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老年人 > 老人有病时如何孝顺

老人有病时如何孝顺

发布时间:2025-08-05 19:10:46

1. 老人病了,子女应该怎么照顾才好

我们有伺候过老人的经历,但是可以感受到这种感觉,应该非常的难。除了占用大量的时间,还有浪费人很多的精力,也不是说谁能够坚持就能坚持的。


朋友的老父亲将近10年靠的是鼻饲,浑身皮包骨。可是就算这样,还是想活着。刚开始生活不能自理时,老爷子跟两个孩子还有医生说:你们研究研究,给我多花点儿钱。用点儿好药,救救我。开始的时候,朋友和弟弟两家轮流照顾老爷子。

一家住三个月,后来太累就变成一家一个月。朋友老公,还有她弟弟媳妇,只是偶尔帮把手,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言不语躲在一边。家里有这样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都说百善孝为先,可是久病床前无孝子,也不是没有道理。朋友要是哪天出门办点事儿,一天不回家,家里就臭气熏天。

有一回,朋友发烧在卫生所打吊瓶。只一上午时间,老爷子就拉的哪儿都是。朋友老公在家戴着口罩,开着窗户玩手机。她看到老公那个样子,就夺过手机摔在地上,两个人吵得很凶。她老公说,你自己爱怎么孝顺就怎么孝顺,我也不参与,但你不能在我身上耍脾气。每当一个月快要结束的时候,朋友就觉得很放松。可是每当要接回老爷子时,就会打怵。有时候弟弟和弟媳闹矛盾,弟弟也会提前把老父亲送过来。前几年朋友为了照看孙女,她鼓足勇气和弟弟商量,想把老爹送去养老院。没想到弟弟拍手赞成,说早就应该送到养老院了,那里有护工更专业。自从去了养老院,朋友脸上才有了一点笑容。她经常去看老爹,只是不用天天陪在身边伺候,轻松了很多。可是老爷子动不动就不行了,每次却又能抢救过来。

2. 母亲病逝女儿应该怎样戴孝,戴孝有什么讲究的吗

披麻戴孝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孝道也是一种礼仪习俗,虽然现在国家规定丧葬应该简化,但是在不少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丧葬习俗。丧葬在古代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说在古代白事的规模不一定比喜事的规模小,甚至更大更隆重,以显示死者为大,表示对死者的尊重。

母亲病逝女儿应该怎样戴孝

按照传统习俗老人去世,后人都得为老人守孝到满“五七”,也就是35天,五七以后就可以不戴孝了,还有的要到周年才停止戴孝。如今的人都没有这个做法了,但是戴孝一般就是上山以后就停止,青纱、白纱随着送上山也烧掉了。其实这个并不重要,只要在生时对得起母亲,孝顺母亲,母亲去世以后,你不会有太多的遗憾和后悔的。

母亲去世,作为女儿戴孝应该:父亲如果健在,右侧短一寸;父亲如果之前也去世了,则右侧短二寸。

戴孝布按照男左女右:父亲去世,孝布左侧短一寸;母亲去世,右侧短一寸。如果父母都去世了,孝布则短二寸。父亲后去世,左侧短二寸;母亲后去世,右侧短二寸。不能带齐孝,即孝布不能一齐,防止犯重丧。

3. 有一种孝顺是父母老了衣食无忧,父母病了却不医不照顾

文/梅来

01.

不敢病不能病,满堂的儿女有多少是真正孝顺的?

从四川回来,便去老屋探望老公八十岁的继父。我提着二条烟一些零食开上一个多小时的车,大山深深处便是爹爹的家。

偏僻的小屋紧闭,老人不知道去向。我顶着寒风在外等了二个小时,中饭时分,老人才蹒跚着走回来,说是去别人家烤火了。

我递给他几千元钱时再三叮嘱:爹爹,千万要注意身体,没事呆在家莫到处跑,摔倒了真没人来服侍你。

老人有些哽咽:放心,我算了命,死得很干脆,不会生病卧床的。

婆婆死后,爹爹便搬回到自己的村子住。老公几兄弟每人每年三千元给他养老,加上一年一千多元的养老金,在农村倒是可以生存。

我们五兄妹最担忧的是爹爹以后生病了怎么办,大家都在外地做生意,谁会来服侍照顾他。

爹爹也知道他不能生病,卧床了会很凄凉,因而他自己十分注意身体。有几次与我娘家父亲聊天时说:我与你不同,你的儿女在身边,生病了有人照顾。我只有自己照顾自己,把身体保重好。


02.

一父养十子,十子难养一父。儿女病了,父母会举债的医治。反之,父母病了,儿女会出大钱医治么?

我们厂里有个五十多岁的员工,是家中独子,母亲死得早,父亲把他拉扯大。帮他娶老婆,带大二个孩子,让他们夫妻两出外安心打工,七十多岁了还在田地辛苦劳作,帮儿子省钱省力。

那年十月他父亲不小心摔倒了,本来家庭经济不好,再加上老婆反对,没把父亲送医院医治,在家弄些廉价的草药吃。

他自己在厂里上班挣钱,让老婆在家服侍。老婆又是一个泼辣强硬的女人,一直对公公不满。如今公公卧床,自是没多少细心去照顾。有一餐没一餐的送些茶饭,老人拉的屎尿从不去打理,臭气熏天。病痛加上饥渴,老人呼天唤地,哀嚎声反而引来媳妇的顿顿恶骂。

拖拖拉拉的到了年底,廉价的草药都不再给父亲吃了,老人瘦骨如材,气息奄奄。 他的言谈中希望父亲死在年前,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我奇怪的问,若是你爸年前不死,怎么办?

他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那我就要想点办法了。

听得我毛骨悚然,那可是他的父亲呀!怎么下得了手。

因为我知道他想点办法是什么,许多老人久病卧床,不死不活奄奄一息时,儿女们有的不忍心让父母受苦,帮他们解脱;有的纯粹是不孝,不愿服侍。便会喂几杯烈酒给父母吃,这样久病体弱的老人便会醉死去。

03.

久病无孝子,卧病见真心。孝亲不止只在吃穿,孝亲是不让亲生气,爱亲敬亲才是孝乃全。

如今的 社会 ,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再为生存担忧。父母身体 健康 ,生活自理,儿女们都会做到日常生活中的照顾,不会让父母冻着饿着。平时给些小钱,买些衣服鞋子,提些烟酒吃食来孝顺。这些属于锦上添花的孝顺人人皆可为,雪中送炭的孝道儿女能否坚持到底?

父母生大病了,有多少儿女会去给他们倾囊医治?是不是私心的打着小算盘:爸妈年龄大了,活不了几年,这病没必要花大钱医治。

又有多少儿女在父母久病时会细心照顾?是不是私下的抱怨:怎么还不死,早点死算了,省得折磨我们。

孝顺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感激、感动、感恩,是真心实意的对待。

孝顺不是付出生命的代价来换取的才叫孝顺,孝顺不是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故事。

孝顺是每个普通平凡人都可以支配思想,摸着良心做到的简单事。

我是梅来一夏,更多的 情感 故事,更多的爱恨情仇,请听我一一道来。

4. 岳母的身体不好,平时怎么孝顺她好一些呢

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一种说法是:一个女婿半个儿。也就是说,要把岳父岳母当成自己的父母就行了。但是,真的能和自己父母相处的一样吗?当然是有不一样的地方,那么,婚后,怎么和岳父岳母相处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当然了,有些不怎么开明的岳父岳母也许会对你指手画脚的,或者你和妻子发生矛盾时,无论谁对谁错,先怼你一顿再说。这个时候别生气,也别当一回事。他们说他们的,你做你的就行了。

这是我的看法和建议,结婚后,就这样和自己的岳父、岳母相处,家和万事兴,你认同吗?

5. 对待老人应该如何才叫孝

孝的定义是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引申转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孝”字解析:甲骨文字形很形象地表达了内涵!

汉字“孝”的字形非常简单,上面一个“耂”,下面一个“子”。而这个字的甲骨文更形象,仔细看下图:像不像一个孩子在搀扶着老人在走路的样子?也可以这么理解:老人在上面,孩子在下面。表示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在上面呵护着,而当父母年老后,儿子要在下面背着老人。一个人上有老,下有小,对上理应要做到自己的孝道,这就是孝。

“孝”字甲骨文很形象

老人呵护孩子

晚辈搀扶老人

中华文明5000年的传承离不开这个“孝”字,通过对孝字的分析可以看到它的内涵。所以说,中国的汉字结构组合是有它的道理的。这个字的本意是要我们尽心尽力来奉养自己的父母。同时引申为后辈在尊者去世后也要按一定的风俗习惯来行使自己的孝道。

视频
知心姐姐卢勤教你-如何培养孝笑儿女
家长必读
¥99
¥198
购买

孝,何止一个字这么简单?

以“孝”为偏旁的汉字举例:教、哮。

由于汉字“孝”在古代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所以也有很多汉字都是以它为偏旁部首来组成的。比如汉字“教”:左边一个孝,右边一个攵(文)。意思是说把孝道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下来,就是教育的教。再比如,咆哮的哮:左边一个口、右边一个孝,一个人对着老人和孩子进行大声喊叫,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汉字“教”和“哮”

关于“孝”字的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

关于“孝”字,狭义的理解是对于父母的尽心奉养、尊敬。而广义的孝,我们古代讲六孝,那什么是六孝?《左传》中讲:“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意思就是:作为君主要对百姓仁义,作为臣子,要做到自己的本分,作为父亲要对孩子慈爱,作为儿子要懂得孝顺自己的父母,作为兄长要爱戴自己的弟妹,作为弟妹要敬重自己的兄长。

孝敬父母,中华美德

幸福的老人

“孝”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承。

为什么说“孝”是我们中华的美德,是一代代传承的文化?《孝经》里面讲:“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意思就是:从古代君王到普通百姓,每个人都有尽孝的义务,而尽孝的境界是没有止境的。而《礼记》中记载: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这里的“畜”不是动物,而是指赡养的含义。大致意思就是要侍奉和赡养自己的父母,顺从父母,而不做有悖伦理的事情。

6. 如果你父母有病你又是个下肢残疾人 你会想早点离开他们 还是守在他们身边

百善孝为先,一个不孝顺的人,就永远和善良无缘。连自己的父母都容不下,对别人就更加看不顺眼,感觉是眼睛里有“沙子”,或者是得了红眼病。
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是一个孝子,他认为孝顺有“三种境界”:一是养长辈的身,保障长辈吃穿不愁;二是养长辈的心,让长辈心情愉悦;三是养长辈的志,让长辈活得有意义。真正孝顺的人,“三种境界”都能够做到,越孝顺福报越多。
1、养长辈的身,保障长辈吃穿不愁。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人身体健康,活着就是幸福,要是病怏怏的活着,其实是痛苦。作为父母,多半是年事已高,健康的身体更加重要,需要儿女关心。
很多父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希望留一点钱,给儿女,帮助儿女创业。但越是这样,父母越是扛着病痛过日子,导致病痛加重。孝顺父母的儿女,会常常带着父母去体检,提前防范病痛。要知道,身上无病,比你给再多的钱都好。

当然,健康的身体,需要起码的生活保障,衣食无忧才会活得踏实。很多年轻人,不仅自己不劳动,还当了啃老族,拿着父母的钱过日子,这样的不孝,令人痛心。
2、养长辈的心,让长辈心情愉悦。
人这一辈子,真正希望你过得好的人,没有几个,除了父母,也许你都找不到贴心人了。不管你走多远,父母在地方,才是最温暖的家,当你很累的时候,和父母聊天,心情总是会慢慢好起来。
其实作为儿女,也要学会牵挂父母,在外混得如何,都没有关系,常常告诉父母自己的行踪,让父母放心;经常问候父母,了解父母的想法,让父母宽心;自己努力工作,走正道,还有钱寄回家,父母感觉舒心。做到了这几点,就是养好了父母的心,大家都开心。
有钱过好日子,没钱过好心情。父母老了,还是为你担忧,那也是不孝顺。看看那些败家子,不学好,父母心好痛,怎么可以安度晚年。其实,不学好的人,越不孝顺,越没有福气,等父母不管你了,就只能流落街头,还可能要晚景凄凉。
3、养长辈的志,让长辈活得有意义。
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真正变老,不是因为年纪大了,而是失去了理想,过得越来越孤单,没有了人生的乐趣,和时代脱节了。
人老了,如果无所事事,就会变得颓废,就是坐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耷拉着头,灰头土脸的,六十岁的人,都会被认为是九十岁的人。那些有爱好的人,趁着自己可以走动,去看看风景,到公园散心,参加公益活动,帮助更多需要的人。忙忙碌碌的日子,会让一个老人,也找到人生的意义,真正把日子过成“夕阳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千万不要让父母碌碌无为活下去,而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培养他们的兴趣,多鼓励他们,还可以教会他们一些新知识。比方说,教会他们用微信,用各种唱歌软件等。
“爱人者,人恒爱之”,真正孝顺的人,对父母孝顺,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也一视同仁,用行动去爱护长辈。同时,他也会得到长辈的爱,长辈总会把最好的财富都留给他,为他添加福气。

阅读全文

与老人有病时如何孝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运动小标兵父母怎么感言 浏览:471
外地人在北京社保退休待遇 浏览:395
老工人老年痴呆可以办残疾证吗 浏览:666
单位体检女性都有哪些项目 浏览:594
在韩国养老院上班一个月挣多少钱 浏览:78
老年人的脚弓下塌是什么原因 浏览:697
养老金中断补交 浏览:237
鹿晗的父母干什么的 浏览:694
南宁市敬老院招聘信息 浏览:443
重阳节校长对退休教师发言稿 浏览:598
人老了养老能指望哪个部门 浏览:353
临时工没交社保怎么退休 浏览:704
老人有病时如何孝顺 浏览:54
没父母的孩子是什么性格 浏览:924
老年人夜间突然死亡 浏览:699
百度上讲的养生保养有多少真实的 浏览:825
为什么春节养老金不够 浏览:297
孝顺的作文高中 浏览:566
绝经期女人如何养生 浏览:595
退休人员开办公司怎么交社保 浏览: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