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为老年人进行心里护理
老了,怕被人遗弃,怕被人讨厌,怕自己时日不多。
从上述角度去做工作:
1、多和老人聊天,并从中获得知识、经验,让老人感觉到自己老有所为,不是废物,不会被遗弃;
2、适当地和老人多些肢体接触,捶捶背、揉揉肩、搂搂抱抱、抚摸抚摸等等,会让老人感觉到自己受人欢迎,不被人讨厌;
3、说法的声音大些,但是声调要柔和,语气要轻柔,让老人能听清楚,就不会觉得别人都在窃窃私语;
4、对老人的寿命疑虑,可以多找些老寿星、百岁老人的话题去聊,改变老人时日不多的想法,让他觉得未来还很长,还有二三十年。
通过上述做法,慢慢就会缓和老年人的多疑、冲动情绪,建立起来愉快、健康的心理。
2. 如何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
网上流传着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位老教授招待客人,饭毕,教授将碗筷收到水池,走到老母亲耳边对她说:“妈,洗碗咯。”
只见老太太一改餐桌上的萎靡,精神焕发地走到水池边,慢腾腾地洗起碗来,花了半个小时才洗完。搀母亲回房后,教授自己又把碗重洗了一遍。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法考究,但是从老年人心理层面来分析,孝敬老人,除了衣食住行的照顾外,还需要给他们一个机会实现自我。教授让母亲刷碗的行为,并非为了自己偷懒,故意增加老人的家务负担,而是帮助老人找到自我认同感,帮助他们在适当的“付出”中找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老年人心理问题】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在如此庞大的老龄人口基数压力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亟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目前老年人面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
身体衰老和疾病:
随着年龄增大,人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体力和记忆力都会逐步下降。这种变化会使老年人有不舒服的感受,并且伴随着身体的不适,可能会心生恐惧,甚至诱发其它疾病的发生。年老体迈以后,老年人活动能力变弱,导致活动范围变小,交际圈变小。
2
精神心理创伤:
老年人年龄越来越大,可能会面临各种变故,如老伴、老友去世,身体衰老、健康状态每况愈下,从工作岗位上退居二线,心理难免会有失落感等。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影响,有些老年人甚至陷入痛苦和悲伤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将有损健康。
3
心理孤独寂寞:
许多老年人退休后在家休闲养老,没有了原来的忙碌工作,心理会感到孤独空虚。而儿女们也因为各自的工作,无法满足父母的陪伴需要。
4
各种环境的变化:
最多见的是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包括生活住宿环境的变化。老年人对此往往不易适应,从而加速了衰老过程。
【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理应拥有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晚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身心健康应当受到每个家庭的关注,受到各个基层单位的关注,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如何保障老年人心理健康,给您以下几点建议:
(一)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事实证明大多数长寿者心胸开阔,乐观豁达,有广泛的业余爱好,如垂钓、种花、养鸟、听音乐、跳舞、绘画、棋类等,这些都是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理想项目。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长寿老人往往都性格开朗,处事热情,善解人意,他们与世无争,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对现状很满足。老年人应端正心态,接受现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对生活抱有积极态度,自己关心自己,宽慰自己,设法保持心理平衡。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二)发挥机构的作用,提供心理咨询支持服务。
养老机构中应当开设心理健康咨询服务项目,及时帮助解决问题,老人们来到这里有说有笑,诉苦解愁,互相安慰,互相劝解,排解了苦闷和烦恼,心理咨询室可以作为了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医院”。要配备相关专业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为老年人做好心理支持服务。
(三)创造良好条件,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会参与机会。
社会、家庭应积极创造条件让老年人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多与外界交往,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参与社会活动主要在于自我调适,要善于调适情绪,使自己保持良好心态。老年人仍要有追求的目标,老有所为,体现人生价值。
(四)调动积极因素,发挥老同志互助精神。
老同志们之间有共同语言,比较容易沟通,用现身经历互相劝说,效果更为显著,特别对帮助空巢老人更有效。养老机构要充分调动宾客的积极性,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促进友谊和团结。一方面,使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使帮助他人的人,实现自身价值,得到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
(五)家庭作用,处理好老人与子女的关系。
子女和晚辈应重视精神赡养,让老人感受到天伦之乐。老年人不必过多干涉子女的生活习惯,免得伤了和气,要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使得家庭人际关系协调、和睦。在生活当中,子女应该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尤其是退休的老年人,自己也应该注意及时调整不良的心理情绪。对于老年人的黄昏恋,做好情绪疏导工作。
【日本“上错菜餐厅”】
日本东京有一家“上错菜餐厅”。他们请来6位患有认知症的老奶奶来当服务员。认知障碍会带来记忆丧失,思考能力下降的症状,所以客人点完菜要确认好几次才行,而且老奶奶服务员们还是会经常上错菜。但是客人都非常有耐心,就算上错了菜也不会抱怨,反而在点餐时还有点小期待自己的菜被弄错。
这是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包容和努力,为了帮助她们能够正常回归社会、找到自我价值和认同感所做出来的努力与改变。
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出发点首先应该是关爱老年人,一切以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为前提。随着年龄的增大,健康状况的下降,老年人的自尊心变强、自信心减退,更需要通过有价值的“工作”来平衡自己的心理状态,如何帮助老人实现自我价值,找到精神寄托,保持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健康。
3. 如何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以下几个方式:一、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消极心理状态,而使他精神饱满,充满生气,适合老年人的一些体育活动包括:体操、散步、羽毛球、太极拳、气功等等锻炼应当是因人而异,老年人应当选择适合自身的一些运动方式,并且有持之以恒,每天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二、正确对待生理、生化现象。就说老年人的抵抗力、免疫通常是比较弱的容易感染流行疾病,也容易的受到慢性疾病的侵袭,而因此老年人应该适当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关注身体健康状况,有病及时就医,并学会以坦然的心态面对疾病的时候,患病时候保持乐观的态度,这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延缓病情恶化。
三、避免生活失去目标。让人可以选择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多和朋友相处,加强同外界的接触,找到精神和感情上的寄托,这样就会不让生活觉得空虚,并消除寂寞、孤单和焦虑,有利于推迟衰老延年益寿。
4. 关爱老人的技巧 如何关爱老年人
1.要多陪老人聊天,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需要。2.要多陪老人散步、做运动。3.要多陪老人说话,多倾听他们的声音。”4.要多陪老年人做些他们喜欢的事情。”5.要多给老人买些礼物,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怀。”6.要多给老人做些好吃的,多陪老人吃饭。”7.要多给老人拍照,多和老人合影。”8.要经常带老人去医院做体检。”9.要经常和他们聊天,让老人知道你的心里有他们。”
5. 如何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随着身体生理上的变化,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会在思想上、情绪上还有生活习惯等方面不能很快适应,往往会产生许多的心理精神障碍,进而影响身体健康。那么关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就成了很重要很必要的大事了。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3、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只要老人身体允许,带老人多参加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与社会与他人交往多了,产生良好的互动,老人就不会有孤独感和寂寞,就会对生活产生极大的热情和信心,实现老有所乐。
6. 怎么走进老人的内心世界
其实老人要的很简单,就是能陪她聊聊天说说话,他们就会很开心很知足的,人越活越老,但是心灵越活越小,对待老人们你就当个孩子一样哄着他,说点好听的,撒撒娇,其实就是陪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有时间就要多陪陪家人,个人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