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老年人 > 老人走路脚疼怎么回事

老人走路脚疼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3-09-11 08:21:57

老年人为什么走走路,脚底会很疼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很多肌能都在下降,特别是钙质流失很快,经常会腿抽筋或腿痛,很多老年都有骨质疏松症,脚弓也会下沉,走路会脚痛。这是客观规律,谁也改变不了,只有自己多注意保暖。

② 老年人经常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怎么治呢

老年人足跟痛的常见原因有:
1、跟骨骨刺:一般在早晨起床刚下地走动时疼痛较重,走一会儿痛疼反而减轻,起劳累后疼痛又会加重,有时在足跟中央有一个压痛点,用手指触压痛疼剧烈。X光拍
片显示跟骨有骨赘形成。?
2、跟骨滑囊炎:足跟部皮下脂肪形成“纤维垫”,
由于老人皮下脂防减少,“疑维垫”也变得很薄,足跟滑囊得不到纤维垫的保护,行走时受到磨擦、外伤、挤压会引起滑囊炎,特别是鞋不合适更容易引起滑囊炎发生。另还有跟腱炎等。
3、老年骨质疏松:足跟痛也常是老年骨质疏松表现之一,也可以是更年期的症状之一。
4、足跟部血液循环差,局部受凉或损伤后也会引起足跟疼痛。其他少见的原因有肿瘤、
结核等。
治疗:
1、对老人的足跟痛,首先要找到病因,到医院骨外科做一下初步检查,并拍X光片,检查骨质有无异常改变;
2、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
1)适当休息;2)选穿宽松、合适的鞋子,不易穿软底鞋;
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长期坚持足部锻炼能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及弹性;不宜过久站立行走,以避免足跟痛的发生。?
3、局部热敷、按摩,每晚用温水泡脚,
促进局部血循环。
4、局部封闭治疗:效果较理想,用普鲁卡因加醋酸强地松龙混县剂作封闭,每周一次,可以减轻、抑制炎症反应。
5、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如;如戴芬
75mg/粒
日1次;
或萘普生
250~500mg
早晚各1


6、中药泡足治疗:
100克红花、500克艾叶,平均分为20份,每天1份用纱布包裹加水煮开--用水量为漫到脚踝处即可,泡脚。有通经、活血、化淤作用;
五川灵仙汤熏洗治疗足跟痛:
药物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玄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
用法:将前12味药物放锅内,加冷水3000毫升左右,浸泡1—2小时,煎沸30—40分钟,倒入盆内,加入芒硝、食醋搅匀。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不烫时浸洗患足。水温下降时可再加热,每次熏洗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早晚各1次。1剂药可用2天。

③ 老年人脚板走路起来痛怎么办

年纪大了,肌腱没有力气。所以脚板不能维持正常的弓形,你可以检查一下是否是弓形。这样走路的时候压迫了脚底板的神经当然痛。穿厚一些的鞋子能适当减轻。这个不是病也没法治

④ 老年人足跟痛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70多岁的王阿姨性格外向,每天和老朋友相约到附近公园进行健步走锻炼,日平均步数超过一万步。最近,王阿姨出现左侧足跟部位的疼痛,疼痛引起她行走不便,自己观察疼痛的部位没有红肿,局部皮肤也没有发烫的感觉。王阿姨来到医院,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告诉王阿姨: 您的足跟疼痛是由足底筋膜炎引起的。

足跟痛既是一个独立的症候,又可以是多种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可表现足底跟部疼痛,可因疼痛伴随踝关节活动障碍、不能行走等症状。患者常常因为足跟疼痛,表现为不愿负重、不能行走。

足根痛的病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足底筋膜炎,也有一部分跟骨骨骺炎、类风湿性跟骨炎、肠病后类风湿病、跟骨骨刺、跟骨结节滑囊炎。日常生活中逐渐加重的足跟疼痛,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慢性的损伤导致的。一部分患者是由于年龄增大,足底筋膜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组成足底筋膜的纤维组织逐渐失去了弹性,胼胝体变薄,长期持续的牵拉可在足底筋膜的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损伤,并且难以恢复成原有的结构,从而导致足底的脂肪垫缓冲能力下降,而引发的足跟疼痛。另外,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骨刺生长引发的疼痛。还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无菌性炎症,引发的足跟疼痛。


足跟痛通常起病缓慢, 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无急性外伤史,老年人骨刺和滑囊炎所致的足跟痛,在久坐、久卧后,足跟初起着地时加重,稍加活动后疼痛减轻。

对于跟痛症的治疗, 首先在急性发作期的时候,要避免下地行走,抬高患肢,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休息、少走路,少负重,走路太多,容易脚后跟有问题;

第二、换一个鞋底比较软、较厚的鞋,或者穿矫正鞋垫,缓解跖筋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减少地面对脚底部的压力;

第三、如果疼痛不严重可以贴贴膏药,局部涂抹消炎镇痛软膏;

第四、如果外用药不管用,建议口服止痛药,或者到疼痛科或者骨科做一个局部的注射治疗。


⑤ 老人为何会脚疼

老年人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尤其是脚部更不好使,有的时候还容易出现脚疼,脚肿等症状。老年人脚疼是怎么回事呢?脚疼时候应该怎么护理?我们不妨来看看这篇文章。
脚痛,便是退行性变化的一种表现。尤其是年老体弱的人,平时走路较少,脚底板的皮肤肌肉变软,再加上皮下脂肪变薄,走路时地面挨着脚部的骨头,更是硌得疼痛。
一、跖底痛:多见于身体虚弱久病卧床的老年人。有扁平足的老年人也常发生。引起这种病的原因是身体过度虚弱或长期卧床,维持脚弓的韧带逐渐松弛,致使无力维持脚弓的形状,使脚部的跖骨下陷,脚底板的肌肉出现疲劳。
二、趾外翻: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主要表现为行走或站立时,脚趾疼痛,拇指端明显向小指倾斜,趾跖关节肿胀,局部皮肤增厚,这种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三、腱膜炎:老年人的跖腱膜弹性较差,功能降低,如果剧烈跑跳、长时间走路以及受到寒冷潮湿的刺激,容易发生炎症。
四、跟腱周围炎:跟腱及其周围的组织,因外伤、过度摩擦或长期劳损易发生无菌性炎症,尤其是穿着又小又硬的皮鞋,鞋后跟反复摩擦跟腱时,更容易发病。
五、跟骨骨刺:跟骨骨刺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多数人因为脚后跟长骨刺,引起滑囊无菌性炎症造成的疼痛。

⑥ 老年人脚痛是怎么回事

人的脚和全身其他器官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脚痛,便是退行性变化的一种表现。尤其是年老体弱的人,平时走路较少,脚底板的皮肤肌肉变软,再加上皮下脂肪变薄,走路时地面挨着脚部的骨头,更是硌得疼痛。下面几种脚病更容易引起脚痛,应及时到检查治疗。
一、跖底痛:多见于身体虚弱久病卧床的老年人。有扁平足的老年人也常发生。引起这种病的原因是身体过度虚弱或长期卧床,维持脚弓的韧带逐渐松弛,致使无力维持脚弓的形状,使脚部的跖骨下陷,脚底板的肌肉出现疲劳。防治的方法是经常将五指并拢屈曲,以五指尖和脚后跟着地走路坚持锻炼下去,使脚弓早日形成便可减轻。也可在鞋底的中间钉上一块1厘米高、2厘米长、3厘米宽的硬橡皮垫。走路时脚心卡在硬橡皮垫上,使身体的重量不完全落在跖骨上,即可减轻跖底痛。
二、趾外翻: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主要表现为行走或站立时,脚趾疼痛,拇指端明显向小指倾斜,趾跖关节肿胀,局部皮肤增厚,这种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防治的方法是穿松紧合适的鞋,夜间睡觉时可用特制的小夹板固定拇指,尽量使外翻的拇指回到中立位,病情严重时需用手术治疗。
三、腱膜炎:老年人的跖腱膜弹性较差,功能降低,如果剧烈跑跳、长时间走路以及受到寒冷潮湿的刺激,容易发生炎症。防治的方法是老年人不要剧烈跑跳,多用热水洗脚,平时尽量踮着脚尖走路,病情严重的请医生用强地松龙配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四、跟腱周围炎:跟腱及其周围的组织,因外伤、过度摩擦或长期劳损易发生无菌性炎症,尤其是穿着又小又硬的皮鞋,鞋后跟反复摩擦跟腱时,更容易发病。防治的方法是换上宽大的软帮布鞋,少走路,多用热水烫脚后跟,休息几天便能治好。
五、跟骨骨刺:跟骨骨刺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多数人因为脚后跟长骨刺,引起滑囊无菌性炎症造成的疼痛。长了骨刺并不一定开刀才能治好脚痛,只要防止骨刺周围的滑囊发炎便能防治脚痛。常用的方法是经常用热水烫脚,少做剧烈的跑跳活动,也可用理疗、针灸、按摩的方法治疗。

⑦ 老年人脚痛是怎么回事

应该是退化性关节炎,骨质增生。少走路,做运动游水比较合适,使膝关节没压力减轻痛楚!难忍痛就服一二次止痛片。除了做手术,没见有老人膝关节退化所引起痛楚有医治好。

⑧ 中老年人出现脚底板疼,常有3种病因,医生告诉您如何鉴别及治疗

走路,是平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活动,无论要去哪里,都要靠一双脚,如果脚部出现了疼痛,活动受限,走几步都像是走在刀尖上一样,或是站立着都觉得疼痛不适,那走路这么平常的事情便有如美娘赤了脚,寸步难行。

足底筋膜炎通常发生在40~60岁之间的人群。

发生足底筋膜炎诱因:

长跑、长时间行走和爬山等活动 :这些活动容易使足底筋膜(跖腱膜)组织受到多次反复的超负荷牵拉。

肥胖或超重者 :多余的体重会给足底筋膜带来较大的压力。

扁平足与高弓足 :扁平足患者足弓低平,没有弓度的缓冲,行走时脚底会比普通人,多承受一倍的压力,足底的筋膜就会受到过大的负荷,长时间这样,就会产生慢性劳损,;而高弓足与扁平足相反,足弓过高,导致筋膜过度紧张这些都会导致引起足底筋膜炎。

鞋子 :长期穿不合适的鞋子,高跟鞋,西式长靴会使足底筋膜发生挛缩从而发生足底筋膜炎。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因较为复杂,一般是指在患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出现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发病机制可能与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及由此导致的微血管病变、代谢紊乱、神经炎症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

长期吸烟、饮酒也会造成糖尿病周围病变,另外糖尿病病史在15年以上者,患病几率也会增加。

此外体重水平和血脂水平等因素也与该病相关。


骨质增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退化现象,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关节逐渐老化,产生退行性改变。凡是活动频率较多,负重较大的关节都容易较早出现骨质增生,如腰椎、颈椎、膝、足跟部等等,而足跟部骨质增生是其中发生最为频繁的,足跟骨质增生又俗称为跟骨刺。

⒈足底筋膜炎 :主要表现为足跟或足底靠近足跟处的疼痛,疼痛在早上起床时最为严重,而行走几步之后疼痛又有所缓解,部分患者行走活动过度时疼痛又将加剧。

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一旦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出现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至膝部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蚁走感、触电样及套袜样的特殊感觉异常等,严重者甚至出现糖尿病足,将会产生足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肤溃疡、间歇性跛行、坏疽等症状。

⒊跟骨刺

走路时脚跟会有石头硌,针刺的感觉,长时间行走后疼痛感觉加重,症状在早晨时最重,尤其是起床后的第一步,下午症状较轻,若足部皮肤出现红肿、灼热时,则提示病情加重,需及时就医。

⒈足底筋膜炎

鉴别 :急性期需与跖腱膜断裂、跟骨骨折等相鉴别;慢性期则要与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肌腱损伤等相鉴别,这些疾病的症状都极其相似,但可通过可通过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区分,超声检查可观察到足底筋膜的厚度以及周围的渗液、炎症水肿等情况,MRI可观察到足底筋膜厚度及信号改变,一般 健康 者的筋膜厚度为2-4mm,而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筋膜是增厚的,一般 >4mm

治疗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要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可选择具有减震效果的鞋子,高度为1cm最佳,其次足底筋膜炎患者应减少跑、跳登山等大量的足部运动,并且尽量不走凹凸不平的路面,每晚可用温热水泡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肥胖或超重者,应控制自己的体重,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疼痛较严重,两周未缓解者必须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遵从医嘱给药,针灸,红外理疗等,一般预后较好。

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①鉴别 :外伤后足部畸形及坏疽性脓皮病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都有相同症状,但是多数患者无血糖过高的病史,外伤后足部畸形有明确的外伤史,并且患者伤口不会出现愈合困难的情况。

②首先需要 治疗原发病 ,一般情况下需终身长期治疗,若出现严重坏疽、肢体坏死、感染的患者应截肢。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在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中尤为重要,对于脚部皮肤完整者,选择合适的运动可有效控制血糖,延缓病情,如散步、打太极、游泳等。

⒊跟骨刺

饮食方面: 控制总摄入量,选择吃含糖量低的食物,清淡饮食,戒烟酒。

注意保持足部清洁: 选择合适透气性好柔软的鞋袜,避免感染、溃疡加重。

定期复查

⒊跟骨刺

鉴别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跟骨骨折需与跟骨刺做区分,类风湿关节炎有类风湿病史,疼痛多处于跟骨两侧,而跟骨骨折则有明显外伤史。

治疗

选择软底宽松的鞋子,减少以足部为主的运动,并且控制体重,可用骑车、游泳代替慢跑,既达到了锻炼的效果,也不会使足部症状加重。

饮食:可多食用新鲜蔬菜、牛奶、虾米、豆制品等富含钙及维生素的食物 ,勿吃任何柳橙类水果如橘子、橙子,尽量少吸烟或者戒烟,避免酗酒,这些物质会延缓疾病的治愈。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急性发作期时可适当卧床休息,可用冷敷减轻疼痛,疼痛加重时,可遵医嘱服用消炎镇痛药物,慢性轻微疼痛可每晚热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还可通过针灸、针刀治疗、必要时需采用手术治疗。

⑨ 老人为何会脚疼

1、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尤其多发于绝经后妇女以及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原发性I型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使骨吸收增强引起骨量丢失所致;原发性II型骨质疏松症其病因是由于年龄老化,导致激素自身调节失衡,使骨形成低下。
2、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化、变性、增生为病理特点的关节病变,大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最突出的症状是关节酸痛。清晨起床时疼痛较剧,稍活动后疼痛即缓解,活动过频疼痛又再起,休息后又再度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的腿痛与气候变化有关,寒冷受凉时腿痛加重,温暖时缓解;同时患者膝部步行乏力,上下楼时疼痛明显加重。
3、间接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时没有明显不适,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不适感消失,又可以继续走路。间歇性跛行的原因可以是由于腰部腰椎管内神经受压迫,也可以是由于下肢的血管病变所引起。
4、下肢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

阅读全文

与老人走路脚疼怎么回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村养老保险一次性缴纳文件出处6 浏览:633
小米电视2S老年人用 浏览:735
养老帐户总额是什么 浏览:641
省市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浏览:842
乾隆的子女都不怎么长寿 浏览:306
孝顺父母压住烦心事 浏览:475
统筹账户和养老金有什么关系 浏览:411
安徽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浏览:633
关于养生类专业专科有什么 浏览:834
去敬老院演出的心得 浏览:315
三亚的养老院哪个好 浏览:204
父亲犯病如何照顾老人 浏览:992
20岁女存款60万 浏览:825
诗经中有关孝顺父母感恩父母的古代诗词 浏览:843
家训孝敬老人教育是教育子女 浏览:938
杭州周六哪里可以做入职体检 浏览:561
外籍华人退休金 浏览:673
最好的养老院有啥 浏览:735
桐乡市老年大学官网站摇号名单 浏览:121
三年内父母双亡会有什么运气 浏览:650