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老人的压差那么大这样的血压如何控制
测量血压时,一般会有一高一低两个值,高的我们叫做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心脏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时血管壁所承受的最大压力,低的叫做舒张压,是指血液回流心脏时,血管壁收到的最小压力值,这两个值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通常说来,高压和低压的差值一般保持在20~60之间。
很多老年朋友,特别是有高血压问题的老年朋友,都有压差大,高压和低压差值超过60甚至更多的情况,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甚至会出现高压170,低压60这样的压差超过100的情况出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就来和大家简单的探讨一下。
老年人为什么会出现压差大的问题? 多数情况下,老年人出现压差大的问题,多数是由于动脉血管的逐步硬化所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衰老,再加上一些慢病因素的影响,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等问题,都会影响血管的内皮细胞 健康 ,促进血管的进一步衰老硬化,血管失去弹性,回弹功能减弱,血压的舒张压往往就会偏低,而如果本身有高血压的问题,收缩压则会较高,因此有很多老年性高血压的朋友,出现这样的状况—— 血压高压偏高,而低压不高,出现压差大于60甚至更多的情况 。多数情况下,这种压差大的问题,一方面反映了血管硬化的程度较严重,另一方面也与身体的衰老程度有很大关系。
除了动脉硬化问题之外,对于压差大的老年朋友,还有一种情况值得考虑,那就是因为身体衰老,或者长期高血压影响,心脏的主动脉瓣出现钙化或退化,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症状时,往往也会出现舒张压降低情况,这种情况通常在舒张期可以听到心脏杂音,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可以确认是否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问题。
老年人压差大,高压偏高,低压不高,应该如何控制? 对于这样的问题,确实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对于老年朋友,压差大的问题,当然主要的血压控制应该集中在高压上,比如说出现血压160/80的情况,那么把高压降下来,而低压尽量的不要降得的太低,是最好的办法,因此,这个时候,应该更加的注意控制用药,把血压控制到140/70,要比把血压控制到130/60要好的多,舒张压降得过低,会影响身体的肾脏等多个器官的血液灌注,对于身体的损害和造成疾病的风险是很大的。
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很多时候会出现压差进一步加大的问题,比如我们谈到的高压170,低压60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控制血压呢?首先,要适度的把高压再降一降,但是千万不要再去卡140以下这个标准值了,如果能保证低压保持在60左右,把高压降到150以下,就是很好了,如果实在不行,身体又耐受,把高压控制在160以下也是可以的。尽量的不要把舒张压降到60以下,这样会带来更多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和靶向器官损害风险。
这种情况的降压药物如何选择呢?对于没有心动过速,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等问题的老年高血压朋友,如果存在压差大的问题,地平类药物是很好的选择,这类药物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的同时,对于延缓动脉硬化还有一定的作用,对于需要联合用药的朋友,地平类+普利类药物,地平类+沙坦类药物,地平类+洛尔类药物,也都是可以选择的药物组合,具体用药,对于某些难治性的高血压,还可以合用利尿剂来增强降压效果,具体的用药,还要根据具体的个体情况,身体的禁忌症等,个性化的进行选择。对于压差大的这种情况,降压把握好这样的原则,控制好高压,也要保证低压不要过低,就可以了。
你好,我是知心蓝医生。 高血压是常见病,尤其在老年人当中,而且老年高血压有它自身的特点。压差也就是脉压差,指的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正常脉压差在40毫米汞柱左右,一般在20~60毫米汞柱之间。脉压差超过60毫米汞柱,称之为脉压差增大,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当中尤为常见。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老年人脉压差增大?老年高血压还有哪些特点?如何治疗这种脉压差增大的高血压? 为何老年人脉压差增大?
前面提到过脉压差的数值等于收缩压减去舒张压,且想要知道为什么脉压差会增大,就要知道收缩压和舒张压是怎么形成的,以及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特点。
老年高血压还有哪些特点?由于老年人特殊的血管条件、神经内分泌等,决定了老年高血压具有它的特殊之处,除了脉压差增大,还包括以下特点。
脉压差增大的高血压治疗老年高血压特点不一样,当然在治疗策略上也是有差别的。
总结,脉压差增大是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特点之一,其他特点还包括血压波动大、昼夜节律异常、白大衣高血压多等,原因在于老年人动脉硬化以及神经、内分泌等特点,血管调节性差。针对这样的血压特点,治疗的策略也不同,150/390可作为药物启动的节点,降压不得太快、幅度太大。注重药物的种类选择、剂量选择,密切监测血压,关注收缩压的同时,同时关注舒张压,尤其是舒张压低于60mmHg患者的舒张压。
压差医学上叫脉压差,是高压与低压之间的差值,老人家的血压特点常常表现为 “高压高,低压低,脉压差变大”的现象。 为什会这样,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测过血压,目前最常用的是电子血压计,测完后会出现下面数据。
血压计界面出现3个数值,其中第1行“124”是高压,第二行“74”是低压,第三行“64”是脉博,那么“脉差”在哪里?脉压差并没有显示在血压计上,是需要我们计算,脉压差=高压-低压,上图测的血压脉压差即为124-74=50mmHg,测量的血压和脉压差都在正常范围内。
脉压差多少比较合适呢?这在医学上并无明确说法,一般来说, 健康 成人的脉压差一般在30~60mmHg之间。但大家可能发现,年轻的高血压病人,脉压差往往偏小,可能只相差15mmHg左右,而患高血压的老人家,脉压差通常很大,甚至可以在100mmHg以上,常常表现为 “高压高,低压低,脉压差变大”的现象。
我们血压的硬件是心血管系统,心脏像发动机,遍布全身的血管系统像水管网络,心脏收缩时,血液由心脏泵出,流向各级水管,将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送到组织细胞,带走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心脏收缩完成后心肌放松即所谓舒张,血液回流至心脏。这两个动作叫一个心动周期,心脏就这样周而复始工作,直到生命终止那一刻。了解这个原理,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血压。
高压 就是当心脏收缩,将血液泵向血管时,冲击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医学上叫“ 收缩压” 。在这个过程中,正常的血管壁是柔软富有弹性的,对血液的冲击发生一定的舒张来缓冲,保持血压不会太高。
低压 就是当心脏舒张时,血液回流至心脏时血管壁的压力,医学上叫“ 舒张压” 。正常情况下,血液撤退,血管壁会收缩回弹,保持血压不会太低。
自来水管时间久了会老化,人的血管也一样,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大动脉硬化逐年增加,会表现为高压逐年升高的趋势,而低压则逐步下降趋势。
因为大动脉硬化,血管壁弹性下降,血管壁不能随着血流冲击发生相应的舒张或者舒张程度不够,而在血液回流心脏时不能收缩回弹,或者回弹不够,导致的后果就是 高压很高,低压很低,脉压差变大。
对老人而言,除了血管硬化导致脉压差变大以外,还与脏器退行性病变、压力感受器退化等等有关。
首先我们要明白,现在高血压病友高压超标或低压超标所导致的心血管风险是相当的,如果高压和低压同时升高,心血管风险是单项高的2倍。所以不管高压高还是低压高,或者两者都高,都是需要将血压降至达标标准。
年轻人和老人降压的达标要求是不一样的。高血压诊治指南建议老年人的 降压目标是150/90mmHg,不强求在140/90mmHg以下,而且不要低于130/60mmHg,特别强调低压不要低于60mmHg, 避免低压过低,压力不够,导致心脏冠脉灌注量不足,心肌缺血,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等急性心血管疾病。
目前的降压药有很多种,针对不同降压的环节,医生会根据病人血压情况,有无高血脂、高血糖、有无高血压肾病等情况给出用药的建议。除了遵医嘱按时按量吃药以外,老年人降压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要有强度。要求每日运动坚持最好达到30分钟,要出汗,要感觉有点累,要觉得呼吸心跳加速,但还能自如说话,这种强度也叫中等运动强度。
第二,要长期坚持。必须长期坚持,每周需要5~7天。
但老人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对于老年高血压病的患者,常有收缩压高而舒张压低,脉压差增大的现象,且年龄越大这种情况越明显,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所谓脉压差,是指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血压数值差,比如一个150/80mmHg的血压,脉压差就是150-80=70mmHg。正常人的脉压差一般是20~60mmHg左右,如果脉压差>60mmHg属于脉压差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