、炸、熘、炒菜肴都可以。但是,菜籽油中含有一种芥酸,而且有时还含量很高,可高达10%左右。芥酸是有毒的,尤其对心脏毒性最大,食用芥酸会导致心肌硬化,从而引起心肌梗死等心脏病发作。已有心脏病的人,食用后往往能加重病情。因此,患有心脏病的人最好不要食用菜籽油,少量食用时,最好将菜籽油与其他油混合使用,这样可以使其毒性减少。
(14)不宜多睡眠:有些患心脏病的老年人认为,休息越多越能长寿,因而总愿躺在床上睡觉。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和做法。美国心脏病专家对40~80岁的男女做了80万份调查,两年后他们再分析这些人所填的调查表,并与他们的现状进行比较,发现每晚睡眠10小时的人比睡眠7小时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比例高2倍,因脑卒中而死亡的比例则高出35倍,这说明睡得太多并不好。这是因为,睡眠时血液循环慢,会增加循环血凝块的危险。
另外,专家还指出,睡眠时间太长,也可能是动脉硬化的征兆。因此,老年人不要睡眠太多,以防不测。
7. 如何护理心脏
有心脏病的人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
无心脏病的人,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如跑步、游泳、打球、骑自行车、登山等,运动要有一定的强度,使自己有一颗强健的心脏,减少心、肺及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饮食上注意,低钠,低脂,多蔬菜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