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老年人膝盖疼是怎么回事,可以改善吗
老年人膝盖疼痛常常是因为膝关节的退行性变,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引起的。
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是由于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关节磨损而造成的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软骨面反应性增生,骨刺形成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疾病,临床上以中老年人多见,特别是50到60岁的老年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的膝盖疼痛,要注意膝关节的制动休息,避免膝关节的过度行走,负重,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疼痛明显的可以口服消炎止痛保护关节的药物如乐松,西乐葆氨基葡萄糖等进行治疗。还可以进行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
B. 年纪大的人,膝盖容易出现疼痛,这种疼痛该如何缓解
在中国文化中,60岁被称为花甲之年。据说这是指60岁以后身体上开始出现衰老的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身体疾病。膝关节疼痛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那么,老年人的膝关节疼痛应该怎么办呢?试试这些缓解膝关节疼痛的提示。
以上几种方法,对老年人的膝关节疼痛有很大的效果。对于还没有出现膝关节疼痛的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注意以上几点也可以预防膝关节疼痛哦。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C. 老人膝盖疼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怎么保护膝盖
1骨关节炎,亦称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增生,是一个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并包括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它结构的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是一种无菌性、慢性、进行性侵犯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的疾病,膝关节无疑是骨关节炎发病的“重灾区”。
2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主要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主要表现为行走,负重时的痛,如:上下楼梯和下蹲起立时的疼痛,严重的骨关节炎甚至静止休息时也会疼痛。
疼痛多与气温气压环境有关,秋冬加重,天气变换时加重,故有“老寒腿”之称。
肿胀既可能由于关节积液所致,也可能由于软组织变性增生。较多见的是上述两种或三种原因并存以髌上囊及髌下脂肪垫肿胀较多见,也可以是全膝肿胀。根据病情的轻重伴或不伴有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炎症的表现)。
以膝内翻畸形最为常见,多见于重度骨关节炎且病程较长的患者,一般发展至此阶段,需要外科手术的干预。
例如:需要“胫骨平台截骨术”来纠正力线改善症状,或者“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根治。
主要由于膝关节剧烈疼痛和长时间关节制动引起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粘连所致,表现为膝关节活动范围的缩小甚至关节僵硬强直。
3
1减少关节的负荷,例如应避免下蹲位工作,避免反复经常举扛重物,尤其是用力过猛;
2.日常活动中,不要超关节活动,关节伸屈时轻缓,过度会使肌腱、韧带和关节本身受到过度牵扯、摩擦和挤压;
3.不要长时间做同一动作或使关节固定于同一姿势,例如应避免长时间久蹲、久坐、久站,这会引起关节有关的肌肉、韧带过度紧张而导致关节的损伤;
4.避免膝关节过度运动,例如长时间跑步打球;
5.当出现疼痛时应立即停止运动,避免关节外伤。
6.行动时应小心谨慎防止滑倒、跌伤或扭伤;
7.适度运动,长时间不活动关节也会导致关节废用性萎缩,建议可做散步、游泳等运动。
8均衡营养,不挑食,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
9保持科学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情绪及正常体重,体重超标者需要减肥,以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10避风寒湿,注意关节保暖;
4既然这么常见,那患上了膝关节骨关节炎不治疗行吗?
“当然不行!”
膝关节骨关节炎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既可以达到有较好的疗效,降低疾病后期的致残率,还能减轻患者的身体的痛苦和经济的负担。
通过科学、规律的治疗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轻中度的膝骨关节炎,实际上是能够治愈的。
D. 老年人经常运动,会伤害骨关节吗如何才能保护骨关节
骨关节炎是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的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的骨质增生,并由此而引起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关节炎是指由于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据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中,大概有一半都患有或轻或重的骨关节炎,而超过70岁的人得骨关节炎的比例更是高达80%左右。女性多于男性。近年来,中青年人群患骨关节炎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运动前充分热身,尤其是平时不爱运动的人,偶尔运动时易因动作过猛、急速扭转损伤膝关节。减肥也可缓解体重对膝关节的压力。平时多做抬腿运动,捡重物时则要避免靠膝部支撑。老年人中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较多,病人多表现为膝关节酸软疼痛,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出现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甚至残疾。
E. 为什么说60岁后八成的人软骨只剩下一半该如何预防
因为老年人的膝关节,会随着年龄增加而磨损老化,所以才会说60岁后八成的人软骨只剩一半。关节软骨在人体内呈现一种半透明状,具有弹性,它也是骨骼的主要成分。软骨主要起到润滑和减少,骨头之间的摩擦的同时,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所以软骨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应该如何做到预防呢?
3、控制体重
很多老年人,肚子特别大,而双腿却非常的纤细。这就加重了对关节软骨的磨损,所以一定要控制自己的体重,才能有效的降低关节的磨损,延缓病情发展,避免恶化。
膝关节软骨退化是一种退行性的病变,一般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具体表现为肿胀、疼痛,甚至是关节变形。因为软骨没有再生能力,所以膝关节软骨的退化是不可逆的,平时一定要注重保养,避免给以后的生活带来不便。
F. 导致老年人膝盖疼的原因都有哪些该如何预防
很多朋友想让我写一篇关于老年人膝盖疼痛的文章,是什么原因,怎么预防,怎么处理?我觉得这个人一定是个有爱心的人!
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造成亿万老年人关节疼痛的罪魁祸首: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或称骨关节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为什么大部分老年人膝盖疼?怎么破解?
软骨的破坏是骨关节炎的根本原因
骨关节炎往往与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有关,但与患者年轻时的体重、膝关节是否受伤、某些特定职业(如职业运动员、长期在山区行走)等密切相关。女性骨关节炎的平均发病时间早于男性。
一般来说,人在45岁左右有一个增重的过程,尤其是女性,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为后期患骨关节炎埋下隐患。中青年人膝关节损伤也是老年关节退行性变的重要诱因之一。
另外,经常爬山、爬楼梯的中青年人,喜欢穿高跟鞋的中青年女性,以及膝关节重量大或内翻畸形的人,膝关节重量不均,老年时更容易得退行性骨关节炎。
所以,骨关节炎这种老年人的病,中青年人的病根已经种下了!
晚期骨关节炎的典型变化
很多人受伤后拍照,骨头没事,以为一切都好。事实上,膝骨关节炎与患者年轻时的关节损伤密切相关。但很多人误以为膝盖受伤后,只要片子里没有骨折,休息几天肿胀消退,又能走路,就没事了。众所周知,膝关节损伤往往伴随着韧带、半月板甚至软骨的直接损伤。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患者在膝关节韧带或半月板损伤10至15年后都会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其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易被忽视或漏诊,后期继发软骨退行性变不仅速度快而且范围广。许多患者在接近50岁时不得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
所以膝关节损伤一定要定期早期治疗!
有些朋友,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朋友,总希望能找到治愈膝盖关节炎的灵丹妙药。
美国骨科协会的骨关节炎治疗指南已经明确指出,药物或保健品一般对软骨修复没有帮助。
在我看来,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真正能治愈以软骨退变为特征的膝骨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各种软骨营养药物可能对正常软骨的维持有一定作用,但对受损、退变、缺损的软骨没有再生修复作用。
如何预防和治疗
因此,骨关节炎的预防主要依靠软骨保健品,从而减轻体重,避免关节负荷过大,避免关节损伤和复位。
我一直说,我们的膝关节应该算是机器的轮轴,不能用,也不能过度使用!太多容易损坏,不容易生锈!
所以建议散散步,好好游泳或者骑自行车,但是如果膝关节不舒服就不要逞强,马上休息。多训练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不宜做屈伸活动、登山、跑步、广场舞等。
在我看来,长期服用消炎止痛的药物不仅对病情不好,反而加重的更快!这种病,你用的多,穿的快,吃止痛药,就像偷钟一样,把疼痛能达到的减痛活动掩盖了,患者继续快速损伤膝关节,整体病情加重!
有的老人认为一边疼,吃药贴膏药就好了,但是移到了另一边!其实并不是这样。当疾病爆发时,疼痛侧的体重自然减少,无痛侧的负担增加,导致原有无痛侧的损伤加速。发作只是时间问题,然后你会在舞台上唱我,轮流变疼,越来越厉害!
人工关节形成新的关节摩擦面,完全避免了骨磨,缓解了关节僵硬。应该说是缓解晚期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最有效的方法。
药
老年人容易骨钙流失。要注意补钙和维生素辅助膝盖吸收。对于膝关节炎剧烈疼痛的患者,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改善膝关节炎润滑液异常的症状;也可以定期做关节腔抽吸,注射透明质酸钠,改善膝关节环境,缓解疼痛。
体重控制:膝盖承担了整个身体的大部分重量。体重越重,走路越吃力,膝盖越容易磨损或疼痛。因此,我们应该健康合理地饮食,多锻炼来控制体重。但也要注意,锻炼不能过度。比如散步、慢跑或者太极更适合老年人。不会对膝盖造成很大的伤害,还能让膝盖更加灵活。
以上是;为什么老年人经常膝盖疼,还有一些保养膝盖的方法,所以不要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就不在乎了。其实应该多做一些,更好的保护膝盖,防止老人陷入“根本原因”。
G. 70多岁的老年人身上关节疼痛,特别是手指关节疼痛是怎么回事啊
1、避免在潮湿处睡卧,不要汗出当风,不要在出汗后,即洗凉水浴或洗脚,以防风、湿、寒三邪气对膝关节的侵害。膝关节不过于劳累或负荷过重。
2、早期患者最关键的治疗是稳定关节,坚持做双则股四肌等收缩的静力训练,即取卧或坐姿,双下肢伸直,用力绷紧大腿前方肌肉群,持续10~20秒,放松5~10秒;重复20~30遍;每日4~5次。做三周有效。每日坚持0.5~1小时步行,自我按摩双腿。
3、关节肿胀、疼痛加重时应休息。避免深蹲、负重,上下楼梯等活动,同时请医生配合理疗和药物治疗。症状好转后停药,坚持以上训练为主。
跟据你说的情况,这是骨关节炎,不是风湿更不是类风湿。所以不会累及心脏。
骨关节炎的症状:主要是疼痛,初期轻微钝痛,并不严重,以后逐步加剧。活动多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好转。有的患者在静止或晨起时感到疼痛,稍微活动后减轻,称之为“休息痛”。如果活动过量时,音关节面摩擦也可产生疼痛。疼痛有时与天气变化、潮湿受凉等因素有关。多见于中老年人。
至于风湿和类风湿,你可以查下资料,这里就不多说了
骨质增生在医学上称为骨性关节炎又称肥大性关节炎或退化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机械应力分布失衡或负载过度引起软骨磨损所致。人的关节软骨每天都承受着各种活动引起的机械力,人到中年后肌肉功能逐渐减退,容易导致关节损伤,软骨破坏,引起骨性关节炎。所以骨性关节炎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见。有人报告在45岁以上中老年人中其发病率约为40—50%,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骨质增生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病变,主要累及手的近节和末节指间关节、脊柱和髋、膝、踝关节等,以关节疼痛、变性和活动受限为特点。关节活动尤其是负重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或缓解。有时在持物或做开瓶盖动作时出现手指关节疼痛,可能是由于手的骨性关节引起,行走后髋部疼痛,休息后减轻可能是髋关节骨性关节造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是上下楼梯时出现膝关节疼痛。步行一定距离后引起疼痛而跛行,可能是由于腰椎骨质增生导致腰椎管狭窄。
那么骨性关节炎应如何治疗?目前世界上多应用非甾体类(NSAIDS)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有双氯芬酸纳、布洛芬、消炎痛等。而全球处方量第一的非甾体药物是扶他林(双氯芬酸纳制剂),它通过对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的双重抑制作用,产生抗炎镇痛作用,并且对关节软骨无损伤,由于它较好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耐受性而被广泛应用。
骨质增生是一种全身性的病变,可累及许多部位并产生许多不同的症状和表现,因此,当出现问题时应及时求助于正规医院,以便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由于骨关节病的病因复杂,晚期治疗办法有限,因此提倡早期预防和治疗。
骨质增生、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是怎么回事?
骨质增生是骨骼的一种状态,表现为骨骼生长、发育及其完成功能的过程中,某些部分失去正常的形态,骨质增生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其各自的特点,如膝关节的骨质增生常被称为“骨刺”,可见关节内游离体和软骨增生;脊椎骨的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椎体的“唇样”改变,压迫神经,产生肢体感觉异常和运动异常。
骨关节炎也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变性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肥大性骨关节炎,均指一种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关节损害。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弹响、绞锁、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囊及韧带的韧化骨化、关节软骨的破坏以及关节部位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等现象。
骨质疏松是全身骨质减少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骨骼中基质的含量明显减少,而骨骼中矿物质(主要是钙、磷)的成分基本正常。也就是说,骨质疏松时,骨骼中蛋白质等有机类物质及水分的含量减少而钙、磷等矿物质含量相对保持在正常水平。由于骨基质在钙、磷等矿物质之间起支持和连接作用,所以如果骨基质减少,则矿物质之间的间隙就增大,表现为骨质疏松。随着骨质疏松的进展,骨骼中钙、磷等矿物质也会不断丢失及减少,从而造成骨骼中骨基质和矿物质都减少的现象。
骨质增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骨关节的致病因素不是单一的,胶原蛋白、蛋白多糖、软骨细胞、软骨、滑膜等的变化,均可影响其他成份,因此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发病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1)增龄:增龄是骨关节炎发病最强的危险因素。据尸检资料显示,从20岁开始约5%的人关节就有退行性改变,40岁时,几乎90%的负重关节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质增生改变。张乃铮教授等人对北京郊区2063名成人进行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6~30岁、31~40岁、 41~50岁、51~60岁、大于60岁年龄组有膝痛者中,骨赘阳性率分别为10.6%、14.8%、29 .1%、5 1.8%、78.5%,随年龄增长而阳性率增高。
(2)性别:从张乃铮教授等人的资料分析在50岁以前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高2倍,但50岁以后两性之间基本相等。
(3)职业:骨质增生与职业有关。长期反复使用某些关节,可引起这些关节患病率的增加。如铸造工的肘、肩关节,矿工的脊柱和膝关节,装卸工的膝踝关节,驾驶员的肩关节,修理工和纺织工的腕关节,芭蕾舞演员的跖趾关节,长期从事刺绣、打字、伏案工作者的颈椎关节,较长时间站位工作如纺织女工、营业员、迎宾小姐、仪仗队员的跟骨。以上这些部位因长期反复做某一个动作,使该关节经常受到磨损而引起骨质增生。1994年《风湿病年鉴》中指出,通过对年龄在50岁以上患有骨关节炎的109名男女病人与218名无骨关节炎的人相比较,发现每日蹲位或跪位超过30分钟或每日爬楼梯超过10层的人有明显的膝关节骨质增生高发病率。
(4)种族遗传因素:英国人发病率最高而西非人最低,白种人比黑种人发病率高;伴有Heber den结节的骨关节炎妇女,她们的母亲和姐妹患本病者分别为普通人群的2~3倍。并且骨关节炎病人的HLA-A1、HLA-B8 的检出率增高。
(5)体质因素:体重增加使本来已遭磨损的退化的关节再加上重荷,当然就更容易破坏,所以骨质增生多发生于负重较大的髋、膝、跟骨、腰椎等部位。另外由于关节疼痛,患者不自觉地限制了活动而使体重增加,相互影响又加重了关节病变。美国《今日关节炎》发表一份研究资料指出:通过跟踪观察30~46岁的1178名男性,发现超过标准体重20磅的人发生骨关节炎的可能性比正常体重者多3.5倍的机会。发生部位多是髋、膝关节。
(6)姿势不良:如长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势不良、枕头不合适者颈椎骨质增生的发病率特别高。这是由于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劳损,并由于颈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续紧张状态,久之这些肌肉发生静力性损伤,进而使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骨质增生。也与颈椎关节长期受力不均,使压力(应力)集中于关节内的某处造成应力过度而损伤关节。
(7)骨内静脉瘀滞及骨内高压:以骨内静脉瘀滞为特征的骨血流动力异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内高压,使动静脉压差缩小、营养血管的血流减少、营养障碍可引起骨小梁坏死,骨细胞坏死可能是诱发关节炎的原因之一。
患者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骨质增生?
在临床工作中常可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健康普查时发现腰椎、膝关节等部位有骨质增生就忧心忡忡,认为骨质增生是不治之症,可以引起瘫痪。实际上骨质增生患者一般不引起功能残废,有少数患者终身无症状,大多数患者症状局限于关节,表现为疼痛、变形、活动功能受限等一系列症状体征;只有极少患者因增生的骨质压迫神经和椎动脉会引起相应肢体的疼痛、感觉障碍和脑缺血症状;如果处理及时有效,这些症状都会得到控制。骨质增生患者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呢?
(1)骨质增生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人体随年龄的龀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