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家属的风险与困扰 - 新闻报道“老年痴呆症老人将别人打伤”的观察(2)
浙江省某养老机构内“养老院八旬痴呆老人殴打同院老人,并致其残疾”事件最终走上了法庭。法院判定熊姓老人和养老院都有责任,双方按照比例承担赔偿。养老院觉得自己很冤枉,打人的是熊姓老人,为什么养老院要担责任?杨姓老人一家更委屈,好好的住个养老院,落下了十级残疾。打人的熊姓老人自己反倒是很快忘记了这件事,反而是他的家属,非但要承担赔偿责任,更因为养老院和被打老人家的强烈反对,他们不得不从新寻找可以接纳老人的养老机构。
他家的遭遇并不是个案,从行业调查和媒体报道来看,在各类养护机构里生活的过程中,频发的各类伤害事件,不停的将已恢复了正常生活秩序的家庭和家人拖进现实。今天我们就主要谈谈住在养护机构中的老年痴呆症老人,主要会从哪些方面带给家庭和亲人的冲击和困扰。
一、法律风险
如熊姓老人的情况,当老年痴呆症老人在养护机构中因为带给他人和环境造成伤害后果时,由于老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他的法定监护人,也就是老人的子女亲属,就要为其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了。从责任的承担程度上说,相对于没有老年痴呆症,具有或部分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老人所造成的伤害赔偿后果,从一定程度上还受制于老人本身的赔偿支付能力来说,老年痴呆症老人所造成的后果,则和小朋友一样,由其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属全部承担。这往往让家属和亲人们猝不及防,甚至无力承担。
2018年,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华东某市一家养护机构发生的事:一位路易体氏老年痴呆症的奶奶,因为幻觉问题,导致其将同屋居住的一位老人从床上拖拽了下来,令其头部着地脑部受伤,成了植物人。巨额的治疗与赔偿,令家属和养老机构都陷入的困境。伤人奶奶的家属家境一般,实在无力支付,而养老机构也属于老旧、低收费机构,支付能力也有限。所以这件事“闹”了三年多,伴随着伤人奶奶唯一的儿子因为心肌梗塞猝然离世,暂时告一段落。虽然伤人的奶奶并不是主观要伤害人,但客观上,腔如这三年来受害人、受害人的家庭、养护机构,包括伤人奶奶的儿子,都经历了巨大的压力、折磨,乃至于心力交瘁。
二、生活困扰
笔者在2021年的夏天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位老先生和我们约好到爱卜圆粗知介护中山项目去咨询入住事宜。原本上午见面,但到了傍晚,老先生依然没有到。笔者以为是不是今天不来了,正准备下班的时候,老先生到了。一聊才知道,老先生的母亲在珠海的一家养护机构住了半年多了。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养老院几乎天天打电话给他,一会说影响别人休息了,一会说拿人东西,还掐其他老人了。总之老先生和养护机构都接近崩溃了。
老奶奶是阿尔茨海默型老年痴呆症的晚期,晨昏颠倒完全不认识人,白天昏昏欲睡,到了晚上就到处找人、喊人。身边的人都不认识了,看谁都是陌生人,总觉得别人要害她。
老先生说这段时间天天提心吊胆,看到养老院的电话心里就发毛,这半个月已经开始失眠,整天人都是懵的,今天迟到也是因为昏头昏脑的胰岛素打多了,结果刚开车出小区,就低血糖了,开着车冲上了公交站台,所幸没有伤到人。
老年痴呆症老人的家属与养护机构之间,往往有较多不满、不理解,这多数是因为老人在机构当中频发的异常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避免和正确的处理,使得养护机构和家属之间消磨互信、累积不满所导致的。而这一切,最终又会加到家属的头上,继而导致家属虽然把老人送去了养护机构,但实际上并不省心,也不省力,生活依然是混乱无序。
三、家庭重压
2019年,东莞型镇的一位额颞叶型老年痴呆症的爷爷,在入住养护机构不到十天的时候,因为骚扰护理人员,以及在公共场合出格的表现性行为,令到养护机构坚持要将老人退回其家中。老人的儿子和家人商量,实在不行就先接回来,没想到家庭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老人儿媳妇反对最强烈。这位女士跟我们说:家公性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多少年来,一家人吃着饭,自己就能掏出来,搞三搞四的。家公因为是额颞叶型的老年痴呆症,有性亢进的问题。一家人吃着饭,自己就能掏出来,搞三搞四的。全家人一开始的尴尬和惊慌用她的话说就像掉到粪坑里一样,她作为儿媳妇又是最尴尬的,也不好怎么说,毕竟也要照顾她丈夫的感受,她说最让我恶心的是,老人折腾完了,弄的衣服裤子的乱七八糟,还要他来收拾。原想着好不容易送出去了,这才刚过了不到一个月的正常日子,现在又要从新回到暗无天日的世界里。她说:“我都五十几岁的人了,好不好意思,丢人不丢人真的没所谓了。但我就是不能面对这件事了。
我们对此深度理解,很多的家庭的感受和这位儿媳妇是一样的,在经年累月的照料老人,与之朝夕相处的时候,并不会有太多什么特别的感觉。但一旦老人离开,家里人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之后,面对再次重新再回到从前,他们才真的觉得正常的日子多么珍贵,也真正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无法接受过去的生活了。
所以,我们走访和了解的情况是,当老年痴呆症老人在养护机构因为“搞事情”,面临被退回时,很少有家庭会欣然接受老人再次回到家中,并且面临老人有可能回到家中这件事的事情后,家属和亲人的不理解、不接纳、不面对,家庭内的矛盾和压力,都会增加很多。
老年痴呆症(脑萎缩、认知症、失智症、脑退化症、老年抑郁症、老年精神病、认知障碍、帕金森、额颞叶型、血管型、路易体型、阿尔茨海默型、亨廷顿型、阿尔兹海默型)老人被送到了养护机构,家庭和家属依然得不到放松,甚至风险更大、更困扰。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下一篇文章带大家来了解。
B. 失智老人走失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走失常见于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尤其是近期记忆明显的减退, 常常无法辨认时间、地点、人物,其定向力发生障碍,出现判断错误,迷失方向,发生走失现象。
走失事件的发生,不仅给老人造成身心伤害,也给家庭带来极大的压力和负担。老年人走失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老人走失发生的原因:
1.老年性痴呆:老年时期,由于躯体或脑部病变、中毒和情绪障碍等因素引起的,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智力衰退和行为、人格改变的,脑功能失调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2.因定向力障碍而导致走失,是老年性痴呆最突发的首发症状;
3.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走失最常见的原因
老人走失其他的危险因素:
1.头部或其他疾病直接对大脑造成损害,都可以导致认知的障碍而发生走失。如头颅外伤、脑肿瘤、铝中毒等直接对大脑神经造成损伤;吸烟、饮酒;精神疾病如老年精神分裂等也是老年人走失的危险因素之一;
2.对老年痴呆早期症状认识不足,特别是对“空巢”家庭的老人,缺乏预见性的安全管理措施;
3.生活环境的改变,对周围环境不熟悉,或外出时间较长,走得较远时,容易迷路而走失。
老人走失后处理措施:
当发现老人走失后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当班护理员立即报告带班长和院长;
2.院长立即组织知情人分析老人出走的可能去向,制定寻找路线;
3.院长亲自与家属取得联系,通报情况,结合家属提供的信息,扩大寻找范围;
4.迅速组织员工分成若干个小组,按分析线索分头寻找,并与院长随时保持联络;
5.必要时寻求派出所、街道或媒体的帮助。
老人走失找回后处理措施:
找回走失老人后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让老人卧床休息,减少消耗并对老人进行安抚工作;
2.立即通知家属,并向家属通报老人现状;
3.立即对身体做全面检查,注意有无外伤并实施对症处理,可设专人护理并做详细记录;
4.经检查如老人生命体征正常却无外伤,可给老人系一个热水澡,更换内、外衣并制作一份半流质营养餐请老人食用;
5.制定终结处理方案:
1)召开全员大会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分清责任;
2)制定防范措施,全员培训,杜绝事故再发生;
3)抚慰家属,协商合理解决方案。
老人走失预防管理措施:
1.入住管理:
1)了解有无走失史,严格签订入驻协议;
2)准确、动态的评估老人的认知能力;对老人进行详细的体检,并认真记录;
3)对老人做全面详细跟踪观察,有异常情况通报院长,并与家属联系,必要时签订补充协议;
4)详细登记托送人姓名、住址、电话;
5)不能留住时,应坚决劝退。
2.门卫管理:
1)门卫设施、设备完善、确保安全;
2)必须由专人管理,定岗、定人、定制度。岗位不空人、不离人;
3)建立健全门卫出入登记管理制度,并认真实施;
4)制定严格的老人外出制度,自理老人外出或非自理老人家属陪伴外出均应进行详细登记。
3.护理管理:
1)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失智老人异常变化;
2)对易走失老人,寻找原因,制定相应措施。如环境改变、思念亲人等;
3)营造良好的、舒适、温馨、安全的居住环境,组织老人感兴趣的活动,使老人安心休养;
4)经常与家属沟通,通报老人生活及精神状况等信息;
5)易走失老人不能单独外出;
6)加强老人间的沟通与交流;
7)给老人安排适当的活动、治疗作业、智力康复和自理能力等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8)在老人房间门口做特殊、容易记忆的标识,利于老人的辨认。带着老人反复熟悉周围的环境,强化记忆;
9)易走失老人可佩带联系卡片或爱心手环,注明老人姓名、居住地、联系方式等,便于走势时接受他人的救助,安全返回。
4.员工管理:
1)加强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老人得到良好的照料;
2)加强巡视,让爱游走的老人总是在自已的工作视线范围内;
3)提高护理技巧,制定完整的易走失老人的管理办法;
4)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关心、参与和管理。
C. 老人醒醒脑 勤按4大穴道防失智
忘东忘西,甚至还把家人的名字叫错?小心是失智症的警讯!中医师指出,当患者出现初期失智症症状时,中医会以针灸加上内服中药治疗,但患者自己在家也要注意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多 *** 头部穴道,有助于活化脑部、醒脑,并维持脑部功能。
忘东忘西、甚至还把家人的名字叫错?小心是失智症的警讯!
北市联合医院林森中医院瞎液吵区中医师磨侍吴建东表示,其实头部的穴道非常多,初期失智症患者,甚至是老人家要预防失智症,都可以多 *** 头部,基本原则就是前、后、左、右都轻按、轻揉,医师也提供4个常见穴道,建议年长者经常按,看电视时也可以随手揉一揉穴道,维持脑部活力,使记忆清晰。
医师建议4穴道
1.百会穴:位置在头顶,是许多经脉交会处,埋脊可改善精神不佳、头晕脑胀等症。
2.四神聪穴:位置在百会穴的前、后、左、右2到3公分处,可帮助提神醒脑,改善失眠、健忘、晕眩等症。
四神聪穴位在百会穴的前、后、左、右2到3公分处。
3.太阳穴:位置在眉梢后凹陷处,可提神、消除疲劳、改善偏头痛等症。
太阳穴位在眉梢后凹陷处。
4.风池穴:位置在头部后方,发际凹陷处下方,可醒脑明目,改善头痛、眼睛疲劳等症。
风池穴位在头部后方,发际凹陷处下方。
【医师小叮咛】:
*** 穴道时,建议以指腹轻轻按压,也可稍微揉一揉, *** 脑部活络,时间不用太长,但一天内不限定可 *** 几次,想到的时候随手都能做,而除了按穴道醒脑,平时也要注意饮食摄取,多食用蔬果及全谷类,并维持运动习惯,才能真正预防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