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1年的新政策,异地父母可以投靠南京儿媳吗
可以。
中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与父母间,而且也发生在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间,养子女与养父母间和继子女与履行了扶养教育义务的继父母之间。
(1)子女异地如何赡养老人扩展阅读: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所以完整的赡养义务包括物质供养,精神慰藉,生活照料3个方面。
一是,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的自有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二是,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三是,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赡养人不得因老年人的婚姻变化而消除。
四是,子女不仅要赡养父母,而且要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各方面给予扶助。当年老、体弱、病残时,更应妥善加以照顾,使他们在感情上得到慰藉,愉快地安度晚年。
如何追究子女不履行赡养父母的法律责任?
需要赡养的父母可以通过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处理赡养纠纷时,应当坚持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通过调解或者判决使子女依法履行赡养义务。对负有赡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情节恶劣构成遗弃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继子女。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是指老年人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一、子女。
我国《婚姻法》第21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实践中,以下与子女履行赡养义务有关的六个问题需要明确:
1、父母无力抚养幼年时的子女的,子女独立后应当履行赡养义务。
虽然《婚姻法》为父母子女间规定了互相扶养的对等的权利义务,但这并不是说这两个权利是必须“等价交换”的,子女不能将父母是否对其履行了抚养教育义务作为自己履行赡养父母义务的前提。因此,子女对老年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得以此为由而解除。
❷ 赡养方式有几种
赡养方式的确定,一方面应该有利于被赡养人的生活以及身心健康,但是另一方面也应该考虑赡养人的赡养能力。完整的赡养义务包括物质供养,精神慰藉,生活照料三个方面。
赡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子女将老人安置在家中,自己照料。
3、老人住在家中,有子女、保姆或社区服务者共同照料。
(2)子女异地如何赡养老人扩展阅读:
赡养人的义务具体表现为几个方面:
一是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的自有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二是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三是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赡养人不得因老年人的婚姻变化而消除。
四是子女不仅要赡养父母,而且要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各方面给予扶助。当年老、体弱、病残时,更应妥善加以照顾,使他们在感情上得到慰藉,愉快地安度晚年。
❸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对于老人的赡养问题该咋解决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并且年轻人远离家乡外出工作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这不得不让我们担心将来老人的赡养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老人与子女身居异地,子女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负担。若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要肩负四位老人的养老责任,那么都有哪些赡养老人的解决办法呢?首先,有一部分年轻人为了赡养老人选择留在家乡工作,这样即使自己组建了家庭也可以因为离得近方便照顾老人;其次,有一部分年轻人通过努力把父母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生活,这样不仅方便照顾父母,父母也可以帮自己照看小孩;最后,有一部分老人会选择去养老院养老,他们不愿给子女增添负担。
三、送父母去养老院养老
有一些老人为了不给子女增添负担会选择去养老院养老,甚至还自己准备了住养老院的钱。如果是老人主动提出想住养老院,子女也可以考虑考虑,但要慎重做出选择。毕竟现在养老院的资质参差不齐,千万不能让老人去养老院受委屈。比较周到、舒适的养老院收费也不低,对于经济能力也是一种考验。
你觉得独生子女赡养老人问题还能通过哪些方式来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