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养生 > 寒露如何养生

寒露如何养生

发布时间:2022-03-13 01:15:24

A. 寒露养生应该如何做

寒露养生:夜凉勿憋尿 寒露节气不少人为了防止口干,晚上睡觉前会喝不少水。但是这样一来,夜尿的频率就会增加。一些读者朋友即便是夜里或者凌晨感觉到了尿意,由于嫌起床较冷,常常下意识地憋尿继续睡,这是非常不健康的坏习惯。尿液中含有毒素,如果长时间储存在体内,含有细菌的尿液不能及时排出,就易诱发膀胱炎。高血压患者憋尿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死,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寒露养生:出门泡个热水脚 寒露时节出行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用热水泡个脚。用热水泡脚既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使人精力充沛。 寒露养生:寒露养生之饮食。多吃山药、萝卜等“根”菜山药既是中药,也是美食,是大家熟悉的滋补珍品。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B. 寒露前后如何养生

有谚语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就是告诫人们应注意天气变化,特别要注重保暖,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寒邪入侵,尤其不要赤脚,以防“寒从足生”。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专家提醒,脚部受凉,特别容 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骤然降温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轻则引起外感咳嗽, 重则可使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

C. 寒露怎么养生,寒露的养生方法,寒露养生保

贯众健康指导建议:过了寒露应起居调整。秋季凉热交替,气温逐渐下降,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是一条很好养身之道,而“一场秋雨一场凉”,提醒我们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凉意甚浓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腹泻多发季节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初秋白天气温高电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许可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饮食调养。“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饮食上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精神调养。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寒露养生的注意事项
寒露时节的饮食应注意荤素搭配。寒露过后,适当进食一些高蛋白食物补充能量。寒露之后,天气干燥,很容易出现口渴、咽干、唇燥、皮肤干涩等“秋燥”现象,因此,还应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多喝白开水、绿豆汤、牛奶等;水果以应季水果为主,橘子、梨、葡萄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年老体弱之人,可对症选择相应的西洋参、枸杞等适时进补。
寒露时节应及时添加衣物。要知道,寒露过后,早晚温差较大,空气干燥,这往往会使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因此,对于喜欢外出锻炼的人来说,最好避免太早或太晚出门;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添衣,加强锻炼。这个时节,哮喘病会越来越重,有痔疮的人也可能病情加重,此类患者应格外当心。
那么,为什么“寒露不露脚”呢?
“寒露不露脚”的含义
进入寒露后,就不能再“秋冻”了,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因此老人、小孩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凉气侵入体内。最重要的是注意脚部的保暖,以防“寒从足生”。“寒露不露脚”,正是这个道理。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
因此,寒露过后足部保暖是重中之重,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热水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同时还能提高抵抗力。

D. 到了寒露节气应该如何养身

寒气,是一种阴邪,最易损伤人的阳气,而阳气,是生命的能量之源。

一旦,寒气损伤了阳气,各种代谢机能就有所减退,将会危害身体健康。

因此,寒露时节,一定要重养生,做好身体保健工作。


泡脚水量,要适当多一点,以没过脚踝为宜。

泡脚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成年人泡脚的最佳水温,在38℃~43℃左右,比人体温度稍高一点即可,老人和小孩泡脚的最佳水温在35℃~40℃左右。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泡到全身微微出汗,约30分钟为宜。

老人泡脚,以20分钟为宜,小孩泡脚,以15分钟为宜。


泡脚水加花椒,祛湿又驱寒。

用一个棉布包10克花椒,用绳系紧,加水煮40分钟,用这个水泡脚即可。


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一般取15-30克生姜,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

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以不烫为宜。


第四件:水果,蒸着吃

寒露过后,天气不但逐渐转寒,还比较干燥。

此时,多吃水果,对于润肺,对抗燥邪,十分有益。

然而,很多水果性质寒凉,有些脾胃虚寒、体质较弱的人,在寒露后吃水果,不易消化吸收,甚至产生腹泻。

此时,不妨将水果蒸着吃。


生吃苹果,能够较好保持苹果中的维生素C。但苹果煮熟后,所含的多酚类天然抗氧化物质含量会增加,也能达到降低血糖、抗炎杀菌的效果。

蒸过的苹果口感酥软,味道酸甜可口,有利于加速身体新陈代谢,助力健康。

梨能润肺止咳,在干燥的秋冬季节,很多人都会给自己削个梨吃。但梨属寒性,天冷时吃生梨会更感体寒,外感风寒引起咳嗽时更不能吃生梨。

但煮熟的梨,可去除寒性,梨皮会变得略苦,去燥润肺的功效完全被释放出来。

梨籽中的木质素本来属于不可溶纤维,但在加热后会在肠道中被溶解,将有害的胆固醇揪出体外。


第五件:晒太阳

晒太阳,是补阳气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经常晒晒太阳,不仅有助于驱寒,对五脏六腑,皆有益处。

此外,经常晒太阳,可以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几率。


后背的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阳气。

晒后背,让督脉有比较高的温度,对养护阳气都是有帮助的。

晒后背的时间,在40-60分钟左右为宜,出少量汗、微微困倦效果最佳。


在阳光下,摊开双手朝向阳光,或者,抬起双手,掌心朝向阳光即可。

常晒手掌,可舒缓疲劳,促进睡眠,还有助于清心安神。


6~10点太阳,红外线比较强,紫外线偏弱,比较温和,适合晒足部。

露出脚踝,对着太阳晒晒脚底,有助于驱寒,减少抽筋。

E. 寒露过后,如何养生

寒露节气,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此时天气昼暖夜凉,一派深秋景象,常有露珠寒光四射。因此,养生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这个时期的养生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进补:重在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秋季适合进补,但进补也讲究禁忌,不然容易好心办坏事,得不偿失。

一般来说,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也是不科学的。

寒露前后的气候特点,最显著的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所以这个时期,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另外,登高并不是一项说走就走的活动,有4个细节,大家必须注意:

1. 登高前要做好准备,例如带上必要的急救药物及电子设备;

2. 最好结伴而行;

3. 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

4. 登高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

F. 寒露如何去养生

寒露,天气渐凉水珠凝,寒露到来身觉冷。此节已时入深秋,露气渐凝为霜,故名。天干秋燥,昼热夜凉,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可用铁皮石斛嫩芽泡水代茶饮。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也可以早餐喝热药粥,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作用,像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甘蔗、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节气前后要注重足部和身体的保暖,以防“寒从足生”,风寒袭身。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骤然降温使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轻则引起外感咳嗽, 重则可使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寒露时节养生可用温灸、药熨及腿足毛孔泡浴等方式调理,以补充阳气,抵御风寒,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使人精力充沛.祝您健康如意!

G. 寒露如何养生

民间俗语称“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就是提醒人们需要及时增加衣物,避免寒气入侵,不要着凉。

秋季气候干燥,肺、呼吸道比较容易受到伤害,在饮食方面也需要有相应调整。有资料显示,寒露时节可以适当食用粳米、糯米等食物,同时有选择地吃一些牛肉、猪肝、山药等。

“寒露饮食养生应建立在平衡饮食五味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多食滋润的食品,比如吃梨、蜂蜜来滋阴润肺。”民俗专家高巍解释道,百合、芝麻等食物也会在此时食用,但不是很普遍。

此外,老南京有喝“寒露茶”的说法。寒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叫做“正秋茶”。寒露茶具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很受欢迎。

寒露今至,记得添衣御寒多喝水

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气象专家提醒说,寒露节气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气温的变化特别明显,温度下降8摄氏度、10摄氏度都比较常见。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进入寒露后,公众应根据天气及时添衣御寒,尤其是足部保暖。此时秋燥也重,要多喝水,尤其是蜂蜜水,可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多吃些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可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利肠解毒。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精力充沛。

以上内容参考 中新网-寒露时节如何养生? 吃梨、蜂蜜滋阴润肺

阅读全文

与寒露如何养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道德层面如何与父母相处 浏览:640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 浏览:584
50岁女牧师 浏览:664
50岁左右的人办信用卡 浏览:461
讨厌不孝敬父母的人说说 浏览:488
广州友好老年公寓纳税 浏览:222
延迟退休年龄所引发的问题 浏览:244
幼儿园2017重阳节活动通知 浏览:627
唐山医生体检多少钱 浏览:169
养老金发的不对应该怎么办 浏览:349
辽宁退休工人涨工资最新消息2017 浏览:25
智利退休工资 浏览:361
泉卅养老院 浏览:59
孝顺孝重要还是顺重要 浏览:238
广州市老年人医保 浏览:427
南寿养生大药店怎么样 浏览:187
体检时各部位明显缺陷指什么 浏览:934
给父母交医保一年交多少钱 浏览:163
不孝敬父母天打雷劈 浏览:135
怀孕怎么躲过内职体检 浏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