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年静脉血栓症发病原因
老年静脉血栓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血流缓慢、凝血机制亢进和静脉内膜变化。
1. 血流缓慢 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卧床时间长,导致静脉回流的肌肉弹力作用减弱。 心脏功能下降,心搏出量减少,体循环淤血,进一步加重血流缓慢。 腹部肿瘤发生率增加,平卧时压迫静脉,阻碍静脉血回流。 静脉曲张症发病率高,静脉迂曲扩张,静脉瓣及交通支受损,造成下肢静脉血流淤滞。
2. 凝血机制亢进 老年人血液凝固性增高,纤维蛋白原活性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减低,血小板聚集力增加。 病理情况下,如骨折、外伤、手术等导致凝血活酶进入血液循环,促进血栓形成。 红细胞增多症、脱水、血浆蛋白异常等导致血液浓缩,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恶性肿瘤及白血病等疾病促使血小板破坏释放凝血因子,也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3. 静脉内膜变化 静脉老化表现为内膜粗糙,静脉瓣萎缩,易于在瓣膜下方静脉窦处发生血小板黏附,形成血栓。 静脉起搏导管和电极的使用可能导致静脉内膜损伤,从而促进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